第十二卷 覆手為雨 第02章 喪鐘,為誰而鳴

為了怕再橫生枝節,也是為了怕濟南城中的明軍出來支援,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和李九成親自領著本部兵馬上陣和盧象升部開始了最後的廝殺。

盧象升派出了幾波信使突圍向濟南城中的高起潛請求援軍,但是都石沉大海。高起潛面對盧象升的求救置若罔聞,此時只要站在濟南城上就能依稀看見遠處的戰況,但他依舊不打算出兵。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作為太監,高公公不是男人,而且高公公也是個小人,真是身俱兩者之長。

盧象升知事不免,軍中大哭,誓與護龍軍決一死戰。隨拔寨而出,決戰護龍軍。

史載「……騎數萬環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戰,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炮盡矢窮。奮身斗,後騎皆進,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楊陸凱,懼眾之殘其屍,而伏其上,背負二十四矢以死。」

盧象升就這樣戰死了,末世大明的擎天柱就這樣又斷了一根。

而且由於高起潛之前奏摺的先入為主,朱由檢並沒有對盧象升的死多加追封,處理得很是平淡。

在殲滅了盧象升部後,山東地界的護龍軍也是損失慘重,一時也就放棄了重新奪回濟南城的打算,開始在山東繼續遊盪,搜羅人馬。

然而,這在大明朝廷看來,是山東局勢被平定的象徵,高起潛更是在奏摺中向朱由檢這般說:「山東之地,久不聞賊訊矣。」

覺得自己終於贏了一局的朱由檢很快的又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快速起用楊嗣昌,讓其入主內閣,成為當之無愧的當朝首輔;一件事將孫承宗一家押赴刑場,以私通賊軍的罪名判處斬立決。

在得知孫承宗的死訊後,遼東大地很多戶人家縞素,山海關上的護龍軍也樹立起來靈帆,士兵著白絹,以此祭奠孫承宗。

而在朝鮮,龍辰直接下令「天下」縞素。

龍辰親自在家中擺下水酒,祭奠孫承宗,而在靈案旁跪著的是孫承宗的小孫子——孫建功。

「義父,俺要給我爺爺報仇,俺要殺了那個狗皇帝,俺要給我全家報仇!」

少年郎的怒吼,龍辰無動於衷,其實,孫承宗的死,其實還是自己的原因居多,崇禎皇帝朱由檢也不過是被自己借來的一把刀罷了。

「老頭子,你終究還是沒機會和我這個後生交手了。」手腕一轉,一杯水酒灑在地上,龍辰呢喃一聲,思緒飄飛。

……

女真方面,在多爾袞的堅持下,立了剛剛三歲的福臨為汗王,多爾袞為攝政王,為了平定大金國所面臨的內憂外患,多爾袞率八旗軍五次出征至黑龍江下游流域,和當地的諸多部族聯軍交鋒數十次。

論武勇,那些小部族勇士並不遜八旗軍多少,畢竟雙方都是一個大家庭裡面的,往前數兩百年還都是一個祖宗,甚至連語言都一樣。

但是大金國已經進入封建社會,八旗軍也是一支令行禁止的正規軍隊,相較而言,那些小部落聯軍就有些像是烏合之眾了。故而在多爾袞的五次征伐中,這些小部落都是被打得逃進了山林之中。

被打敗的後果是什麼?家園被八旗軍燒毀,日子更是沒辦法過下去,就得愈發倚靠來自護龍軍的接濟,而要得到護龍軍的接濟就必須去殺金國人。

這就像是一個死循環,而且是一個越來越惡劣的死循環。

多爾袞也很是不解,這幫小部落為何這般不長記性,被自己打痛了居然還過來找事,直到出兵五次後,多爾袞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只不過,這時候已經不是一句「和好」就能解決問題的了,雙方已經在戰爭中結下了死仇。

不得已,多爾袞派了豪格領正黃旗兵士駐紮在黑龍江下游流域,專門負責佔壓和誅殺那些小部族。當然,這裡面也有著變相將豪格「流放」出政治中心的意思。

額哲領著林丹汗舊部重回內蒙古,先前那六千蒙古騎兵被護龍軍大部分殲滅,導致蒙古部落也是元氣大傷,面對著察哈爾部的歸來,他們也沒少力量去將其趕出去,沒辦法,只能再求到大金國方面。

為了確保大金身邊的安全,也為了穩定蒙古這個盟友,多爾袞命岳托率一萬八旗軍進入蒙古草原。

岳托雖然斷了一臂,但多爾袞依舊相信他的指揮作戰能力,果真,岳托沒有令多爾袞失望,在依附大金的蒙古諸部落的幫忙下,三次擊敗察哈爾部的軍隊。

然而,察哈爾部卻依舊戰鬥力頑強,其部勇士的裝備也越來越好,蒙古人是天生的戰士,在他們擁有了上好的鎧甲兵器後,他們將變得極為恐怖。

毫無疑問,這些裝備自然是護龍軍提供的,靠著這些甲胄兵器的支持,額哲在三次大敗後依舊能夠穩定住局勢。不過護龍軍對額哲請求派兵的要求沒有做出回應,在護龍軍看來,對大明的戰事還沒完結,而且這時候也不是和女真再徹底翻臉的時候,故而除非額哲實在堅持不下去,護龍軍是不會直接出兵蒙古。

……

祖寬手下的數千關寧鐵騎被正式編入了龍辰的直屬軍,而且在朝鮮新編練的一萬漢軍兵士也一同被編入了直屬軍之中,這樣一來,龍辰的直屬軍已經超過兩萬人馬,其中約四千關寧鐵騎,五千護龍軍鐵騎,兩千火槍兵和一萬新練出來的兵士。

護龍軍練兵一直遵從寧缺毋濫的原則,當然,尚可喜等人在山東大肆搜羅兵馬除外,因為他們在山東是以戰養戰,而護龍軍在朝鮮和遼東練兵這需要自身條件的支持。

與此同時,祖大壽主動請求鎮守義州,撇下了自己經營很久的錦州城。

龍辰答應了祖大壽的請求,讓其成為義州守將,而原來的錦州兵馬由祖大壽在錦州剩下來的五千遼東軍則交給了冉義統領,因此,冉義麾下兵士也已經破萬。

自此,感覺到時機成熟的龍辰下令再度出兵大明,兩萬自己的直屬軍和一萬冉義部加上一直駐守朝鮮本地的李聚也帶著自己麾下近一萬兵士隨同出征。

朝鮮大地的護龍軍,基本上是全部出動,總計四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赴山海關。

……

洪承疇也探查到了護龍軍的大規模調動,故而向崇禎皇帝上書道:

「賊勢頭強盛,求暫且退兵山海關,以宣大、大同一線防備之。」

洪承疇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麾下本來的二十萬大軍,被調去山東了六萬人馬,剩下十三萬不到,其中真正能戰的也就是自己的嫡系四萬大軍和孫傳庭的兩萬秦軍,但護龍軍成立頭就有近兩萬人馬,再加上即將到來四萬護龍軍,加起來就是六萬。

能夠擊敗八旗軍的護龍軍究竟是怎樣的戰力?能夠輕易擊垮盧象升天雄軍的護龍軍究竟有怎樣的戰力?洪承疇自然清楚,正是因為清楚,他不願意去和這樣的護龍軍去打野戰,這樣太被動。

一同附議的還有孫傳庭,他也同樣認為退守宣大大同一線,重新構築防線和護龍軍對峙才是最好辦法。

然而,真正能決定大明帝國軍事最高動向的不是前線明軍將帥,而是坐在廟堂裡面明明根本不通軍事卻自以為軍神附體的大明皇帝朱由檢。

朱由檢見著洪承疇和孫傳庭的奏摺,大怒,他可不想再給龍辰一個機會跑到自己京師上,上一次自己不也是命人在宣大、大同一線布防么,那龍辰不是朝陽能夠穿插進來。

這種事情決不允許發生第二次,再說,朱由檢認為洪承疇那邊還有十三萬大軍,是護龍軍兩倍,難道還打不過嗎?

打仗這種事情,絕不是誰人多誰就一定贏,還要考慮許許多多的方面,如果只是誰人多誰贏的話,那就不需要真的打仗了,每逢開戰前,雙方各自數人數,誰的人多算誰贏,這多好。但朱由檢卻一直這般想當然的將打仗看作了一場拼人數的遊戲。

因此,朱由檢在聖旨中指責了洪承疇和孫傳庭一直打不下山海關,並且要求他們將護龍軍擊潰,不準讓護龍軍從山海關那邊入關。

就這樣,朱由檢最終做出了決定,直接替這大明最後的軍隊精華敲響了喪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