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厭武崇文亡天下,圖強求富人心亂 第1344章 長途奔襲

北美中部的地形是異常開闊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稱為險要的地形。在白人到達這裡之前,這裡就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倒是和中亞草原、蒙古草原的地形類似,理論上說是非常有利於大軍奔襲的。所謂的大大兵團機動作戰根本不應該是個難題,在上一次北美戰爭中就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大兵團機動作戰的經典戰例。但是十年的鐵路建設卻讓脫離鐵路線的機動作戰成為了難題,因為沒有鐵路線支撐的軍隊是很難對付可以通過鐵路源源不斷獲得支援的軍隊。所以在北美戰爭開始之前,無論是美利堅帝國還是東華王國,都盤算著要利用鐵路快速調集軍隊給予敵人致命一擊。但是現在雙方已經打成了硬碰硬的膠著,想要打破僵局的話,大概只有想辦法讓部隊脫離鐵路線進行機動了。

朱胡安已經把他的想法和身邊的高參們說過了,還專門組織了幾次兵棋推演。不過無論怎麼推演,結果都是一樣的,有鐵路線支撐的一方可以輕而易舉將沒有鐵路線支撐的機動兵團打得滿地找牙——無論是東華、美利堅帝國還是美利堅聯盟國在修建鐵路的時候,都考慮到了大規模運兵的需要。幾條關鍵的鐵路幹線都不惜工本修成四條鐵軌並列,運輸能力可都是非常驚人的。

但是胡安的直覺還是告訴他,美國人一定會想辦法打破眼下的僵局。因為人命對東華來說不過是太平洋上的運輸量的問題,不過是上海、廣州的造船工廠的生產問題。而對美國人來說,生產一個活的美國佬去替代一個死了的美國佬卻需要20年!

東華國王正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面看著一份份叫苦不迭的前線戰報的時候,就聽見參謀彙報:「楊參謀長和韓元帥已經抵到了。」

朱胡安一下站了起來:「韓帥到了?我正好有問題找他請教!」

……

美利堅帝國首相亨利·布希一肚子的火氣離開了紐約長島的新溫莎堡,他試圖說服維多利亞女皇和阿爾伯特親王放棄馬六甲,將戰火引入印度洋的努力又一次宣告失敗。另外,美利堅女皇還提出了將帝國首都遷往多倫多的建議。這擺明了是要把美利堅帝國和加拿大聯邦合併啊,這些英國人還真的在想永遠統治美國好事情呢!

回到曼哈頓後他沒有去華爾街的首相官邸,而是直奔中央公園內的美利堅帝國陸軍司令部——威廉·謝爾曼剛剛從位於得因梅的前敵司令部返回紐約,是來向維多利亞女皇和美利堅帝國內閣彙報密蘇里河戰役進展情況的。

會議室內,巨大的沙盤周圍,美國軍官一一包括從里士滿趕來的卡斯蒂斯·李上將等人濟濟一堂。率先是尤利西斯·格蘭特少將作為陸軍司令部的參謀主任,有些語氣凝重的向布希首相介紹現在的戰況。他的情緒明顯有些低落,這次的作戰計畫是他和威廉·謝爾曼一手制定的,本來想打東華軍一個措手不及,通過側擊攻打堪薩斯城的東華軍主力,打一場大規模殲滅戰。沒想到計畫被對方識破,殲滅戰打成了消耗戰,前線每天的傷亡高達20000人!激戰了22天就損失了近45萬人,其中陣亡、失蹤或是傷重不治者就多達24萬5000餘人,另外還有超過10萬名重傷員奄奄一息地躺在後方條件惡劣的醫院裡面。巨大的傷亡已經超過了前線軍隊的承受能力,原本高昂的士氣迅速低落下來,到了8月25日以後,部分一線部隊的士氣已經不足以繼續支持進攻,不得已之下,威廉·謝爾曼上將只得在8月27日下達命令,全線暫停進攻了。

戰事的進展在沙盤上面可以說一目了然。東華通過先前的進攻佔據了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奧克拉荷馬州這三個州的幾乎全部地區,從而形成了一個突入美國(帝國和聯盟)的巨大的突出部。現在交戰的就是這個突出部的東北邊緣,美利堅帝國陸軍和東華陸軍在密蘇里河沿岸血戰。而美利堅聯盟軍則在堪薩斯州和密蘇里州交界處同東華軍對峙,不時有小規模的作戰發生。在更南面,阿肯色州和奧克拉荷馬州的邊境上面也不時有交戰發生,不過都是小規模的騎兵遭遇戰。而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納州則保持局外中立,所以德州邊境上面暫時還是一片安寧。根據美軍所掌握的情報,東華陸軍目前已經在密蘇里河沿線集中了至少12軍的龐大兵力,即使在蒙受了相當多的損失之後,總兵力也應當不少於55萬(考慮到補充的因素)!而在堪薩斯城一帶,東華軍的兵了當不下於4個步兵軍近20萬人。而在更南面的奧克荷拉馬州則較為薄弱,估計也就是10萬上下。還有不下30萬的中國援兵很可能已經加入北美中部戰場成為總預備隊。

另外,現在東華王國每個月至少還能動員出10萬新兵,而從中國海運而來的部隊也當不下於這個數字!而且隨著中國造船工業源源不斷地建造出大型蒸汽帆船,每個月運抵北美的中國軍人數量還會不斷增加。如果按照10節的平均航速計算,一艘至少可以一次運載15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的萬噸級蒸汽帆船,往返一趟上海和北美,光是在海上航行就需要54天左右,如果再算上靠岸的時間,最快就是兩個月往返一趟。也就是每年往返六次,可以將9000名士兵以及他們的裝備運往北美。中國人每增加一艘這樣的蒸汽帆船,平均每個月就能多運輸750名士兵到北美。如果中國人多出100艘這樣的船,他們每個月就能多運75000名士兵到北美……

在布希首相給維多利亞女皇和阿爾伯特親王所做的數學題裡面,可沒有考慮到眼下的中國是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造船能力這樣的事實!那種蒸汽風帆混合動力的木殼船對中國的造船工業來說,實在是小菜一碟啊!

所以美國想要贏得戰爭,就只有兩個辦法。一是以快打慢,搶在中國的造船工業大量建造出運兵船之前把東華王國的血放乾淨;二是儘可能分散中國的注意力,在印度洋和澳大利亞再開兩個戰場。而後一種的可能性暫時似乎不存在,現在也只能夠在北美戰場上想辦法打一場大規模殲滅戰了。

「從地圖上看,中國人的後方似乎非常空虛啊!能不能想辦法組織一次突襲呢?如果能奔襲奪取洛丹府城,我們就能切斷100萬東華軍隊的退路啦!謝爾曼上將,李上將,我的這個建議可值得一試?」

格蘭特少將剛剛介紹完前線的情況,布希首相就提出了自己對戰爭的看法。這位鍋爐製造商出身的首相其實是有一定的戰爭經驗的,在上一次戰爭中他可是當過民兵團長的。所以一眼就看出了東華軍後方空虛這個致命的弱點。

威廉·謝爾曼上將和卡斯蒂斯·李上將互相對望了一眼,謝爾曼擰著眉頭思索了片刻,點了點頭:「首相閣下,長途奔襲計畫一直在制定和準備當中,從開戰之前就開始討論了!不過要執行這一計畫的難度也非常大,主要的問題就是實施長途奔襲的部隊所攜帶的補給物資不足,很難支撐真正激烈的戰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