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節

第二天上午,醇親王跟軍機大臣、御前大臣、毓慶宮的三位師傅,分別見面,將上折籲請慈禧太后繼續掌理大政一事,作了一個規定:一共上三個摺子,醇王以「生長深宮」的身分,單銜建言。王公及六部九卿由禮親王領銜上公折,請慈禧太后再訓政數年,「於明年皇上親政後,仍每日召見臣工,披覽章奏,俾皇上隨時隨事,親承指示。」

再有一個摺子,就是翁同龢的底稿,由伯彥訥謨詁領銜,作為御前大臣及毓慶宮師傅的公折。他們是側近之臣,見聞較切,所以立言又別是一種法度,列舉三個理由,認為皇帝還未到可以親政的時候。

第一個理由是說皇帝雖然天亶聰明,過目成誦,然而經義至深,史書極博,講習之事,猶未貫徹;第二個理由是說國事至重亦繁,軍機處的章奏諭旨,固然已奉命抄呈一份,請皇帝見習講解,但大而兵農禮樂,細而鹽務、海關、漕糧、河運,那能一一明了?批答之事,還待講求;第三個理由,其實並不重要,是說皇帝的滿洲話還沒有學好。滿蒙章奏,固然有用所謂「國書」的,可是稍涉重要的章奏諭旨,都用漢文,所以滿洲話不能聽、不能說,實在沒有關係,不過總也是一個理由。

在此三個理由之下,所建議的不是訓政,而是暫緩歸政。翁同龢所以如此主張,自然是有深意的,稍微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是表明責任,所謂「典學有成」,任何人都可以這樣恭維,唯獨毓慶宮的師傅不能說:皇帝的書念得很好了,經天緯地,足以擔當任何大事。

再深一層的意思是,寧可遲幾年親政,而一到親政,大權獨攬,乾綱獨斷,再不須慈禧太后插手。這就是他所謂「請訓政不如請暫緩歸政為得體」這句話後面的真意。

然而這層深意,沒有人能理會,即令有人能領會,亦不敢說破。所以照形勢去看,是訓政的成分居多。

這三個摺子在慈禧太后看來,是意外亦非意外。她早料定臣下就為了尊崇皇太后的禮節,也一定會有再請她垂簾幾年的請求,而且李蓮英早有立山等人傳來的消息,王公大臣無不認為皇帝尚未成年,未到親裁大政的時候,預備公折籲請,所以不算意外。

覺得意外的是醇親王的態度。原以為他會奏請暫緩歸政,不想竟出以訓政的建議,而且「永照現在規制,一切事件,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這兩句話,等於說是訓政永無限期。這是醇王表明心跡,他永遠不會以皇帝本生父之尊,生什麼妄想。用心很深也很苦,倒不能不領他的情。

不過她最注意的,卻是翁同龢草擬的那個奏摺。反覆玩味,看出具名在這個摺子上的人,與具名在禮王世鐸領銜的摺子上的人,主張並不相同。在御前大臣與毓慶宮的師傅看,請皇太后暫緩歸政,是有限期的,「一、二年後,聖學大成,春秋鼎盛,從容授政」,這「一、二年」就是限期,而不提訓政,也就是表示:一到歸政,大權應歸皇帝獨掌,皇太后不宜再加干預。

了解到此,慈禧太后不免心生警惕,燈下輾轉思量,總覺得這一兩年,得要好好利用。

果然能在這一兩年中,完成自己的心愿,又能教導皇帝成人,同時設法定下一重很切實的禁制,不讓醇王在任何情況之下成為太上皇,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歸政了。

主意是打定了。但茲事體大,想起「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成語,要找心腹來問一問,看看有失算的地方沒有?這個心腹自然是李蓮英,「你說呢?」她問,「是暫時不歸政的好,還是訓政的好?」

「這些大事,奴才不敢瞎說。」李蓮英答道:「不過奴才在想,從古到今,皇上總得聽老太后的話,兒子漫不過娘去,就算歸政了,不訓政了,老佛爺有話交代,皇上不敢不遵。

再說,皇上也孝順,有什麼事也一定會奏稟老佛爺,聽老佛爺的意思辦。」

「若能這個樣子,還說什麼?」慈禧太后淡淡地說,「就怕人心隔肚皮,誰也摸不透,母子假的,父子才是真的。你說你是聽真的,還是聽假的?」

「奴才不問真假,只問良心。」李蓮英答道,「皇上四歲進宮,老佛爺親手撫養成人,讓皇上繼承祖宗基業,真正是天高地厚之恩。要講真,當皇上才是真,要講親,那裡還有比十二年天天見面的來得親。」

「你這話倒也是。皇帝如果認不清這一層,就天理不容了。」慈禧太后緊接著問,「萬壽山的工程,如果即刻動工,得要多少時候才能成功?」

「總要兩年工夫。」李蓮英說,「等奴才明天去問了立山,再來跟老佛爺回話。」

「不必問了。只告訴他就是,馬上預備起來,一定得在兩年以內辦成。」

「是!」李蓮英又接一句:「悄悄兒預備?」

這是暗中點一句,是不是要讓醇王知道?慈禧太后好半天不作聲,最後終於下了決斷:「我來關照七爺。」

有這句話,李蓮英便可以直說了,「七爺一定遵懿旨。不過讓七爺辦事,最好先替他把道兒畫出來。」李蓮英放低了聲音說:「萬壽山的工程一動,就先得有幾百萬銀子擺在那裡。」

「幾百萬!」慈禧太后皺眉了。

「其實也不難。」李蓮英說,「一條船就是兩三百萬銀子,不過少買兩條船而已。」

這一下提醒了慈禧太后。不久以前嚴飭各省認籌海軍經費,兩江、兩廣,必有巨款報效,因而自語似地說:「得結結實實催一催,等錢到了好辦事。」

李蓮英知道她指的何事。介面說道:「等各省報解到京,總要年底了,怕耽誤了正用。」

「那,」慈禧太后愕然相問:「那怎麼辦?」

「奴才在天津的時候聽說,洋人相信李中堂,只要他肯出面借,一兩百萬不過一句話的事。」

「喔!李鴻章有這麼大的能耐?」

「是!老佛爺重用他,洋人自然就相信他了。」

這無形中的一句恭維,聽得慈禧太后心裡很舒服,「我當然不便跟李鴻章說,讓七爺去跟他想辦法。」她又問:「此外,看看還有什麼來路?」

「大宗款子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用,眼前能有一百萬銀子,加上內務府跟木廠的墊款,工程可以湊合了。至於明年下半年要用的工料,奴才倒想得有一處款項,可以挪動……。」

「噢!」慈禧太后大感興趣,揮一揮手打斷他的話:「你先別說,讓我想一想。」

這當然是一筆大款,而且也不是經常歲入之款。歲入大宗經費,無非關稅、地丁,都歸戶部支配停當,決不能挪動。

慈禧太后凝神思索,終於想到了。

「你是說大婚用款?」

李蓮英陪著笑說:「真正是,什麼事都不用想瞞老佛爺!」

「這倒是一條生財大道。」慈禧太后很高興地說:「大婚還早,款子不妨先籌。不過……。」她沉吟著沒有再說下去。

話雖未說完,她所顧慮的事,卻是可想而知的,挪動不過暫借,拿什麼來歸還?這一層李蓮英是早就跟立山算計好了的,所以此時從容不迫地答說:「其實修園子也是為大婚。尋常人家娶兒媳婦,少不得也要粉刷粉刷,添蓋幾間屋子什麼的。何況是皇上的大婚?將來這些帳,自然是並在一起來算!」

這就是說,借大婚為名,籌款來修園子。這個移花接木的辦法,名正言順,比移用海軍經費是冠冕堂皇得太多了。

「說得一點不錯。」慈禧太后越發高興,「現在先別忙,我自有道理。反正將來是你『總司傳辦事件』,一切都好辦。」

慈禧太后到這時候才算徹底了解整個利害關係,統籌全局,很精明地駁了世鐸和伯彥訥謨詁分別領銜的摺子,卻准了醇王的奏請,先將內廷事務的全權,抓在手裡。至於訓政數年,三勸三讓,還得要有一番做作。

然而誰也不敢認定她是做作,只覺得她歸政的意思極其堅決,真有「倦勤」的模樣。因而群情惶惶,頗有國本動搖的恐懼,王公大臣紛紛集議,決定再上公折。

這些情形看在翁同龢眼裡,痛心極了!因為明明有皇帝在,何須有這等「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惶恐?說來說去,只為皇帝難當重任,大家才覺得少不了慈禧太后。這是當師傅的人的恥辱,然而誰又能體味得到當師傅的人,有著如俗語所說的「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巧的是,這天在毓慶宮為皇帝講歷朝實錄,正好遇到聖祖幼年誅鰲拜,未成年便親政那一段。翁同龢一時感觸,極力陳述時事艱難,為君之責甚重,苦勸皇帝振作,講到一半,悲從中來,竟致涕泗交流。

皇帝聽太監說過:李鴻藻為穆宗授讀時,有一次苦諫勿嬉遊過度,亦是聲淚俱下。穆宗將書上「君子不器」那句話,用手指掩住最下面的兩個「口」字,讀來便成「君子不哭」,因而使得師傅破涕為笑。自己沒有這樣的機智,更沒有這種在師傅傷心之時還能開玩笑的心情,而且也沒有什麼話可以安慰師傅,所有的亦只是兩行清淚。

這一下讓翁同龢深為不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