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工業井噴

教育經費佔據中央財政支出的百分之六,這個比例也許看上去會覺得非常低,遠不如後世的百分之十幾,但是具體時代不同,所以肯定不能把二十一世紀的比例直接套用到十九世紀中期上。

此外這裡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比例只是說中央財政支出,並不包括地方財政支出。

根據帝國的稅務相關條例,稅收由財務部統一收取,其中的大部分會直接上繳國庫,一部分則是留給當地財政充當地方經費。

所以說財政收入、支出的時候,得細分中央財政以及地方財政。

而這也是為什麼上海、松江府、廣州等一些經濟較好的地方能夠自行發展工業以及興辦教育的原因,因為他們儘管給國庫上繳了大量的稅收,但是留下來的部分依舊數額龐大。

而帝國內的大部分普通州府的地方財政裡頭,其中大部分都是行政開支,用以給國家僱員發放薪資補貼等,因為國家僱員的薪資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國家中央財政直接支付,這個是固定的,比如省巡撫的每年八千圓的年薪,另外一部分則是地方財政發放的職位工資,這個根據各地方不同發放標準也不同,當然了具體標準也不是地方可以自行制定,而是財務部會根據各地方的收入、物價水平進行調整給出一個指導標準,地方財政則是在這個標準內給國家僱員發放職位工資。

地方財政的一部分用來發工資了,剩下一部分就是用來修路鋪橋,維護水利設施等,而自從推廣新式教育後,教育經費卻是成為了各地方,尤其是一些縣、府財政的大頭開支。

每年幾千圓的投入對於一個地方財政收入只有幾萬甚至不足一萬的窮州縣而言。其教育經費佔據財政開支的比例是相當大的。

總體而言,教育經費在各地方財政的開支裡頭,普遍佔據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左右。一些州府的教育經費支出甚至能夠達到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這倒不是各地方官員有什麼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覺悟,而是因為開辦新式學校。推廣新式學科是政治任務,而且還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政績,自古以來『文風教化』就是地方官員的一大政績所在,對於帝國而言同樣也不例外。

尤其是一些偏遠地方的州府,要資源沒資源,要工業沒工業,甚至要農業都沒農業,這些啥都沒有的地方官員要想獲得政績可就太難了。工業辦不了,而農業方面田地也就那麼多,這年頭天上又不可能掉下政績讓他們陞官,所以一般情況下這些地方的官員是不犯錯但是也出不了頭。

而如今呢,就算你治理的縣啥都沒,但是也可以通過興辦教育來擺脫這種困境啊。

咬咬牙辦上幾所學校,過上幾年自己興許就能夠落下一個『教化有方』的考語,興許仕途就一片明朗了。

如此也就造成在地方財政上,對教育經費的投入比例是比較大的。

如果結合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的話,雖然具體數據難以統計。但是在整體財政支出上,教育經費的比例應該是會在百分之十左右,興許還會再多那麼一兩個百分點。

不過就算帝國對教育投入再大。但是受限於帝國本身的經濟發展有限,投入的比例就算大一些,但是也難以滿足帝國全國範圍內的新式教育開辦。

全中國有多大,按面積算可是一千多萬平方公里,按人口算的話大約是三點五億到三點八億之間,帝國的具體人口有多少,帝國民政部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做一個大概的推測。

省級單位就有二十四個,領土以及行政劃分基本上沿襲前清時代。不過也有所改變,和前清相比。增加了東北三省,草原蒙古。烏台兩省,增設西藏省,而關內十八省則是照舊。

偌大的帝國領土上,需要多少新式學校才能夠徹底普及新式教育?

所以哪怕是帝國已經加大對教育經費的投入,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全國性普及,並讓所有的適齡孩子都能上學的話估計都得幾十年以後了。

如今帝國的教育雖然開始推廣新式教育,但是依舊是和封建時期的精英教育一樣,帝國的教育資源只對少部分學子開放,而絕大部分的民眾是無法享受到帝國的教育資源的。

以前一個縣也就一個縣學,現在一個縣普通也就只有一所高等小學,一個縣的高等小學的學生多則數百,少則數十。

而一個縣的適齡學童肯定是不止這麼多的。

執行精英教育模式是目前帝國的教育現狀,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教育經費就這麼多,學位就這麼點,根本無法讓所有適齡學子都能上學。

不過如此也就有了一個好處,那就是學校少了,求學的人又多,相對而言競爭都比較大,通常能夠考入高等中學的學子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學霸級的角色,至於那些能夠考入帝國大學,江南大學的學子,更是精英中的精英,放在這個時代說是天才也不為過。

這從高等教育學校里,學生們的自學風氣非常流行就可以看得出來。

要知道除了帝國大學和江南大學等少數幾所大學外,其他學校的教育質量其實相當有限,哪怕是那些高等中學的教學水平也相當有限,更不要說在下面那些州府的初等中學,高等小學了。

這些就讀的學生們要想脫穎而出,基本都得需要一顆聰明絕頂的腦袋,老師水平有限教不了你,你就得自學,如果自學學不了,那麼就別指望能夠考上大學了。

這年歲里,能夠考上帝國大學和江南大學的學子們,個個都是學霸,這些學生的水平在報考大學之前,基本上就已經超越了之前教授他們的老師。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從全國那麼多考試里脫穎而出。

因此目前狀態下的那些帝國大學、江南大學的學生們是和後世的大學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混日子上幾年學的人基本沒有。

這種經營教育制度下,等到直隸大學、南廣大學、上海大學以及數所高等師範學校順利開辦。並順利提供畢業生的時候,以後每年都可以為帝國供應數千名各類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子。這些人普遍會進入官場。

畢竟數千年來學子讀書就是為了當官!

不過也有一部分會進入工商界,尚有一部分會留在教育、學術界里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

這些學子也成為了帝國後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不過每年要提供數千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現在還太早,因為如今直隸大學、南廣大學、上海大學都還處於籌辦期,首期招生會是在今年的夏季,而等這三所大學的首批學生畢業,那都得四年以後了。

也就是說,未來的這三四年里,帝國的大學生依舊只有帝國大學和江南大學這兩所大學的學生。

此外還有幾所高等師範學校的學生以及比較特殊的上海工商學校的學生。

未來數年內。帝國的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高等人才還是比較稀少的。

不過現在高端人才少了不代表帝國就會停下發展的腳步。

事實上,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主持負責帝國發展,尤其是工商業發展的還是一些半路出家的人才,他們並沒有接受正規的新式教育,但是他們好學,同時很多乾脆本身都是工商業出身的。

要知道早年林哲的幕府里,眾多幕僚們基本都是從工商界里招募,還有一些南洋地區的華人。

他們興許不知道怎麼鍊鋼鐵,但是他們卻是知道鋼鐵行業的重要性。以及支持鋼鐵行業的發展。

比如郭龍雲,他就是帝國發展工商業的代表人物,但是你要說他多懂得紡織、鋼鐵這些行業也是不對的。因為他壓根就不懂這些。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大力扶持紡織和鋼鐵業的發展。

這一點對於官員而言尤為重要。

人嘛,不可能是全才,對於一個官員來說,你是不是懂得一些具體行業的知識其實並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那些行業是需要支持的,那些行業是需要發展的就已經足夠了。

帝國很多新派官員里,其實都是這種人,說起發展工商業裡頭頭是道,但是你讓他說具體怎麼籌辦一個鋼鐵廠或者紡紗廠那是肯定要抓瞎的。但是這並不會妨礙組織部給他們一個善於實業的評價。

因為怎麼辦廠那是商人們需要考慮的事,具體技術是技術人員需要考慮的事。對於官員而言,推出各種政策吸引商人們辦廠才是他們所需要考慮的事。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個滿口之乎者也。句句不離聖人的傳統儒家科舉出身的官員們大談特談如何發展工商業。

進入1862年後的帝國,興辦工商已經成為了帝國的主要施政方陣,也是官員們最容易出政績的一個突破方向,所以你可以看到凡是有些條件的地方州府都是積極推動工商業的發展。

這種情況在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通商港口裡更是如此,大量的工廠再各個通商港口城市裡建立了起來,然後依靠地理優勢發展經濟。

1862年,對於帝國的工商業而言,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年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