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

在這一次大規模授爵之前,林哲一共封出去了四個侯爵,八個伯爵,十五個子爵,二十六個男爵。

這些爵位也不僅僅是功臣,還包括了部分皇室宗親,比如林哲唯一的一名堂兄林嵐,就是或封子爵,另外其他幾個林家族人以外,太后林老太太的娘家的兩位弟弟,也就是林哲的兩個舅舅被授予男爵、皇后陳靜的弟弟被授予男爵,生下皇長子的李惠嬪,其父親被授予男爵,方德嬪的父親也是被授予男爵。

不過宗親的爵位普遍偏低,基本是以男爵為主,子爵的只有林嵐一人,同時這些爵位都不是世襲爵位,也不是減等世襲,受封爵位的本人去世以後就是直接取消了。

帝國的子爵以上爵位,普遍是由擁有顯赫戰功的將領們所獲得,另外也有少量文臣,比如畢余同和宋關前。

在眾人的期待中,這一次的授爵典禮也終於是開始了,最先受封的自然是獲得公爵頭銜的幾個人,而這幾個人無一例外都是過去數年裡戰功最為顯赫的高級將領。

首位獲封的乃是施清瑄,被封為宿遷公爵。

再過來則是沒有太大爭議的徐言青,被封為鎮江公爵,林成飛被封為益州公爵,石琅翼被封為大理公爵,另外還有直接越過之前的侯爵,直接獲得公爵之位的沈馳雲,其被封為鄭州公爵。

一共封出去了五位公爵,比明朝開國時期封出去的國公少了一位。

同時帝國的爵位制度和明清時代不一樣,基本上侯爵以上都會有特定的封號,這個封號以地名為主,而這個地名往往是獲封將領立下巨大功勞的地方,比如施清瑄當年攻克宿遷。徐言青奔襲鎮江,林成飛攻克成都(益州為成都古稱),石琅翼攻克大理。沈馳雲奪取河南山西,拿下鄭州。

上述五個公爵皆為減等世襲。另外特旨恩准其後代減等世襲到子爵時,不再降爵,而是以子爵世代承襲。

這個世襲也是帝國目前為止,頒發出去真正意義上的世襲爵位了,哪怕只是一個世襲的子爵而已。

對於這幾個人獲得公爵的爵位,也算得上是眾望所歸。

這幾個人是帝國過去數年裡功勞最大,並各自領軍一方開創帝國基業的人,其中的施清瑄在1857年開始率軍北伐。攻克江北安徽諸地後,返回江南編練第六軍,而後在1858年率領第六軍在上海大敗英法聯軍,緊接著在1858年下半年率領第六軍北上攻克山東、直隸,東北,徹底把滿清王朝掃進了歷史垃圾堆。

其戰功之顯赫,在帝國內部里無人能出其左右。

再過來即使徐言青,其人早年的表現更加優秀,一度是帝國最顯赫的將領,當年奔襲數百里從浙北一路殺到鎮江。然後抵達南京城下,以區區兩三千人的兵力創下了累計擊潰超過四萬太平軍,俘虜上萬人的龐大戰功。後續其在1856年底率軍第四師進攻浙北,只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是把偌大的浙江攻克。

由此帝國把整個環太湖地區收入囊中,林哲才能以蘇南、浙江為根基建制稱帝。

後續他殺入皖南一帶,奪取了九江以東地區,並和林成飛合作攻克了安慶等。

1858年,其率軍抵達上海和英法聯軍交戰,上海之戰結束後率領第二軍南下廣東,一度攻打香港,收復廣州。隨後又是率軍北上江西奪取贛州等地。

林成飛則是早年雖然表現不算太突出,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余勝軍時代就已經是軍方的三大巨頭,1856年的時候。是他和徐言青、施清瑄一起把林哲擁立為帝的,後來其領軍一方,長期率領部隊在皖南、皖北一帶作戰,中間這兩年雖然有些平淡,但是在中華軍西征開始後,他率領第五軍一路殺進湖北,然後進軍四川,徹底把太平天國給滅掉了。

再過來則是石琅翼了,此人早年可是余勝軍的頭號悍將,他的威名傳遍江南之地的時候,徐言青和施清瑄還沒幾個人認識他們呢,可惜後來1856年期間被林哲猜忌,後來沉寂了數年,一直到1858年左右才重新崛起。

後續更是擔任第四軍軍長,率軍西征,拿下九江等江西大半地區後進軍湖北,然後南下湖南,逼降曾國藩,兵不血刃就收編了數萬人的湘軍,讓湖廣兩省免於戰火,最後一路殺到了雲南把林成庭趕到緬甸。

這一連串的戰事讓他重回了中華軍巔峰,聲望一度蓋過施清瑄。

後續的沈馳雲也不差,他的表現雖然沒有前面幾個那些顯然,但是他是個穩打穩紮的個性,也是參與北伐之戰,奪取了大半個山東以及河南,稍候又是殺進了山西,雖然沒有太過驚人的戰役讓他出風頭,但是拿下的地盤、殲滅的清軍和太平軍一點都不比其他人少。

除了上面的這五位公爵以外,林哲還授予了大量的其他爵位。

封出去侯爵十五名,有王呂雲、陳雲陶、邊成勛、曲攀雲、邴曲松等人,對於這些開國侯爵,林哲特旨下令,上述十五名侯爵依例減等世襲到男爵後,可世襲男爵,不會直接取消爵位。

而獲封侯爵的還有一個漢特·威廉,他之前就已經是伯爵了,現在提一級受封為侯爵,封號為長興侯,這個封號是來源於當年餘姚縣勇營的第一次參戰,當年的這第一次戰鬥雖然表面上是林哲親自率軍指揮,但實際上餘姚縣勇營早期的一系列戰鬥都是漢特·威廉指揮的,只不過那個時候他只掛著軍事顧問的頭銜而已,但是帝國軍方高層都知道,基本上1853年、1854年期間的余勝軍進行的主要戰鬥,都是漢特·威廉實際指揮的。

嚴格上說起來,當年的施清瑄啊、沈馳雲什麼的都是漢特·威廉的學生和下屬。

如果這漢特·威廉不是洋人,而是一名華人的話。估計這一次封的就不是侯爵,而是公爵了。

漢特·威廉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有些劣勢,所以這些年他一直極力的融入帝國中。學習中文就不說了,現在他的一口中文除了有少許口音外。基本已經是很流利了,甚至還能寫一手不錯的中文鋼筆字,至於毛筆字那玩意實在太難,他學不了。

此外還娶了華人女子為妻,一度還想要給自己改姓,不過被林哲所阻,你丫的就是一英格蘭人,改了姓氏也不可能變成華人啊。改了有什麼意義,掩耳盜鈴嗎?

甚至他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傳自己已經皈依佛教,成為一名佛教徒。

儘管漢特·威廉的這些舉動在很多人看來是有些滑稽的,但是林哲卻是看在眼裡,他知道漢特·威廉一直都是想要融入到帝國中來,對於這樣的人林哲自然不可能因為他英格蘭人的身份就拒絕他,相反,林哲一直還是挺欣賞並重用他的。

而林哲重用漢特·威廉當年舉動也是引來了一些預料不到的效果,比如好多來華的洋人都是想要和漢特·威廉一樣在帝國謀得一官半職,甚至是獲得貴族的頭銜。如此也就讓帝國在招募洋人來華工作的時候容易了許多。

這個漢特·威廉已經逐漸成為了帝國對外招募人才的一快招牌:快看,興許不遠的將來你就是下一個漢特·威廉,成為一名人人敬仰的貴族老爺!

獲得侯爵的除了軍方將領外。還有畢余同等幾個文官,畢余同這小老頭這麼多年來雖然沒有展現出治國天才的天賦,說實話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但是林哲就是喜歡他這樣,任勞任怨,林哲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很少有自己的想法。

不重用這樣的下屬,難不成還去重用那些所謂的天才,有著濃厚個性的人?

而且這文官行列也不能沒有幾個人。他們沒有人成為公爵就算了,如果侯爵都沒有幾個的話。以後的文武力量對比就會過於失衡,而這不是林哲想要看到的結果。所以他就把內閣裡頭僅有幾個看得上眼的傢伙領出來,授予侯爵爵位。

分別是內閣總理大臣畢余同、財務部大臣齊宣浩、江蘇巡撫薛煥。

侯爵之下,則是伯爵,這些伯爵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封號的普通伯爵,一種是有封號的伯爵,有封號的伯爵很少,只有五個,多是軍方里戰功顯赫的將領,但是其功勞又沒能達到被授予侯爵的這幾個人,這五位獲得封號的伯爵,依照林哲特旨,其減等世襲至男爵後,可世襲男爵,不再學削爵。

此外還有十二個普通伯爵,這些伯爵都是沒有封號的,其中軍方將領有七人,文官有五人,比如外務部大臣宋關前就是被授予伯爵。

再過來就是子爵和男爵了,這些爵位授予的也不算多,其中子爵授予二十四人,男爵授予三十四人,文官和武將、宗親都有。

上述被晉陞或者新封的貴族一共有九十五人,另外加上部分已經獲得爵位,但是沒有在這一次獲得晉陞的貴族十七人,這兩部分相加,那麼帝國的貴族總數是達到了一百一十二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百一十二名貴族中,超過三分之一都是一次性的爵位,絕大部分的男爵以及部分子爵都是一次性爵位,受封爵位的本人死亡以後,該爵位直接取消,不可世襲。

其餘的大部分爵位都是減等世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