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五洲震蕩風雷激 第384章 搶奪水源

就在公孫五樓向慕容超獻策的同一時刻,范二的戰船已經在琴島靠岸。

下船之後,范二便馬不停蹄地率領本部大軍往膠南和高密兩郡殺去,又譴沈林子率領五百偵察兵由小路繞道大峴山,以奇襲之計搶奪穆陵關。

當燕國大將五樓、賀賴盧及從東莞撤下來的徐州刺史兼左將軍段暉,集結了五萬南燕將士進駐臨朐時,沈林子已經兵不血刃地奪下了穆陵關。

穆陵關,又名大峴關,是齊長城上的重要關隘。

周穆王率文武百官巡遊天下,曾到大峴山,他見此地山巒迭盪、風影秀美,便下令在此修建行宮,歷時日久。

後來穆王愛姬盛姬患病而逝,遂葬于山上,此地由此始稱穆陵。

儘管修建穆陵關的準確年代已經無考,但可以確定的是,商朝時期,穆陵關附近便有郯、莒、顓臾、薄姑、姑幕等小國,各國之間征戰不斷。

穆陵為魯中南北的交通要樞,理所當然引起了各國的重視,穆陵關由此成為爭奪的焦點。

穆陵關不但是軍事要塞,還是齊國通往南方的門戶,也是齊長城重關之重。

穆陵是齊國南境的險關要隘,然古時多謂穆陵或穆陵山,不以關稱;至春秋戰國時,齊築長城於陵上,營戍樓,設關防,遣兵守備,始稱穆陵關。

穆陵關的修建要遠遠早於齊長城,卻也是齊長城的修築凸顯了穆陵關的戰略地位,也成了齊長城的核心與靈魂。

穆陵關東連滄海,西攜泰岱,北走燕趙,南控徐淮,地處要道卡口,這樣的軍事重地在歷朝歷代都會有重兵駐守,並且不斷修葺完善。

齊長城垣高牆堅,烽火台、堠堡、戍樓比櫛,尤其是穆陵一段。穆陵關則是關樓雄壯,城牆堅固,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齊國猶嫌不足,在穆陵關以北十里外又構築了第二道長城防線,這個關口名大關。大關以北十里是第三道長城防線,關口為小關。

小關、大關、穆陵關,三重防線三道關,真正是壁壘森嚴,固若金湯。

穆陵關,無愧為東方雄關、天下奇關!

就在沈林子帶領偵察兵,以奇襲之術奪下穆陵關的三個時辰之後,范二率領坐船而來的四萬於眾到達穆陵關。

站在穆陵關上,范二信心滿滿地對身邊的盧循、冉小賤、庾仄等人笑道,「如今咱們的大軍已通過險地,士卒有必死奮戰之念,燕國也沒有堅壁清野的覺悟,咱們甚至連糧食都省了!廣固城那幾個鮮卑醜類,大限將至矣!」

眾將聽到范二的豪言壯語,自是紛紛高聲應諾,聲震於野。

次日午後,甘純帶領的五萬大軍入關,與范二勝利會師,范二召集將領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並鼓勵他們的士氣之後,便命令大軍開拔,往臨朐而去。

慕容超確認穆陵關莫名丟失,且有十餘萬晉軍進入穆陵關的消息之後,心中終於有了一絲慌亂,於是再次招兵買馬,準備增援臨朐。

正在慕容超的慌亂中,兩個多月前被他收留的劉敬宣、高雅之、劉軌以及司馬休之等人,卻莫名地給他添了一把亂子。

在慕容超決定使用公孫五樓提出的下策時,司馬休之也是對他提出過反對意見的,但他得到的回答顯然沒有任何意外。

司馬休之等人認為慕容超此戰必敗,而且范二入主廣固之後他們會面臨被殺的危險,所以決定置之死地而後生,竟然相約一起制定了一個大膽的政變計畫。

他們打算刺殺慕容超,擁護司馬休之為主,由此顛覆南燕政權,並建立第二個晉朝。

這個計畫與歷史上劉裕等人顛覆桓玄政權有些相似之處,可惜廣固不是京口,廣固的百姓雖對慕容超不是百分百的忠心,可司馬休之等人何如路人?

就算他們能夠刺殺慕容超,最終也難免失敗的下場。

現實是,他們連刺殺慕容超都失敗了,然後他們開始了新一輪的逃亡,——他們乘船逃向了高句麗,打算到海外建立基業。

慕容超此時還要對付十萬晉軍,倒是沒有太大的心思對付著幾個白眼狼,他只用了兩天時間便帶著五萬大軍趕向了臨朐。

還未到達臨朐,慕容超便通過對戰區地圖的研究,分析出了一個絕佳的戰機。

他認為,時值初秋,剛剛翻山越嶺而來的晉軍一定正口渴難耐,肯定會選擇有水的地方紮營,而臨朐城東面的巨蔑水便是城外最重要的水源。

只要將這條水源佔領之後,晉軍也就失去了先機。

有了這個啟示,慕容超當即令人趕往前線,帶話給公孫五樓,「你一定要第一時間率軍佔據巨蔑水,勿讓晉軍得到水源,那樣渴也能把他們渴死。如果被晉軍搶了先,就不好對付了!」

公孫五樓得到這個密令之後,當即點齊一支騎兵前往搶奪水源。

無獨有偶的是,范二在研究地圖時也發現了這一點,所以公孫五樓的騎兵到達水源時,見到的正是先一步趕到的孟龍符和檀韶三兄弟帶領的近千奇兵。

此時此刻,狹路相逢勇者勝!

二話不說,兩軍開始在河邊打了一場倉促的遭遇戰。

在孟龍符率領的黎民軍和檀氏三兄弟率領的北府軍的夾擊之下,南燕軍猶如被餐刀切入的奶油蛋糕,一觸即潰。

將公孫五樓的騎兵擊潰之後,孟龍符竟然帶著幾十騎護衛就開始了追擊,這讓檀韶等人頓時大跌眼鏡。

可惜晉軍的騎兵實在太少,孟龍符等十餘人,很快就和後面的北府軍和他所領的黎民軍脫節了,他們沖入敵陣之後,面對的便是以十敵千的形勢。

孟龍符毫不畏懼,抖擻起精神左右衝突,每一回合都能將幾名燕軍斬於馬下。

可渾身是鐵又能打幾個釘子?

當檀氏兄弟率領余部趕到戰場時,孟龍符早已跌落馬下,他的身上也已經是千瘡百孔。

為了奪回孟龍符等十餘晉軍的屍體,剩下的七八百北府軍和黎民軍與公孫五樓的騎兵展開了拳拳到肉的肉搏戰;公孫五樓雖僥倖殺了孟龍符,卻被晉軍的氣勢所懾,他儘管在兵力上有些優勢,卻還是選擇了退走。

慕容超得到公孫五樓的戰報時,不由得長嘆了一口氣,但他看著後者滿是頹喪的臉色時,還是忍不住安慰道,「只是失去了水源而已,咱們還能跟他們打硬仗不是?我不信他們能抵擋得住咱們的重騎兵。」

燕國的騎兵是天下聞名的,其最有名的又屬「甲騎具裝」,即人、馬皆披盔甲的重騎兵。

冉閔的軍隊,便是被慕容恪以重騎兵衝垮的,他也因此被俘。

早在秦漢時代,由於馬蹬尚未被發明出來的緣故,騎兵在馬上是不能做太過劇烈的動作的,否則就會輕而易舉地被摔下馬來。

所以早期的騎兵所使用的武器多以弓箭為主,近戰能力並不太突出。

在相同的訓練條件下,騎在馬背上射箭與站在地上射箭,無論是從射程還是命中來說,騎兵都是處於劣勢的。況且人和馬一起的目標實在過大,所以騎兵無論是與步兵比箭術或是強行衝擊步兵方陣,都是沒有優勢可言的。

最早的騎兵戰術,主要還是利用騎兵在機動性上的壓倒優勢,襲擊和騷擾敵方的補給線,或乘敵不備進行快速奇襲。

即便到了後世,人們對馬上箭術的掌握能力也不重視,很少有人可以在戰馬快速移動中同時將箭射出去的。

進入晉朝之後,馬鐙被發明了出來並迅速得到了普及,這項發明頓時讓騎兵的戰鬥力有了跨越式的土坡。

馬鐙的運用,使得騎兵不容易從馬上摔下來,同時解放了他們的雙手。

騎兵由此開始普及更強大的近戰武器,比如馬槊、長矛之類的,他們的近戰能力也由以前的弱項變成了強檔。

騎兵的近戰攻擊能力變強之後,人們開始研究如何加強防禦能力,以便提高他們在敵人的攻擊下的存活能力。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辦法顯然是給馬和人都披上厚厚的鎧甲,於是「甲騎具裝」就這樣誕生了。

事實上,馬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被發明了出來,但當時的騎兵最重要的是機動能力而非近戰,所以那時候的馬鎧只能算是一種累贅,直到馬蹬被發明出來。

馬蹬發明後,重騎兵也就隨之登上了歷史舞台,蹬著馬蹬、披著厚甲的重騎兵,從此成了戰場的寵兒;他們的戰術已不同於已往的騎兵,而是利用巨大的勢能和良好的防護力,衝擊步兵陣形。

如果是在平地上交戰,重騎兵只要不是衝擊步兵方陣的正面,其衝擊能力是步兵無法阻擋的,甚至可以說重騎兵對步兵的戰鬥力可以用「以一當十」來形容。

步兵陣形一旦被衝散,也就意味著敗局已定,失去協調指揮的步兵既無法與重騎兵對抗,想跑又跑不了。

他們所能做的,大概也只有任人宰割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