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四海翻騰雲水怒 第354章 大軍集結

郭銓戰戰兢兢地離去之後,很快又親自給范二送來了,當日殷仲堪寫給他的邀請函。

范二得到了這封信,心情頓時大好,至少他現在,再不用去為攻打江陵找什麼出師之名了。

就在第二日,范二又意外地接到了朝廷的詔書,卻原來是朝廷將其調任為荊州刺史,這條詔令倒頗有錦上添花的意味了。

范二要攻打荊州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

朝廷當然希望趁此機會將江州和荊州重新收回手中,所以才有司馬元顯和劉牢之率領大軍西進之舉,可惜作為先鋒軍的北府軍竟然在湖口鎩羽而歸。

在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攻擊方式面前,朝廷直接就放棄了與江州抗衡的心思,而且為了安撫或者說討好范二,竟然對其許以「荊州刺史」的職位。

朝廷將范二任命為新的荊州刺史,卻不知將現任荊州刺史殷仲堪置於何地呢?

還在南陽的時候,范二便已有了攻打江陵的打算,也早已與庾仄約定了日子;無論是郭銓的信還是朝廷的詔書,都僅僅是錦上添花而已。

范二是做大事的人,他的終極目標,是解救全天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窮苦百姓,想要完成這個目標就得先把荊州握在手中;而後大力發展經濟,進而統一江左,帶著大軍殺到北方……

至於出師之名什麼的,難道為了全天下的窮苦百姓還不夠嗎?

范二隻在襄陽待了兩天,就坐船沿著沔水南下夏口了,期間他又寫信給甘純和王鎮惡,約定他們一個月以後率領大軍殺到江陵。

總共的時間,就定在中秋節的次日,八月十六!

同時,范二也給甘絛寫去了一封信,讓他將其中的四百陌刀隊員交給沈田子,令沈林子在半個月內趕到南陽向周如海報道。

范二又傳令給鎮守尋陽的劉穆之再次徵兵五千,讓他帶著這些人在半個月內前來夏口匯合,而鎮守尋陽的重任便只能落到他的妻子袁皙兒肩上了;他又傳令給武昌郡守孟龍符,令他在半個月之內至少徵兵三千,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夏口與之匯合。

就在范二前往夏口時,殷仲堪同樣得到了,讓范二接替他出任荊州刺史的詔令,以及荊州南部在半個月之內被蔡芝所領的大軍橫掃的消息。

對於這樣的壞消息,殷仲堪是無論如何都不肯去相信的,他憤然將朝廷的詔令拍在桌案上,睚眥欲烈地罵道,「朝廷不趁機出兵江州,反倒發出這樣的詔令助紂為虐!難道劉牢之也是軟蛋嗎!」

殷仲堪話音顫抖,氣得那隻早已被葯熏瞎的眼睛,都快要凸出來了……

坐於一旁的桓振,則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劉牢之他們也不是不想打江州,卻最終還是在湖口鎩羽而歸了,雖然雙方戰鬥的具體細節沒人說得清,但江州的戰船到底還是有些優勢的!」

桓振這話,也算是給殷仲堪遮羞了。

當日的竟陵水戰,殷仲堪是以九千水軍及二百餘艘戰船的優勢,敗在范二的五千人手中的。

對於與黎民軍的交戰記錄,殷仲堪的弟弟殷遹就更沒有發言權了,他首先是領五千將士攻打只有一千多人駐守的襄陽而不得,而後被周如海的騎兵所敗。

逃回江陵的途中,他又再一次被冉小賤的伏兵打散,跟著回到江陵的將士甚至連一千人都不到!

聽了桓振的安慰,殷仲堪的心情慢慢平復下來,又忍不住問道,「你們都說說,咱們現在該怎麼辦才好?我是不甘心就此退出荊州的。」

殷遹看了看桓振,最後轉向殷仲堪道,「朝廷也只是牆頭草,說到底還不是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當年朝廷被王孝伯所壓,什麼時候敢對咱們外藩說半個不字?咱們按原計畫將范逸之堵在雍州,再暗中聯合姚崇、庾仄等人,收拾他還不是易如反掌嗎?他一死,朝廷下什麼詔令都沒用了!」

殷仲堪點點頭,「那就繼續抓緊時間招兵吧,你們務必要在五日之內,將咱們的兵力擴大到三萬人!這樣的話,我帶著一萬人留守江陵,你們則率領兩萬軍去奪下襄陽!切斷了他的退路,他就是插翅也難飛了。」

殷遹和桓振適時地站了起來,齊聲應諾。

事實上,當王鎮惡秘密離開江陵城,殷仲堪、桓振和殷遹先後回城後,便開始了招兵買馬的方略,並作出了突襲襄陽城以切斷范二退路的計畫。

可惜他們的執行力還是太差了些,時間都過去了半個月,他們才招募到一萬餘士卒,就算是加上殷仲堪手中的一萬多將士,也就兩萬出頭而已。

而因為連續打了好幾仗的緣故,桓振和殷遹收集糧草的速度也慢了下來,這也錯過了他們想要斷掉范二尾巴的最佳時機。

姚崇的後秦軍竟然沒有與范二的黎民軍做任何糾纏,而是直接望風披靡了,這是殷仲堪等人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的。

當荊州軍終於恢複到三萬人的陣容,殷仲堪正要誓師襄陽之時,得到的有關范二的動態卻是,——他早已率領船隊沿沔水而下,已經到了夏口!

這樣的消息,意味著荊州軍就算是奪下襄陽,也沒法斷掉范二的尾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荊州軍攻打襄陽,難道範二不能帶領黎民軍攻打江陵嗎?

殷仲堪的擔心並非多餘的,就在他進退兩難之時,夏口、巴陵、天門、武昌、襄陽、尋陽各地已經是風起雲湧了。

進入八月上旬之後,劉穆之已經率領五千兵馬逆流而上,孟龍符也率領三千兵馬前往夏口集結,庾仄則率領五千南陽軍路過襄陽,繼續往江陵方向前進。

王鎮惡的兩千兵馬在天門郡蠢蠢欲動,甘純的五千人在巴陵誓師西進;就連剛從長沙打到益陽的蔡芝,也在率領他的三千兵馬在洞庭湖南岸收集船隻,準備在八月十六之前趕到江陵……

這一次,范二用來攻擊江陵的兵力將近三萬人,這還不包括兩萬餘輔兵。

得到這樣的消息後,殷仲堪頓時就嚇出了一身冷汗。

在范二面前,他已經變成了驚弓之鳥。

對黎民軍的進攻,殷仲堪是沒有任何勝算的,可他並不甘心再次敗在范二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手上,更不甘心就此投降。

穩定住心神之後,殷仲堪針對黎民軍的進犯傳下了第一道明令,——堅壁清野。

時令已近中秋,土地上的莊稼基本都已收割完畢,正是那些強人們狩獵、逐鹿於野的最佳時機。

江陵城左近的百姓得到殷中堪的命令之後,自是不敢有絲毫怠慢,一直折騰了好幾天,這才基本連人帶物湧進了城中。

方圓十餘里的江陵城,幾日之內便擁擠了十餘萬百姓,又有三萬餘士卒。

這十餘萬百姓和三萬餘士卒,便是殷中堪最大的財富,也是他所能依靠的最後屏障。

殷仲堪已經不能揮霍手中剩餘的士卒,所以,他除了派出必要的斥候前往江陵城周邊的南郡各地探查外,便只有在城中龜縮一途了。

江陵城是殷仲堪的大本營,裡面的糧食雖然比不上董卓的塢堡中所藏,但經過去年的水災之後,他也早就意識到了收集糧食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江陵城內現在庫存的糧食,支持城內的十餘萬軍民,吃上一兩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黎民軍的根據地白蓮鄉種植的卻是經濟作物,而沒有稻米,黎民軍的另一個大本營尋陽卻離此千里之遙。

他們想要用船將糧食運到江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所以,此刻的殷仲堪心中,便有了一個拖字訣。

戰爭最終拼的還是消耗,殷仲堪是知道這個關鍵所在的。

殷仲堪相信只要荊州軍能夠擊退黎民軍的一次進攻,他們必將因為耗不起而退走,到了那時,便他東山再起、各個擊破的最佳時機了。

殷仲堪懷著這樣的心思,一早起來便照例巡視著自己的領地,一路上鼓舞著在桓振和殷遹的指揮下努力訓練的士卒們,一時又號召他們做好積極的備戰準備,呼籲他們為了家人一定要給來犯之敵以迎頭痛擊。

殷仲堪唯一感覺遺憾的是,派出去探路的斥候們竟連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回來,他心中總有些不良的預感。

這種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壞的消息,殷仲堪總覺得,黎民軍在幾日之內就要達到江陵了。

問題是,他們的牙口咬得下江陵城嗎?

夜幕降臨時,天上的圓月已經高掛在天上,這也是一年裡月亮最圓的時候。

十五月亮十六圓。

銀白的月光下,江陵城北門的守軍依舊警惕地監視著,道路上傳來的任何動靜。

一陣輕風之後,也不知哪個士卒首先驚訝地嘀咕了起來,「我剛才怎麼感覺前面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你們聽到了嗎?」

「是嗎?會不會是你小子成了驚弓之鳥?」守衛北門的小隊長大大咧咧地笑了笑,話是這麼說,他還是命人下了城頭,用耳朵貼著地面聽聲去了。

另一個小卒得令,聽了好一會,終於忍不住顫抖著報告道,「真有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