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四海翻騰雲水怒 第281章 那些青蔥歲月

早在孫恩第一次登陸前,他便在三吳的七個郡城中布下了七枚棋子,這些人在同一天發動之下,造成了八郡同時作亂的盛大開局,由此震驚朝野。

響應孫恩作亂的八個郡中,吳郡城也不幸包含於其中。

吳郡城與豫章郡城的規模差不多大小,城內同樣包括三套領導班子,——一為吳郡郡守府,一為吳國府,另一個則是縣衙所在地。

吳國內史和吳郡郡守在行政級別上是一致的,相當於後世的市長,但郡守管轄的範圍一般要比內史管得更寬一些。

三年前的吳國內史袁崧成了現在的吳郡郡守,他當日的職位吳國內史則由桓玄的堂兄桓謙來擔任。

桓謙、張法順等人是最早拜倒在司馬元顯帳前的班底,他們互相吹捧,在特定的時候也大抵可以做到有福同享,所以桓謙才莫名其妙地空降到了吳郡。

當初,孫恩從海島上傳來作亂的號召時,吳郡城內的五斗米教徒是積極響應的,可他們畢竟也是第一次作亂,所以業務並不熟練。

他們的造反大計還沒開始,桓謙便提前得到了風聲,然後他就果斷地逃出了吳郡城。

相比於會稽內史王凝之而言,吳國內史桓謙的反應實在是過激了一些,畢竟五斗米教徒作亂後的第一目標是接管吳郡城的城防,而掌握城防的人並非桓謙,而是袁崧。

袁崧雖是名士,卻是枕戈待旦的名士,所以他一邊將可用的將士集合起來,一邊命人去將屯田區的將士召喚回來,隨後只領著幾十人便將那些想要作亂的教徒控制住了。

袁崧在吳郡城已任職多年,他也算是老吳郡人了,對於城內誰是五斗米教的領頭人還是輕車熟路的。

隨著孫恩在會稽等地作亂的消息不斷傳來,袁崧不得不開始在城內展開招募士卒的工作,他統領的士卒也很快由八百人飆升為五千人!

有了這樣一直武裝力量,袁崧的腰桿也就硬了起來,他不但不再害怕孫恩的亂軍,同樣對一路搶劫而來的北府軍勇敢地說了「不」字。

劉牢之率領著北府軍興匆匆而來,原本是想著在吳郡打打秋風的,可人家袁崧竟然連城門都不給自己開,而僅僅是象徵性地送了幾百石糧食出來罷了。

袁崧算是保障了吳郡城內百姓們的生命和財產不受侵犯,卻理所當然地得罪了對百姓們的財貨志在必得的劉牢之,所以他的名字也就水到渠成地出現在劉牢之的奏摺中。

對袁崧在吳郡迅速崛起的聲望,對他手中掌握的五千士卒,朝廷的確是有所顧忌的,可他們還沒討論出給予袁崧怎樣的處分時,孫恩再次登陸的消息便傳到了朝廷。

不管怎麼說,袁崧如今的處境的確很尷尬,但這范二而言卻不是一個壞消息。

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黎民軍的八艘船已經穩穩停在吳郡碼頭上,只是這個昔日繁華無比的碼頭,如今卻空蕩蕩地沒有一個人。

范二下船之後,先是指揮著將士們將他們從尋陽帶來的玻璃器皿、冰糖、宣紙、白酒等物一一搬了下來,隨後又站在一邊看著他們集合、報數。

冉小賤將隊伍全部整理完畢之後,便對范二行了一個軍禮,報告道,「公子,咱們的隊伍包括三百九十六陌刀隊員、二十八名護衛隊員及十八名偵查兵、還有吳郡的兄弟三十四人,共計四百八十人,除了三名偵查營的隊員提前進城之外,實到人數共四百七十七人!請指示。」

范二還了一個軍禮,隨後隊伍前方,目視著眾人下了一個「稍息」的命令後,這才笑著說道,「經過將近二十天的長途跋涉,咱們終於到了吳郡,對吳郡的兄弟而言,算是到家了!所以,吳郡籍的兄弟們入城後便可脫離隊伍,自行回家享受你們的天倫之樂,但我並不保證什麼時候會召喚你們歸隊,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後天?所以第一時間回家才是最重要的,希望不要出現有人第一時間去尋花問柳的事……」

因為他臉上一直帶著笑意,所以說到此時,眾人頓時爆發出一陣大笑聲。

這樣的玩笑,似乎並不是范二這種身份,這種還不到二十歲年紀的毛頭小夥子應該說出來的,可誰讓他是領導呢?

范二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年齡不對,遂又面無表情地下達了「立正」的命令,而後沉聲道,「對吳郡籍的兄弟們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假期,但你們安心享受假期之前,我希望你們能夠感謝送你們回來的陌刀隊同志、及偵查營的同志,當然還有批你們假的我!當然啦,我也要對你們表示感謝,或許大家也都知道我是為何而來了吧?沒錯,我是為了向袁府君求親而來的……只是現在兵荒馬亂的,誰知這次來吳郡有沒有仗可打呢?打仗意味著什麼呢?打仗就意味著立功,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夠珍惜機會……此外,我再次向你們強調一下行軍紀律,我不希望你們像某些比亂軍還亂的正規軍一樣……」

范二的這次訓話還是比較隨意的,而且時間也不算長,他訓完之後便將指揮權交還給冉小賤了。

冉小賤又強調了一遍紀律之後,便指揮著他們將范二帶來的禮物,以及他們的放在箱子里的鎧甲、武器、糧食等物抬了起來,浩浩蕩蕩地走向吳郡城。

范二等人只用了一刻就走到了吳郡城的東門,守城的將士們當然早就看到了這支奇怪的隊伍,所以很快就成了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太陽早已沒入了山後,就算是平常時候城門也早已關了,何況現在?

范二龍行虎步地走在隊伍前方,還離著城牆有半里地時,便用望遠鏡看到了站在城頭的李祥,遂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年冬天。

他剛剛重生在這個時代時,身上的背著懦弱之名的,他當時為了擺脫這個名號,不得不響應那幫天使道徒的邀請,參加了一次與通玄寺和尚的火拚。

范二為了擺脫懦弱之名,不得不參與戰鬥,可他卻並不願意為五斗米教而戰。

所以,破壞這次戰鬥也就成了他的真正目的,而最好的選擇無過於將官府拉到這次戰鬥中來,希望能夠藉助他們的插手而讓這次戰鬥無疾而終,最後是阻止這次戰鬥的發生。

為了達到之際的目的,他無數次地暗示為范府看門的福伯,並且用金錢買通了一個店小二,目的便是讓他們去官府反應五斗米教要去破壞通玄寺的事。

通玄寺是江左第一高塔,對於這樣的名勝古迹當然是要保護的,所以,得到了消息的吳國內史袁崧同志就派了都尉李祥前往見機行事。

面對尋釁滋事的刁民,古往今來的衙門都是一樣的做法,——讓他們先打完,分出了勝負之後再開始抓人……

如果他們能夠私了最好,若是不能,再依律辦事!

范二之所以認識袁崧,沒有李祥能行嗎?

所以他每次面對李祥時,都是親切而友好,他這種士卒對一個帶兵的大頭的親切,每次都讓李祥有種受寵若驚的錯覺。

好在,這樣的次數並不算多,他們從始至今也就見過三次而已。

穿著寬衣廣袖的范二步步生風,但他到達弔橋之前時,還是不得不停了下來,拿著劍向城頭拱了拱手,朗聲道,「李都尉,別來無恙否?」

李祥一愣,哪會想到城下的是范二?他初時不認得,但仔細看了一眼之後還是認了出來,便有些警惕地笑道,「原來是范公子啊,不知公子所為何來?」

吳郡離江州和荊州的確是有幾千里的路程,可范二在荊州和江州所做之事又怎麼可能傳不到吳郡呢?

老百姓或許不一定知道這些故事,但身為朝廷的公務員,李祥怎麼可能不知道?

所以他看到范二此時帶著四五百人前來扣關,還是夜幕降臨這個最容易出事的時候,他的心中怎麼能夠放心呢?

「在下是來向袁府君提親的,還請都尉行個方便啊……」范二毫不避諱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又指了指身邊的將士們挑著的擔子,那上面分明放著幾隻綁著的鵝。

難道吳郡城內買不著鵝嗎?可人家卻千里迢迢地從家裡帶鵝過來。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范公子請稍等,我這便派人卻請示府君。」李祥半信半疑地回答了范二一句,又解釋起來,「在下也不想多此一舉,無奈如今是非常時期,所以……還請公子海涵。」

「都尉職責所在,我又怎會怪你?不過是等一會罷了,無礙的。」范二笑著搖搖頭,說完這話後便退了幾步。

李祥也很快走下了城頭,他總覺得還是自己向袁崧報告為好。

雙方的領導都已退場,黎民軍中的幾個吳郡籍的將士,卻在范二的暗示下與城頭上的士卒搭上了話;或許是因為階級、地位相同之故,他們很快就聊得不亦樂乎了。

半炷香之後,緊閉著的城門終於有了響動,緩緩被人從裡面打開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