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四海翻騰雲水怒 第278章 東下吳郡

早在孫恩之亂的消息傳到江州時,范二便計畫著要去一趟吳郡了;可無論是現在的吳郡,還是現在的范二,都已不同於兩年前了。

身份的改變,安全問題也就成了范二最應該考慮的事。

他不僅僅需要考慮自己到達吳郡後,遇上孫恩帶著大軍登陸的可能,還要考慮他的座船能否在長江上順利通行的可能。

不管怎麼說,多帶一些人在身邊總是沒錯的。

太元二十一的春天,共有五十四名水手從吳郡追隨范二到達豫章,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成了最早加入的貨運隊成員,這些人現在也成了黎民軍的中流砥柱。

他們中能力最好的人已經升任了營長的職務,手下的士卒足有近千人,就算是混得最差的,每年的工資也達到了三十貫以上。

當孫恩之亂的消息傳到江州時,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找到了范二,要求請假回家探親。

范二與甘純、蔡葵和劉穆之等人開會後,很快就給了他們肯定的答覆,——今年過年前,他將親自帶領願意回家的兄弟到吳郡探親。

之所以沒有立即前往,是因為當時孫恩之亂並沒有結束,朝廷為了保證京城的安全,早已將姑孰到京口的這一段江面進行了封鎖。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陌刀隊還在不斷壯大。

劉穆之等人認為,范二要帶人前往吳郡,身邊至少要有四百把陌刀,才能保證范二的絕對安全。

事實上,將黎民軍中的陌刀總數量,從八月中的二百七十餘把增加到四百八,僅僅只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而已;但大部分的陌刀手,並不是拿到武器之後就能得心應手地參加戰鬥的。

為了能早一點跟隨范二前往吳郡,他們不得不將熟練掌握陌刀的實戰技巧,縮短到了半個月。

時間就如螞蟻爬行一般,終於進入了十月中旬。

在此之前,苻宏和卞范之等桓玄舊將似乎並不看好范二,所以在范寧進入尋陽後就集體向他辭職了。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叫何澹之的。

這個人當初是王恭的參軍,曾經向王恭反應劉牢之被司馬元顯策反的消息,王恭死後就逃來了江州,仍做桓玄的參軍。

他們三個一起向范二辭職,顯然是以為范二會屈服在范寧的教育下,最終會交出兵權。

范二對他們並沒有太好的印象,所以很痛快地答應了下來,卻又給他們一出了一個特別的要求,——在未來的半年中,他們不得離開尋陽半步。

之所以對他們有這樣的要求,還是因為為自己去吳郡而做出的考慮;他可不想自己不軌的秘密過早暴露出來,從而讓自己的吳郡之行受到阻礙。

苻宏等人沒想到范二做得這麼絕,後悔莫及之餘,也只能在尋陽苦熬日子了。

在限制了苻宏和卞范之的行動後,范二倒是將王鎮惡派往了天門,這也算是正式將白蓮鄉根據地交到了他手上。

王鎮惡也意識到這是范二對自己的試探,或者說是為了檢驗自己的真正實力,畢竟現在在范二身邊的全部都是嫡系,自己沒有半分功勞苦勞,怎麼能追隨在側呢?

自從參加了幾次會議和劉穆之的文化教育課之後,王鎮惡也大概了解了范二的治國思路,所以並不以為,他派自己前往天門是讓自己自由發揮的。

王鎮惡提出了前往豫章的要求,而後參觀了三江源和煤嶺的發展,這才總算是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做到了心中有數。

范二將王鎮惡做出的發展規劃塗塗抹抹之後,又勉勵了一番,這才看著他的背影緩緩消失在遠處。

在這一段時間內,范二還以范寧的名義輕而易舉地招募到了一萬志願軍,這些人全部幾乎全部都來自尋陽城,而且以白籍居多。

黎民軍的總人數,也由此到達了不可思議的兩萬一千人。

招兵工作之所以進行得如此順利,第一個原因是因為范二至今沒有敗仗的記錄,大家都認為跟著這樣的人打仗更加安全;再一個就是,黎民軍的福利待遇實在是太好了,就算沒有升職的希望,單是明碼標價的工資和津貼就令人垂涎三尺了。

黎民軍每日都能吃三頓飯,三頓飯中必然有一頓肉,偶爾還有酒!

黎民軍的工資在各行業中也是很高的,頭一年就能一次性領到六貫的底薪,相當於是月薪五百文!從第二年開始工資翻番,第二年是十二貫,第三年的二十四貫……

除了工資之外,黎民軍還能領到一種名為津貼的零花錢,這種津貼與勳章密切關聯,——加入黎民軍一個月之後就能考章了,考一兩個章是輕而易舉的事,有上進心的人甚至可以獲得四五個章,這四五個章的補貼甚至比基本工資都高。

面對如此優厚的待遇,老百姓們趨之若鶩也就不足為奇了。

兵員招募工作完畢之後,范二也由此進位為大將軍,劉穆之則為大將軍府長史,甘純、蔡葵升任為左右將軍,冉小賤、宗愨、甘絛、崔北山等人則被升為營長。

顧愷之、扶余清慧、雷恩加爾、蔡葵、周如海等人的職務並未改變,王鎮惡則從范二的參軍,變成了白蓮鄉根據地的鄉長。

擴軍之後,將士們的分工也被范二進一步細化了,他將這兩萬一千人抽出了五千人建立起了一支正式的水軍。

出生水賊頭領的蔡葵,也就理所當然成了這支水軍的將軍。

既然建立了正規水軍,戰船的修建和改造工作也正提上了日程,改造的主要方向當然還是船舵和船槳。

使用船舵是范二在兩年前提出來的,但他們定製的有船舵的貨船,僅僅只有幾艘罷了,所以這種技術並沒有獲得真正的推廣。

所以范二這一次的目標,就是讓所有的戰船都使用上船舵。

使用船舵技術的最大優勢,在於行進中改變戰船方向上有著巨大的優勢,這是使用船槳改變方向無法比擬的地方。

有了船舵之後,改變方向也就不需要使用船槳了,而相比於用手來划動的船槳,用腳踩的水輪更能保持體力。

所以,范二想像中的戰船的動力,是來自風力和水輪的。

除了水軍之外,剩下的一萬五千人又被細分為騎兵、步兵以及城防兵。

步兵的數量是最多的,其人數已經超過了一萬二千人,這些人又被分為先鋒軍和中軍各六千人,先鋒軍將軍為甘純,中軍則由范二親自率領。

此外還有三千城防兵,這支隊伍主要由以前的陌刀隊隊長宗愨率領。

而剩下的騎兵隊,卻是由馬的數量決定的。

現在的騎兵隊的馬基本上已將馬掌裝備齊整,但原來的騎兵隊隊員卻多半被換了七七八八,最終很可能會被陌刀隊代替,畢竟江州不產馬,騎兵隊的馬實在是太少了。

但現在的陌刀隊,仍然是原來的陌刀隊,只是在數量上增加到四百人罷了。

四百多陌刀隊員在此之前都經過了艱苦而卓絕的訓練,這些人的胸前,沒有一個是少於兩個三個勳章的。

因為他們在過去的三個月中,基本已學會了騎馬和舞刀,除此之外,他們還有本身的技能,比如射箭、打鐵、游泳等等……

陌刀隊員此刻早已裝備整齊,他們在冉小賤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上了停在尋陽碼頭上了七八艘中運兵船,與他們一起的還有范二的護衛隊和三十餘吳郡籍的將士。

理所當然,這支隊伍是跟著范二前往吳郡的隊伍。

將近五百將士們一一上船之後,范二也終於擺脫了甘夫人、雙魚和小莫等人,在甘絛的陪同下緩緩登上了主船,隨即一聲令下,——「楊帆,起航!」

將士們紛紛動手將風帆拉了起來,又將錨拉到了船上,幾艘船也一一離岸而去。

此時的時令早已是入冬了,大概北方早就下過第一場雪了,好在江南的溫度並不算冷,但北風卻早已連刮數日了。

順風順水之下,范二的行程也是極快的,他們只用了三五日便到了姑孰。

姑孰這個軍事重鎮是孫吳建立起來的,這兒離健康城也就只有一百三十餘里了,可以說是京城西方的門戶。

長江下游易渡之處有二,一是採石渡,一是瓜洲渡,分處建康的上下游。東晉為加強對兩處渡口的防守,在這兩處渡口的南岸,分別設有二處重鎮京口和姑孰,北岸分別有廣陵和歷陽。

王敦曾駐節姑孰,桓溫移鎮姑孰,路經王敦墓,遠遠望著說:「可人,可人!」

王敦念念不忘移晉祚改朝換代,臨死前猶作困獸一搏,最終身死名裂;桓溫晚年豪氣不除,稱王敦為「可人」,實際上認同王敦與自己同路人,他們都是想開創一個新王朝的英雄。

兩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以姑孰為跳板,在此遙控健康的政權,由此也可看出姑孰的重要性來。

或許可以這麼以為:得姑孰者,得江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