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敢叫日月換新顏 第242章 灌鋼法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便開始學會了使用鐵器,但最初被使用的鐵器來源,多半是由天上掉下來的隕鐵提煉出來的。

人們發現用隕鐵可以製造出更加鋒利的武器之後,便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將之鑲嵌在青銅武器上,製成了罕見的青銅鋮和青銅戈。

到了西周后期,人們終於從鐵礦石中,成功地提煉出了少量質地酥鬆的海綿鐵,又經過反覆鍛打之後,便得到了最早的高碳鋼。

只是這種材料只能製造一些小東西,而且容易生鏽,所以在質量上是無法與青銅器相比的,那時候依然是當之無愧的青銅時代。

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才開始應用起煉鐵爐,生鐵也就此被冶煉出來並用之於鑄造;在對生鐵這種新型材料的不斷摸索中,人們發現了一種用於對付鑄鐵容易脆裂的熱處理技巧,——鑄鐵柔化術,這也使得鑄鐵得到了普遍推廣。

但當時的鐵器,無論是從賣相還是在質量上都是與青銅器無法相提並論的,所以只能被低等的農夫使用在農業上。《國語·齊語》說:「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鋤夷斤欘榍,試諸土壤。」所謂美金,是指青銅,惡金是指鐵。

當時的人並沒有意識到,用鐵制武器代替青銅武器是一種進步,因為在煉鐵技巧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吳越等國,便在被秦國的青銅劍滅亡的。

一直到了西漢末年,真正的黑鐵時代終於降臨了,因為人們發明了徹底使青銅淘汰的技巧,也就真正意義上的鍊鋼術——抄鋼法或坩堝冶煉法。

坩堝冶煉是指將鐵礦和木炭等燃料一起放在坩堝中,然後加溫使礦石還原為鐵,最後得到相對純凈的鋼鐵製品的一種冶煉方式。

根據脫碳水平不同,分別得到鋼或者熟鐵。

這說明,我國古代工匠對一些稀有金屬的認識及提煉,達到了一個相當高度;他們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了,耐高溫冶煉用的坩堝製造技術,並對各種不同金屬及純度不一的金屬熔點有著深刻的了解。

這種坩堝冶煉法由於產量不高、技術又相對比較複雜,無法跟上中國古代大規模用鋼的需求,因此在漢代以後被逐漸淘汰,早已消失不傳。

同一時期,百鍊鋼技術也開始風行,用這種方法製造出來的性能優良的環首鐵刀,開始大規模裝備漢朝的部隊,從而對還拿著青銅器的匈奴形成了碾壓之勢。

但隨著漢朝綜合國力的不斷降低,百鍊鋼也慢慢退出了歷史舞台,只用於製作寶刀寶劍一類名貴的器物,普通刃器和生產工具應用甚少……

只是簡單地聊了幾句,孔儀便認識到了范二在冶鍊鋼鐵和兵器製作上,還處於小白水平的本質,隨後他就將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鐵器的概況簡單地說了出來。

從孔儀的敘述中,范二很快就對鐵器的使用有了系統的了解,隨即有些擔心地說道,「百鍊鋼的質量的確不錯,但所需的人工和精力卻是我耗不起的,孔先生既已認識到問題的所在,應該有解決的辦法吧?」

孔儀當即擺出一幅高深莫測的樣子,只是微笑著捋著本來就沒有多少的山羊鬍子,好一會才悠悠地說道,「應該沒有問題,我前段時間正好往這個方向上做了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我這種新的方法,也叫『灌鋼法』……」

灌鋼法就是把生鐵和熟鐵共冶一爐,等它們熔得差不多時,生鐵中的碳分會向熟鐵中擴散,成分會散布得比較均勻,同時也可以去掉一些雜質。

最早的灌鋼技術記載是王粲的《刀銘》:「灌襞已數、質象已呈。」西晉張協《七命》中也說:「乃煉乃爍,萬辟千灌。」

而比較具體的是前面所說《北史》卷九十《列傳第七十七藝術上》所載,「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生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剛。以柔鐵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斬甲過三十札。今襄國冶家所鑄宿柔鋌,是其遺法,作刀猶甚快利,但不能頓截三十札也。」

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此乃偽鋼耳,暫假生鐵以為堅,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然而天下莫以為非者,蓋未識真鋼耳。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種鍊鋼法要到一百多年之後才被發揚光大,而做出這種突出貢獻的正式南北朝時的北齊人綦毋懷文。

在鑄造生鐵之後,人們必然會想到:能否用較硬而脆的生鐵跟較軟而韌的熟鐵結合起來,製造出硬韌具備的鋼。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真正利用鑄鐵的民族,而雜合生熟鐵的嘗試也是最早的,這種嘗試的成果就是灌鋼技術。

綦毋懷文總結了歷代鍊鋼工匠的豐富經驗,對古代一種新的鍊鋼方法——灌鋼法作出了突破性發展和完善,同時在制刀和熱處理方面也有獨特創造,為我國冶金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貢獻。

灌鋼法同百鍊法、炒鋼法等鍊鋼方法相比有明顯的優點,在高溫下,液態生鐵中的碳分及硅、錳等與熟鐵中的氧化物夾雜發生劇烈氧化反應,這樣可以去除雜質,純化金屬組織,提高金屬質量。

灌鋼法可以減少反覆摺疊、鍛打的次數,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灌鋼法操作簡便,易於掌握,便於推廣。

這些原本要到一百年後才被綦毋懷文總結出來的經驗,現在卻被孔儀首先總結了,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范二對此是一無所知的,但他可以確定孔儀的確是能夠幫助自己的,要是能早日將他的方法運用於實際生產中,一定能數倍地提高生產力。

難道這還不夠嗎?

范二的興奮溢於言表,卻又有些為難地說道,「我現在能夠確定的是,你的辦法一定是我需要的。只是我來的太匆忙,並沒有帶擅長冶煉和制刀的匠人在身邊,而你所說的我一時半會也消化不了。所以……」

「這不要緊的,事實上我早就想過去天門了,但你剛才的承諾……」

「保證在半個月之內兌現!」范二向孔儀做出保證之後,當即站起身對後者說了一句「告罪」,而後就開門走了出去。

范二將冉小賤、蔡葵等幾個人集合了起來,言簡意賅地對他們說明了剛才與孔儀的談判結果;又讓冉小賤趕緊送信回根據地,讓甘純他們儘快將自己答應給孔儀的酬勞送到江陵。

孔儀對范二的執行力還是極為滿意的,兩人隨後又再次細談起來,賓客盡歡。

范二告辭而去後,便在金陵找了一家賓館住了下來,洗了澡換過新買的衣服之後,便趕在晚飯前帶著甘絛等幾個隨從來到了刺史府。

一番寒暄之後,兩人便將話題扯到了下午談論過的借糧問題上,范二當然不只是開玩笑,所以對這個問題自是不會迴避的。

談完這個問題後,范二又向殷仲堪提出想要招募幾個工匠到天門的要求。

對於這樣的要求,殷仲堪當然是有些警惕的,可江陵現在的局勢實在是不容樂觀,而天門郡始終還是荊州治下。

所以當范二提出增加一千石的借糧時,他便半推半就地妥協了。

接下來幾天,范二開始每日出入南城鐵器一條街,到萬具爐中與孔儀進行日常聊天是必須的;他當然也不會忘記,親自招募這條街上的鐵匠,開出優厚的條件讓他們追隨自己前往天門。

這兩年來,無論是在京城的四方館中,還是在豫章的第二樓上,范二的聲望還是極為耀眼的,說起他的名字誰不會豎起大拇指誇讚?

而去年夏天,他不但為天門帶來了幾萬石糧食,還與葛望、顧愷之等人一起共抗天花,這又算是再次刷了一把聲望。

所以范二用自己的名頭在南城振臂一呼時,應者也是極為可觀的,當然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江陵還處於糧荒之中,在這種前途一批迷茫的局勢下,許多人都在糾結於出路。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范二的高價招募也就很快得到了回應。

僅僅用了七天時間,范二便招募到了四十餘名鐵匠,這還不包括確定跟著孔儀一同前往的七八個徒子徒孫。

而這一天中午,回天門送信的護衛也已翻身回來,並帶來了甘純親自帶人押送五千石糧食和黃金若干的消息……

孔儀在得到這個消息後,不得不吩咐徒子徒孫們開始收拾行裝,做著賣身給范二前往天門的最後打算;同一時刻,范二開始命人通知這幾天招募到的鐵匠,讓他們在今天之內安排後家中瑣事,明天一早就集合出發。

這一晚在江陵城內上演的主題也就只有一個,——離別。

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江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