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敢叫日月換新顏 第186章 以工代賑

在天災人禍降臨時,地方官為了保護自己和城內百姓的安全,最容易做出的選擇便是關閉城門。

對於這一點,范二自然沒有反對的立場,畢竟這些一無所有的人最容易走投無路不是?如果因為憐憫而放他們入城的話,誰知道會發什麼怎樣的意外呢?

再者說了,在城內舍粥和在城外舍粥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不過是這些饑民的自尊心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傷害罷了。

可面對連飯都吃不上的窘境,災民的自尊能值幾何?

如果范寧選擇的不是舍粥,而是發放救濟糧的話,恐怕很多小康之家的人也都會前來領取吧?

舍粥可以用更少的糧食救濟更多的人,可范寧打算舍多長時間的粥?

豫章郡共有二十萬人口,不同程度受災等人至少達到了三成,如果這些人有三分之一前來豫章城外領粥,其數量也有兩萬人!

就算每人每天只消耗半斤糧食,每天消耗的數量也得是一百石,一個月就是三千石!

范寧手上的糧食能堅持多久?

要是來的人不止兩萬呢?

更重要的是,難道讓這些人堵在城門口混吃等死?

綜合了種種問題後,范二笑著對范寧道,「舍粥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問題是您打算給他們舍多久的粥呢?」

范寧娓娓說道,「現在府庫中的糧食,大概能堅持一個月左右吧?一個月後朝廷的救濟糧大概可以下來了吧?就算沒能下來,去外地買糧的船也應該回來了……」

聽了范寧之語,范二不由搖了搖頭。

運進豫章的糧食多了,糧價也就理所當然地平穩了下來,而災民們最終也會回到自己的土地上,輕易地向那些大戶、地主借到糧食。

可問題是,現在才剛立秋啊!

此時正是收穫的季節,可豫章郡的農民卻因為天氣的原因而無收穫!

難道要他們餓一整年的肚子?

就算糧價在一個月之後真的平穩了下來,大戶們也不願借一年的糧食,給那些回到自己土地上的災民吧?

「有什麼問題嗎?」范寧見他不同意自己的辦法,遂笑問起來。

「舍粥這個思路很好,但一兩個月可能打不住啊,如果災民們今年沒有任何收穫,誰會借糧給他們?所以我覺得到底也還是要看天……如果最近這幾天下了雨,這個糧荒就可以平穩過度了;如果雨下得晚一些的話,咱們可以組織他們種植反季節農作物。」

「反季節?」

「反季節的意思就是春天種植的糧食和蔬菜,在秋天的時候種植,這也是司馬當做活馬醫了。反季節的農作物肯定收成上不如按時耕種的,可能連三成都不到!可聊勝於無不是?」

范寧狐疑地問道,「你真的覺得行?別說有三成收穫了,就算是有兩成那也能幹啊!問題是,你剛才也說了,這還得看最近是不是會下雨啊。」

「要是不下雨的話……」范二點了點頭,又笑著說道,「我還有一個辦法使他們能夠獲得收入。」

看著似笑非笑的范二,范寧終於意識到了他大概是早就挖好坑在等著自己了,不由得笑罵起來,「你啊……有什麼想法就一併說出來吧!」

「我打算讓這些災民去修攔河壩?」

「修攔河壩?這跟下不下雨有什麼關係?」

「攔河壩與下雨的確沒有什麼關係,但跟這些災民的收入有關係啊!這個辦法,其餘與叔祖父請那些學生們抄書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本質都是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范寧細細琢磨起著幾個字來,這才想起此前范二是對他說過的,只是他並不在意而已。

相比於讓他們喝著稀粥等死,顯然是給他們找點事干更好!

關鍵是,修攔河壩有什麼用?去哪修?

「修攔河壩的作用,當然是為了蓄水灌溉了。若沒有李冰父子修起的都江堰,又哪來的天府之國?」范二闡述了這個道理之後,便用手沾了些茶水在案子上比比劃划起來。

《華陽國志·蜀志》:「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檢江,別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又溉灌三郡,開稻田。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常璩說得明白,正是有了都江堰才有天府之國,所以都江堰是當之無愧的「天府」之母。

范寧對這一點並沒有反駁,只是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范二遂指著剛才所畫,充滿激情地長想道,「我打算在三江源修一道攔河壩,就在這個地方。修起攔河壩之後,就能將秋天和冬天從山上流下來的水積蓄起來,用在春夏了。有了這道攔河壩,三江源的良田至少能增加幾千畝!更重要的是,有了攔河壩後,咱們還用擔心三月不雨四月不雨嗎?」

攔河壩的目的,就是將秋天和夏天的無用之水,積蓄起來用到春夏這兩個植物最需要水的季節。

有了攔河壩就不用擔心旱災了!

最重要的是,有了攔河壩之後,三江源的良田可以增加幾千畝!

置田買地,一直都被認為是祖先給後代留下的最重要的產業,范二若是搞成這個攔河壩,真的是善莫大焉!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范寧便微笑著點了點頭。

「有了攔河壩之後,上下游的巨大落差又可以帶動水力鍛錘,水力鍛錘可以壓榨甘蔗、還可以改進造紙術……」范二當即侃侃而談,將他此前對甘純說過的隻言片語說給了范寧聽。

「水力鍛錘?改進造紙術?」范寧卻只抓住這兩個名字,皺眉問了起來。

「水力鍛錘其實就是用水車帶動的自動擊打的大鐵鎚,您知道蘇園裡的輪床吧?其精髓在於圓鋸中的齒輪和鏈條,水力鍛錘的工作原理也差不多!您知道的,製造蔗糖的最重要工序,便是將糖水從甘蔗中壓榨出來,如果這個步驟用人力來完成的話,就實在是太浪費人力了……」

范寧點點頭,也算是明白范二的布局是有多麼廣闊了,他是將甘蔗運到三江源的時候,就開始考慮著攔河壩的事了吧?

當范二剛到豫章的時候他還有些遺憾,種植甘蔗和做出蔗糖之間有一道範二無法逾越的鴻溝。

可現在呢?

范二在雷恩加爾的幫助下,已輕鬆將玻璃製造了出來,並用在了窗戶上。

這是范寧在半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既然他們連製造玻璃都沒有任何壓力,製造蔗糖能算個事?

改善造紙術應該也沒有太大問題吧?如果能夠做成這事,那可是大功德啊!

范二卻繼續侃侃而談,「造紙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能夠造出好紙來。造紙術發明至今,幾近千年了吧?最後一次改進造紙術的蔡侯,離今也有三百餘年了,可這之後呢?造紙術在三百年間毫無寸進,這才使得朝中現在使用的多為蜜香紙。可這蜜香紙是外邦使者帶來的,也只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獲賜,或是高價購買,一般的士人誰用得起?如果能改進造紙技術,如果能造出比蜜香紙更好的紙,之中的利潤是不可估量的。」

聽范二說得言之鑿鑿的,范寧頓時就信了他有改進造紙術的能力,心中歡喜的同時又開始數落起他來,「你啊,整天就想著那點蠅頭小利!改進造紙術,這是昌盛文教的大好事!就沖著這一點,我也得無條件支持你。不過,我之前怎麼沒聽說你對造紙術有研究?你能說說怎麼改進嗎?」

「要改進造紙術,改進的不是技術,而是材料。咱們現在的蔡侯紙之所以不上檔次,其原因就是少了蘆葦這種重要材料!而碧溪湖畔到處都是蘆葦……」

「原來這蘆葦還是個寶啊!」

「蒸煮植物纖維用的大桶需要放在鐵鍋中,而鐵鍋的製造工藝,是第一個需要改進的;此外便是效率,只靠人力捶打植物纖維的話實在是費力不討好,將木頭竹子之內的材料捶打成紙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相信,有了水力鍛錘和蘆葦之後,改進造紙術不會有任何問題!」

聽完范二說了這一番話,范寧總算是明白了他的確是了解造紙術工藝的,所以對他能夠改進造紙術也就沒有任何疑問了。

唯一的問題是,如今各種物價都在飛漲,他想過現在命這些災民開工的成本嗎?

如果他付出的「誠意」不足,災民肯定會選擇減少運動來降低消耗的。

「當然想過,我也知現在開工的成本比物價穩定下來後付出更多一些。可我若是不馬上開工,說不定豫章城的物價永遠都穩定不下來了!」范二點點頭,說完這話後又補充道,「我擔心的是,若是我不早點開工的話,只怕豫章城的物價短時間內都降不下來。」

「少危言聳聽了,物價的高低講究的是供求關係。」范寧當即反駁起來。

范二微微一笑,他倒沒想過范寧還懂供求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