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大漠孤煙直 第八百五十六章 割土(下)

速度真的很快,還未等西路軍到達,劉昌祚便將武州拿下。

承平太久了,大家都忘記戰爭了,而且武州城中兵力很少,僅千餘人,因此只做了象徵式的反抗,便放下武器,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路。兩軍一左一右撲向朔州,曲珍撲向馬邑。當中西路軍越過分別越過古長城時,曲珍拿下馬邑,撲向河陰與應州,以便與中西路兩軍相呼應。

十一天後,兩路兵馬來到朔州城下,遼國這時也開始有備了,集結了一部分兵力過來,但兵力仍然很少,僅有五六千兵馬,宋軍強行用火力猛攻了四天後,拿下朔州城。

同時曲珍拿下河陰,兵臨應州城。

宋軍兵力再變,中路軍繼續向西北方向的雲州出發,西路軍則向正北,三路宋軍北上,遼國君臣一起傻了眼,立即調兵遣將,同時下令讓大悲奴將兵馬調回來。

也別回來了,俺們直接堵上了。

兩軍在渾河上游遭遇,宋軍兵力不及遼軍,而且不佔據天時地利與人和之勢,不過种師道也不貪功,俺們只要將你們堵上就行了,開挖壕溝,修葺營地,就地防禦。

馬上皇上就要被生擒活捉了,大悲奴也急了,下令三軍拚命進攻。兩軍慘戰,互有傷亡。

同時劉昌祚兵克懷仁縣,曲珍兵克應州,繼續一左一右撲向雲州。

這太危險了,不過耶律洪基不好意思離開,這一走,豈不是貪生怕死?還是耶律那也與一群大臣將他抱著拖離開雲州。

耶律洪基這一逃,整個雲州亂了套,許多貴族捲起鋪蓋捲兒,逃向歸化州。

當然,如果這樣就能收復山後九州,那是痴心妄想,而且遼國更多的兵力開始集結,同時天氣也冷了,這種天氣對宋軍不利,對後勤更不利。然而這一行,從開始就沒有痴心妄想過。

其實整個囚籠計畫是以黃河為籠,將斡特剌困在這個特大的牢籠里,而且機會難得,宋朝想下一次再集結這麼多兵力,多半是不大可能了。

然後困而不殲,畢竟是十幾萬兵馬,不管河西二軍一州能不能收復回來,也要將這批兵馬救出來吧,那麼迫使遼國將山後所有兵力抽調一空。但如果從開始就想殲滅,則是兩種性質,弄不好就象當年李繼遷那樣,因為兵力少,易獲得供給,又是若大的河套地區,反而又成為未來的腫瘤。

當然,與李繼遷當年終是兩樣的,當年李繼遷不僅獲得河套游牧百姓支持,同時還獲得了銀州、夏州、宥州各部,甚至橫山野利等家族的暗中支持,這才有能力與宋朝進行持久戰。

但萬一呢?

而且震懾力不足,來年遼國必然報復,戰事拖長,到時候宋朝經濟真的雪上加霜了。

還有一個作用……

大悲奴十萬大軍始終不能渡過黃河,但他在不斷地努力著,斡特剌也在這邊拚命。

就在這時,大悲奴派斥候潛過黃河,通知斡特剌山後的情況,俺救皇上要緊,你自求多福吧。更要命的是這時候斡特剌手中沒有糧草了,都快要挨餓了,還顧得上什麼友誼?

斡特剌先是還顧上一點面子,將主意打到了麟州上,但麟州……

結果分出的幾股兵力被胖揍一頓,狼狽逃了回來。

這就沒有辦法了,三軍開始分配糧食,一天本來一升米,現在半升吧,至於那些西夏人,那就小半升吧。再抗議,你們請滾回去!

接著又分兵於河套大肆抄掠,然而南河套終非是水草豐美的大草原,能有多少游牧民族,如果幾千人供給,那是不存在問題的,現在十幾萬張嘴巴吃飯,將南河套各部百姓全部殺掉,牛羊一起搶來,也維持不了一個月時間。

並且這樣一來,使得河套各部終於對遼國徹底失望,好了,溫暖送來了。

王巨派出使者,讓這些部族立即遷徙到黃河邊,哪裡有宋軍保護著你們。可能你們被搶走許多牛羊,這個冬天熬不過去了,但我現在提供你們一些糧食,不過你們要立下血誓,從此以後不得背叛大宋。

如果不是這樣,這些部族就不會感謝宋朝,以後也不會對宋朝產生忠誠,甚至會發生各種抄掠行為,但經過遼軍這樣一搞,自己進行拉攏,至少未來對宋朝仇恨會減少,那麼稍加引導,再置幾個榷場,讓他們走出來主動與外界交易,甚至抽調一部分糧食與他們交易,則不會有抄掠現象發生了。

實際上王巨最希望的是南河套這些游牧民族全部杜絕,不是將人全部弄光了,而是讓他們徹底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

不一定非得游牧才得活,一戶人家只要手中有三四十畝地,那怕這些地僅是中下田,一半用來種植耐寒耐旱的豆粟雜糧,一半用來種草,用這些草與雜糧飼養幾頭牛羊,葷素搭配,一家人溫飽全部得到解決。但三十四畝地,又不是肥美的草原,能養幾頭牛羊?

並且游牧對水土破壞更嚴重,牛羊沒得吃,連草根都會吃的,但是定牧,能坐視牛羊將草根吃掉,破壞整個草場?

因此南河套水土惡化越來越嚴重,最後徹底成了大沙漠。

但誰能勸說他們?

只希望他們以後走出來,看到其他人是如何生活的吧,並且王巨已經在移民中推廣這種定牧方式,而且向他們提供了許多優良的牧草種籽。

那是為了未來打下基礎了,與眼下無關。

眼下的就是利於未來幾年南河套地區的穩定,還有遼軍……

經王巨這麼一安排,遼軍幾乎沒有任何食物來源了。而且北風呼嘯,天氣正式冷了下來。

遼軍乃是天氣最熱的時候過來的,有誰帶上過冬的衣服?

斡特剌再度發起進攻,但這一回三軍皆茫茫然,連士氣都失去了,那還有拚命的動力?

張守約派人喊話,投降生,抵抗死!都不要宋軍動手的。

遼軍不會立即貪生怕死地投降……戰事繼續。

大悲奴撤軍回去,帶兵進入到北河套的苗授與姚麟兵分兩路,迅速拿下天德軍,接著兵伐雲內州。這裡屬於白達旦各部,有達旦人,吐谷渾人,党項人以及少量契丹人,對契丹根本沒有多少忠誠度,只要你們不搶我們的財貨,不殺害我們的子民,你們兩個國家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因此迅速將兩州拿下,往東就是夾山了,於是兩人率兵南下,直指東勝州。不能由著性子跑,更不能離宋朝控制的區域太遠了……

再到雲州,劉昌祚與曲珍先後進入雲州城,沒有象宋太宗那樣,遷徙百姓。宋朝自己都開始出現人口危機了,哪還能安排雲朔的百姓?況且遼國治理了這麼多年,對宋朝嚮往的百姓也不是很多。

但好在此行攻破數城,陸續得到一筆財富,劉昌祚還聽從了王巨建議,做好人,打土豪,分田地,又從擄來的這些財富中抽出一部分不值錢的茶葉布匹瓷器,分散給各州縣的漢戶,未必起到什麼作用,純粹是噁心遼國的。餘下貴重的財貨按照慣例,一半賞賜給三軍將士,一半上繳給國庫。

至於曲珍,則與薛義分左右殺向了渾河。

同時折克行率兵渡過黃河,殺向大悲奴的後方。

大悲奴見機快,看到不妙,向北方逃去,幾路宋軍隨後追殺,十萬兵馬,整折了四萬多兵馬,才讓大悲奴逃到了德州。僅僅兩個月,整變成這樣子……耶律洪基在歸化州都呆若木雞了。

這時候遼國已經集結了二十來萬兵馬,如果加上大悲奴那幾萬兵馬,接近三十萬兵馬了。

然而君臣都不知所措,非是不敢反攻,而是天氣已經冷了下來,如今是宋軍在城內,遼軍在城外,如果強攻反攻,後果會是什麼,大家都懂的。

這時候,兩名使者被帶到雲州城。

兩個遼使也傻了。

章楶代表宋朝與他們談判,先是笑咪咪地說:「去年元旦太保對你們說,這個寰宇究竟是誰家天下,今年太保又對你們說,如果你們遼國自以為大,我們宋軍必將與你們決戰於燕雲城下,但你們偏不聽……」

兩個遼使什麼話兒也沒有了,不是決戰燕雲,而是雲州已經控制在宋朝手中了。

章楶頓了頓又說:「但某接到官家詔書,還給你們契丹一個機會。」

「何?」

「官家於詔書上批註,兩國重新和好,包括那個歲幣一文不少,但這個歲納得改為歲賜了,因為你們遼國已經沒有我們大宋強大。」

何謂納,何謂賜?納是臣子向主人納款的,賜是主人賞給臣子的!

如果不是當時富弼力爭,甚至連納都沒有,而是改為貢,臣子給主人上貢!

兩名遼使心中不服,但現在主動權不在遼國手中,於是緘默不語。

「至於疆域的劃分,河北河東已經劃分完畢,我朝不會反悔和約,但河西沒有劃分,那麼就依現在佔領的為界,東到夾山,南到古長城,北到陰山,為我朝疆域,以北以東為貴國疆域。如果貴國同意,我朝立即從雲州撤軍,並且讓開道路,讓斡特整那一部兵馬撤回貴國。」

也就是山後宋軍所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