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大漠孤煙直 第八百二十一章 是他

苗授低聲問:「太保,是真的嗎?」

「難道這還有假嗎?」王巨反問道。

不要小看了這些蕃人,他們都是熙河的精英,王巨說了,他們也未必相信,必然會暗中請人查訪一些相關的史書。

在這件事上,王巨是做不來半點假的,不然就弄巧成拙了。

而且他說的認同,也極其重要。

就象一個漢人與一個少民結婚,生下一個孩子,他們認為這個孩子是漢人,那就是漢人,甚至與白種人混血,仍是漢人,只能說是混血漢人,當然了,如果是與黑種人混血的後裔,那多少有些難辦了。

如果他們認為少民是高大上的存在,長大成人後想生多少孩子就生多少孩子,讀大學還會加分,平時政府也有補貼,甚至可以公開帶著刀逛街……那麼將這個孩子定性為少民,以後這個孩子長大後,各方面就會向少民主動靠近,最後成了真正的少民。

如果在海外,那怕是純血漢人,但他們認為我就是美國人,歐洲人,中國的啥與俺沒有關係,實際這些人已經就不能算是漢人,而是香蕉人。無論他們是什麼人種,好將他們看成外國人,甚至敵人了。

實際就是吐蕃高原上也開始混血,融入了一部分漢人的血液,比如唐軍的那些戰俘呢,還有兩次和親送去的幾萬名工匠呢?不可能全部被虐殺了吧。

因為文明的進步,各族的交流,實際從很早起,中國各族就開融合了。但融成了漢人,還是胡人哉?

所以這個認同很重要。

但總的來說,想要河湟融合,比較緩慢。

以後會陸續派出一些永久的居民過來,那就是保捷,讓他們帶著家人過來,半民半兵。一邊開墾一邊守衛各個堡砦。

時間久了,大家也相互融合了。

可是這個時間比較長,畢竟與人煙蕭條的西夏相比,整個河湟並沒有遭到連番的戰火催殘。更沒有苛刻的稅賦,雖人煙不及中原稠密,但也不能稱為稀疏。

想大規模遷徙許多漢人過來融合,是不可能的。

不過只要朝廷往上面引導,會加快這個速度。

其實王巨不知道的是。史上唃廝啰這一脈系並沒有中絕,就象洮州一帶姓趙的漢人,最少有十分之一就是唃氏的後裔,也就是從血統論上,他們比那個國主還要尊貴。

不過他們後來全部成為漢人了,而不是所謂的吐蕃人。

想徹底的融合很難,不過王巨這個新穎的觀點宣揚出去,能有利於減少雙方的矛盾與隔閡,至少大家都是「親戚」了。

也不能怪王巨無恥……宋朝在軍費上花費太多了。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象維穩軍費佔據著國家財政稅收的百分之九左右。別說什麼GDP,今天修了馬路,明天毀了再修,GDP又出來了。

因此還要看它與財政稅收的比例。

這是一個安全的比例,一直沒有拖累著國家的發展。

再看美帝,達到了百分之十七八左右,實際達到了這個比例,已經或多或少影響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美蘇爭霸時,蘇聯就是這樣被拖下海去的。

但再看宋朝呢,往往能達到百分之七十!

正常的軍費開支並沒有那麼多。就象現在,正常的各項開支加在一起,不過六七千萬,不到國家財政稅收的百分之四十。

然而問題是周邊戰爭在不停地爆發著。一場稍大規模的戰爭,很可能就要花費一千萬貫以上,象前段時間幾場戰役,勝得極其光彩,實際上幾千萬貫下去了。

因此就是王安石變法後,國家財政收入激增。平均每年的軍費開支仍達到了百分之六十!

幸好遼國只是軍事強國,不是經濟強國,否則就是用兵費也能將宋朝同樣拖下海去了。

現在不能計算軍費多少了,未來數場戰役,還不知得花費多少錢帛呢。

主要是以後,能佔領,佔領後沒有多少反叛,那麼整個西北不但節約了大量正常的軍費開支(各種軍隊的兵餉以及糧草器甲等消耗),也會節約大量非正常支出(戰爭支出)。

如果能將軍費壓縮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整個宋朝財政狀況會立即變得寬鬆。朝廷有錢了,才能陸續執行各種惠民政策,不僅僅是黃河與進一步寬免兩稅,水利方面還有很多呢,比如錢塘江等,這些大型水利工程,王巨前幾年同樣不敢動手。

那麼如何降低未來的反叛,正是這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

這些蕃人議論紛紛,王巨又打了一個手勢,讓他們安靜下來,說道:「並且某還要說一件事,大後年春天時,某會派人過來,從你們各部族中挑出三名小娘子,兩名十五歲左右的小娘子,一名十歲左右的小娘子,做為某三個兒子的小妾,不是你們所看到的那種小妾,她們會是我孩子未來的二娘子,平妻。」

「啊,啊。」

這些蕃人又傻了。

有一個蕃人大著膽子問:「太保,公為何不納妾?」

「我的婚姻有點亂,不說納妾了,連狎妓也不敢。」王巨苦笑道。

許多人莫名其妙,不過有極少數人知道真相,那就是王巨與宋朝的大長公主還曖昧不清呢,甚至也能算是大宋的駙馬。

這樣一想,王巨身份無疑貴上加貴。

王巨更無語,心想,如果將趙念奴帶過來,說不定不用自己這番苦心,這些蕃人也就跪伏了。但這只是想一想,如果他真敢將趙念奴帶到河州,估計蔡確也要操毛筆,與王巨拚命。

但許多蕃人同樣十分激動,剛剛還聽到孫權身世由來呢。

「然而有一條,這個小娘子,某不會看重她所在的部落大小,而是要看她是否能知書識禮,品德賢惠。」

從現在起,你們回去後,從各族裡挑選好女孩子培養吧。至於相貌王巨沒有提了,他相信不會有人挑選醜八怪來噁心自己。在這個載培的過程中,必然要請一些漢人的先生過來,實際這也是一種利於融合的舉措。至於什麼吐蕃人。羌人,到了彼岸後,還能分得如此清楚嗎?

許多蕃人依然很激動,這可是與宋朝最頂級的權臣聯親哪。

王巨又說道:「最後一件事,朝廷此次撥出了巨款。用於你們各部興修水利道路,也要你們配合。如果這次機會錯過了,下一回可就沒有這種好事了。」

三四百萬貫,不僅是用來這四州的,還包括了蘭州、會州與岷州的道路水利修建,但就是七州,也是一筆巨款了。想一想這兩年的三千一萬貫基建,那是均攤在三百多個州軍身上的,也包括熙河路五州了,一州均攤下來。連十萬貫也不足。就是這樣,也讓宋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能熙河路多山地形,但還有一條,以前的基建,七成費用是用來支付百姓役錢的,現在全部用了西夏戰俘來修,付的只是他們吃喝的費用,再加上各部族主動派百姓出來配合,這幾百萬貫砸下去,也許一場中小型戰役就花沒了。但砸在基建上,會帶來多大的變化?

這也是必須的,得讓這些部族過上好日子,那麼才能安定。

也許現在會花不少錢。但在未來,節約兩三場平叛的費用,一切就省了下來。並且還有一個用意,王巨一直沒有說。

道路修起來了,有許多部族從封閉的環境中走出來,無疑他們的物產也就能賣出去了。所需的商貨也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回來,生活自然也就變好了。

這個道理,大多數首領都懂的。

但道路通暢,朝廷也就易於管理。

特別是河湟一帶的百姓,雖以游牧為主,實際多數百姓開始半耕半牧,所謂的牧,其實差不多接近於定牧。

如果王巨帶來更好的草種,就包括玉米也能當成一個不錯的飼料,那麼百姓不用組織,也會進一步向定牧靠攏,這會更利於朝廷管理。

同時萬一有變時,因為道路通暢,朝廷也能及時調動大軍鎮壓。

當然了,如果國家昏暗,不要提什麼蕃人羌人,漢人自己兒也會揭竿起義。

自始至終,王巨沒有什麼買安,但比什麼買安都管用。

各個蕃部首領興高采烈,王巨讓兵士端上酒肉,大家歡宴。

然後各部首領陸續回去了,也將這些結集所發生的事,傳於四面八方……

王巨於河州又處理一件事。

連番的大捷,前線大踏步地推進,許多地區也變成了後方,比如原先的鎮戎軍德順軍,更不要說渭州秦州原州涇州了。

因為青崗峽與蝦蟆寨拿下來,大部分環州慶州,也變成了後方,接下來又要到劉昌祚收復橫山之戰了,因此大部分延州同樣變成了後方。

整個宋軍開始向前推進,除了少數重要的堡砦還要保留下來,八成堡砦開始失去其作用。

如果是原先,朝廷不要了,也就荒廢了。

這樣肯定太可惜了,想一想既然宋朝花費那麼多錢帛修建堡砦,那一個堡砦不在交通要道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