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大漠孤煙直 第七百五十六章 低稅的宋朝

「子安妙計在手,大局可定矣,」王珪道。

「王公何來此言?」

「飛錢司剛才來稟報,說許多人去飛錢司兌換飛錢,打算離開京城,收購絲料。」

不但王巨關注,老王也關注了。

而且老王越回味,越覺得王巨安排無比的妥當,就說這五路絲料吧,王巨將宋朝絲料切成五個大地區,廣絲,浙絲,蜀絲,膠絲,朔絲。這就方便了商賈以最快速度收購。可能浙絲、蜀絲與廣絲來得較晚一點,但所謂的膠絲,不僅是山東半島,它包括了京城以東,黃河以北,淮河以南這一大片地區的絲料,最少這一片地區的絲料,很快就能收購上來了。

各地官府所做的僅僅是配合,比如以最快速度提供相關的錢帛,或者提供便利的運輸條件,維護其安全,但不得干涉商賈的收購,如果商賈出價出得低,百姓不願意出售,商賈就不得強行收購了。當然,如果不顧虧本地收購,那不是危害百姓,而是造福了百姓。事實轟動起來以後,有的商賈還真出了高價,讓他們產生了一些小虧空。

並且連續兩年的大規模絲料收購,讓絹價略略有些上揚,甚至在幾年內,改善了絹帛不受歡迎的局面。這個沒有多大危害的。

「王公,還早著呢,想一想那些高利貸商人的反應吧。」王巨說道。

銀行司出現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請看清朝吧。

清朝所謂的康熙盛世,也不是後人所想像的那麼好,百姓生活還遠不及明朝呢。

而且後人往往疏忽了清朝晚期的經濟繁榮,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生產力變化,二就是低估了晉商票號在光緒三十三年前對清朝經濟的推動作用。

但無論經濟如何繁榮,也不夠慈禧糟蹋的,僅是一個馬關條約,就賠償給倭國數億兩銀子。

想一想現在。王巨費了九龍二虎之力,還有宋朝的配合,另外還想從私人手中斂出大量金銀,在未來六年內。也未必能湊滿一億兩銀子,況且是2億3千150萬兩白銀!

當然,與現在這個銀行司相比,晉商的票號因為是私人或小集體經營,眼光狹隘。沒有大局觀,資本有限。

但也不能說它沒有優點。

因為它是私人或小集體經營,所以更靈活,經營也更小心,不會產生嚴重的貪墨。

雖然王巨讓出兩成契股讓私人加入,允許他們參與經營,以及監督,能讓銀行司在未來稍稍靈活一些,腐敗也會減少一部分,但總體而言。即便私人進入,它還是大集體。

不過只要出現了,就會對宋朝的經濟,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一件事開頭總是很困難的,首先齊商稅,就會遭到很多人排斥了。

還有高利貸商人的反對聲音,未來這是兩億多貫交子的放貸,甚至還可以撥出銅錢、布帛、糧食用來放貸,那麼最少會傷害到六成以上的高利貸商人的利益。

可現在宋朝放高利貸商人卻是不計其數的,不僅各城市中有許多高利貸商人。農村同樣有許多主戶在放高利貸謀利。說不定老王家的親戚,就有人在放高利貸!

但這一條,還沒有讓百姓全部認可重要。

所有百姓都認可才是最最重要的前提。

如何認可,馬上就能看到。

特別是京城。它是宋朝商貨最大的集散地,東南輸入,北方與西北輸出,如果是原來,有的東南商人稍稍帶一些商貨回去,然而能帶多少呢。餘下的沒有辦法了。只好帶錢帛回去,錢最好不過了,可是帛帶回去……東南也是絹帛重要產地。那麼無形中利潤就會減少。或者交子,對原來的交子,大家真的信心不足啊。

因此朝廷有時候無奈之下,只好用茶引鹽鈔代替貨幣,然後京城出現了原始的「股票」,大夥炒茶引與鹽鈔。

其實這些商賈痛恨布帛,但朝廷需要布帛啊。

看看官員的薪酬,士兵的兵餉裡面,除了銅錢外,餘下的就是糧,就是帛了。

然而因為貨幣的不足,這個問題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

但是新交出來之時,正好是東南貨物運到京城的高峰期。

那麼就可以鼓勵商人用布帛去銀行司換回新交。

或者朝廷用新交向商賈採購。

這些商賈認可,那麼就可以安排第二步,諸商人將絲料收購上來,銀行司不支付相關的錢帛,而是直接支付絹交,那麼這些商賈就會將絹交迅速擴散到全國各地。

如果百姓繼續認可,直接讓商賈帶著這些容易攜帶的絹交在各地收購絲料,到了這一步,絹交就可以普及了。

然而開始就不認可,後面就難辦了。

不過王巨不敢說,否則傳出去,有人弄一點手腳,放出一些謠傳,很有可能開始就難以讓商賈認可。只要大多數商賈不認可,再加上有些大臣的反對,群起攻訐,王巨到時候真的就會頭痛了。

但現在還是罕有人想到此節的。

這個時間也很急,必須快快快!

老王微微嘆口氣。

王巨又說道:「我向官家提出三年時間,最難的就是第一年,若不是製造絹交能產生一些額外的收益,朝廷在第一年裡還是看不到有多少收益的,再加上對高利貸的打壓,齊商稅所引起的反對聲音,說不定銀行司就會半途而廢。第二年依然有反對聲音,不過到了第三年,看到巨大的收益,熙寧變法中一些不好的新法罷廢,或者得以糾正,即便還有反對聲音,也不會強烈了。」

張璪忽然問:「子安,你以為朝廷得需要多少新交,才能滿足大宋的流通?」

張商英神色有些古怪,心想,這個天知道啊。

但王巨卻在心中認真地盤算著。

其實還能估計出來的。

就以2015年天朝的財政稅務總收入,GDP總值與人民幣流通作參照吧。

那時天朝的財政稅務總收入與GDP總值相比,大約在1:6.2左右。

宋朝有多少GDP呢,以現在宋朝的能力。還真沒辦法統計。不過後世有人說宋朝人均GDP達到兩千五百美元,這還是2005年以前的說法,以物價上漲的因素到2015年可能就是三千美元與四千美元之間了。

但王巨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將宋朝的窮人富人一起均拉起來。再對照他前世2015年的物價,宋朝人均GDP大約在兩千美元之間,可能不足,但相差不會太大。不要懷疑,宋朝能達到了2015年天朝百姓人均GDP的五分之一有餘。試問一下。除了生活電器化外現代化外,其他的生活指數呢,比如房價吧……

也就是說宋朝的GDP總量大約在兩千億美元,以熙寧變法後宋朝最高的財政總收入與GDP之比,不過是一比二十左右。

宋朝財政稅務總收入整比天朝輕了三倍以上!

但能說天朝財政稅務是萬惡的嗎?

那麼再看美帝吧,財政稅務與GDP總量比是,!

這樣美帝的財政稅賦豈不是更萬惡?明朝百姓豈不是生活在天堂中?

因此一個國家稅賦重不重,不僅是看這兩者的比例,還要看稅賦是否公平,是否合理。一個國家百姓生活好不好。不僅看人均GDP,還要看貧富懸差大不大,律法稅賦等各方面是否公平公正。

王巨推出銀行司,除了推動經濟發展外,也是對這種稅賦不合理進行著調節。

但這個與貨幣有何關係呢?

有!

以2015年天朝貨幣總量比對照,是GDP總量的兩倍左右,是全國財政總收入的十一倍以上。

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貨幣而言,這說明貨幣發行量已經有些多了,因此一旦正式於國際流通,立即被打回原形。開始嚴重貶值!不過若是經濟繼續發展,控制貨幣發行,這個問題也能解決。

宋朝也不能參照天朝,畢竟相比於天朝。宋朝經濟流通更加封閉。

因此合理的貨幣與財政稅務相比,只能維持在五比一到六比一之間。

那麼就可以換算出來了。

王巨說道:「一旦銀行司推廣後,經濟流通更繁榮,那麼不計作為本金的金銀,七億貫到九億貫之間,是一個安全合理的貨幣流通總數量。」

也就是安全貨幣流通數量是在五千五百億文到七千億文之間。

其實這真是一個安全的數字。僅僅相當於宋朝GDP總量的四分之一,而非是兩倍,不過老王幾個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張商英道:「太保,你意思是說,就算以後銀行司發行了兩億多貫,或者三億貫絹交,搭配銅幣,貨幣仍然不足。」

「中的也,即便發行了這麼多新交,民間仍繼續有許多地區用布帛,或者以貨易貨方式進行交易。所以在十幾年後,隨著金銀數量的增加,銀行司必然還會進一步擴大新交數額。」

在史上南宋宋理宗時,兩界交子數額就達到了三億多貫。

但引起楮幣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