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北部灣海盜 第五百七十三章 以進為退

那個衙役還沒有走呢,他又非是王巨的門人,因此要等王巨的手令。

因此王巨又說道:「正好,再替我帶一令給章通判,讓他露布全州。」

說著開始書寫這道露布。

第一條便是自此以後,環慶二州境內四等以下善戶、孝子、烈士、女戶、鰥寡,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徵稅或者攤派。

女戶就是家中沒有男丁的人家,善戶就是平時做了很多好事的。

但這裡有一個限定,那就是四等戶以下,三等戶以上者,也不在乎那點攤派與稅賦,也就算了。

這是應對即將到來攤派更多的免役錢。

第二條則是根據王安石青苗法規訂的一些變通,青苗法規訂若遇荒年,則於下次有收成之年歸還,荒年了都餓死人了,國家救濟都來不及,還收個鬼啊。另一條規訂則是除浮浪之人(不事生產遊手好閒之輩),城鄉戶都可以借貸,以鄉村為主,餘下向城郭戶攤派,為防人戶流逃造成官府虧本,以五戶或十戶為一保,以三等以上戶為甲頭,互相監督。如是佃戶借貸,則與主戶(主家)合保,視主戶資產而借予。

另外還有一個隱形的規訂,那就是五等戶以下,必須有擔保才可借之,窮啊,窮了就會還不起,官府哪裡會借。

所以說青苗法絕對不能算是多偉大的良善之法。

因此王巨下了一道命令,五等戶以下者,不得以任何形式攤派,不僅是青苗貸,也包括即將到來的免役錢。

何謂五等戶,大多數是吃了早上,沒有晚的窮人,王安石,你好意思也要斂,也要攤派嗎?不好意思,還真攤派了。青苗貸還好一點,後來又來了一個免役錢寬剩錢,兩相疊加,這些赤貧百姓立即壓力輩增,所以導致了更大的反對聲音。

不過為了救急,王巨又做了幾條補充。

四等戶以下者,只要他們願意借,不需要任何保人,官府在五貫錢或者價值五貫的糧食前提下,必須借給這些人。

這些窮人隨時會遇到困難,往往因為一石糧草,就不得不賣兒賣女,按照王安石的青苗法,他們上哪兒去找保人,所以只好借高利貸,或者真的去賣兒賣女。

這條規訂才是真正的救急!

四等以下戶者,若是遇到半年歸還之期,無法償還者,可予餘下半年內償還,不會增加利息,官府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徵收高出年息二分以利的青苗貸息。

什麼三分利四分利,見鬼去吧。

如果一年下來,無法償還者,可以用工代役形式償還官府,其役根據輕重,每天支付五十文到一百文之間,償還結束,終止其役。

就是年息不超過二分,還會有窮人還不起,那怎麼辦,這就是方法。

宋朝現在各種差役,衙前、貼司、散從官、弓手、手力等等,數量達到了五十三萬六千多人,一州軍均攤下來,達到了一千七百人!

這些差役有長役,如衙前胥吏等等。有短役,如手力等等。

因此免役法也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待遇。

長役則要僱傭專人從事,短役那就可以靈活應變了,但也要雇募百姓去從事。

現在正好用這些償還不起的貧困百姓去從事,一沒有給國家帶來負擔,二是減免了不必要的官司。

即便那些遇到困難,真的去貸了五貫錢的赤貧百姓,願意放下身體,做兩個月的役活計,也就還清了青苗貸。

如果這樣都不想還,只想好吃懶做等著官府來養活,還用得著客氣嗎?

衙役將這兩份手令帶給了章楶。

章楶看著這個新青苗法,微微嘆了一口氣。

表面上看起來是很好啊,真正改良的青苗法。

但實際沒那麼簡單,當真王安石是傻子啊?

第一個它沒有真正救急,貧困百姓真迫切需要錢帛的時候,多是六樣大事,婚嫁喪病生死,特別是前四樣,若是遇到了困難,五貫青苗貸根本不夠。

第二以役代債也會有很多麻煩,看上去是很美,不過這些役與役又不同,有的活重,有的活輕,所以王巨說五十文到一百文日薪,但因為存在著差異,執行時就會出現問題,必會又會產生新的糾紛。

第三高利貸主的不滿,也沒有真正禁止掉高利貸,比如賭博,或者從事不法暴利行業,官府不會放貸的,還是去借高利貸。然而那樣是自己找死,官府能管得了嗎。但這樣一來,一半高利貸被打掉了。一般能從事高利貸的,都是當地有勢力的豪強。

這些人會不會樂意?

但這三條仍不是讓章楶嘆氣的地方,畢竟是王安石變法開的頭,王巨只是將它擴大化了。

讓章楶嘆息的正是王巨這個不得向五等戶,以及四等以下善戶、孝子、烈士、女戶、鰥寡戶進行任何形式的攤派。

難道不對嗎?

還真有點兒不對。

就拿青苗法來比較,看似數額不大,一戶一貫,但戶數多啊。如果將這些戶數去除,環慶二州最少就要去掉一萬五千以上戶,兩萬貫青苗貸,然而這些數量是分配好的,這邊去掉,只好向那邊增加了。

青苗法還好一點,儘管是兩萬貫,實際所付利息不過四千貫。

後面還有更大的大頭即將到來了,那就是免役錢與寬剩錢。環慶二州不是經濟大州與人口大州,但是軍事大州,所以相關的差役數量並不少,兩千多人。就打算一人支付三十貫,那也要近八萬貫了,況且還有一個寬剩錢呢。呂陶在知蜀州時曾上書《奏乞放免寬剩錢役錢狀》,臣本州四縣,已有寬剩錢四萬八千七百萬餘貫。

蜀州離成都府不遠,不過它在成都府的西側,東面還好一點,離成都近,有大河大川,西邊則全是茫茫山區,最西更是宋朝邊境地區。而且面積狹小,只有成都府路的三分之一大小。

就是這個小州,寬剩錢數量就達到了四萬八千多貫。

所以一個青苗貸不怕,怕的就是後面的免役錢寬剩錢,王巨所說的這些四等戶五等戶攤派一下,最少能攤派三分之一以上,並且連這些赤貧百姓都攤派了,你們這些富人們還能說什麼呢。

但將這些人拋除開來,可能餘下的人就要多攤派三四萬貫錢帛。

那會造成什麼結果?

慈憐貧困是對的,但劫富濟貧只是民間平民百姓的一種美好願望,如果地方官真的這麼干,那就會捅出天大的麻煩。

「希望那個黑窟窿早點填上,」章楶心中默默地說道。

兜里有糧,心中不慌。

國家財政赤字,總不是一個事兒。

就象這次出兵,如果財政寬裕,豈不能取得更大的戰果。正是因為財政問題,大軍到了鹽州,一起停下腳步。

不能說時機不好,最少在趙卨代替郭逵之前,時機還是不錯的,渭州是蔡挺,秦州乃是韓維,聽說此人同樣很欣賞王巨,延州是郭逵,雖然不會象蔡挺那樣的大力支持,但不會從中制梗,況且還有韓絳呢。

「看來那天與王巨好好談一談了。」章楶心中又想到。

所以任何事都沒有那麼簡單。

王安石也不是斂財斂瘋掉了,連赤貧百姓的錢也要斂,這是換取豪強的一種苟和。然而結果在斂財為前題下,赤貧百姓怨聲載道,豪強更是恨氣衝天,兩頭都不是人……

就是這樣斂,到他第一次下台,就是未來那場超級旱災到來時,還沒有將窟窿填上。

不過國庫倒是漸漸充盈起來,趙頊儲備這些財貨,一防大災,他即位那年河北大旱,國庫空空如也,無法賑濟,給他留下太深的陰影了,二防大戰,宋朝打仗特花錢,然而趙頊這麼做,卻更將王安石推到了深淵。

王巨這麼干,看似好心,卻會使矛盾更加激化。

當然,王巨也在想辦法,當真劫富濟貧哪,他也不是俠客。

不過王巨的一些做法,也帶來了消極的意義,非是這個加強版青苗法,而是他的獎勵。

三軍賣命,死了那麼多將士,想辦法給他們多弄一點錢錯了嗎?看似數量龐大,實際均攤下來,每人分到手還不足五十貫。

不過以後讓宋朝如何用兵?

那麼為了勝利,朝廷只好提高獎勵,那又會逼得趙頊進一步的斂財,以便實現他的強國夢……

好了,站在各人的角度,有各自的想法,但每一個想法只要在變革的前題下,都會有利的一面,也會有弊的一面,除非不變。或如後世的醫改,房改,教改,是帶動了經濟發展,但真的真的坑爹啊。

這些麻煩可以放在以後解決,章楶繼續在三個堡砦遊說百姓。

那邊河西戰役也結束了,董氈河湟兵不是吃醋的,仁多零丁同樣也會用兵,並且成了哀兵,兩人打得頭破血流。

董氈最後帶著三軍退回湟州。

這次董氈有點功勞,於是趙頊準備授董氈錦州刺史。

但文彥博率領群臣上書,說若無董氈出兵河西,西夏軍心不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