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彎弓射天狼 第五百三十七章 開胃菜 上

司馬光去了永興軍,上面有曾公亮壓著,能扯王巨後腿嗎?能,絕對的能,曾公亮真的老了,所以司馬光一去永興軍,馬上就能將具體的事務接手過來。

慶州的後勤得從永興軍調撥吧,鄭白渠屬於那一州府管轄,永興軍!近半撤離的環慶百姓安屯在哪裡,鄭白渠!

就憑這兩點,就足以讓王巨喝上一壺了。

還有呢,司馬光筆杆子好,他到了永興軍,得看,得聽,這個沒關係,關健是他看只看他想要看到的,聽只聽他想聽到的,那怕不添油加醋,只要將他這個想看想聽的記錄下來,獻給朝廷,朝堂再替他掀風鼓浪,最後王巨就是將西夏三十萬兵馬全部吃掉,頂多也落一個功過相抵的下場。

實際在另一個時空,司馬光還真去了永興軍。

西北多處與西夏交戰,曾公亮年老,力不從心,同樣在文彥博運作下,司馬光去了永興軍。當然,這也是宋朝古怪的官制,就象延州,現在有兩個一把手,那麼長安有兩個一把手也不奇怪。

然後韓絳苦逼了,司馬光不僅嚴重地扯韓絳的後腿,動不動還以民生為借口,小報告還打個不停。

當然,和平是好事。

可是想和平只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將西夏打服,但司馬光會認可這條嗎?

第二條就是默視西夏築起十二盤堡與鬧訛堡,將金湯城與白豹城聯繫,並且如同二鬼拍門。將大順城關起來。再歸還綏州。但這樣真能換來和平?

就是將整個陝西路割讓給西夏。也休想從大梁與小梁手中換來和平!買能買到安買到和平,才怪呢。不錯,遼國那邊似乎是買安了。但為何慶曆戰爭時遼國來敲竹杠?

不過好在後來遼國出兵西夏,但這個出兵不是應宋朝的請求,宋朝沒那麼大面子。更非是為了興平公主,遼國的公主不要太多。換得著為了一個死去多年的公主出動十萬兵馬嗎?

這主要是遼興宗看到西夏與宋朝打了好幾年,國破民殘,想撈便宜的。結果在河曲被西夏打得落花流水。原來西夏這麼不好打啊。那麼可以對比一下,宋朝與李元昊交手,敗多勝少,但敗不會象他那種慘敗,況且還有數場大捷呢。那麼宋朝同樣也不好對付,再加上有五十萬買安,遼國也就默認了這種買安。就是這樣,以後依然還來敲了一回竹杠子。

因此買安是假的,實力才是真的。

但司馬光能這麼想么?

趙頊一怒,將他調往許州。

司馬光急了。俺這是越混越回頭哪,因此從長安去許州。刻意麵見趙頊,乞求以判西京留守的身份回御史台,趙頊不報。司馬光只好去許州,最後又去洛陽修書。

當然,文彥博也不是為了對付王巨。

主要是他隱約猜到趙頊對司馬光越來越反感,索性不如讓司馬光去永興軍,時勢造英雄,現在司馬光到長安,參與慶州之戰則有戰功,主導和平則有和平之功,反正嘴巴兩塊皮,這樣說也行那樣說也行。

至於王巨的想法,見鬼去吧,誰管王巨有什麼想法。實際不是文彥博等人力保,趙頊也早將司馬光貶下去了。

不過他低估了其他人的智慧,就象不久後無恥的東明縣事件,同樣被王安石揭穿。

呂惠卿又說道:「陛下,請切記大非川薛郭二人不和造成的下場。」

文相公,別搞事了,這是血淋淋的歷史教訓。

不要懷疑司馬光,以司馬光的手段心機,以及對王巨的仇視,他去了長安後,會比郭待封做得更過份。

趙頊道:「曾公亮年高是事實,不過現在非常尋常時刻,等慶州戰事結束,此事再議吧。」

文彥博無奈了。

不過趙頊臉色也平靜下去,起先他接到消息時,雖然不滿王巨主動放棄優勢議和,但還是很高興的。自從慶州戰爭爆發,他一直憂心忡忡,這才接到王巨這一大疊奏報,同時又接到秦州的情報,說是董氈即將出兵河西了,他才放下心,甚至欣喜若狂。

弱宋啊,自宋太宗時,對外戰績總是敗多勝少,勝還不能大勝,那會象現在生生幹掉了九萬敵人?

然而朝堂上諸位大臣的表現,卻讓他感到很失望。

不過冷靜下來了,他也能思考更多的東西,又說道:「將慶州戰報,用邸報通知全國,特別是陝西路,以便民心安定。」

這才是正事,三十萬夏軍入侵,整個隴右震動,民心不安。得先將民心穩住。可憐的,到現在沒有一個人想到……

……

朝堂上這種情況王巨早就料到了。

當然章楶想到了宋吉,只是為了穩住夏軍。必須得將夏軍拖上幾天,這不僅是為了穩妥,也不僅是為了等永興軍的援兵到達。

現在還不能小視夏軍的,特別是兩個主力部隊帳下都有著大量騎兵。這次西夏前來,騎兵幾達十一萬餘人,大多數都還在仁多零丁與梁乙埋帳下。

當然,這些馬也讓王巨垂涎哪。

大順城一役,只繳獲了四千來匹戰馬,萌門三岔一役,只繳獲了三千來匹戰馬,如定哥帳下的騎兵很少,因此安疆堡下一戰,僅繳獲了幾百匹戰馬。慶州城與業樂鎮兩戰繳獲的牲畜不少,可戰馬也不多,不足兩千匹。

因此王巨盯著兩支西夏主力軍隊的戰馬,都要流口水了,宋朝最缺的是什麼,戰馬!這玩意兒就象美帝的高科技一樣,遼夏兩國都將它當成戰略物資,對宋朝封鎖的。

儘管他與高懷忠說騎兵不可懼,但當真騎兵在慶州就不能發揮其威力了?

因此必須等,幾天後西夏的士氣與形式會比現在更糟糕。就能抵消騎兵的優勢。

這是放走宋吉的主要原因。

不過王巨隨著就想到朝堂的種種。因此又將這件事寫在奏報里。

然後與章楶、王君萬略略說了原因。章楶能理解,都是一個體系的。王君萬卻聽愣了。

實際王巨最能理解,宋朝弱嗎?至少宋朝敢與遼夏打一打,並且與西夏越打越佔據上風,敢開邊河湟,敢將交趾打得差一點亡國。至於買安,種種援助不是變相的買安嗎?五十步不能笑百步,但百步譏笑十步豈不是更可笑。

和平是好。但實際真正的和平只是傳說中的東東,實際不可能有真正和平存在的。就是理論上的和平,也絕對不是買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只不過聰明的做法,是如何去用最小的代價勝利,戰後用什麼手段善後,使得戰果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發展。

之所以解釋一下,是王君萬的性格有嚴重缺陷,因此爆料給他聽,以免他象史上那樣。為宋朝打了半生,結果晚年被人諂害。落得便賣家產還債,並且自己活活氣死的下場。

不過眼下三人正在看著面前蔡挺派人緊急送來的情報。

王君萬說道:「難怪夏賊向西谷砦增派了那麼多軍隊,並且多是騎兵。」

這兩天除了柔遠寨還在繼續進行著慘烈的攻防戰,餘下基本都很平靜。但這一回有了氣球傳遞消息,柔遠寨軍心穩定下來,夏軍那邊士氣卻越來越低落,雖然寨中傷亡慘重,城外的土山也越堆越高,但寨中的危機沒有那麼嚴重了,而且這種辰光也要結束了。

要麼就是宋軍不停地利用熟悉地形之便,夜晚派出遊騎騷擾敵營。這個看似沒有什麼殺傷力,但最後會有奇效的。只是西夏人還沒有想到,以為宋軍有意沮喪夏軍的士氣。

另外便是西谷砦的這次增兵,一度讓王巨想不懂。增兵西谷砦能幹嘛,反攻萌門三岔才是對的嘛。況且想攻下西谷砦,至於要用騎兵嗎?

然而兩天過去,西夏人還不撤離。

足夠了,時間拖了下去,並且也堵住了朝堂各個大臣的嘴巴。

不過王巨一直在猜測西谷砦的這次增兵。

直到今天早上得到蔡挺送來的情報,他才意會。

蔡挺要圖謀天都山,但也不能盲目出兵,因此這幾天暗中派出斥候打探地形以及其他的情報,特別是沒煙峽的地形,那道峽谷裡面的峽道很多,主道又不是直的,因此不熟悉地形的人往往進去,都能迷失方向。

幾個斥候昨天晚上便看到五千夏騎從天都山而來,然後在石門川紮營,匆匆回去稟報了蔡挺。

斥候想不明白他們為何而來,蔡挺能想明白。肯定不是為了對付鎮戎軍,就是鎮戎軍抽調了五千兵馬支援慶州,但守各堡砦的兵馬還是有的,因此蔡挺就迅速想到了這五千騎兵是奔著環州去的。

於是立即派人通知王巨。

王巨接到消息後,天未亮,便將章楶與王君萬叫過來商議。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敵人是騎兵,說不定下午就能撲到環州側翼了。

但環州西側各堡砦兵力相對都比較空虛,況且還有西谷砦那麼多敵騎虎視眈眈,隨時潛入環州,與之配合。另外也不止來的是這點兵馬,既然西夏人動用了天都山的騎兵,又是從沒煙峽過來的,肯定會動援環州西側的西夏各村寨百姓過來協助。也就是下午夏軍撲過來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