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彎弓射天狼 第四百九十八章 泄露

「皇兒,眾卿非在前線,加上陝西各地官員眾說紛雲,難以甄別判斷,因此皆不敢言。」高滔滔說。

其實真相是大家根本對軍事就不懂,就象張齊賢為宰相時,李繼遷鬧事,張齊賢請示宋真宗重視,宋真宗不聽,認為張齊賢集結大軍是勞民傷財,後來靈武淪陷。好了,自此以後,北宋就與西夏耗上了。

雖然宋真宗不聽張齊賢的建議,但證明了張齊賢懂軍事,懂就有主見,那麼國家有事時,宰相便能提出合理的意見。

但高滔滔不大好說了,文彥博不懂軍事,為何還佔據了西府宰相之職,並且佔了好幾年。

要知道將文彥博的薪酬補貼省下來,最少能養活一千戶人家!

所以高滔滔說得很聰明,大家都不在前線,王巨有王巨的說法,郭逵有郭逵的說法,韓絳有韓絳的說法,讓大家如何判斷出真正的真相,以便找出解決之道呢?

「不過皇兒,這也是一次警告,以後邊境必須以靜重待之,而不得讓邊臣無辜生事。」

這又是一句很模糊地說法。

總的來說,現在宋朝對邊事的看法有四種,一種是真正的綏靖派,代表就是司馬光,他們為了所謂的「和平」能不擇任何手段。某些做法幾乎已經接近了投降派,甚至漢奸的做法。

一種是溫和派,他們相對於綏靖派,能比較理智,雖相信能花錢買安,但不會迷信於花錢買安。更不會同意割裂疆土、壯大敵人那種做法去買安。其代表就是范純仁。

一種是反擊派,屬於溫和的開戰派,不同意買安。但必須理智地開戰,得考慮到自己國家的財力,百姓所能承受的壓力。然後用最聰明的打法,慢慢地將西夏平滅。其代表就是章楶與王巨。

還有一種就是激進派,屬於激進的好戰派,幾次勝利之下,認為西夏能唾手可得,其代表就是韓絳與種諤。

透過歷史的時間長河,章王二人的選擇是最正確的,只有西夏滅掉,宋朝才能真正強大。危機也進一步地下降。好處很多的,滅掉了西夏,可以進一步裁減兵士,至少陝西的十幾萬保捷,以及數萬蕃落,還有大量的蕃人強人壯馬與漢人義勇,皆可以取締了。陝西馬上得到休養生息,國家同時也節約了大量財政。

西北平安了,國家將重心就可以直接投放到河北與河東,即便金人崛起。也不會因為兵力牽制在西北而無還手之力。

甚至可以進一步裁減軍隊,那怕一年省去一千萬貫,那麼放在兩稅的束、石、匹上。也最少是一千五百萬,百姓壓力也得到了緩解。

還有,騎兵!

所以必須有節奏地滅掉西夏。

但同樣的滅夏,不代表著不重視西夏,更不會認為西夏唾手可得。

其實若是宋朝在收復熙河後,有節奏地實施淺攻戰術,西夏危機,更不會出現五路伐夏之敗,永樂城之觴。

然而也不能怪高滔滔與趙頊。身在局中,如何能看得清呢?

就象王巨穿到宋朝之前。金三可恨,難道思密達不可恨嗎?與思密達交往是對的。但交往到什麼程度,誰能說得清?

黑緬、菲越一次次打天朝的臉,幾乎都將天朝的臉打腫了,然而天朝當如何應對,誰能說清楚?

還有,棒子倭人富裕了,所以有人哈韓哈日,但天朝在漸漸變好,為什麼周邊諸國沒有人哈中,反而更加仇視天朝?要知道天朝是一直在買安的,就象現在宋朝一樣。然而越買安,越被妖魔化,越成了孤獨的所謂大國,這是什麼原因?即便王巨現在的地位,有時候回想起來,同樣也想不清楚。可能是下大棋吧,但下的是什麼棋,王巨真的想不明白。

這就叫身在局中。

為何許多人看重王巨,如論智商,王安石與司馬光可能高達一百五,王巨頂多一百一,一百二。但就是因為他掌握了一個小手指頭,所以看上去,似乎智商比王安石還高了一倍。

高滔滔現在只是一個模糊的說法,那已經不讓王巨失望了。

趙頊無從反駁,主要馮京那個三十萬遼軍,又將趙頊嚇住了。

高滔滔又說:「不過皇兒,你也勿用擔心,哀家喊一個人來問一聲,大約就能知道答案。」

「誰?」

「王子安的那個小娘子。」當然,三十萬也將高滔滔震住,在這個國難當頭之即,王巨挺身而出,還是讓高滔滔很感動的。因此居然以字稱喟。

「對啊,」趙頊喜道。王巨將他的那個小妻子留在京城,未帶到陝西,但臨行前肯定說了什麼,甚至元旦節前後,也會有書信往來。有的王巨在奏呈上不大好說,但可能會對自己妻子交一些底子。

妃兒一會兒被帶到後宮。

這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司馬光等人的意見,如何傳到後宮的。要知道王巨年齡小,不用那麼避諱,然而高滔滔只接見了兩回,一回丈夫在一旁,一邊兒子在一旁。司馬光等人根本就見不到高滔滔。

其實問題也很簡單,宮中的普通宮女那是悲催的,如果皇帝不發善心外放,可能一輩子就關在這個富貴的大牢房裡了,但對於太后、皇后,以及其他重要的嬪妃來說,也有排擠寂寞的好辦法,那就是她們有權召大臣的妻子進宮敘話,讓她們解個悶兒。

正是因為如此,司馬光等人的妻子時不時召到宮中,高滔滔從她們嘴中得到了許多外界消息,但夫妻是一體的,從這些婦人嘴中,又能得到什麼好聽的消息?

因此高滔滔越來越憎恨王安石,欣賞司馬光。

妃兒以前未得到這個榮幸,一是此時王巨官職還不高,二是妃兒出身有點兒貧寒,對,就是貧寨。當初王巨在王家寨時,李家條件不錯的,可放在高滔滔眼中。李家又算什麼?三就是妃兒年齡太小,兩者說不上話。

「平身吧。」高滔滔說。

但妃兒被高滔滔強大的氣場震懾住了,小心翼翼地站在哪裡。

高滔滔忽然想到王巨的「膽大妄為」,不由樂道:「李娘子,哀家不是吃人的老虎,你不用緊張,坐下吧。」

「謝過太后。」

「哀家問你,王卿臨離開京城,可曾說了什麼?」

說了什麼?說你一定要留在京城。等於是人質,這樣才不會有人抵毀。但妃兒能說嗎?她嚅嚅道:「似乎未說什麼。」

「他有沒有說過具體的克敵方法?」

「太后,這是國家的軍國大事,官人從來不與臣妾說的。」

「一點都沒有說?」

「似乎只說了一個……」主要妃兒被高滔滔震住了,所以說漏了嘴。

「什麼?」

「官人臨行前,臣妾很是擔心,官人為了安慰臣妾,說了一個可能。如果敵人來犯的軍隊不超過十萬人,那麼不用懼哉。如果真有三十萬,那也不用懼哉。」

「為何?」

「因為西夏國家小。若是出兵三十萬,必會從甘州涼州蘭州那邊抽出大量兵力來,那麼涼蘭地區兵力就會空虛。然而在這個地區的南側是一群吐蕃人。他們同樣很窮,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董氈必會出兵涼州甘州或蘭州,大肆抄掠。只要官人在慶州將敵人拖住了,時間一久,那數州不僅被董氈大肆抄掠,甚至能動搖西夏在那數州的統治。」

這是很有可能的,畢竟河西走廊數州党項人基數不多,主要是吐蕃與回鶻人種。因此這一片地區的百姓對西夏忠誠度不是那麼地高。

妃兒又說道:「兩軍僵持,西夏久攻不下。再聞蘭涼有警,西夏三軍士氣必會低落。特別是在撤退之時。那時我軍就能以少勝多,大敗敵人。至於其他的,官人就沒有再與臣妾說了。」

「哦,」屏風後面忽然傳出一個男子的聲音。

妃兒嚇得臉都變白了。

因為這個男子的聲音很正常,不是宦官的那個尖嗓子,那麼這個太后在幹嘛呢。

高滔滔讓妃兒這個變臉色弄得哭笑不得,說:「皇兒,莫要淘氣。」

原來是皇上哦,那就正常了,李妃兒差一點要撫胸口,又急忙地伏下說:「臣妾參見陛下。」

「你們說吧,朕誤闖進來,馬上就走。」趙頊同樣急得找理由,這個傳出去,可是很不好聽的,但又在屏風後問:「李娘子,朕問你,若是董氈不出兵,那又怎麼辦?」

「陛下,這個臣妾也問過,官人說,自從唃廝啰死後,吐蕃四分五裂,他的子孫想法各不相同,就象我朝大臣一樣,有的要苟和,有的要開戰。雖然他們同是唃(每打這個字根時,總是先出現中島愛,我又總以為是飯島愛,太邪愛了)廝啰子孫,可是各人想法又不相同。木征是投靠了西夏,然而董氈堅持父業,雖不能說對我朝持著友好的態度,但對西夏肯定抱著敵意。此次機會難得,而且西夏自集結大軍,到達慶州,再於慶州與我軍僵持,這個時間持續得很長,加上吐蕃同樣也窮,所以必派兵抄掠。」

也就是董氈的出兵,並不是為了向宋朝示好,但為了財富,必會出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