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彎弓射天狼 第四百一十二章 掣天大樹

這個評價太過了,對於想擁護王安石變法以及想上位的人,條例司還是不錯的,更不是無所事事的地方。陳平一生不過做了六件事,於是成了西漢最了不起的功臣之一。

那怕它一年休息三百天,只有餘下的那一兩個月在完善著幾條變法,就有存在意義了。

但對於不想擁護王安石的人,包括王巨這種現在不想進入的人,它確實是無所事事的地方。

王巨匆匆騎馬去了酸棗縣,一見面就問道:「怎麼到現在不堀?」

其實程昉臨時前,王巨就用最淺顯的語言,說了許多道理。

比如這個圍堤的安全,為什麼會決堤,其一就是水壓,所以將堤壩建於埠崗上盡量於高處圈堤,減小水壓與施工量。實際這個不用講,大家都知道。

另外就是水流的衝擊力,水涌到泄洪區,水位高度是一樣的,但與黃河上的水不同,圍內之水是緩慢流動,幾乎處於靜止狀態,因此它對圍堤衝擊力不大。

當然也要小心,不能偷工減料,否則還會出事情。只要杜絕了偷工減料,就無大礙了,甚至一些堤防在漏水,都有的是時間堵起來。

另外就是對洪峰的測量,這是新學問。

於一些州縣緊要河段,打下木樁,標上刻度,當成水尺。然後派人觀察水位線,再用簡易方法測量一下流速與流量即可以了。

河決之害,除了人為因素之外,主要就是這個洪峰。

黃河支流很多,不是來自一條河流,沿途有許多支流,但有的支流上游在落雨。有的不在落雨,因此注入黃河的各支流水流量不一樣,這個無害。就怕大多數支流一起在落雨,或者一些幹流。如渭水、洛陽雨量大,湧入的水流量多,導致河水猛漲,也就是王巨所說的洪峰期,那便會危險了,那時堀開泄洪區,是最管用的時間。

相信,到現在不知過了幾次洪峰期。

所以王巨一見面就責怪。

程昉苦臉道:「我解釋過了。可大臣們不放心,說後方就是京城,怕有危害。」

「我看看,」王巨道。有沒有危害,還得看堤防,若堤防建得單薄,是會發生意外的,一旦這個堤防倒下來,那得出大事情。

他騎著馬跑了一圈,堤防絕對可以。但他又再次不滿地說:「為何只有這點大。」

方圓不過一千來頃,看似不小,但它殺的是黃河之水。哪裡夠用?

「子安,你不知道,朝廷是好心,可百姓不同意啊,他們都不同意泄水淀淤,就是這點面積,都吵得咱家頭大。」

「不管用哪,」王巨道。而且他進京時剛剛從黃河乘船經過,水勢咆哮如雷。這讓他很擔心。

「堀吧,」他又說道。百姓反對也正常。畢竟他們沒有看到好處,更不相信這個泄水淀淤。萬事開頭難。開了這個頭後,以後執行就容易了。

堀也有堀的注意事項,必須在水位平緩的所在堀堤,否則也會容易出事,但拖到現在了,程昉也早測量好了,這是一個有能力的太監。然而越有能力,這個太監的身份就越讓他悲催。你一個小太監有些本事,士大夫何以情堪哪。

河堤堀開,渾濁的河水迅速沖了進來。

有的百姓趴在堤上號淘大哭,終於堀了,他們在泄洪區內的所有莊稼淹之一空。

「賀知縣,難道朝廷沒有賠償嗎?」

「未聽朝廷有賠償,不過泄洪區都是些薄田……」

「薄田也有收益,這個我回去稟報吧。」王巨掃了一眼堤岸上的人群,沒有釘子戶,一聽要堀開河堤,一個個全部離開泄洪區了,這是天上之水,朝廷鐵了心要堀,能不撤嗎?

不過面積終是不小,一千多頃,直接與間接受影響的百姓就達到了兩千多戶,至少有一千戶百姓就靠這薄田得活的。

「賀知縣,你再解釋一下其意義,我回到京城後努力讓官家拿出一些錢糧補償,今年有些損失,然而明年就可以得到許多沃土耕種,收益遠大於損失,這樣民心始安。」

「下官這就去做。」

「程備使,你也做錯了,為何不向百姓解釋,這一條很關健哪,不然若有一兩個敵仇你的人煽動,百姓未看到實益所在,鬧將起來,好事也變成了壞事。」

「子安,咱家都以為堀不成了,哪裡想到勸說百姓。」

「這一條真的重要,」王巨道。這句話乃是好心,王安石所謂的農田水利法,乃是王安石變法中最讓人稱道的變法之一,然而實際當中沒有那麼容易,比如鄭亶在兩浙就因為豪強的阻攔而失敗了。主要成功的地方就在河北,而河北能成功主要功臣就是這個太監。但最後他的下場未免太不公道。

「最好還是子安你來,咱家真不行哪。」

「讓我一輩子主持水利,我無所謂,官家會同意嗎?回京吧。」王巨又說。

堀也堀了,安撫的事還是交給酸棗縣的官員來做吧,程昉呆在這裡也無益了。

王巨說著,就騎馬回去,甚至沒有觀察河面水位的變化。

沒用,暫時會殺一下河水,然而只要上游的河水源源不斷而來,不久河水水位就會還原。想要真正殺住河水,就得如他奏摺上所寫的那樣,須設二十個蓄洪區,平均每個蓄洪區面積平均達到五百頃。這樣在每一波洪峰到來時,不停地泄洪蓄洪,才能勉強殺住河水。特別是現在朝廷將河水全部束於單薄狹淺的東流,須設的蓄洪區面積須更大,才不會出事。

僅靠這一個蓄洪區,不管用的。

於其指望它能殺河水,還不如指望它會得到一些不錯的淤田!

王巨回到京城,立即將情況寫了一篇奏章,送到了中書。

於末尾刻意說了京畿百姓二字。無奈,王安石是鑽到錢眼裡了,即便是免役法。還是斂財的,農田水利法也莫要說得多高尚。它在王安石心中利民是為輔,利國才為主!

這些百姓全是京畿百姓,屬於開封府的百姓,要不要安撫,王相公,你看著辦。

奏摺遞到中書後,王巨就送小蘇了。

速度真的很快,王巨前面到了條例司。後面王安石就將小蘇趕到洛陽做推官去。

王巨苦逼無比,他成了頂缸的,頂缸問題不大,關健這樣一來,他也成了拉仇恨的。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子安,莫拿我打趣兒,我才沒有三變那麼悲傷呢。」小蘇樂道,這一去,不是相看淚眼,他反而很高興,不就是離開了京城嗎,但也離開了條例司。

「這位就是我的兄長。」小蘇又介紹道。

「見過子瞻。」王巨唱喏,一個帥得不能再帥的中年帥哥。王巨唱完喏,還施了一禮。雖然知道此時大蘇缺點太多了,但在後世大蘇名氣太大太大,真正的文曲星哪。

當然,無論大蘇或小蘇都沒有這個自覺,此時王巨名氣之盛,絕對在他們二人之上。

「見過子安。」

小蘇又擂了王巨一下:「你也太小看了我們兄弟倆吧。」

「怎麼說這話呢。」

「我們那個欠債……」

這便是老蘇去世後留下的債務,兄弟倆不得不辭官回家丁憂,時間長不說,路程還遠,兩人又做官了,手腳開始鬆動,幾年下來,路費加上花銷,欠下一屁股債。

兄弟倆也鬧分家,各自均攤,小蘇還好一點,不久後就償還乾淨了,大蘇今朝有酒今朝醉,於是這個債還了很長時間。所以能欣賞大蘇的才華,切莫做大蘇妻子,那會很苦逼的……

小蘇也氣不過,一直不幫他償還,甚至大蘇在黃州那麼困窘,他也不救濟,直到常州後,看到大蘇有「改邪歸正」的傾向,這才借了錢讓大蘇治豪宅。

相同的例子還有大小宋,然而大宋是兄長,好意思說,小蘇是弟弟,就不能說了,並且大宋說了,小宋也未聽進去。

王巨進京城後,讓黃良打聽了一下,能打聽到的,替大小蘇暗中償還了。沒有打聽到的,或者在老家欠的,王巨就沒有辦法了。

大蘇還蒙在谷里呢,反正也沒有人會向他們主動討要,倒是小蘇察覺到了,這一想便想到了王巨身上。

「子由,若是過意不去,以後經濟轉過來,周濟一些貧困百姓吧。」

「算了,我也不與你客氣了,反正你手中錢多,倒是在條例司得小心,不管你怎麼想,現在莫要沾上不好的名聲。」王巨說得很委婉,他的收入遠勝過大小蘇,特別那個紙作坊的收益年年在翻倍增加,然而那些錢也暗中補作國用了。無所謂,以後你想還,權當是替我花錢做好事吧。所以小蘇還是感到心中暖暖的,這才是朋友嘛……於是勸告了一句。

「中的,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