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順大順! 第一百六十四章 蕃騎(下)

王巨一把將李狗抱住:「狗叔,你別打了,他們不這樣做,萬一西夏那邊報復怎麼辦?」

王巨可不是說著玩的,就在今年冬天將會發生一件慘劇,德順軍西面宋朝築有威戎堡,但在威戎堡的西二十里處還有一堡,叫同家堡,那是羌人自己建的土堡,與宋朝無關,宋朝也沒有進駐的企圖。李諒祚不知從哪裡聽來的消息,產生了誤會,以為同家堡被宋軍侵佔,隨著就派了許多軍隊而來,殘殺同家堡一帶數千戶姓,抄掠數萬牛羊而去。

同家堡羌人被殺慘了,也殺傻了,這真是飛天橫禍,一怒之下,派人前去聯繫宋軍,俺們的人還沒有被殺完,許多人僥倖逃了出去,現在將人帶堡一起獻給宋朝吧。

那就收下吧。

然而宋朝大V與公知多啊,大家七言八語,趙曙吵得無奈,自己將地籍與地圖取出來察看,倒底這個同家堡是不是我們宋朝的領土,結果一看不是。於是派王無忌至其境宣諭,安慰一番,但沒有納土。

多好的機會,又錯過了。

不過其堡地理位置不是重要,若不考慮其他意義,不納也無關緊要。

而且象王巨這種激情派,以後面臨的問題會有很多,不要說今年,那怕明年大順城之戰打響,司馬光這些公知大V們,仍然會大喊著以和為貴。

無葯可醫了。

這一勸,李狗冷靜下來,說道:「那也不能取名野蟲,最少是野龍。」

「我回去就讓寨中的人改。」野蟲咩勝說道。

這一回張玉與姚兕總算看出來,看來李狗不僅是西夏曾經的一員偏將,在野利族中威信那可不是一般的高。看看這個小蟲,被揍成這樣了,還象一條哈巴狗一樣,跟在李狗後面。再看李狗呢,揍了就揍了,也象揍一條狗一樣,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那麼這個李狗以前倒底是西夏什麼人哪?

李狗有些不耐煩,喝問:「為什麼還跟著我?」

「那個,那個。」

「你們寨中有多少帳?」

「六十幾帳,還有部,他們人更多,大約有五六帳,不過在安化縣那邊,似乎環州那邊還有兩部。」

「這麼說那邊還有不少族人。」

「恩,能過得下去的,他們也不想遷徙了,畢竟遷徙過來同樣有風險。特別去年那個小皇帝瘋狂殺掠邊境熟蕃,那邊的族人害怕被報復,更沒有人敢過來。」

這個問題很頭痛,非是李狗能想通的,可能王巨能想出辦法,但也不能在這個場合詢問。李狗便道:「你回去對這幾族通知一下,就說我回來了,而且想組建一支蕃騎營,待遇不會差,若他們有意,請派出強壯的青年,投入我帳下。」

「那好啊。」

「好你還不快回去通知。」

「是,」野蟲咩勝飛快地跑走。

「狗叔,牛啊。」

「牛什麼,老啦,好漢不提當年勇。」李狗道。

「李指使,你在那邊地位不低吧?」張玉試探地問了一句。

「就是一個偏將,力氣大,能打,所以當時軍中有部分人對我敬佩。」

這也是一種說法,蕃人尚武,很多人欽佩勇士。党項人還好一點,特別是唐朝的鐵勒人,在幽州東北處的天山與薛仁貴對峙,然後派出九名勇士,你說薛仁貴不是能打嗎,有本事與我們的勇士單挑。薛仁貴騎馬出來了,結果人還未到呢,箭就幹掉了名勇士,餘下六名勇士見勢不妙,撥馬就逃,鐵勒人一看不好,九挑一都敗了,咱也逃吧,結果大敗。

因此張玉轉頭問王巨:「你想建蕃騎兵?」

胡謙又擔心又激動,未注意,張玉在邊上卻聽很清楚。蕃落軍也是騎兵,不過哪兒有那麼多馬,名為騎兵,實為步騎混合軍種,至於宋朝的騎兵更慘,兩人才能伙一匹馬。王巨說了蕃騎,而不是蕃落,那肯定是標準的騎兵營了。

「有這個想法。」

「那來的馬?」

「到時候看吧。」王巨說道。

吃過了飯,李狗找到王巨:「大郎。」

「狗叔,你這個稱呼還真有點亂。」

「那就王知縣吧,山那邊……」

「怎麼,看到你當年的手下,心又被勾了起來?」

李狗嘿嘿一樂。

「狗叔,你在野利族威望究竟有多高,能有多少人聽你的?」

「小狗當年是我手下兵士,肯定與他人不同,不過我想其他族人,也有不少能聽我的勸。」

「山那邊還有多少野利族人?」

「這個哪裡知道,但想,比以前要少了很多,」李狗眼中黯然。這就是西夏古怪的人口問題。

西夏究竟有多少人口,誰也弄不清,有人說四五十萬戶,有人說七八十萬戶,還有少數說近萬戶。西夏有多少士兵,同樣是一個謎面,有人說十萬,有人說五十萬。

有一次王巨問起李狗,李狗同樣不清楚,畢竟他曾是野利遇乞手下得力大將,但不是主將。不過李狗認為七八十萬戶比較可靠,至於兵士那得看了,常駐的兵力西夏只有十幾萬人,有的駐紮在河套,有的駐紮在居延海,還有的駐紮在河西走廊,以及宋朝邊境各個地區。另外興慶府外賀蘭山下還有一支常駐軍隊。但西夏是役兵制,一旦戰事到來,人人皆兵,因此也能說是五十萬兵力。

李狗的情報略有些誤差,實際他逃到宋朝後,因為西夏與遼國交惡,不得不在河套與居延海增加了兵力,如今常駐兵力比李狗時要多得多,同樣出現了冗兵現象。

再者就是人口增漲的問題,西夏連年交戰,人口增漲緩慢,有時都能出現負增漲。若是生存環境惡劣,再遇到兵事,這個部族規模便會越來越小。

野利族便是如此,最巔峰時便是李元昊娶野利皇后之時,野利兄弟同時掌控著西夏大權,連帶著野利族也掌握了許多水草豐美之地,因此人口急劇膨脹,一達好幾萬戶民。

這也是種世衡反間計得功的原因。

野利兄弟權利大了,即便野利旺榮死了,野利遇乞仍掌握著西夏許多軍國大權,更致命的是野利遇乞後主還有一股強大的族人。這才使李元昊忌憚。

另外還有寧令哥,李元昊想不到後面發生的事,當時還是想扶持寧令哥做為繼承人的,可是後家勢力大,這讓李元昊十分不喜。並且鮮卑人就有著殺皇后的習慣。

由是種世衡反間計得逞。

李狗便是在那時逃向宋朝。

後來野利族什麼情況他不知道了,但不用問也能猜出來,西夏有心打壓,野利族人口必然會迅速下降,其規模肯定遠遠不如昔日。

「我來想辦法吧,但這個不能急。」

「謝謝大郎。」

「不必謝,你將姚巡檢請來。」

一會兒李狗將姚兕喊來。

王巨說道:「剛才我所說,你也聽到了,我想組建一支蕃落營,並且是真正的蕃騎營,數量也不止四人,可能會有八九人。」

「王知縣,沒那麼多馬。」

「這便是我將你喊來的原因,我有一個法,這個法不能公開,否則我會成為眾矢之的。但這個法若成功,不僅會帶來一千兩千匹駿馬,還能帶來幾萬貫收入,用來改善兵士手中的器甲,還可以用來刺激士兵訓練,改善他們的生活。」

「一千兩千匹駿馬?」姚兕立即來了興趣。

他不是荔原堡堡主,我只將荔原堡管好就行了,那管得華池縣死活。但他又不是在慶州城中做著巡檢,那麼得要管著整個環慶的軍務。環慶軍務管的人多了,孫長卿,張玉,種診,王昭明,輪不到他。因此「發配」到荔原堡,實際主要就是負責著華池縣的軍務。

華池縣軍務做好了,他的功勞也就有了。

甭管一千匹或是兩千匹馬,非是馬,而是騎兵。若是真如王巨所說,能額外組建起一支多達八九人的蕃騎兵,整個華池縣軍事力量將會更上一層樓,說不定因此就會立下戰功。

但他頭腦很清醒,立即與李狗一樣,說道:「那得不少錢。」

不要看王巨說的豬羊,那樣提供一年下來,也不過花費一萬來貫,若是那兩家有錢,能支持起來的。

但一千多匹駿馬,那得多少錢?

還不止呢,王巨心中想法更遠大,宋朝置了蕃落軍,也勉強算是騎兵,不過待遇差,裝備也更差。

這就是宋朝的古怪政策,又想利用蕃人的驍勇,又害怕蕃人壯大,威脅宋朝安全,所以手中明明有著一支強大的蕃軍,以及蕃民兵,卻不能用好。

可不能怪宋朝,讓安祿山弄怕了,不僅是安祿山,還有党項人,党項人不止李繼遷反叛,在唐朝時,幸得唐朝收留,這才從吐蕃壓迫下,平安逃到陝西,結果在唐朝就陸續發生了反叛事件。還有呢,南方的儂智高。

所以許多士大夫都抱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

只有少數與王巨想法吻合,防範終不是長久之計,最好的辦法還是融合,化融合,聯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