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東華唱名 第七十八章 不合格

王巨在小吃店裡要了五碗胡麻粥,又來了二十個糖榧餅子。

五個人吃飯了,糖榧餅子雖然可口,不過太小巧玲瓏了,因此點的數量多。

李家擔心他心中拮据,畢竟他去年就沒有分紅,被王巨拒絕,前年分的錢手中還有不少呢,還有小公主賜贈的一千貫錢,能用很長時間。但若是明年春闈不得中,這個錢也會早遲用完,這也是他推出竹紙的原因之一。

李萬元嘴中塞著餅子,含糊不清地問道:「半個月下來了。」

然後壞壞地笑。

不過王巨剛到州學,就被程勘派衙役請了過去。

「見過程公,」王巨袒然拱手施禮。

落落大方,不怯場,不失儀,連程勘都不得不承認這小子未來是一個做大事的人。

「坐吧。」

「謝,不知程公請小子前來有何指教?」

「本官聽說你出了一個對子。」

「是有這麼一回事,但詩賦策論無論是言志立情寫景講道理,都要言之有物,那怕小說也要有故事情節,若是鑽研偏字冷對,那是舍本求末了。」

「你為何出了這個對子?」

「程公,我到州學第一天,牛家二郎長得魁梧結實,便找上了我,要與我相撲,雖是州學,不是武社的場子,但牛家二郎若纏上我,終是一個麻煩,因此出了一個對子,只要他對不出來,以後就不會找我麻煩。」

「那個對子可有答案?」

「有一個,很勉強,不佳。」

這個對子也引起程勘的好奇,他想問什麼對子,終就忍了回去,又道:「在州學可呆得習慣否?」

「程公當知之。」王巨不想說了,這那是州學,散漫得都快與宋朝軍隊的軍紀相提並論。

「本官也知道,不過有心學者困擾不會太大,無心學者即便有安靜的環境也未必能認真學習。」

王巨不屑,這是一個偽道理,一個好的環境與一個惡劣的環境當真沒有影響,那麼孟母為什麼三遷?

「延州州學就象我朝的軍隊,屢戰屢敗,士兵失去了信心,因此軍紀敗壞。州學也是如此,延州至今未出過一個進士,諸學子便失去了上進心。看你能不能帶一個好頭。」

王巨不答。

「你忍耐一點吧,本官打算將今年秋闈提前,好讓你準備。」

也就是在州學裡學習一段時間,走一個過場。

「程公如何斷定我會在科舉有所作為?」

「我看過你與張載所著的那本書,雖是張載整理文字,但是你在問,張載在答。況且以你,估計不會太難。」

敢情程勘對王巨的信心比張載對他的信心還要足,王巨還能說什麼?

「那個人是不是你?」程勘突然問。

「那個人,我不懂。」

王巨在雲岩一直很安靜,但在王家寨卻做了許多妖孽的事,黑嶴嶺一戰,寶藏案,王家寨一戰,坑丁家。要智慧有智慧,要勇氣有勇氣,而且王巨那時還很小。不過這是在宋朝,這四件大事要麼沾到兵事,要麼就沾到了陰謀詭計。歲數越小越容易被攻擊。所以王巨死活不承認,以免未來被政敵抓住把柄。

「你不承認也無妨,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本官不會去追究,但本官將科闈提前,你就要抓緊時間學習,務必以安靜為主。」

王巨終於明白程勘喊自己前來的用意。

兩個意思,事情過去就算了,本官不會追究你,你好好地學好好地考,替你自己爭氣,也替延州爭氣,說不定還能提高州學學子的上進心。

不過程勘也擔心王巨一回到延州,與朱家趙家李家他們窩在一起搞七搞八,提前打一個招呼,好好學習,不得胡來。

王巨啼笑皆非,說道:「程公,小子銘記。」

「去吧。」

「喏。」

看著王巨離開,程勘有些後悔,後悔的乃是去年,說不定如自己老妻所言,這個小子會有什麼好計策,大好機會錯過不提,反而讓司馬光那小子潑了一身墨水。

但程勘也弄不懂,司馬光好歹還是龐籍的門生,龐籍在延州呆了很久,也不是一個懦弱之輩,而且那小子還擔任過并州判官,為什麼不明事理?

不過經司馬光幾次一弄,程勘也看開了,包括對王巨,管他以後是不是丁謂呢,就是剛才說話一直是和顏悅色的,替自己子孫們結一點善緣吧。

所以壞就壞在這地方,如果認為程勘在延州做得不好,可以慢慢講嘛,不要搞人身攻擊。況且程勘做得還可以,至少在慶曆後諸延州知州當中軍政做得都不差,能稱為中上水平。

當然,這才是開胃小菜,司馬光大戲在後面呢。

王巨回到州學,李萬元等幾個好哥們迅速迎上來,李萬元關心地問:「程公喊你做什麼?」

「也沒有其他,只是讓我放心,努力讀書,爭取科舉考好。」

「好啊,」李萬元一下子蹦起來。王巨擔心,李家也擔心,畢竟王巨開罪過程勘,程勘將王巨請回來是好心還是歹心呢,人家是大人物,大人物的心思你別猜你別猜別猜……

有了程勘的承諾,秋闈沒事了。而且李萬元呆在王巨新家中,看到王巨寫的許多詩賦策論,此時王巨策論寫得十分不錯了,也許不及蘇東坡那樣的筆力,可論證有力,論理明確,文章老道又有條理,讓李萬元看後驚嘆聲不斷。至於詩賦王巨仍在用功,不過寫一篇燒一篇,也就是自己還不大滿意,不過對於李萬元來說,也是好詩好濕。

「程公還吩咐了,讓我安靜,不要生事。」

「啊。」大家全部古怪地呆住。

然而王巨沒有將程勘這句話放在耳邊,他心中自有輕重。人家不招惹他,他何必招惹人,吃飽飯撐著哪?就算是招惹他,能避就避,能讓就讓,又避又讓還不行,為何還不反擊?

這才是以直報怨。

那麼就安心讀書吧。

喻教授看到他進來,說了一句:「大家讀書吧。」

這時候教課簡單,一無粉筆,二無黑板,教授便坐在桌子後面照書本講解,不能說沒有用,斷句啊。書上沒有標點符號,可這一讀,斷句就出來了。再者若有疑難的地方,教授也會做詳細的講解。或者就是讓大家自己讀書寫字。

然後喻教授來到王巨面前。

州學裡有好幾個教授,多是貧困家庭的舉子。

這也是宋朝的通病。

象李萬元、朱俊他們考不中舉子無所謂,考中了就等於是鍍金了,見到官員就不會矮三分。若是機會好買一個官職在身,應酬時也會風光(賣的是寄祿官,有職無權,有工資無福利,福利才是官員的大頭,一般在戰爭時候國家經費緊張缺錢少糧,這才開始賣,范仲淹也干過)。

但窮人家就不行了,為了考舉子,家中一切都放下了,然而考中舉子朝廷也不會授官的,能放下身架的就去做人家的管事賬房,不能放下身架的就去做教授,張載也從這一關經歷過。

不過州縣學教授卡得略緊一點,還要看其人的德操。

他們都是在邊區長大,看到一幕幕西夏人的危害,因此對王巨不排斥,反而認為王巨乃是文武雙全。

況且王巨還是張載的門生,與張載合著了書。

但他們也產生了誤會,王巨那首小令與那首詩傳出去,認為王巨詩賦能力很強,因此王巨才來到延州州學,幾個教授便讓諸學子各寫一篇論與策,學子的論策無關緊要,主要是想摸一摸王巨的底子。

大家將策論交上,幾個教授看後大為讚歎。加上王巨不驕不傲,有才華,可上課時都在認真聽講,幾個教授都十分喜歡。

不可能人人平等的,尖子生老師永遠都喜歡……

喻教授便問道:「王巨,那個對子有沒有下聯?」

對對子在明清很流行,不過宋朝也重視,得寫詩寫賦,能不注意對仗嗎?

王巨答道:「喻教授,有一個,不過不大好。」

「說來聽聽。」

「煙鎖池塘柳,楓鎔海堰秋。」

喻教授道:「還行。」

這就是水平問題,若是張載在這裡,馬上就能看出來不足。

「突兀!」

最有名的便老杜的那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翠柳在青天之下,又有兩與一,黃對白,鸝對鷺,青對翠,雖場景一大一小,但緊密聯繫。後面那一聯更不用說了。

楓鎔海堰秋偏傍有了,平仄有了,意境也有了,但從池塘突然轉到海堰,讓人看後總會有些怪異之感,若是後面再補兩句,讓它成為一首小詩,讓大家明白這個池塘就在海堰邊上,或者能與海堰聯繫在一起,才能勉強湊合。

單獨成對,仍是不合格產品。

「是有點突兀……」喻教授又走了回去,看樣子他想重新修改呢,王巨不由地好笑,你老人家千萬為這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