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

隆中碼頭只是一座小碼頭,一次只能停泊十幾艘渡船,但生意卻很不錯,大多是隆中鎮的士人去樊城購物、娛樂,尤其是休學日,碼頭上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但自從蔡進一把火燒毀了三百餘艘樊城的渡船後,隆中碼頭變得十分冷寂,基本上看不到一個人,碼頭旁的江水還漂浮著被燒毀船隻的殘骸。

但天還沒有亮,看守碼頭的老者便被眼前的一幕唬得幾乎暈倒,只見若隱若現的霧氣中,碼頭外江面上密密麻麻停滿了戰船,遮天蔽日,盛況空前,這是隆中碼頭從未見過的景象。

老者連忙騎上小毛驢慌忙向數里外的軍營趕去,蔡將軍告訴過他,若有異象,要立刻稟報。

不多時,蔡進帶著幾名隨從騎馬疾奔而至,他翻身下馬,揮手向最近的一艘船隻大喊:「我是牙將蔡進,劉太守故人,請問劉太守可在?」

片刻,放下一艘小船,有軍士搖船而來,拱手笑道:「蔡將軍,我家太守有請!」

蔡進上了船,不多時蔡進被帶上一艘大船,這便是江夏水軍的主船,蔡進被領到船艙門口,士兵稟報道:「啟稟太守,蔡將軍來了。」

「請進!」

蔡進走進船艙,只見船倉內一張桌子上擺放著大營的模型,桌子旁邊,劉璟正和幾名將領商議布營的細節。

劉璟見蔡進走入,便對甘寧笑道:「就按照這個方案紮營吧!尤其要注意哨塔防禦,寧可繁瑣一點,也不可大意。」

「遵令!」

甘寧因為李俊傷勢未愈,被劉璟從柴桑調來,擔任這次西征曹軍的副將,他行一禮便匆匆去了。

劉璟才對蔡進笑道:「我們有兩年沒見了吧!」

「是!兩年多一個月,上次是我來江夏公幹。」

劉璟點點頭,擺手笑道:「請坐吧!」

兩人靠窗坐下,劉璟又看了他一眼,蔡進的臉上有三條觸目驚心的血痕,脖子上也有,看得出是鞭子所抽,鞭痕很新,應該是最近發生的事情。

「你這臉上的傷是怎麼回事?」

「唉!是我的家主發怒。」

蔡進便將燒船之事說了一遍,卻沒有說是什麼原因,最後黯然道:「家主震怒,抽打了我十幾鞭子。」

劉璟瞥了一眼窗外依稀可見的渡船殘骸,其實這也是他關心的第一件事,蔡進為何要燒船?他實在想不通蔡進的動機。

「你能告訴我,為何要燒船?這難道是文將軍的命令嗎?」

蔡進心中苦澀,嘆息一聲道:「說起來我理應當斬,船是荊州公器,我卻因家族利益而燒毀之,心中實在是羞愧萬分,等文帥回來,我會向他請罪!」

「燒船是你們家族的意思?」劉璟不解地問道,蔡家為什麼要燒船。

蔡進點點頭,「是我祖父的意思,他擔心家主經不住曹軍壓力,投降曹軍,所以他命我一把火燒了渡船,絕了家主的念頭,只可惜,最後還是剩了二百餘艘未燒毀。」

這個理由讓劉璟聽得很驚訝,他也知道蔡家和陶家一樣,名義上是蔡瑁為家主,但實際家族內部大權掌握在前任家主手中,劉璟也知道蔡訓此人,是一個極有頭腦的蔡家長輩。

他心中暗忖,此人倒頗有見識,有時間倒要去拜訪他。

想到這,劉璟笑問道:「最近你要去見祖父嗎?」

「過幾日要去。」

「去時不妨叫上我一聲,我也想去拜訪一下令祖。」

「太守願去,我一定會告之。」

兩人隨口聊了幾句,話題便轉到文聘身上來,蔡進更關心師父的情況,他小心翼翼問道:「不知我師父近況如何?他應該到江夏了吧!」

「文將軍已經到江夏了,他幾乎是和我同時出發,不過他要繞開張允,估計會晚兩天到襄陽,明天或者後天就應該到襄陽了。」

「那我就放心了!」

劉璟沉吟片刻,又帶著一絲玩笑的口吻問道:「假如有一天,曹操親率大軍南下,在壓力之下,貴家主投降了曹操,不知蔡兄是否也會跟隨?愚直之言,請蔡兄勿怪!」

劉璟的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極為無禮,有點變相侮辱蔡家家主,不過蔡進卻沒有生氣,劉璟的話戳中了他的心病,他知道家主為了保家族利益,遲早會投降曹操,那麼他蔡進又該何去何從?

沉默良久,蔡進嘆口氣道:「我跟師父走,師父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蔡進的回答在劉璟的意料之中,他繞這麼一個大圈子,其實並不是為了蔡進,而是為了文聘,他真正想要的人是文聘。

但劉璟也知道,文聘對劉表忠心耿耿,只要劉表在一天,文聘就不會考慮任何去處。

但劉表已經時日不多,離文聘決定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而文聘是個忠直之人,他會不會繼續效忠劉琮,或者轉而效忠劉琦?

這都讓劉璟十分擔心,現在蔡進就坐在他眼前,從蔡進這裡是否可以知道一點文聘的打算?

或者以蔡進為突破口,最終通過蔡進將文聘招至自己麾下,說穿了,劉表去世,就是荊州大分家的開始。

劉璟坐直了身體,注視著蔡進的目光緩緩道:「蔡兄有沒有考慮過來江夏,和我一起共同抗曹呢?」

蔡進沉默了,其實三年前他就想投靠劉璟了,只是因為師父的緣故,他沒有選擇去江夏,而是留在師父身邊。

現在劉璟正式向他提出了這個希望,蔡進心中百感交集,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

最後他嘆息一聲,「請太守讓我考慮一段時間,一旦決定,我一定會忠誠跟隨!」

劉璟點點頭,「我靜候佳音。」

就在劉璟和蔡進細談的同時,徐庶也出現在諸葛亮的府宅中,自從五年前徐庶去了江夏郡,便再也沒有見過諸葛亮,雖然三年前他曾回過隆中,但那時諸葛亮正好去了蜀中,兩人交臂錯過。

五年不見,兩人心中都有了一點滄桑之感,這五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讓兩人一言難盡。

書房裡,諸葛亮和徐庶對桌而坐,旁邊坐著黃月英,她也是徐庶舊友,數年不見,眾人都有一種重見故友的喜悅。

諸葛亮的寶貝女兒諸葛果才四歲,她也一本正經地坐在父親身邊,不過她在練字,細嫩的小手捏著一支小筆,一筆一划地模仿母親的字。

寫了一會兒,她卻悄悄地畫了一隻小貓,又偷偷看一眼徐庶,見徐庶留著短須,她也在小貓頜下畫了一簇短須,小貓的眼睛也畫得和徐庶有幾分神似。

大人們卻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調皮,諸葛亮笑問道:「江夏準備幾時攻打樊城?」

徐庶喝了一口茶,笑了笑道:「暫時還沒有決定,憑江夏軍一己之力,很難擊敗曹軍,須三家合力方行,我們也在等待南郡的軍隊北上,應該就在這幾天了。」

「其實江夏軍實力也不弱,有精騎兵,有重甲步兵,倒不一定戰勝不了曹軍,關鍵是調兵得當,比如用騎兵偷襲南陽,或者截斷曹軍糧道,在這種情況下,曹軍必然會北撤。

那時江夏軍佔領樊城,就是荊州第一戰大捷,無論對振奮軍心,對你們太守在荊州的威望,都將有巨大影響,元直何不向劉太守建議?」

徐庶點點頭,「賢弟的方案是不錯,只是可惜騎兵已經用到別處了。」

諸葛亮也笑了起來,「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去汝南或者潁川了,不過這步棋走得並不高明,或許正是曹操所盼。」

「這話怎麼說?」

諸葛亮淡淡一笑,「此時曹操率大軍遠征烏桓,中原空虛,荊州騎兵北上,雖然不至於攻下許昌,但必然會引發中原震動。

一些不滿曹操之人會趁機奔走聯絡,尤其朝廷中有不少反曹大臣,如果他們有異動,肯定會被曹操部署的暗探察覺。

等曹操率軍返回,正好一一剷除,為他南下荊州掃除後顧之憂,你說曹操會不感謝你們的騎兵北上嗎?」

徐庶默然無語,他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見識更高一層,自己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

這時,黃月英也嘆息道:「這幾年變化很大,以前的舊友大多各奔前途,我也常勸孔明出山致仕,造福天下蒼生,以實現心中抱負,不要終老山林,可他就是不聽,元直,你也勸勸他吧!」

「我正是為此事而來!」

徐庶連忙取出一封劉璟的親筆信,放在桌上,推到諸葛亮面前,笑道:「不知孔明是否願意出仕,出任江夏軍師一職,璟公子對賢弟慕名已久,願以賢弟為軍師,共謀匡扶漢室大業!」

諸葛亮仰頭呵呵一笑,「元直之才勝孔明十倍,璟公子為何不用元直為軍師,非要惦記我這個山野村夫?」

「賢弟讓我臉紅了,我有自知之明,我的才華遠比不上賢弟,我常對璟公子說,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若遇明主,就如興周八百年之姜尚,興漢四百年之張子房,璟公子對孔明賢弟也悠然神往,今天若不是忙于軍務,他一定會親自前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