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線和沙漠 第551章 懸掛

蘇聯,烏拉爾山區兵工廠,代號9137工程,現在已經建設完工,正在進行投產剪綵儀式。這個工程包括在車裡雅賓斯克建立一些列的坦克生產工廠,把這裡變成一個專門生產坦克的城市。

這裡如同森林一般豎起的煙囪,證明了它規模的宏大與壯觀,如果算上從明斯克還有哈爾科夫以及頓涅茨克撤回的一些技術工人,這裡擁有3萬名員工,可以說是蘇聯的又一個工業心臟。

當然,這個工廠是蘇聯用來生產坦克的重要基地,而在美國工程師幫助下組建的車床設備也正準備為生產蘇聯新式坦克而服務。這種坦克是蘇聯科學家們精心設計出來的戰爭怪獸,是斯大林寄予厚望的決戰兵器。

這種坦克裝備了一門76毫米口徑的坦克炮,是由蘇聯的高射炮改裝而成,非常實用並且威力比Kv—1型坦克的主炮更大,而這種坦克卻比Kv—1型坦克需求的鋼鐵更少。整輛坦克和德國坦克一樣採用了傾斜的裝甲板,唯一的區別是這種坦克在前方裝甲板上開了一個出入坦克的艙蓋。

這種坦克有7個負重輪,當然這和德國搶先購買並且保密克里斯蒂坦克懸掛系統有直接關係,蘇聯沒有拿到相關專利和技術,所以也就一時間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減震方案,只好用Kv—1型坦克上的技術暫時應付。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陰差陽錯之下,德國正在研製的虎王坦克和蘇聯正準備生產的T—34型坦克都採用了「扭桿懸掛」,而後世的經驗證明扭桿懸掛才是坦克懸掛系統的主流選擇。這種懸掛比起現在德國坦克普遍採用的克里斯蒂懸掛有很多好處。

因為克里斯蒂坦克懸掛是靠彈簧受力原理設計的,所以這種懸掛在車體內部佔用了大量的空間,這也使得另一時空中的T—34坦克,還有這一時空中阿卡多主導生產的德國豹式虎式坦克車體內部空間有些凌亂,影響了彈藥儲藏以及設備的安置。

這也是阿卡多在自己道聽途說的「T—34坦克神話論」的誤導下,稀里糊塗的上了一次當導致的。事實上掄起結構簡單以及空間利用率等效果來看,扭桿懸掛在是被所有人普遍認同的一種坦克懸掛方式。

而可笑的是,另一個時空中納粹德國生產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那飽受詬病的懸掛系統,正是被美國M1主戰坦克,德國豹2A6主戰坦克,中國的99式主戰坦克,俄羅斯的T—72、T—80主戰坦克普遍採用的扭桿懸掛。相反那個被神話了的T—34坦克採用的克里斯蒂懸掛,被徹底淘汰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要從德國人自己的懸掛設計來說明一番:德國坦克採用的確實是更為先進並且簡單可靠的懸掛系統,不過他們因為自己的執著和不得已的苦衷,把一款簡單先進的懸掛體系給改得面目全非了。

簡單點說,扭桿懸掛必須錯開兩側負重輪的位置,以此來放置需要橫穿整個車體的「扭桿」,這也就造成了坦克兩側負重輪不對稱這麼一個「毛病」。當然這種不對稱完全不影響日常的使用,但是這對於另一時空中的納粹德國設計師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無法忍受的「災難」。

眾所周知,另一個時空中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採用的是交錯式負重輪結構,這種結構是因為負重輪邊緣的橡膠稱重能力不足被迫採用的,也就是說,德國必須想盡辦法在有限的車體長度限制下,安裝更多的負重輪來支撐整個坦克的重量。那麼對於扭桿結構來說,就需要工程師們安裝更多的扭桿——虎式和豹式的扭桿多達16根,這樣一來,扭桿的簡單結構優勢立刻蕩然無存了。

當然另一個讓虎式和豹式行走機構更加複雜化的原因是希特勒還有德國設計師們自己找的——他們忍受不了自己的坦克負重輪的不對稱,於是他們採用了手段讓複雜的交錯式負重輪左右對稱了……是不是很美觀?是不是很驚喜?這麼多處女座的德國設計師和領導者湊在一起出現在德國二戰歷史當中,還真是讓人慾哭無淚啊。

加上虎式坦克本身的發動機小馬拉大車問題,變速箱故障問題,也就造成了一個讓後世學者陷入誤區的假象:T—34坦克結構簡單故障少,而虎式坦克結構複雜故障多。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一種論調,至少並不可觀全面。

如果深入調查一下德國二戰坦克使用的技術,就會立刻明白其實德國人自己給自己畫了一個怪圈,讓自己陷入了對於坦克性能的「邪路」之中。

德國冶煉技術發達,發現了一種叫表面硬化處理的工藝,這種工藝讓德國坦克的裝甲質量上了一個台階。不過代價就是德國的這種表面硬化工藝會讓金屬重量增加——類似武俠小說里提到的百鍊鋼,密度不同自然會影響重量。

於是在提高防護的同時,德國坦克的重量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再加上使用交錯式負重輪以及雙倍扭桿帶來的重量加成,德國坦克在當時基本都擁有一個匪夷所思的體重。當然雙排交錯式負重輪帶來的好處也毋庸置疑,坦克的舒適性和穩定性簡直無與倫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這些性能上的提升都是好的方面:坦克的裝甲更厚重了,行走裝置也效果也更好,當然如果算上德國坦克炮的一貫口碑,以及瞄準系統上德國的遙遙領先,我們就會發現這輛坦克無限接近一個詞:「完美」。那麼現在一個新的問題來了——裝甲更結實,行走裝置更舒服,火炮威力同樣傲視群雄,這輛坦克難道真的沒有缺點么?

軟肋自然就在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發動機還有變速箱上,為了讓坦克擁有超凡的機動性,這兩款坦克配備的發動機自然是功率強勁性能卓越,但是在那個年代性能的提升帶來的是可靠性的直線下降,故障率奇高的問題就隨之出現了。另一個要命的問題體現在油耗上,油老虎這個外號可並非浪得虛名。

假設你買了一輛車,駕駛感覺非常棒,安全系統也完善,內飾漂亮,外觀也足以讓你體現出你高貴的品位,那麼這輛車真的非常完美么?修車的時候是不是很貴?買車的時候有沒有吐血?百公里油耗是不是催人淚下?你也許有錢並不在乎這些缺點,可是有沒有想過,當你擁有上萬輛這種汽車並且必須每天使用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災難?當時希特勒和他的後勤部就面臨著這樣一個災難,所以他們輸的一點兒不冤。

這個時空中,德國人可沒有陷入可怕的怪圈之中,他們的坦克重量一直保持的非常好,良好的防彈外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裝甲厚度,這個時候的德國坦克正在穩步向主戰坦克的概念上邁進,而並不是走向重型坦克這條不歸路。

希特勒挖的坑,阿卡多義無反顧的跳了下去,他購買了克里斯蒂懸掛系統的專利,並且嚴格的保密起來,在德國的新式坦克豹式還有虎式上使用了這種其實非常落後的懸掛,還洋洋自得覺得自己簡化了德國坦克,降低了故障率。

當德國工程師們不必為了「左右對稱」這種無聊的事情糾結的時候,當德國工程師們不必為了負重輪邊緣的橡膠質量嘆息的時候,他們理所當然的找到了更適合戰爭的坦克懸掛系統,也就是被時間證明了其優勢的扭桿懸掛。

阿卡多這個外行也被後來計算的數據驚呆了,這個時候他才知道所謂的T—34神話有的時候並非都是真實的。他承認了錯誤,並且下令在德國下一代坦克虎王坦克的設計上,果斷的使用更加先進的扭桿懸掛。

現在蘇聯最先進的T—34坦克也使用了扭桿懸掛,並且更前衛的用上了後置變速箱。這種坦克同樣擁有傾斜裝甲板,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形,而且其裝備的76毫米口徑火炮也能在500米的距離上威脅到德國早期投產的豹式坦克,完全具備了與德軍坦克部隊裝備一爭長短的實力。

今天斯大林抵達這裡,視察了整個工廠的生產情況,並且親自給第一輛駛下生產線的T—34型坦克刷上了最後一塊油漆,在一片掌聲的包圍下,蘇聯第一輛先進的T—34型坦克正式服役,立刻被裝上火車,送往烏克蘭前線,參加新的反擊攻勢。

這一次蘇聯從遠東調集了50萬大軍,並且出動了他們能夠抽調到正面前線的所有兵力,可謂是準備得相當充分。蘇聯高層很清楚如果烏克蘭長期脫離控制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那裡的反蘇浪潮比想像中更加強烈。

有了身經百戰的士兵,又裝備了新式的武器,蘇聯紅軍這一次可謂是下了一定的本錢。斯大林這一次決定不再讓搞政治的人插手了,他給前線的百萬大軍準備了一個真正的軍事指揮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