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軌跡重合

陰弘智這句話石破天驚!

因為他切切實實將矛頭對準了東宮太子,信誓旦旦說出華陰襲殺是太子李承乾所為。

這樣的說辭孫伏伽並不驚訝,長安城裡猜測無數,身為一個聰明的大理寺卿自然也有聽說,或者說本身就有本多的揣測,陰弘智說出任何說法他都不覺得奇怪,而且還必須要保持淡定。

在這件事上他不會,也絕對不能有絲毫的感情色彩和主觀態度,他只是一個調查者,只需要最終呈現給皇帝和天下人一個調查結果即可,只需要陳述基本事實。至於最後如何決斷,會引發怎樣的結果,天下人會怎麼看待,這與他並無關係。

孫伏伽面無表情,轉身看著陰弘智,沉聲問道:「緣何口出此言?可有證據,須知污衊太子乃是大罪。」

「落到今天這步田地,還在乎什麼罪責嗎?」陰弘智冷冷道:「當初在齊州一刀被殺了,或者被押送長安街頭問斬都無所謂,但東宮想要在途中殺人滅口卻是萬萬不行。」

「你憑什麼篤定此事乃是東宮所為?」孫伏伽沉聲追問道:「可有證據?」

「證據?」陰弘智冷笑一聲:「劉尚書無能,那晚沒抓到活口,自然證明不了什麼。不過幸好,我自己便是證據……太子是擔心我們活著到長安,揭發東宮和齊王府往來的勾當,所以才要迫不及待想要置我於死地。」

一旁的李佑先是處於懵逼狀態,直到此時才反應過來,低聲道:「大哥真狠,竟然不念一點手足之情……」

「本來我們什麼都沒打算說的,但太子殿下如此心狠手辣,那就需要怪我們不客氣了。」陰弘智聲音很大。似乎也很憤怒。

孫伏伽的神色已經凝重了很多,陰弘智這番話意味著什麼他再清楚不過,他不得不繼續問下去……

兩日之後,孫伏伽和劉德威帶著李佑和陰弘智回到了長安,同時帶回去了那一份關於兩人的審問記錄。

李佑和陰弘智簽字畫押的審問記錄太過要緊,所以根本瞞不住。傳開之後便有石破天驚之效。

太子是襲殺李佑和陰弘智的幕後兇手,太子是齊州謀反的幕後主使者……

儘管這只是李佑和陰弘智的一片之詞,尚未有確信的結論,卻已經傳遍了長安城,引起軒然大波。

太子李承乾的形象再次一落千丈,好不容易從毆打老師和男寵事件的泥潭裡脫身,還沒清凈幾天又陷入危機之中。

預料之中的事情,李承乾沒有太多的慌張,但必要的反應還是要有的。值得慶幸的是現在他終於能夠開口主動辯駁了。

如此要命的罪名。自然是不能承認的,李承乾因被禁足在東宮反思讀書,不能輕易入皇宮。所以只好寫了一份聲淚俱下,言辭誠懇的奏疏送到承慶殿,表示自己與李佑確實有些許來往,但只是兄弟間的正常來往,並無其他。

至於謀反之事和自己全無關聯,華陰襲殺之事更與自己沒關係。請父皇明察秋毫云云。

太子如此反應算是在情理之中,相信太子人會說太子殿下清清白白。自然該自危機辯白。

不相信的人則說什麼欲蓋彌彰,虛偽掩蓋,總而言之,當此情形之下,李承乾的舉動招致不同的評論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些評論都只是私下裡說說,檯面上誰也不敢義正言辭做出什麼斷言。謀反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太子又是何其敏感的人物。

在這等情形面前,太子殿下是否涉及謀反,那需要詳細的調查才能確定,不能單憑李佑和陰弘智的一面之詞。最終還要等待皇帝陛下的裁決。

###

事實上,這個時候,承慶殿里的氣氛很糟糕。

看到孫伏伽呈送的奏疏,李世民的心裡很不好受,這是個很不想看到的局面,這件事最終牽涉到東宮,牽涉到了另外一個兒子。

之前他有過很多懷疑,他寧願是長安城裡某個權貴或者世家與李佑有所勾結,和齊州謀反案有關係。

但事與願違,卻牽連到了東宮。

李承乾究竟有沒有和李佑勾結?李世民心中泛起了一個疑問,讓他對這個不肖的兒子有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和拷問。

「李佑與陰弘智聲稱與東宮有勾結,是否真有其事?」李世民沉聲追問,這是他當前最為在乎的問題。

「臣不知,臣目前的調查只能證實東宮和齊王府確實有過來往,但究竟只是兄弟間的禮尚往來,還是密謀勾結就不知曉了。」

孫伏伽謹慎道:「至於旁的,陰弘智和東宮侍衛首領紇干承基確實有些私交,與太子殿下似乎並無來往。」

「紇干承基……」李世民輕輕應了一聲,然後沉吟了很久很久。

孫伏伽也沒有說話,這種場合下他只有回答的權力和資格,靜靜地等待便是。

「華陰的行刺呢?有什麼進展嗎?」好半天之後,李世民問出了另外一個重要問題。

「陛下,這件事臣倒是覺得有些蹊蹺,當時刺客是突然襲擊,劉尚書全無準備,按理說該是一擊必中的。而且刺客明明已經衝進了院子,按理說皇五子和陰弘智絕無活命的道理,可他們只是受了傷……」

孫伏伽低聲道:「此事略微有些反常,臣以為需當謹慎,另外皇五子和陰弘智畢竟是叛亂之人,他們的說辭也未必可信……」

是的,一個謀反之臣臨死前再咬出其他人,從而分散注意力,謀求生機,或者純屬為了報復而拉旁人下水。這種事完全是有可能的,自古以來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不足為奇。

李世民聽到之後眉頭皺起,,顯然是在思索其中的可能性。這個時候確實是比拼到底該相信嫡長子,還是相信兩個謀逆的賊子。

如果換作是普通人家,肯定是嫡長子更可信,但是在皇家這就變得不同了。太子是個很特殊的存在,他既是皇帝最信任的儲備和傳承,又是皇帝最忌憚的存在。

皇帝既要教好這個繼承人。又要忌憚太子會不會為了皇位提前搶班奪權,自古以來皇家父子相殘的事情還少嗎?

李承乾會不會也這樣呢?李世民心中不由生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帝王繞過開猜忌,尤其是這樣敏感的時候。

所以他無法勸心全意地相信嫡長子,心中少不得會有些許猜疑,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就很難判斷。

李世民沉聲問道:「孫伏伽,關於太子和齊州謀反之間的聯繫,是否能調查清楚?」

「臣會儘力,但是調查恐有難度。尤其是關於齊州之事……」孫伏伽第一次在皇帝面前打了退堂鼓,表示出為難。

李世民沉聲道:「你不必顧忌,朕可以給你權力,東宮之中除了太子,你可以提審任何人,包括紇干承基。其他人等若有問題,報知朕後便可著手調查,必要時可以抓捕。除此之外,你還需要什麼?」

孫伏伽道:「陛下。臣對齊州之事不甚了解,如果深入調查,恐怕需要一個對齊州事務比較熟悉的幫手。」

「這個……」李世民沉吟片刻道:「這個不難,讓謝逸配合你便是了,齊州之事他最清楚不過。」

###

李佑和陰弘智所謂的證詞已經傳遍長安,謝逸自然有所耳聞。

事情果然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李佑謀反事件還是牽涉出了太子李承乾,這一點和原本的歷史軌跡完全一致。

只是……

李承乾真的參與了齊州謀反?華陰那場極為不成熟的襲殺是他的手筆?

前者,謝逸的態度是否定的,從當時在齊州的情形來看,似乎沒有東宮與之牽連的跡象。至於後者……

這不好說。但如果前者不成立的話,後者自然而然也不成立,這事一下子有意思了。

不過李佑和陰弘智的指控又算什麼?按照常理來說,無風不起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沒有什麼牽連,他二人憑什麼指控李佑呢?

沒有牽連,應該沒有傷害才對,畢竟李承乾和她們直接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這麼做圖什麼呢?

難不成兄弟二人之間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歷史上李佑謀反案究竟是如何牽連到李承乾的?對此謝逸並不十分清楚,所以現在也難免一頭霧水。

當然了,也不排除李承乾是被冤枉的,李佑和陰弘智死到臨頭想要拉上一個人墊背一點都不奇怪。或者是有人什麼人誤導了他們,然後將禍水引向了李承乾……

想到這裡,謝逸心中突然不寒而慄,如果真是這樣,說明整個人足夠歹毒啊!

還有一點更為重要,既然李承乾已經被牽連進來,那麼他的謀反還會如同原本歷史上那樣如約而至嗎?

也許八九不離十的吧,至少謝逸有種不好的預感,接下來一段時間長安城裡恐怕會不寧靜,也會很危險。

長安城裡不安全了,謝逸第一時間做出了這樣的判斷,所以立即讓鄭麗琬找個借口帶著一家子回到輞川別墅去了。

「三郎,情況真的這般糟糕?」

幾位夫人自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