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草原校軍

李治和謝逸的突然到來,讓阿史那思摩有些不淡定,心中難免忐忑不安。

越是如此,他越是不敢從一開始便撕破臉皮,無論如何都要給自己留下些許後路才行。

無論如何,只要不公開反叛,最後保住身家性命是可以的,和順郡王的虛名估計仍舊會在,還是能過富貴日子。

畢竟自己已經五六十歲,已經沒有年輕時那般雄心壯志。其實這也是個重要原因,人越是年齡大,就越是容易顧慮,尤其是拖家帶口有子孫的情況下,哪怕是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了子孫想想。

阿史那思摩就是這種狀況,雄心壯志已經不再,反倒是為家長里短,子女兒孫所牽絆。加之頡利可汗的失敗也是個巨大的陰影,大唐很強大,哪怕是如今關中兵力空虛也並非不堪一擊。

所以本身阿史那思摩也沒有太多的信心,而夷男和突利失卻恰恰忽略了這一點,謝逸隱約把握了些許,從而成為利好因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是以謝逸忍不住感慨,所謂歷史的必然性這句話有時候也不是那麼絕對,有太多的歷史有著偶然性,某人不死,或者某人幹了什麼,歷史會怎樣怎樣,這樣的假設實在太多。

歷史走嚮往往因為這樣的偶然而改變,可以是一個人的生死,一件事的結果,也可能是一個人某一瞬間的心情。

看似微小,但經過蝴蝶效應不斷放大之後,結果會怎樣實在難以想像。

不管怎麼說,現在阿史那思摩是願意坐下來好好聊天喝酒,這就是好兆頭,所以這頓有些來之不易的接風宴自然得珍惜。

試想想冒著生命危險來吃這段反。容易嗎?單單說風險,那絕對不比鴻門宴差,至於精彩程度就不好說了,能不能成為佳話就更不得而知了。

不過假如說李治能夠因此而成名,走上至尊之位的話,那麼往後……也許若干年後。唐史高宗本紀會有詳細記載,其中還會加上些許春秋筆法的誇張和吹噓。

至於自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嘿嘿,重要嗎?謝逸輕輕搖頭,陪著李治一道進入和順郡王阿史那思摩在草原上的大帳。

過程和想想的沒什麼分別,一群突厥貴族被找來作為陪客,陪著晉王殿下和謝長史聊天,話題也不過是草原上的人情風物。

不過謝逸也注意到,一群突厥貴族們的神情看似輕鬆。但實際上都很凝重緊張,有的甚至還有些許抗拒的意味。

顯而易見,有些人是並不歡迎自己這一行人來到草原,或者之說不歡迎大唐通知他們。

也難怪,畢竟當年突厥人在草原上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何等的強大傲慢,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也在情理之中。

有些事這些突厥貴族,年輕時候正是突厥最鼎盛的時期。經歷了很長一段好日子,傲慢與得意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

但自從十年前被大唐滅國之後。身份地位一下子有了很大的改變,雖然不至於是階下囚,也有好就好肉,甚至仍舊可以在草原上作威作福。

但今時不同於往日,到底有些差別,多少有些二等人。甚至是亡國奴的感覺。奈何大唐國力強盛,他們無可奈何只能仰鼻息活著,被迫認命。

但是突利失的到來,薛延陀人提出的種種可能,對他們而言成為極大的誘惑。很多心懷不滿的突厥貴族便按捺不住了,想要通過此番機會,出兵南下擊敗唐朝,重現昔年突厥的強盛光景。

最要緊的是恢複他們昔日的榮光,從新過上真正作威作福的日子。

突厥貴族們贊成的著實不少,他們是各部落的首領或小頭目,說話是有些分量,有些影響力的。

奈何阿史那思摩本人卻猶豫了,沒辦法,現在阿史那思摩是他們事實上的首領,一言九鼎。他要是不點頭,旁人也無可奈何。

突厥各部的長老們無可奈何,本來是打算期待黃河早些結冰,期盼薛延陀大軍及時到來,然後趁機勸說阿史那思摩的。

卻不想在這時候李治和謝逸來了,本來在一幫突厥人的眼中,這是個很好的良機,只要扣住了李治為人質,然後一路南下。

有了籌碼在手,成功的可能性極大,即便是談判,也有討價還價的資本和餘地。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阿史那思摩竟然沒有這麼做,放著眼前的大肥羊而無動於衷,還要設置接風宴來延請一個十三歲的漢家小娃娃。

就因為他是皇帝老兒李世民的兒子,就需要對他點頭哈腰,恭恭敬敬?這是要做什麼?無動於衷,繼續忠於李唐,被他們壓制嗎?

還是想要將羊養的更肥一些?用得著,有這個必要嗎?一眾突厥貴族不理解,自然也不爽快,尤其是被拉來作為陪客,如何能有好臉色?

沒有當場翻臉鬧事那還是看在阿史那思摩的面子上,沒有幾個人對堂堂晉王殿下表現出應有的敬重。即便是敬酒,那眼神完全就是把李治當作一個小孩子看待,至於謝逸,雖然年紀大些,有幾分名聲。

但終究還年輕,而且只是一個小小的長史而已,素來不待見大唐官吏的突厥長老們哪裡會把謝逸放在眼裡?

對這些,不要說是謝逸了,就是年紀還小的李治都清楚地感受到了。

這時預料之中的情況,阿史那思摩本人沒有太強烈的反應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這些突厥長老們就不要指望了。

而這些人也正是此番定襄之行的不安全因素,一來是他們會給阿史那思摩施加壓力,形成反作用力。

二來萬一這些人鋌而走險,瞞著或者繞過阿史那思摩做出什麼出閣的事情,該當如何是好?

所以啊,必須不能無動於衷了。

原本還想徐徐圖之的想法此刻看來是不行了。必須要儘快想點辦法,付諸實施才行。

利誘和猜疑不足以搞定對方的時候,那麼只要威逼了,用實力說話是千古不移的硬道理。

當實實在在威力亮出來的時候,才能真正震懾住突厥人,讓他們徹底閉嘴。

謝逸笑道:「王爺。什麼時候有空讓在下與晉王殿下監視一下定襄突厥大軍的威武風采如何?」

當謝逸說出這個提議的時候,在場之人都有些驚訝了,其中就包括阿史那思摩本人。

這是什麼意思?要求看兵馬,是要打探虛實嗎?

這麼做來得及,有意義嗎?阿史那思摩果斷搖頭,當此之時,這不是李治和謝逸的本意。

那麼他們究竟是什麼目的呢?

一眾突厥貴族並不在乎,反而覺得好笑,理所當然地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求之不得的好機會。

趁此機會向兩個小娃娃展示一下突厥人兵強馬壯,以及赫赫軍威,甚至有人在想,有可能會把兩個小娃娃嚇的尿褲子。

調動兵馬,聲威赫赫的情況下,再去勸說阿史那思摩就容易多了,甚至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他們苦於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想到謝逸卻主動送上門來。當真讓他們意想不到。

這是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別人。

對於阿史那思摩而言。謝逸提出了這樣請求,或者說要求更為合適,他是沒辦法拒絕的,也沒有拒絕的必要。

現在搞不懂謝逸的意圖,那只有按照他說的做,看看他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

但似乎不用等到那個時候。謝逸笑道:「晉王殿下是并州大都督,此番出巡也有替陛下檢閱軍伍的差事。」

「哦,是嗎?」阿史那思摩暫時還摸不著謝逸,或者說李世民的意思,如果是要展示英武。該找個年紀大些的皇子來才是。比如那個三皇子吳王李恪,英武之名天下皆知,如果他來或許還有些許敲打的作用,一個柔弱的小娃娃么……

「是的!」謝逸並不在意阿史那思摩和一眾突厥貴族的表情,淡定從容道:「這兩年朝廷研製出一些新武器,最初只是在禁衛軍中裝備,今年上半年推廣到關中府兵,前些日子在下陪同晉王前去河東,目的就是給并州軍送新裝備,並且操練心戰法。如今并州上下已經裝備完成了,並且操練得當,定襄作為大唐北防前線,自然也不能例外。我與晉王殿下前來,也正是奉陛下的旨意前來,看看定襄大軍的實力與現狀,然後安排出合適裝備訓練策略。」

謝逸的話有一點長,一眾突厥人可以說是耐著性子聽完的,但越聽下去,一眾人的表情漸漸凝重起來。

有人是緊皺眉頭,有認是頗為好奇。

謝逸說了半天,最終的核心只有一點,那就是大唐軍隊裝備的新武器。

究竟是什麼新武器,不知道!

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關中軍守衛長安京畿之地自然優先,并州大軍是大唐朝廷最要緊的一支兵馬,自然也不能落後。

至於定襄,尤其是自己這種異族人,輪到最後,或者完全不裝備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沒什麼抱怨的。

只是關中軍隊已經裝備了兩年之久,當真如此嗎?為什麼一點消息都不曾聽說呢?自己的耳目這麼閉塞?還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