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西向長安行

中秋明德宮一場政治秀後,因洛陽水災而四起的流言很快平息,徹底煙消雲散。

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百姓們都在談論幾種新作物,其驚人的產量已然驚掉了許多人的下巴。

那些有幸參加明德宮晚宴的士紳和農夫,當然不讓成為最佳發言人,在各處廣而告之,繪聲繪色地描述所見所聞。

《憫農》詩也成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不僅是學子,田間農夫和街頭稚子也都背誦如流。以洛陽為中心,在整個大唐掀起一股憫農惜食,勤儉節約的風潮。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同樣風靡東都,文人墨客,閨閣小姐,甚至是青樓樂女紛紛抄寫傳唱,以至於一時間洛陽紙貴。

毫無疑問,作者謝逸因此名滿天下,幾乎盡人皆知。

淮陽縣子帶來了可以填飽肚子的新糧食,天下百姓感恩戴德;世家門閥的家主們都知道,皇帝重用了一位少年才俊,出身陳郡謝氏;不少閨閣小娘子則春心萌動,芳心暗許英俊瀟洒,才高八斗的謝三郎。

驟然間成為名人,謝逸還有那麼點不習慣,走在洛陽街頭被人認出,場面與後世當紅明星見面會差不多。有人感恩,有人崇拜,還有不少年輕女子暗送秋波。

看似很榮耀,煩惱也不少,為了低調,謝逸只好盡量不出門。好在是住在明德宮範圍以內,粉絲們固然狂熱,卻也不敢擅闖皇家宮苑,這才讓謝逸得到一絲難得的清凈。

李世民沒有著急離開洛陽,而是一邊組織救災,一邊在明德宮召見遠道而來的百濟王子一行。

聖駕少不得在洛陽多耽擱一陣,身為人臣,謝逸只好乖乖留下來侍駕,同時為前往長安做準備。

「不必收拾太多東西,輕裝簡行便是了,我們在長安城裡有御賜的宅院,陸通已經去看過,規模不小……」

謝逸笑道:「我已經叮囑陸通,修繕打掃,並且採買侍從婢女,只等我們到長安。你們姑嫂便是大宅門裡的夫人和小娘子(小姐)。」

小蠻並不大懂,但覺得很好玩,杜氏的神情則相對淡然,沒有興奮可言,甚至還一絲不大高興。

「嫂子,怎麼了,去長安不高興嗎?」些許神情變化,如何能逃過謝逸敏銳的觀察。

杜氏趕忙道:「沒……只是覺得離淮陽越發遠了,有些不習慣。」

「你喜歡在淮陽的日子?」

「嗯!」杜氏很想說讓自己回淮陽去,但她終究沒有開口,一來沒有離開的勇氣,二來謝逸也不會答應。

「以後有空我們常回去看看,先去長安吧,那裡比洛陽更繁華,去見識見識。」謝逸當真對這座名貫古今的隋唐第一大城甚感興趣。

「嗯……」

謝逸盯著如花似玉,卻神情黯然的杜氏,沉聲道:「嫂子,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可以說與我聽聽嗎?」

「沒……沒有!」杜氏當即斬釘截鐵地否認。

「果真沒有嗎?一切有我在,我可以幫你。」

「沒有!」

謝逸暗嘆一聲,依舊緊盯著杜氏,悠悠道:「嫂子,我們是一家人,無論發生何事,都有我在,你明白嗎?」

「嗯……」杜氏神情恍惚地點點頭,不置可否。

「對了,那天文會上,魏王要眾人以秋、月、農事為題作詩,我有三篇腹稿,但只拿出了月、農兩篇。」

謝逸從懷中取出一卷文稿,柔聲道:「《秋夜曲》在此,只與嫂子你一人。」

說罷,將文稿放在几上,轉身悵然而去。

杜氏伸出芊芊素手展開文稿,只見紙上寫著: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誰人輕羅已薄未更衣?何人心卻空房不忍歸?

是她,也是他!一種相思,兩人惆悵,彼此折磨,奈何?

杜氏手中握著文稿,經不住黯然惆悵,眼眶泛紅,淚珠將落未落……

等李世民在洛陽顯擺完,送走百濟王子已經是九月多了。

不過李二陛下並沒有馬上要走的意思,臨走之前先是在校閱了東都駐軍,隨後又在邙山大規模圍獵。

一句話,展示一下大唐兵強馬壯,皇帝英武赫赫。這是做給歸途中的百濟王子看的,也是再次給山東世家門閥敲警鐘。

明確告訴他們,我手裡不僅有畝產驚人的糧食,首屈一指的人才,還有強壯的兵馬。不服,儘管來試試!

等到真正打算返回長安時,已經是十月間。必須得走了,不然等冬雪降下,歸途多有不便,說不定李二陛下還得留在洛陽過新年,宮中望眼欲穿的嬪妃們肯定不答應。

皇帝迴鑾,並幾位皇子女,一眾朝廷重臣隨行,少不得一支龐大的軍隊隨行護衛。一行人浩浩蕩蕩從洛陽啟程,向長安而去。

謝逸也在隨行之列,但他不是回歸,而是初赴長安,初入大唐帝國的權力中心。

因在文會上大放異彩,甚得皇帝器重之故,內侍省絲毫不敢怠慢這位謝縣子,特意給謝家配備了兩輛馬車。

不過謝逸很客氣地推辭了,聲稱歸途人多,皆須周全,一切從簡,只用一輛馬車就好。

內侍省連聲大讚謝縣子簡樸,謝逸心中卻暗笑,如果有兩輛馬車,嫂子便有充足的理由躲著自己。此去長安,數百里的路程,怎能將這同車而行緣分拒之千里之外呢?

除此之外,程知節還派來了五名禁衛軍,聲稱途中多經荒野,恐有意外,特來保護謝縣子一家安危。其中大都是當初御苑外站崗的兵卒,還有一個熟面孔,就是首先嘗試馬蹄鐵的那個飛騎王永安。

皇帝和盧國公一番好意,謝逸當然不會拒絕,「一家三口」共乘馬車,欣然踏上西去長安路。

原本想與嫂子杜氏多些共處時間,謝逸甚至制定了一套心理攻勢計畫,希望能夠打開杜氏的心防,幫她解開心結。

可是真正上路之後,謝逸才遺憾地發現,別說深入交談了,就連共處的機會也不多。

一來是李世民總喜歡傳召眾臣議事,如此一來,少不得策馬隨侍龍輦之旁。時而有臣與謝縣子親切攀談閑聊幾句,自然不能不給面子。

一眾臣子,無論文武,只要年歲不老,基本全都策馬而行。作為一個十八歲的少年郎,天無雨霧,謝逸實在沒有理由乘馬車。

倒是李治和晉陽公主,覺得待在父皇身邊太悶,紛紛要求與謝家同行,在杜氏的照料下與小蠻玩耍。李世民生怕兒女途中太悶,並不拒絕,欣然應允。

謝逸一番計畫頓成奢望,難以實現。唯有夜晚宿營時,能夠共進晚餐,眾目睽睽下,同帳而眠肯定是不能。尤其是晉陽公主賴著不走,要求與小蠻同宿的情況下,謝逸只得獨守空帳,甚至得小心護衛。

不過大多數時候,謝逸都是呼呼大睡。畢竟,內有王永安站崗,外圍有李孝恭戒嚴,程知節守在御前,河間郡王府二郎君李崇晦則率禁衛巡視營地。

如此情況下,安全方面似乎沒什麼可擔憂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