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機巧的仁孝

為長孫皇后修造佛龕祈福,李世民幾乎想都沒想便欣然應允了。

因為攀附太上老君李耳為先祖的緣故,李唐皇室崇信道家。但在為長孫皇后祈福一事上,李唐皇室明顯更多求助於佛家。

蓋因早年在晉陽時,長孫氏卧病,李世民親自到石壁寺禮謁禪師,並解眾寶名珍,為妻子供養啟願,長孫氏恰好得以痊癒。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身染沉痾,拒絕了太子李承乾大赦天下為她祈福的提議。李世民隨即下詔,修繕天下名勝古寺三百九十二座為皇后祈福,祈求佛家福祉能夠保佑愛妻,可惜天不遂人願。

而今,長孫皇后崩逝已近一年,但李世民心中仍舊多有懷念和悲痛。聽到兒子發願修佛龕為愛妻祈福的提議,他樂見其成,欣然同意。

他希望愛妻在天之靈能夠安康,早登極樂。正如兒子所言,佛龕也會自己和兒女們思念的寄託。

自北魏以來,伊闕龍門開鑿的石窟,修造的佛像不少。大唐的國力比魏、隋強盛,龍門山壁之上也應當開鑿石窟,為大唐的皇后修築佛龕祈福。

良久,李世民輕聲道:「青雀,明日便去伊闕選吉地吧,你來主持修造佛龕,這是對你母后的一片孝心,務必用心。」

「是,兒臣定當盡心竭力,造好佛龕,為母后祈福。」李泰欣然應允,低頭的一瞬間,嘴角浮起一絲得意的笑容。

李泰沒有耽擱,次日一早便在鄖國公張亮的陪同下去了伊闕,在伊水河畔的龍門山上遴選吉地。

一番探查之後,李泰選定了賓陽洞,這處北魏時已經有所開鑿,但後來廢棄的洞窟。

此處地址風水不錯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洞窟曾經開鑿過,有一定基礎。接著繼續施工,修造佛龕的進度相對比較快,能夠節省不少時間。

發願修造佛龕,是為母后盡孝心,更是為在父皇面前為母后盡孝,從而落得「仁孝」之名。

自古以來,仁孝都是皇子必備的優點。只要有仁孝美名,哪怕能力上稍有不足,或是其他的瑕疵,也很容易被掩蓋,很包容。

尤其是太平盛世,「仁孝」更是除嫡庶長幼外,選定儲君,繼承人的最重要因素。自己已然有嫡次子這個還算優勢的身份,文學館和《括地誌》將會是能力體現,而今最需要便是仁愛孝順。

李泰很清楚父皇對母后的深情,嫡出的皇子女受寵優待,不是因為嫡出高貴,而是因為他們的母親姓長孫。

不過這種優勢之前主要體現在年幼的弟妹身上,比如皇帝親自鞠養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年長的李泰並未享受太多。

但李泰是個聰明人,凡事懂得自己爭取,是以一進洛陽城,便搬出了母后託夢這個看似爛大街由頭。

李世民偏偏就信了,他相信胖兒子至誠至孝,真心誠懇。是以李泰提出發願修佛龕,為亡母祈福,便順理成章,深得君父之心。

只是今日龍顏大悅還遠遠不夠,這座彰顯魏王仁孝的佛龕必須發揮其最大價值,而且要早日兌現。

石壁修造佛龕,耗時日久,若是完全新建,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工。父皇鬢角白髮已生,風疾常有發作,萬一有個什麼不測……

如果晚了,佛龕完工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賓陽洞前朝已經開鑿過的舊址是個好選擇,不過三五年便能完工,落成之日……嘿嘿!

反正此處本就風水上佳,再加上點別的說辭,比如母后生前多倡節儉,舊址新用可節省花費,節省民力云云。

李泰料定,父皇肯定會同意,甚至多有嘉許……

不過兩三日時間,身在洛陽宮的謝逸便聽到消息。

魏王李泰發願在伊闕龍門賓陽洞修造佛龕,為去歲過世的長孫文德皇后祈福。

近水樓台,消息靈通,再加上李治的描述,謝逸對修造佛龕的緣由和相關情形有了一定了解。

李泰果然聰明,魏王當真仁孝,好生機巧的仁孝!

前世讀過些許歷史書籍,謝逸對魏王李泰有所了解,知道此人文采斐然,有些能耐,卻也為人機巧,善與謀劃鑽營。

不過史書多春秋筆法,為尊者諱的同時,難免對某些對手、陪襯者的缺點過於放大,刻意貶低,甚至篡改誣衊。

親臨初唐貞觀,謝逸當然更相信親身體驗。昨日初見,對李泰的第一印象便不大好,兩三日之後便清晰見識其人品,印證史書所言八九不離十。

主動請罪,小事化了,李欣毀壞莊稼之事不了了之,還在君前留下誠實謹慎,知錯能改的好印象。

隨後先提出文學館和《括地誌》,展示自己的文采和報復,繼而祭出長孫皇后這張王牌,提出修造佛龕,可謂步步為營。

託夢!

哼!作為一個醫生,謝逸對這樣的借口嗤之以鼻。也許李泰真夢到長孫皇后了,但就那麼巧消失在伊闕龍門?

李泰也忒心急了,壓根沒去過伊闕,僅憑張亮幾句無比巧合,似似而非的描述,便確認與夢境所見相同。到底該誇獎張亮的口才好,還是魏王的想像力豐富呢?

謝逸算是見識到了,但凡提到老婆孩子,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不僅沒有原則,而且還會犯糊塗。

幾乎沒有思考,便同意了李泰的提議,甚至大加讚賞。

於賓陽南洞正壁雕造五尊大佛像,主尊阿彌陀佛高兩丈有餘,在這個沒有機械,全靠人工勞動的年代,絕非易事。

為皇后在天之靈祈福,多麼輕飄飄的一句話,卻不知要耗費多少民脂民膏,工匠又要付出多少血汗?

借為亡母祈福之名,勞民傷財,討好君父,博取仁孝之名。看看,大唐的魏王殿下多聰明啊!

這兩天李泰意氣風發,選址尋工匠,據說還請了中書侍郎岑文本撰發願文,諫議大夫,書法名家褚遂良執筆丹書,摩崖石刻於賓陽洞中。可謂聲勢赫赫,如火如荼,大有流芳百世之意。

李世民去伊闕轉了一圈,瞧瞧幾眼,龍顏大悅,當即在洛陽城中賞一大宅給李泰。

宅邸面積巨大,甚至打破城池坊市規矩,合併坊地為李泰賜宅,其中還包含三百畝的洛水池。

聽聞李泰已然有計畫,將其整修,命名為魏王池,並修堤於洛水相連。四周再配以亭台樓閣,柳綠紅花,必為東都勝景,卻專屬於他李泰一人。

如此榮寵,不知道要羨煞多少旁人?

謝逸很好奇,身在長安的太子李承乾知曉後,不知會是怎樣表情?長孫皇后若在天有靈,又不知作何感想?李泰他自己就百分之百心安理得嗎?

最該問的人其實是李世民,難道在他眼裡,胖兒子李泰當真純良仁孝?該說李二陛下識人不明呢,還是李泰的演技太好?

罷了!

這是他李唐皇室家事,花的他家的錢,旁人何須心疼?至於以亡母之名欺騙君父,以期榮耀掩蓋兄長的機巧之心,既然李世民不曾察覺,也並不在意,那就隨他好了。

縱然該有勸諫,那也是房玄齡等宰相該操的心,自己一個小小縣男何必咸吃蘿蔔?

不過有必要提防提防,看得出來,李泰的心胸寬廣不到哪去。不過至少在秋收以前,謝逸相信魏王殿下不會輕舉妄動。

至於眼下,與其操閑心,倒不如多點心思關心妹子。這不,在苗圃玩了一會,小蠻的胳膊上就多了幾處紅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