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民間

關中沃野千里,自從前朝秦國的鄭國渠橫穿整個關中的時候開始,關中就成了中原有名的糧食產地,就算是到現在,關中平原還是養活了不少人,眼下已經是六月尾。許多稻田裡的水稻已經茁壯成長了,因為今天的雨水比較好,所以今天的水稻看上去比前幾年要好的多,在田埂之上,不時的可以看見不少的莊戶佃戶在伺候水稻。這是在收割前,最後一次灌溉,田邊不時的傳來一陣陣哈哈大笑聲,這種聲音是充斥著對豐收的喜悅。

因為減租減息的緣故,這些水稻有一半都會成為佃戶自己所有,剩餘的部分或者是國家購買,或者是交給地主。所以這些老百姓臉上都是露出了笑容。

遠處飛奔而來一隊騎兵,為首之人面色英俊,身披大氅,在他懷裡,還抱著一個粉妝玉琢的小孩,頭上也戴著一頂小氈帽,正好奇的望著眼前的一切。

「丞相,這片地是位於渭水南岸,因為今年雨水充沛,所以看上去水稻倒是成長的很不錯。」在年輕人身邊,還有一個中年書生正陪同在一邊。能當得起如此稱呼的,普天之下,也只有李信才能擁有,這一行人正是李信前來,跟在他身邊的除掉杜如晦等人之外,還有李承宗,小小年紀也被李信帶了出來,看看民間的辛苦。

「克明,你發現到這些水稻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李信從馬上跳了下來,然後將李承宗抱了下來,放在地上,手中的馬鞭指著身邊的水稻說道。

「這個,屬下對此並不熟悉。」杜如晦微微尷尬的搖搖頭說道。他雖然學究天人,但是也只是對政務上,而不是對農業方面。實際上,不光是杜如晦等人,就是其他的人對農業也不是很熟悉,雖然是以農為本,可是要深入民間,了解如何種田,還是差了一些。

「父王,您知道如何種田嗎?」李承宗仰著小腦袋好奇的詢問道。

「我當然了解。」李信笑呵呵指著眼前的田地,說道:「雖然這些稻田種的是密密麻麻,但是這樣對水稻的生長並沒有什麼好處,一顆水稻的茁壯成長,恩,最起碼兩顆水稻要有一尺的距離,保持雙方的空隙,才能吸收到土壤中的肥料,嗯,克明,你看看,眼前得這種水稻生長方式是最簡單的種植方式,沒有採用任何肥料,基本上是靠天收。」

「這位公子,那哪裡找到這種肥料呢?」遠處的幾個老人聽見李信的交談,雖然看著李信身著不俗,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但是還有人壯著膽子詢問道。畢竟此事關係到自己來年水稻的收成,關係到一家人的飯碗,不得不壯著膽子詢問道。

「人、牲畜的糞便都可以。」李信哈哈大笑道:「這才是天然的肥料,在水稻剛剛種植的時候,可以撒上一些,就有利於水稻的成長了。」

「這個?也行?」老人一陣遲疑,畢竟糞便乃是污穢之物,撒到稻田裡,會不會太過於荒唐了。眾人頓時一陣遲疑。

「老人家,我家公子學究天然,說的肯定是有道理。老人家明年若是種稻的話,可以試試看。」杜如晦也不知道李信說的可有道理,但是還是跟在後面認真的說道。

「老人家,那是筒車吧!」李信望著遠處的筒車,這應該是比較古老的水車了,一個巨大的輪子上裝著竹筒,一部分進入水中,看上去極為高大,或是用人力,或者用牛力,當然還有水的力量,帶動木輪轉動,吸取河水,灌溉土地。

「公子果然是精通農事的人。」幾個老人相互望了一眼,忍不住說道。

「此物雖然不錯,但是所耗費的力量太多,而且吸取不了多少水。我有一物,可以幫助你們吸取更多的水分,而且還不用受到地形的限制,只要有水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做到。」李信笑呵呵的說道。這就是來自後世的強大之處,知識爆炸時代,雖然不能發明槍炮,但是有些遠離還是很明白的。

「快,拿紙筆來。」杜如晦心中也很驚訝,他見識過李信行軍打仗,見識過李信治理天下,但是卻不知道李信還會伺候農活。

「呵呵!這讓我寫字可以,但是讓我作畫卻不行,克明,這樣吧!我們到前面的村子裡,找幾個木匠,我指點他們,讓他們做出來,你然後畫出來,命各地發到各地去。」李信笑呵呵的拒絕道。

「是。」杜如晦心中很激動,他知道李信今天之所以來到民間,看看民間的農業,還是受到前天韋園成、蕭瑀等人的爭論所影響,想著增加農業收成的主意,才會親自來到田間,尋找辦法。

「幾位老人家,不知道這附近誰的木匠最好?」李信笑呵呵的說道:「不如讓我們共同做出一架龍骨水車來,怎麼樣?」

「公子真是善人,高高在上,卻為我們考慮,豈能不答應,走,走,去村頭,老張家的手活還不錯,這方圓十幾里的木工都是他打出來的。」剛才說話的那個乾瘦老者拍著大腿說道。

「走,那感情好。」李信笑呵呵的牽著李承宗說道:「老人家,今年的日子過的怎麼樣,家裡有飯吃嗎?」

「飯?能有口粥喝就不錯了。」那個老者哈哈大笑道:「這還得托丞相的福,若是以前,連口粥都沒的吃,現在餐餐都能喝碗粥,然後填充一些野菜,這日子比以前要好多了。」其餘的人也都點了點頭。

「這還不夠啊!天天喝粥,如何能勞作啊!」李信微微有些感嘆道:「看樣子,朝廷對老百姓的扶持還是少了許多。」

「你這位公子,這話老漢可不敢苟同。丞相賢明,愛民如子,才會有我們今日的太平日子,以前莫說是粥,就是野菜也難得一見啊!我們能有今天,得多謝丞相,可惜的是,我們這些下人是見不得丞相,不然我老漢肯定會給丞相磕幾個頭。」剛才那個說話的老漢卻是不滿的朝李信瞪了一眼,朝還長安方向拱了拱手,大聲的反駁道。

「好,好,是晚輩說錯,說錯了。」李信聽了是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己說自己的不是,反而被人給教訓了,這樣,不過就是這樣,也讓他心裏面舒服了很多,他來民間雖然是為了農業之事,但是也未嘗沒有聽聽民間心聲的意思。

「小老兒以前沒有地,嘿嘿,那個時候,哪裡有什麼地啊?都是別人的,現在不一樣了,蒙丞相大恩,為了分了田地,這日子才有了盼頭,現在每餐都有粥喝!等到明年,想著每餐都有飯吃,都有白面饅頭吃,那日子才叫好呢!」老漢很得意的笑著,聲音中充斥著生活的希望。

「老百姓是容易滿足的,只想著每餐有饅頭吃就可以了。」李信聽了之後,不但沒有任何喜悅之色,反而對杜如晦說道:「相反,我們有些人卻沒有注意到這些,錦衣玉食,相比較他們而言,我們這些人已經是過著神仙一樣的日子。」

「臣等慚愧。」杜如晦也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承宗,你看到了老百姓現在過的日子嗎?以後多用腦子思考問題,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樣你才能長久,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你對老百姓好,老百姓是記在心裏面的。」李信叮囑李承宗說道。

「嗯。」李承宗點了點頭,只是目光深處還是露出不解之色,顯然對於這樣高深的問題,他還是大不清楚,倒是身後的杜如晦卻是嘆了口氣,這句話中,包含著李信的治國理念,何嘗不是對下一任帝王的慰勉和期望,只是可惜的是,李承宗還是小了一些,以後能不能對得起李信的希望就不知道了。

「老人家,聽說,村裡有許多人都進城,加入小作坊去賺錢去了?」杜如晦忽然詢問道,李信也是雙眼一亮,望著老人。

「有,有,有這麼回事,哎!實際上,在我看來,伺候這些莊家,最起碼有晚飯吃,去小作坊,雖然賺錢多,但是累啊!前村有個小郎,才十二歲,就去了韋家的作坊,最後怎麼樣,活活給累死了,可惜啊!」老漢聽了之後,一臉惋惜的模樣。

「還有這種事情?」李信聽了面色一變。他想著發展商業,以小作坊的形勢,來拉動經濟的增長,稅收的增加,但是卻忘記了人性的貪婪,那些資本家們對工人的剝削,十二歲才多大,居然活活的給累死了,這一天要工作多長時間。難怪有的人都寧願守著農田過日子呢!這些傢伙恐怕是想著榨乾勞動人民身上的每一分價值。

「丞相,此事經常發生,最後大不了賠上一筆錢就了事了。」杜如晦低聲說道。

「可惡。」李信原本高興的心情頓時沒有了,這些傢伙實在是太讓人鬧心了。

「父親,為何不讓他們少干一些時間呢?」李承宗好奇的詢問道。

「不錯,承宗你說的不錯,是應該讓他們少干點時間。」李信點了點頭說道:「一天是十二個時辰,每天干四個時辰,若是有需要一共可以分作三個時間段,三批人輪流著來,克明以為如何?」李信望著杜如晦一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