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開國建業 第769章 推波助瀾

江南製造局的一名工程師拍了拍手,那些人紛紛停止交談,將注意力轉向他。

他一招手,幾名健壯的漢子便走了上來。他們每人手裡一枝火槍,第一人持的是一把手銃,暗紅色的木質槍身,配上鋥亮的鋼質配件,修長的槍射,流線般的造型,讓這把全身540豪米,口徑14.5毫米的手銃非常漂亮。

「諸位,這是一枝燧發手銃,採用的是後膛裝填,大大減少了子彈與槍管之間的縫隙,有效防止火藥燃氣泄露,能保持子彈穩定的飛行軌跡。」工程師用口普通話得意的介紹道。

來自西班牙、葡萄牙、奧斯曼、波斯、英格蘭、瑞典、荷蘭、法國等各國的商人們都認真圍觀著這支手銃。

從表面看,似乎也沒有什麼太特別的。

「諸位,當解脫槍身閉鎖後,槍身前部向下摺疊,彈膛打開,就是我們採用的撅把設計。擊錘在後部槍身上,取出彈膛即可安裝子彈。這樣的後膛裝彈,能夠更加快捷迅速。」

工程師拿過槍,解開閉鎖,槍身前部向下摺疊,可以清楚的看到彈膛後端上面有擊砧、彈簧。射手可以很輕鬆的安裝彈藥,因為彈膛很短,前裝彈藥的安裝精度就會比普通槍支高很多。

此外這把槍還拉了膛線,彈膛有八條旋轉膛線,外觀上看尾部較粗,呈圓台狀,符合膛壓變化原理,同時也便於彈膛的取放。

後裝線膛燧發槍,一把小小的手銃上,卻有著許多遠超於歐洲的火槍技術。

「諸位,這把虎式手銃,熟練使用時,一分鐘最快能射八發子彈。」

一陣驚呼之聲響起。

一分鐘八發,那可是相當了得了,一般的火槍,一分鐘兩發都不錯了。

歐洲現在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了燧發槍時代,但火繩槍也還有在大量使用。總體上,燧發槍才是大勢所趨,不過他們的燧發槍技術,比起大漢差的太遠了。

現在大漢推出的這麼手槍,不但是燧發手槍,還是把線膛槍,不但是把燧發線膛,他還是一把燧發後膛線裝手槍。

不過大漢這個時候拿出這槍來,也不怕他們仿製。槍械的發展很快,只要有人裝備,總隱瞞不了多久。但大漢有更成熟的技術,以及完整的製造技術,產業鏈,有龐大的產能。

換句話說,大漢製造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產能更高。

這把燧發後裝線膛手槍,挺好看,但不便宜,歐洲人就算能模仿了,可成本和產能問題,都會大大的限制他們製造的使用。現在燧發槍技術都已經成熟了,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火繩槍在使用?因為成本問題。

「看看它,各位先生們。」工程師向那些認真打量著這把手銃的歐洲商人們道,「多麼先進的手銃,採用了諸多先進技術,獲得了更快的裝填射擊速度,擁有更遠的射程,更精準的準確度,一把如此美妙的手銃,運到歐洲,一定會成為大家爭相購買的搶手貨,不論是居家還是旅行,必備好槍。」

這話那些歐洲人都同意,他們都看的出這槍的性能很好。

不過口說無憑,接下來是演示時間。

一番實彈射擊演示過後,不論是射速還是射程還是精度,都確實非常棒。

「先生們,這樣一支優秀的手銃,每支只要二十塊銀元,非常的物美價廉。」

物美大家確實認同,可絕不價廉。

二十塊銀元,折算成英鎊,那都是六英鎊多了。尤其這是一款手銃,哪怕有許多先進之處,可手銃就是手銃,不能與步槍相提。這樣的手銃,軍隊中也就是軍官們能裝備,不過倒也適合貴族或者商人們購買。攜帶方便,威力還不小。

關鍵的還是這種槍歐洲現在還沒有哪家能生產出來。

片刻的猶豫過後,開始有人下訂單採購。

有些商人下了三五百支,但也有一些實力很強的公司,一開口就訂了很多。一個葡萄牙人一口氣採購了一千支。而一個西班牙人更是直接翻了一倍,採購兩千,幾個荷蘭和英國人、奧斯曼人也不甘示弱,紛紛下了三千支的訂單。

「那些該死的荷蘭佬,居然一口氣買了三千。」一名英格蘭商人冷哼著對一個英格蘭同伴道。

「該死的荷蘭佬有錢。」

荷蘭和英格蘭都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衰弱後,新興起的海上強者,不比於法國、奧斯曼、波斯薩菲、瑞典、波蘭這些大陸強者,他們都專註發展海上。

兩家幾乎都不約而同的在發展海上貿易,也同時在爭奪著奴隸貿易這個暴利行業,偏偏兩家還是隔著條海峽相對的鄰居。

相同的利益需求,自然導致矛盾。

要不是現在英格蘭爆發了內戰,說不定英格蘭和荷蘭人已經開打了。

在海外,英格蘭的商船和荷蘭的商船,競爭激烈,船主們的關係也很緊張。

「三千支手銃,根本算不了什麼,這樣好的手槍就算貴點,可也會深得那些貴族、軍官還有商人們的喜愛,只要運回去,馬上就能出手大賺一筆。」

「那我們是不是再多買點?」

「別急,這才是第一支槍,後面肯定還有更好的槍。」那名紅鼻子英格蘭商人來自英國東印度公司,他這次來就是要來大漢採購各種軍械的,大到戰艦、火炮,小到步槍、刺刀,他們都準備大批量採購。

歐洲現在戰火未平,法國、西班牙、瑞典、哈布斯堡帝國還在打,而英格蘭內戰又起。不過這些對於英國東印度公司來說,這正是賺錢的大好時機。

有戰爭,自然販賣軍火就是最賺錢的。

大漢的軍械聞名西方世界,都知道大漢帝國的軍械精良,尤其是他們產能極大。不管需要多少,他們都能迅速的交貨,交貨準時,貨物還好。

一款新式手槍,最後成功的賣出了五萬多枝。

五萬多枝手槍,也許交給歐洲任何一國,都夠他們幹上一年其實更久才能交貨。但對於大漢帝國的軍工產業來說,這僅僅是一張大訂單而已。

倉庫里已經有不少的現貨,剩下的也能馬上交貨。

在這個時代,唯有大漢才擁有真正的標準化軍工生產能力。

歐洲人不論是西班牙還是英格蘭,在戰爭中使用的火槍都還沒達到標準化列裝,更別提標準化生產了。

現在歐洲各國軍隊的裝備,並非由國家統一提供,甚至都不是軍隊統一提供。絕大多數國家,他們都是在編製下領取經費的各團各營獨自採購的。雖然軍隊通常會指定種類、數量、規格,有時甚至會指定商家,但這種粗放式採購體制,結果還是戰場上一團裝備了王麻子牌火槍,而二團裝備了張三牌火槍,三團又裝備了李四牌火槍。

沒有統一的形制,就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就沒法集中生產,沒有集中生產,也就難以更好的監控到位。

這樣的結果,就是軍隊作戰時,裝備的火槍五花八門,口徑難以統一,槍彈也無法通用。甚至有許多的次品,就跟大明朝的火器一樣,打仗的時候,往往扣動板槍後,砰的一聲,沒有打死打殘敵人,反而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把手指頭炸飛了。

而大漢早已經實行了標準化生產,統一採購,標準列裝。

大漢的標準化,其實也僅是口徑和質量方面得到保證,至於零件的完全互換通用和大夫模的精密加工,依然還是難以做到的。可就算如此,大漢的標準化生產,也把歐洲各國的製造甩了十萬八千里。

起碼大漢的鉛彈就能夠做到通用,而不需要每個士兵帶塊鉛條,再帶個簡單的模具,每次空閑時侯還要自己熔化鉛條自己加工與自己步槍口徑相符的鉛彈。要不然,鉛彈和步槍就總不匹配。

大漢的軍工產業已經能實行初級的流水線標準化作業,零部件也能達到起碼的標準化。這就使得大漢的產能大大提高。

產能提高的同時,成本也降低了。

剛才那把手槍也僅是道開胃甜點,雖然運用了不少先進技術,但終究是性價比不高的,難以大規模裝備軍隊。

這就如同中世紀的板甲一樣,華麗耀眼,防禦性能也確實不錯,但就算是騎士也難以人手一套,更別說普通的士兵了。

大漢推出的這款手槍,註定也就是給貴族、軍官、富商們用的。

要賺錢,賺大錢,關鍵還是得量大。

大漢對於歐洲的混戰很是樂於看到的,離的太遠,大漢插手不進去也不想去插足,但大漢還是能夠幫他們提供些武器助助威的。

為了讓歐洲各國的亂戰打的更亂點,朝廷針對性的研發了一款成本極低,性價比卻很高的步槍,準備做為外貿武器大量出口。

「諸位,請看我們最新型的優秀步槍,青龍式燧發步槍。」

工程式拿起一把長槍,笑著向一眾充滿著期待的歐洲肥豬們道。在工程師的眼裡,這些歐洲商人就是些大肥豬,朝廷拿出來出口的軍械,都不是最先進精良的,只能說性能可能比歐洲產的性價比高些,但絕對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