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開國建業 第766章 自由

自從呂宋府的公差下鄉到各處莊園通知後,這些莊園的地主們都焉了。

呂宋府很大,整個呂宋府包括呂宋群島、三保群島和南方的棉蘭群島。僅是北方的呂宋大島,就有三個台灣島那麼大,整個呂宋府聽說有三個山東省那麼大。

可這麼大的地盤,卻地廣人稀,當初西班牙投降,朝廷允許他們離開。西班牙人都離開了,攜家帶口,連著那些在這裡傳教的天主教神職人員都撤離了。一個呂宋島,有三個台灣島那麼大,但朝廷卻在這裡只設了兩個縣,一個是北面的卡加延河流域平原的卡加延縣,一個是南邊的呂宋縣。

這麼大的島,那麼肥沃的平原,可卻極缺人手。尤其是朝廷接管了呂宋後,將大量的土著遷出了呂宋,這就更讓這裡人口大減,勞力大缺。

朝廷把這裡的土地用來置換中原地主們的田地,使得許多中原的地主們派出子弟前來經營,可無人可用依然是個大問題。現在大家好不容易找到一條解決的途徑,朝廷卻又重申禁止蓄奴,這不是要他們命嗎?

呂宋島因為距離中原較近,加之這裡經過西班牙人數十年開發,因此比南洋其它地方要好些,許多地主都選擇了置換這裡的土地。大量的地主們都已經在這裡建起了一個接一個的種植園,甚至不少富農都直接到這裡來安家置業了,大家建了莊園,買了牛羊,買了農具,拿了貸款,又買了崑崙奴,可現在朝廷卻來這樣一出,這讓大家人心惶惶。

趙繼祖在呂宋有一千畝地,他的地是一畝換三畝。山東的三百多畝田地才換來這一千畝地,若不是趙繼祖的那幾位兄弟認為這裡的地不值錢,而且也有用這些地來打發不讓他再回去分家產,加上趙老爺子又補償了他一些,他也拿不到這麼多地。三百多畝地,在山東,那也能算是個不小的地主了。

他的一些鄰居,好多都只是三四百畝地。只有在那些偏僻點的地方,尤其是比較容易遭受颱風的卡加延縣那邊,地才能換的多些。

趙繼祖已經先後買了六十個崑崙奴,他隔壁的那些地主們,也或多或少的買了四五十或者二三十的。

大家接到通知後,都立即趕著馬車相互拜訪,互相詢問口風,尋找辦法。

大家手裡的崑崙奴不但是一筆極大的財產,那也是大家在這裡立身的根本。

可大家相互串連,一起聚集商議了許久,也商議不出一個結果來。

也有一些比較鎮定的,說朝廷既然把我們送來這裡了,那他們也肯定知道咱們的難處。朝廷向來辦事還是比較講究的,不管什麼事情,都講理。不可能說禁止蓄奴,就真的要把我們都往絕境上逼,聽那些下來通知的官差的話,這事也是還有餘地的,我覺得咱們也不用瞎擔心,胡猜測,還是等過去開會聽結果吧。

這樣的話也只是讓大家心裡稍安。

但大家也確實沒有其它辦法。有人說,咱們得把崑崙奴藏起來,可大家也只能苦笑,那麼多大活人,藏哪去?難道還能藏一輩子?還要不要幹活了。

上竄下跳了好幾天,趙繼祖也沒有弄到半點讓自己心安的結果,最後三天時間一到,也只能收拾利落了,換上了長袍烏靴,繫上腰帶戴上頭巾,讓老王準備好馬車,送自己前往呂宋港。

出了門,趙繼祖坐著馬車到了大路口,那裡有個涼亭,他在這裡等了一會,便見同鄉的幾個鄰居也很快坐著馬車來了。大家寒喧幾句,便結伴同行。

眾人都在擔憂著,唯有一人比較輕鬆。這人是趙家莊隔小河相望的唐家屯的唐員外,唐員外比趙繼祖年紀大的多,已經五十多歲了。老家河北唐山,家裡也算是有些田產,另外也還做著一些小本買賣。

朝廷一限田征地,唐員外立馬把自家的超額的田全上交了,他選了置換呂宋的地,也換了一千畝,他在家裡還留了三百來畝地,幾個兒子都不願意來這海外。唐員外倒是好魄力,直接把家裡的地都分給了幾個兒子,然後帶著夫人和小女兒來到了呂宋。

唐員外來的時候也只帶了十來個人來,他到了這裡後,比大家更早買崑崙奴。趙繼祖買了六十個,唐員外家卻買了兩百多個。這個唐員外,不論老弱男女通通都買,他買來也不全是自己用,而是訓練。

唐員外買的都是從印度運來的奴隸,他高價買了幾個原來西班牙人莊園里的印度奴隸,這些奴隸在呂宋呆的很久,不但會說西班牙語也會說一些廣東話。他就用這些人做新買來印度奴隸的監工,讓他們監管他們,訓練他們,教他們說話做事,尤其是教他們漢話。

唐員外用那些監工把許多剛買來還桀驁不馴,也聽不懂漢話的印度奴隸,很快就訓練的服服貼貼,也能聽懂甚至能說些簡單的漢話。

就這樣,那些印度奴隸在他手上調教,然後再轉手賣給其它的漢人地主或者商人們,立馬就能多賣不少,靠著這精明的頭腦,唐員外在鄰居趙繼祖等新移民地主們還在為了自己的莊園,四處奔走忙碌,只有出沒有進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在賺錢了。

唐員外的腦子很活泛,據說早年他也只是個在天津碼頭扛活,在運河上拉縴的窮漢。後來拚死幹活攢了點小本錢,然後就去進貨當了個貨郎,四處走村竄戶賣貨。等本錢再多點,買了騾子,進了貨走口外跟蒙古人交易。後來本錢又多了,還有了自己的騾隊,甚至到關外去與女真人做過交易。

就這樣,一點點,一點點的打拚,唐員外到五十歲的時候,已經在老家有了數百畝地,好幾家商鋪。

唐員外沒讀過書,可平時卻極像個知書達禮的老縉紳。

腦子活,說事辦事也很有心眼。

幾個兒子不肯來呂宋,唐員外卻覺得這其實是個大好機會。他也不顧一把年紀了,還帶著妻子女兒跑來呂宋。

據說他來了之後,看著這裡的土地肥沃之後,還跑到呂宋知府衙門,找官差提出想要再買些田地。只是官差沒有答應,也才暫且按下不提。

可轉眼,唐員外便又開始發現了這裡嚴重缺人的現象,當他發現許多奴隸商人販奴來賣後,他立即就悟到了裡面的商機。他發現許多奴隸販來,一開始都比較桀驁不馴,也聽不懂不會說漢話,這讓許多想買奴隸的漢人地主不滿意。於是乎,唐員外很快就開始做起了現在的買賣。

與趙繼祖等莊園主們一心想著怎麼買奴蓋房種莊稼不同,唐員外跟府里縣裡的官差們都有往來,與港口的商人們也很熟,稱兄道弟的,他甚至在港口還買了一家商鋪面,雇了人在那裡做買賣。

大家現在都在擔憂朝廷的公文,唯獨唐員外不擔憂。他很清楚的明白,朝廷費那麼大勁,當然也是想要牢牢的掌控南洋這塊海外疆土。可朝廷卻不斷的把南洋這些土著遷往中原,送進那些工坊礦上,一面又費力的鼓勵漢人移民來呂宋,甚至還想出了限田置換這種辦法讓中原地主們也過來建種植園開發。

但他們來了,卻沒有人可僱傭,現在只能買奴隸耕作,朝廷會不知道?朝廷肯定知道這事,但朝廷會因為這事違反了禁止蓄奴法令就直接奪走他們的奴隸嗎?肯定不放,人若放了,誰來種田。

那樣做,對誰都沒有好處。

因此他相信,這次知府召集農場主們前去參加會議,肯定是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也許最後的結果會讓他們這些地主們吃點虧,但他相信絕不到需要擔憂的不行的地步。

聽著趙繼祖他們還在長吁短嘆的擔憂著,他心裡好笑。朝廷真要是來個釋放奴隸什麼的,那這呂宋也早晚完蛋。這趙繼祖還是太年輕,不過他又眯眼打量著這個年輕人,二十齣頭,一米八的高個,長的也很粗壯,是個山東漢子。聽說還曾下過場考試,雖然科舉上沒出息,可起碼是讀過書的。

哪怕是個外室私生子,但那些也不是很重要。他打聽到,趙家莊的那一千畝地,是完全屬於趙繼祖一人的,這就足了。而且他也經常觀察著這位鄰居,看他做事,也還算穩重,有板有眼。

趙家莊有一千好地,還有六十個奴隸,十個傭人,這樣的條件很不錯。

唐員外心裡在考慮,也許可以跟趙繼祖結個親,把自己那小女兒嫁給他,這樣小女兒有個好託付,而他也一樣有了個可靠的女婿能在身邊幫忙。

女兒今年也十六了,本來他在河北老家給女兒說了門親,那人還是個軍官。父親是個營長,兒子也是個軍士長,前途無量,可惜剛升了軍士長,結果這邊還在商量差不多把婚事辦了,結果那邊這孩子就戰死了。

女兒還沒出嫁就成瞭望門寡,偏偏又有流言蜚語謠傳女兒八字不好,命太硬,剋死了未婚夫。

這事鬧的女兒尋死覓活的,唐員外來呂宋,便把女兒帶來了。

呂宋府衙門和呂宋縣衙門都在呂宋港,也就是原來的馬尼拉港。唐員外在城裡有一家鋪子,前鋪後宅。

這幾天妻子和女兒都住在城裡,唐員外注意著趙繼祖,越看越覺得這年輕人不錯。

「一會大家進城了,就先到我鋪里休息一會,會下午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