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開國建業 第742章 騷動的心

劉鈞推開了面前的湯碗,做了個請的手勢,「老師,我就正等你呢,就知道你肯定要來,請坐。」

「陛下料事如神。」袁繼咸拍了個不咸不淡的馬屁,非正式場合,掛著太師頭銜的內閣首輔也沒太客氣,他拉開桌前的椅子,直接坐上去。

袁繼咸雖然兩鬢已經染上白霜,但面色紅潤,配上五綹長須,紫袍玉帶梁冠,儒雅無比。這位大漢首輔今年才剛五十五歲,正是一個官員最黃金的年齡段。能得皇帝的無比信任,將內閣交給他,還喊他一聲老師,袁繼咸對如今的狀況很滿意。

對皇帝的信任袁繼咸也非常感激,這是一群君臣相知,一種士的感覺。因此打心底里,袁繼咸希望大漢能更富強,希望朝廷能更好。他不會對皇帝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才是真正的君臣相知。

「我覺得陛下對於通山伯處置過於嚴厲了。廣南香河一戰,劉巡撫確實有不可推脫的責任,但如果因為一場戰鬥失利,就要一擼到底,那對他不公平。老臣以為,朝廷用人,公平很重要。」他的聲音很誠懇,「通山伯還是陛下的兄弟,如果因此反而受到嚴懲,老臣覺得這更不公平。」

「一擼到底確實有些不公,但這並不是懲罰。」劉鈞從旁邊端起茶壺,親自給老師倒了一杯茶。劉鈞在剛結束的總理會議上宣布撤消總督巡撫提督三職,調整官衙結構的消息,都不如皇帝在會上宣布將廣南巡撫一擼到底。

劉鈞知道有不少官員都有些同情劉鍵,覺得劉鍵並沒犯太大的過錯。尤其是這些官員不少還是站在文官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件事情的,他們甚至覺得劉鍵根本沒錯,巡撫指揮軍隊,那本就是他的職權。打了敗仗,也算不得什麼,打仗總會有勝負。

況且,香河小敗一場,不過折損了兩千多人馬二十幾條船,可劉鍵到位廣南之後,卻從沿海只有幾個荒島作立足之地,到現在短短時間,已經攻破順化、會安兩座阮氏重鎮,尤其是還擊潰了阮氏主力,生擒了阮主以及一眾阮家文武官員,可以說,事實上,廣南阮氏已經完蛋了,剩下的那些地方,已經翻不起浪來了,只要一批使者幾封勸降書,就能把整個廣南收入朝廷囊中。

從這方面來看,劉鍵早已經將功贖過,甚至功大於過了。

總理會議上,總理參政們對於皇帝突然宣布的決定都有些預料不及。撤消軍區,撤消督撫,省府縣鄉也要全面實行三權分立,軍隊完全脫離出去,以後文官徹底的不能再干涉軍隊,這無疑讓不少人有些心裡不是味道。

宋明以來,都是以文御武,武官完全被文官集團壓制住,根本翻不得身。可現在,武官要徹底的翻身了,可以和他們完全的平起平坐。

「劉鍵還很年輕,能力也是有的,尤其是經濟能力不錯。之前他在順天就乾的不錯,可惜後來我用人不當,把他放到了一個錯誤的位置上去。廣南香河之敗,其實主要責任還是在我。我現在也已經想明白了,讓劉鍵去南洋公司做總裁,這是人盡其才。」

說到這裡,劉鈞笑笑,「也不是每個人都要去當官才行,還有那麼多的位置呢。」

劉鈞身子前傾,問首輔,「老師對我提前的改革計畫支持嗎?」

「完全支持。」袁繼咸點頭回道。

「陛下,我是這樣想的,軍政完全分離,地方也實行三權分立,長遠來看,這都是良政。不過我也有幾點意見,省府也設立議院老臣沒意見,但縣鄉也設立議院,不免有些人浮於事,官僚冗餘。」

「三權分立,猶如三足鼎立,缺一而不可,少了任何一隻鼎足,這隻鼎也就立不穩了。四級地方議會是必須要的,但是,根據不同的級別,我們可以控制議會的規模。比如朝廷的中央議會,參議員一百人,眾議員一千。但省議會當然不可能也有這麼多人,我們可以縮減一些,比如省參議員五十,眾議員五百。府參議員可以是三十,眾議員可以是三百。到了縣級,縣參議員可以減為十五,眾議員可以是一百五。到了鄉議會,鄉參議員七個,眾議員七十個。當然,具體數量,還可以再研究。」

劉鈞微微一笑,這個議院的設立與這個時代歐洲的那些國家議會完全是兩碼事,聽起來有些相似,但實際上差別還是很大的。

地方議會與中央議會形式上是一樣的,真正擁有權利的是參議院,眾議院只是個擺設,但也能起到一些收攏人心的作用。

各級參院參議員也不是選舉,而是朝廷任命。地方上也搞三駕馬車,雖然可能會增加官吏數量,但大漢本來就已經不同前朝,官吏數量大增,大漢不搞放羊式治國。現在搞地方三權分立,實際上也並不會真的增加多少官吏數量。

就如那數量很多的各級地方眾議員,反正數量再多,也不會拿朝廷的薪水俸祿。

「是的。」劉鈞端起茶喝了一口,「職責重新劃分之後,朝廷要做相應的調整,文職的總督和巡撫要撤回來。至於提督,視具體情況而定,部份可能要調去設在五都的五戰區參謀部,部份調回京任職,部份也可能改任省都指揮使。」

袁繼咸點了點頭,「如此一來,沒有這些封疆大吏坐鎮地方,尤其是邊疆之地,朝廷的任務可就很重了。三十餘省,數量不少。」

原來省上還有軍區,朝廷有十三個軍區,管理著五十餘省,後來省合併為三十餘個。朝廷只管著十三個軍區,軍區總督、巡撫們再分管著各省。現在軍區撤消,朝廷卻要直接管理著三十多個省了。

「大軍區撤消後,我看可以適當的再調整一下各省區劃,比如說日本原有扶桑、出雲二省,可以直接合併為日本一個省,朝鮮有高麗和新羅二省,也可以合併為朝鮮一個省。再比如雲南、寮國、大理三省,可以合併為雲南、大理二省。」

把省調大一些,將全國的省壓縮到二十餘個,就算等把中南各地和南洋都打下來,到時也就三十來省,朝廷中樞增加些官吏,還是能夠管的過來的。

「老臣還是覺得,通山伯的處置,還是應當謹慎一些,畢竟他對朝廷也是有過不少功勞的,他又是陛下的三弟,若是因為此事,讓陛下兄弟之間起了些嫌隙,就未免不好了。最好是能夠先與通山伯談談先,如果他願意去南洋公司,自然最好,若是他不願意,不如就先暫時不要調去吧,讓通山伯先到內閣來任職,也不錯,通山伯對於經濟方面,確實很有天賦。」

「謝謝老師的提醒,此事我們慎重處理的。」

「中南半島和南洋那邊還需要有大將鎮守,臨陣換將兵家大忌。老師,我打算讓劉允升改任鎮南將軍,傅山改任定南將軍,鄭芝龍改任平南將軍,你覺得如何。」

「他們三人本都掛著上將軍軍銜,都是武職,如今朝廷要軍政分離撤消督撫等職,免去三人總督之職後,改授鎮守將軍職,倒沒有問題。畢竟他們本身就是武職,文職督撫才受限制不能再統兵,武將是沒有問題的。」

袁繼咸頓了頓道,「不過依然還要十個總督和十幾個巡撫,十幾個提督要召回,如此多高級文武官員回京,朝廷也不好安排啊。」

「這一點我也注意到了。」劉鈞說,「不過不是什麼大問題,我一直就覺得,華夏曆朝以來,朝廷用人都有一個弊病,那就是一旦入仕成為官員,除非犯罪免職,否則都是終身為官,能上不能下,這種制度很有問題,造成了很多弊端。」

「這個確實。」袁繼咸承認。

「帝國軍隊的武官都已經實習的晉陞率淘汰制,每個級別的晉陞率都有限制,越往上晉陞率越低。這使得朝廷每年都會淘汰掉大批墊底的武官,然後空出位置來給更年青更優秀的軍官們,讓帝國軍隊一直保持著強盛。就連士兵和軍士,我們也一樣是實行著這樣的淘汰晉陞,不斷的淘汰,不斷的引入新血液,這才是長盛不衰,不會老化衰弱的重要應對辦法。」劉鈞緩緩說道,「我覺得文職官吏這方面,也同樣可以引入這個制度,每個官吏通過科舉、考試入仕任職,然後給他們設定考核淘汰制,每個級別的官員每兩年可以參與晉陞考核,每次通過一定比例,通過者四年一屆的任期後就可以晉陞。」

「如果沒通過呢?」

「一次任期限定四年,兩年考核一次,也就是說他們任期內可以參與晉陞考核兩次,如果四年任內兩次大考都沒過,那就不能再連任,得降級使用,在降級作用的任內四年兩次考核中,依然不能考核通過,就要淘汰免職,直接免職為平民。如果任內兩次考核任一次通過晉陞,那麼任滿就能升職。」

「當然,若是任內表現特別好,也可以不滿四年提前晉陞,但每任職務最少需要任職兩年,必須得通過一次大考,並且是成績合格通過才能提前晉陞。」

按劉鈞的計畫,如果連續兩次沒通過考核降級使用後,成功考過,那麼他任滿後還得平級調任一任職務,在這任內兩次考核內通過,才有機會再升職。

但那些第一任沒考過,降級後仍考不上的,就要被淘汰免職為平民了。

當然,劉鈞準備把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