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開國建業 第539章 留中不發

晨曦微露。

劉鈞已經開始在上書房批閱奏章,處理朝政。最近朝廷最主要的幾件事情,一是新朝第一次科舉已經開始,縣府院試已經考完,今年的童試也是歷朝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據下面的奏報的數字統計,大漢全國各地下場參加今年童試的考生,突破了百萬大關。這個數字讓劉鈞也不得不感嘆大漢人口眾多,讀書人也多。

有的縣下場考試的考生多達數千人。

其中皇帝的家鄉黃州麻城,縣試者達三千餘人,而上海縣的考生比麻城縣還多,但考生人數最多的卻不是這兩縣,而是河南的汝陽縣,參考的人數多達八千餘人。

大漢的童試也如前明一樣,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不過略有更改,改過去一年兩次考為集中考試,縣試府試院試,每次相隔半月,五月開考,七月結束。

多數的考生會在第一輪的縣試被刷下,然後有的在府試刷下,能夠通過三輪數場考試,成為秀才中,相當少。

童試的錄取率比進士的錄取率還要低,童試中最難的一關是府試。

今年的科舉,雖然劉鈞有意改革,不過童試依然是照顧了多數官員們的想法,童試沿用明朝時的辦法。

童試三考的考試內容大致相同,以四書義、本經、論、策為主。府試的題少於縣試,縣試要求學生寫以四書和本經為題的八股文各一篇,論一篇、策問一道。

但府試僅需寫一篇八股文和論一篇。院試考題包括「《四書》、本經、策、論」,考題數量、形式與縣試基本相同。

三試中以府試最難取,考生也最多。童試中,以往參考的考生,如果以前考過了縣試,下科就能直接參加府試,而府試最難,因此以往每年有無數人在府試這關被攔下,也就導致每年童試,參加府試的考生總是最多的。

考過縣試和府試,最後還得經過院試一關。

到了院試時,百萬考生已經大量被攔下。院試的錄取率不到百分之十,如這次上海縣試四千餘考生,錄取了近三百,而一般縣只錄取六七十名。

大漢今年的童試,劉鈞讓地方學官加大錄取率,如汝陽、上海、紹興、麻城這樣的考生數量極多的縣,錄取數為三五百,一般的大縣為一二百,普通縣為五六十。

最後今年童試錄取的生員總數為五萬人。

這意味著今年新產生了五萬名秀才。相比起過去,起碼翻了一翻。

不過對於朝廷來說,多錄取點秀才也沒什麼影響,除了每縣秀才的前二十名,能享受廩米資格,每月發點稟米,其餘的秀才不需要朝廷額外支付什麼,他們也不再享受優免待遇。頂多就是有個功名,多點榮耀,能見官免跪罷了,朝廷不在乎多給增加些秀才。

據統計,以往天下就有不下六十萬秀才,現在增加五年,也算不得什麼。

在明代,讀書人通過童試後就成為了秀才,而秀才是得在官學進學的,稱為生員。每府縣的官學,都規定了生員數量,一開始每縣只有二十人。後來又擴招,增加了增生,再到後來,又擴招,增加了附生,而且附生沒有名額限制。

這也主要是因為秀才的功名一般都是終身的,雖然在縣學中,秀才們也要參加月考歲考,規定了考試成績生為六等,最末等則要取消秀才功名。但基本上,很少發生把成績列為末等,革除功名的情況,這就導致秀才數量一直在增加。

到了明中後期,許多縣的附生,都已經是固定名額的稟生和增生的幾十倍,多達幾百人。甚至一些大縣的生員已經多達近千,府學往往有幾千人。如明末時上海縣學的生員就多達近七百人,包括上海縣在內的松江省的生員更多達三千餘名。

浙江一省的生員,更多達數萬。

大漢朝現在取消秀才們的特權後,更是擴大了錄取規模,一科就錄取了五萬人。

新進五萬秀才,加上原來的六十萬秀才,已經參加完了今年的鄉試資格考試,也就是科試。

今年的科舉參考人數也達了六十萬,其中有大約五萬生員因各種原因未參與科試。

僅江西一省科試,就有五萬名秀才參加。

由於秀才的數量太多,因此在正式的舉人考試鄉試之前,還得有一場鄉試資格考試,科試,由提學官們主持。

只有通過了科試的生員,才能稱為科舉生員,才有參加鄉試的資格。

明中期以後,科試的錄取率一般為三十比一。

劉鈞同樣的提高了今年科試的錄取率,考試之前,他已經定了錄取數額,天下總錄取六萬人。

六十萬科試考生中給予六萬人鄉試資格,這是十分之一的錄取率,三倍於明代時。

現在,通過縣試、府試、院試、科試四道考關,從天下百萬參考讀書人中,最後只選拔出了六萬人參加全國鄉試,這六萬考生將前往各省省會考試,最後所有試卷分為七大考區合併閱卷,每個考區將錄取四百餘新科舉人,全國錄取三千名舉人。

這也是過去錄取率的一倍。

八月鄉試,十二月會試。

今年的錄取率雖然提升許多,但考試的內容也會首次改革,八股將首次被廢除。也許會有許多士子不適應,但劉鈞相信,在他提高了一倍的錄取率面前,這些士子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了,畢竟改革是針對所有人,大家都是一樣的試卷,從同一個起跑線開始。

唯適者生存,如果他們適應不了,那隻能說明他不適合,也不是劉鈞要挑選的士子。

鄉試的試卷已經出來了,幾經呈奏皇帝,幾經修改後,終於勉強得到了皇帝的許可。四書五經的內容很少,只佔了不到三成,其餘的許多內容都是按皇帝要求增加的,增加了許多天文地理算術律法以及常識格物等內容。

全國鄉試劃分為七大考區,但所有的考題都是相同的。以往明朝的鄉試錄取名額都是各省定額,兩京各錄取百人,其餘各省人數稍低,而今年則是劃為七大考區,每個考區錄取四百餘人,不再分省。

除了讓禮部官員們忙碌不已的科舉考試,朝廷現在還有兩件大事,一是朝廷的北伐。蒙古諸部紛紛歸附,漠南蒙古共六盟五十四旗,現在已經有四盟四十四旗歸附,只剩下了科爾沁等十盟未附。

皇帝新下旨意,要召已歸附四十四旗在赤峰秋後會盟。

這個命令一下,理蕃院、樞密院、兵部、禮部等各個衙門,又迅速忙碌起來。距離九月會盟時間不長,朝廷上下都要為這第一次會盟,做好全面的準備。同時兵部和樞密院也得到了明確的旨意,這次會盟,就是要拉上蒙古各部討伐科爾沁四部,甚至準備攻打滿清。

軍隊和後勤方面要做好全面準備。

至於第三件大事,當然是朝廷的四路平叛大軍。

如今四路大軍的三路都在西南,各地叛亂的前明宗室、臣子們如今都已經被平滅,連那些想渾水摸魚的闖賊等流賊也被打的潰散,可三路大軍卻沒有收兵,反而一頭殺進了雲貴地區,大開殺戒。

當劉僑兵入貴陽,殺了貴州最大土司水西安氏,還在貴州全面改土歸流,分田分地,解放奴隸等作為傳回朝廷後,許多官員都對劉皇叔的行為大大不滿。

認為劉僑依仗身份,胡作非為。

一時間,彈劾的奏章雪片般的飛上劉鈞的御案。

對於科道官員們的彈劾,劉鈞一面還是感到很高興的,他們沒有因為劉僑的身份而顧忌。可一面,又對這些官員的眼光而不滿。

他們根本看不到劉僑在貴州所為的重要性,也看不到改土歸流的必要性,卻還在為那些叛服不常的西南夷說話,還覺得劉僑是在挑釁生非。

而劉鈞的看法恰恰相反,事實上,劉僑在貴州的所做所為,都是出自他的授意。要沒他授意,劉僑也不敢在貴州這樣大動干戈,又是殺安位,又是改土歸流。

雲貴等地現在名義上還算是明朝的土地,那些土司們是明朝封的土官,到現在為止他們都沒有上表朝廷歸附。

劉鈞將彈劾劉僑的奏摺統統挑了出來,然後全都扔過了一個箱子里,所有的彈劾摺子,統統留中不發。

劉鈞拿起筆,開始給劉僑寫信。

在信中,劉鈞稱讚了劉僑在貴州的表現,對他發動貴州的土司、漢人軍戶、土司奴隸們起來對付那些土官,很是讚賞。

從軍事角度來說,其實劉僑有六萬精銳在手,根本沒必要再動用那些前明衛所軍戶、土司奴隸和一些小土官一起協助作戰。

但從政治的角度上來說,這一著相當漂亮且極為重要。

有了這些人的參與,那貴州之戰,就相當於貴州本土的這些勢力間的鬥爭,朝廷軍隊反而成了那個裁決者。

充分的利用這些貴州土著,才是真正打破和改變貴州如今局面的最好方法。

劉鈞信中還告訴劉僑,別急著去雲南,先把貴州徹底的平定了穩固了再說。貴州身處西南中心,搞定了貴州,那周邊的廣西、湖南、四川、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