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欽封將軍 第227章 黃得功、劉良佐

史可法是漕運總督兼江北巡撫,他的部院銜是戶部右侍郎和右僉都御史。而劉鈞是湖廣提督兼湖北總兵,也掛著兵部右侍郎和右副都御使的銜,甚至都察院的銜還比史可法高。劉鈞完全有與史可法平起平坐的資格。

「末將鳳泗總兵牟文綬,拜見劉軍門!」

牟文綬是員久經沙場的悍將,此時才四十齣頭,正當壯年。他的履歷十分豐富,老家湖廣利川人,家裡是施州土司,後參與平定川貴奢安之亂,守貴陽,授參將。崇禎初的登萊孔有德之亂,又率兵參與平亂,後又駐守古北口,曾出使朝鮮,回國後,奉命援剿鳳陽,與各路官軍奪回中都鳳陽,後升至鳳泗總兵,鎮守江北各地。

不過雖同是總兵,可牟文綬身上卻沒有部院銜,只有都督府職,因此在掛著提督銜的劉鈞面前,便只得行參拜之禮。

「有勞牟總鎮相迎,劉某不勝惶恐。」

劉鈞笑著上前扶住牟文綬,他若讓牟文綬拜下去了,只怕這江北的官將們對自己可就會有意見了。

牟文綬見劉鈞如此客氣,很是高興,親自為劉鈞介紹自己麾下兩員副將。

「廬州副總兵黃得功,徐州副總兵劉良佐。這兩個打仗都很勇猛,牟某麾下大將。」

黃得功和劉良佐兩人上前參拜,劉鈞也笑著一一扶起,他仔細的打量著這兩人,都正當壯年,長的很高大。黃得功一張大紅臉,還有個酒糟鼻,身上都還帶著股酒味,一看就是個愛酒之的。

「侯爺,這黃得功愛酒,每次上陣之前,越要喝上幾口,喝過酒之後,勇悍瘋狂,因此軍中都稱黃闖子。這位劉良佐,不愛酒唯愛馬,最愛的是一匹大花馬,寶貝的跟自己女人一樣,因此人稱花馬劉。」說話的是朱大典,這些人原都是他的屬下,尤其是劉良佐,更是他當初從山東平亂之後帶回江北的。

劉鈞聽著這些名字,總覺得有些熟悉,想了許久,才想起來。朱大典、史可法、黃得功、劉良佐,這些人不都是南明時的風雲人物嗎?史可法是南明的兵部尚書,這黃得功和劉良佐好像是南明的江北四鎮之二啊。

史可法在後世可是被稱頌為民族英雄,與岳飛、文天祥並稱,印象實在是很深,連帶著跟史可法有關的黃得功等人劉鈞也都因此還記得一些。

倒是這個牟文綬總兵官,他倒沒半點印象。

不曾想,這些南明風雲人物,他今天倒是見了好幾個,而且這些人還都向他行參拜之禮。

牟文綬和黃得功、劉良佐望著劉鈞的兵,都不住感嘆,「好兵,威武之師。」

劉鈞隨他們一起入安慶城,史可法還讓九頭鳥進駐城中。劉鈞拒絕了,「他們就在城外選個空曠之處安營即可,就不入城攏民了。」

「侯爺所統兵馬真王者之師。」史可法動容稱讚。

「兵之本份而已。」劉鈞早已經習慣了大明官員們對於九頭鳥軍紀的驚嘆,「史撫台怎麼在安慶?」

史可法也騎著一匹馬,緊挨著劉鈞同行,聞言道,「我來安慶,也是梅李二督之意。兩位督臣計畫,此次會剿匪,實行南北兩面夾擊圍剿,二督臣統北路之兵,負責從北往南壓。而提督統南路之兵,由南往北剿,最後一舉將賊剿滅!」

「兩位督臣都相信信任提督,把大別山之西面交給了提督的蘄黃駐兵,以及蘄黃聯防民團,咱們南北兩路只管南北夾擊即可。」

梅之煥和李長庚的計畫很清晰,南北夾擊。

兵力安排上,梅之煥和李長庚統兵四萬,而劉鈞的南面也是四萬,其中劉鈞的九頭鳥兩萬,另外兩萬則是史可法和牟文綬各一萬。

八萬大軍,聽著就已經很嚇人了。當然,實際上劉鈞並不太相信江北的六萬大軍。這裡面肯定有很多水份,進城之後,他暗自打量路上所見到的官兵,發現大都還是睦老式的軍隊,裝備不良,訓練不精,軍紀也一般,老弱皆有的兵馬。

他還很肯定,這些兵馬一定有不少的慣例空額。如果是慣例的三四成空額,那六萬人說不定就只有四萬左右。梅之煥和李長庚四川之戰後移駐江北整軍,可時間這麼短,想要達成效果也是很難的,這麼短時間裡,能把江北的各支兵馬理清來就不錯了,至於裁撤老弱,置換裝備之類的,肯定一時難以辦到。

不過,梅李二人手裡還有一支從四川帶回去的萬餘標兵,倒不用太擔心他們。

「革左五營現在的底細摸清了嗎?有多少賊匪,具體如何布置?」

一到達安慶知府衙門,劉鈞就迫不急待的問起來。

答話的是黃得功,他本身就是駐守廬州的副將,革左五營正是在他的防區之內,對於賊匪的情況也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

「革左五營在英霍山區盤踞已經有兩年時間,期間一直假意要招安,派人拖延時間,暗中招兵買馬,墾田開荒。自今歲張獻忠復反之後,革左五營便也與之暗相往來,後來更集結向西,攻打湖廣蘄黃。被擊退之後,他們又開始向河南光州等周邊地區襲攏。」

「革左五營目前大約有二十個營頭,人馬五六萬左右。」

「五六萬。」劉鈞輕笑了幾聲,「怕是把老弱婦孺也都算上了吧,精銳老賊的戰營有多少人,塘馬多少?」

「估計有兩萬左右老賊,萬餘馬兵。」

「五營是分開駐防,還是集守一處?」

「五營賊匪盤踞於廬州府與安慶府之間的英山與霍山兩縣山區,他們分營駐守各山,但相互聯絡。」

不得不說,革左五營之前還是很低調的,他們在廬州與安慶兩府之間的山區盤踞著,緊鄰著大別山,在湖廣、河南、南直隸三省之間,雖然也有幾萬兵馬,可卻不佔據城池,只守在山裡面。

這些賊匪很理解官員們的心理,不攻城占城,那麼官軍就不會拚命來剿。然後他們又不時的派人行賄下官員,拋出一個招安受降的打算,誘的官將們更是沒心去剿了。

若不是張獻忠復反後,革左五營大舉出兵進犯湖廣蘄黃以及河南的光州等地,引得連皇帝都清楚了這五營流匪的勢大,只怕這些人還能在英霍山區這樣繼續混下去。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某以為,當先選派夜不收,潛入英霍山區,將賊之虛實打探清楚,然後我等直搗賊穴,一舉建功。」劉鈞提出建議。

安慶知府衙門裡,此時已經充做了大軍的臨時軍議廳。

江北巡撫史可法、鳳泗總兵牟文綬,鳳陽總監盧九德,副將黃得功、劉良佐以及諸道道員,知府等大批本地官將齊集,而遠道而來的湖廣提督劉鈞、湖北巡撫朱大典,總監王坤、總督盧維寧、監軍僉事瞿式耜等諸多官將也同堂議事。

廳中,總督總監太監就有三個,巡撫兩個、總兵也有兩個,副將參將等更是大把。這麼多官將在一起,首先就有一個大麻煩,誰是主將?

按理,當由文臣總領指揮,客軍聽從主場的,那麼就應當由漕運總督江北巡撫史可法指揮,但劉鈞的官銜卻又比史可法高,而朱大典還是史可法的前任。更要命的是,盧九德監督江北兵馬,而且這個太監也算是知兵,多次指揮各鎮兵馬打敗過不少流匪首領,軍中有不低威望,盧九德想要指揮這次的剿匪南面兵馬。

劉鈞也想指揮南面的剿匪兵馬,倒不是他貪權,而是他不信任別人,尤其是不信任盧九德和史可法。一個是太監,一個是文臣。

朱大典看了看有些異樣的眾人,突然笑著道,「江北湖北兩支兵馬,還需要統一的指揮調遣,鎮南侯年輕有為,統兵有術,又是陛下新晉的湖廣提督,本撫以為,此次統兵剿匪,還是應當由劉軍門來統一指揮江北湖北兩支兵馬。」

這話一出,可就等於捅了馬蜂窩了。劉鈞官爵很高是不錯,可他怎麼說也是個武臣,這樣的戰事,哪能由一個武將來總領兵馬,豈不是亂套了?

這時王坤也開口了。

「鎮南侯身掛蕩寇將軍之印,陛下早就有旨,梅督師總領天下剿匪兵馬,而李督臣總領東南六省剿匪兵馬,劉提督為東南六省剿匪諸將之首,總統諸將。現在梅李二位督臣在鳳陽,那麼安慶這邊的剿匪兵馬,自然由劉軍門總領。」

盧九德冷哼一聲,「有巡撫在,哪輪到總兵統兵!」

「鎮南侯可不僅僅是總兵,他還是湖北湖南提督,還是蕩寇將軍!」盧維寧也跟著道。

三個太監圍繞著劉鈞有沒有資格統兵,爭吵起來。朱大典挑起火頭後便坐在一邊悠然看笑,很是滿意。

史可法有些尷尬的坐在那裡,三個太監都負有監督大權的太監,平時都是凌駕於巡撫之上的,現在他們爭起來,他都不知道要如何勸說。

「不如兵分兩路,湖北軍攻英山,江北軍攻霍山。」史可法提出了一個折衷的意見。

劉鈞心裡鄙視,這算什麼折衷方案?居然還要分兵,本來都已經分為南北兩路了,現在居然南路還要分成東西兩路。對於史可法,劉鈞大失所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