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初露鋒芒 第127章 授受不親

劉鈞同意了梅清同行的要求後,梅清便對劉鈞又很順眼起來,一時忘記了剛才的不快,圍著劉鈞詢問起虎頭堡一戰的細節來。

梅清與別的大家閨秀明顯不同,對於什麼琴棋書畫女工之類的毫無興趣,偏偏就對這些沙場征伐騎射戰鬥之事,最是感興趣。

「我看你們的鳥銃打的特別的准,怎麼做到的,是用了什麼新式火銃嗎?」梅清對九頭鳥的火器很感興趣,她現在還記得之前九頭鳥銃手們的連環不絕齊射,打的賊匪直接崩潰,可卻又不傷到與之作戰的梅家家丁。

劉鈞笑笑,跟梅清接觸時間很短,可他卻有些喜歡上她了。當然,這喜歡不是男女之情的喜歡,只是純粹的喜歡這人,男孩子般的女子,真爽純真不作,這樣的女孩子後世都難見到,更別說在這個時代了。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們用的只是普通的鳥銃,不過質量方面有保證,因此不會經常出現炸膛、射不準等情況。其次,我們的銃手都經過長時期的訓練,尤其是實彈訓練,因此射擊對他們來說,那早已經是習慣成自然的事情。我的每一個正式隊員中的鳥銃手,八十步耙的命中率都在七成以上。」

梅清在一邊聽的極為驚訝,八十步耙七成以上命中率,這也太厲害了。她雖是女子,可對於火器卻不是一竅不通,相反還很熟悉。他知道,許多官軍的火銃,甚至光一個火繩的點火率,往往都只有一半。就是說,很多時候,火繩都點不著引火藥,更別提命中率了。

而點著的那一半,往往命中率也是極低的。多數官軍平時缺少訓練,操練時間少,實彈訓練就更少,因此一打起仗來,經常手忙腳亂,把射擊的步驟都搞錯,不是忘記倒火藥就是多裝了鉛子,甚至有發射時忘記開火門的,還有忘記取出通條的,有些裝了鉛彈後忘記塞布條的,結果鉛彈往往又滾出槍管的。

開槍的時候,甚至畏懼火藥池煙火噴泄,而把臉轉到一邊,或者乾脆閉著眼睛扣扳機的。更別說什麼嚴格遵守射法,開槍時槍托貼著腮面瞄準。

火銃,確實是一種先進的軍械。它比弓箭製造時間更短,它的射手訓練時間也更短,時間火器的威力也是巨大的。但同時,火器操作起來也更複雜,要求高更,又對天氣等有比較嚴格的限制,需要的是精良的裝備,嚴格的訓練等。

如果做不到這些,那麼火器反而只成了雞肋,說到底,火銃只是一種武器,關鍵的還是用的人。

沒有質量保證的火銃,沒有充足的訓練,火銃交給那些訓練不足的人手裡,根本就只是一個大號的爆竹而已。

訓練一個優秀的弓箭手起碼需要三年以上,而且弓箭手還需要強健的青壯男人才適合。而火銃不同,有足夠的彈藥加上質量保證的火銃,有三個月時間就能練出一個合格的火銃兵,甚至不必要求銃手是青壯男丁,十幾歲的少年可以,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可以,哪怕就是青壯婦人經過訓練也一樣能成為優秀的銃手。這,就是火銃盛行的根本所在。

「你的火銃看起來和一般的鳥銃不一樣啊。」

梅清很熟悉鳥銃,一眼認出劉鈞背在肩上的那把銃不同尋常。

劉鈞從肩上摘下火銃,遞到梅清手上,向她介紹道,「這叫飛龍銃,原名魯密銃,不過這銃在魯密銃上有所改進。」

「我知道魯密銃。」梅清笑著道。

所謂魯密銃中的魯密二字,準確來說指的是魯密蘇丹國,也有人稱,其實魯密是一些商人的詭稱,魯密銃中的魯密其實是滅亡了的羅姆蘇丹國,被商人以圖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名氣向大明販賣貨物,因此,最初以魯密國為名進貢的這款火銃,其實更可能來自於印度或者北非。

魯密銃最大的特別是火門去著目對準處稍遠和發機只捏,不拔砣然身手不動這兩點。即魯密銃的槍機以及火門位置,魯密銃的槍機一旦扣動便可彈回而不必用手掰回的便利之處,第二點就是火門濺射出來的火花不會灼傷射手的眼睛,也就是說射手可以在發射時不閉眼或者是少閉眼來增加命中率。

除此之外魯密銃還將原本的拐型槍托更改為方形,以減小後坐力,同時也可以盡量加大槍管的長度以增加射程和威力。同時由於魯密銃的口徑比明軍的傳統鳥銃的口徑更大,因而威力更強。

梅清也用過魯密銃,魯密銃比鳥銃打的更准更遠,但造價也更高。不過梅清仔細打量著手上的這支飛龍銃,卻覺得與自己用過的還是有很多的不同之處。

這把銃前有準星後有照門,銃長五尺,重約六斤,這些基本上與她用過的魯密銃一樣,但槍托卻更彎更寬大。另外,火門蓋似乎也有些不同。

「這有些不同,有什麼特別用處嗎?」梅清問。

劉鈞驚訝於梅清對火銃的熟悉,解釋道,「這把銃底火盤頂部有可以前後滑動開合的盤蓋,是特別設計用來防止點火藥飛散且還具有保險功能,防止走火。當葯池裝上引火藥後,可以關閉火門蓋,然後扣壓扳機時,轉輪軸旋轉,盤蓋開啟凸輪推動盤蓋槓桿打開盤蓋。」

「如此一來,發射前不用再用手打開火門蓋了。」梅清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裝置的特別之處。原來的火門蓋每次射擊前,得先打開裝葯,然後蓋上再往銃管里裝填彈藥,準備好後射擊時又要再手動打開,以便火繩落下點火。可打開蓋子到射擊前會有個時間差,雖然時間很短,可如果風大,那麼引火藥一樣會有被風吹跑的可能,甚至有雨的時候,會被打濕引火藥。

可有了這個裝置,實際上就等於省去了最後一道手動開火門蓋的動作。扣動扳機,龍頭夾著火繩落下,火門蓋自動打開,火繩點火,發射。既節省了一道動作,同時也把火門蓋打開火藥暴露的時間縮到最短,大大防止火藥被風吹雨淋的可能,只要不是大雨,一些小雨甚至都不會再影響到火藥點燃。

戰場之上,減少一道動作,有時就快了一分射擊時間,這點時間甚至能多發一槍,甚至是救一個戰士的命。更別說,這個自開火門蓋防風防雨了。要知道,當初北方士兵拒絕使用鳥銃,理由就是因為北方風大,火繩槍的引火藥容易被吹,不如火門槍直接用引線來的安全可靠。

「這個似乎跟合機銃上的陰陽雙機一樣的。」梅清也算是個火器行家,各種火器她都見過。

劉鈞已經有點見怪不怪了,點道道,「確實如此,其實還不止是借鑒了合機銃的陰陽雙機,這上面還有軒轅銃的痕迹。」這些火器都是當初趙士禎有感於北方邊軍總嫌鳥銃的點火問題,而特別設計出來的應對之策。

劉鈞的首席匠師是趙士禎的再傳弟子,對於這些都學過,經過改進後,最終在飛龍銃上改進了自發火門蓋,利用陰陽雙機,使得飛龍銃的性能大增。

「這槍托好比原本的魯密銃更寬,這又有什麼說法嗎?」梅清問。

「加寬槍托自然是有原因的。」劉鈞有些得意的道,魯密銃的槍托本來就比鳥銃的寬,其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好看之類的,而是寬槍托可以抵肩射擊,原本的火銃是貼腮射擊,發射時用臉來減小后座力,增強穩定性和精確度。

自後世來的劉鈞,當然知道後世大多數步槍都靠抵肩貼腮來降低後坐力,特別是抵肩射擊。而此時大多數的槍托太細,根本不適合抵肩射擊。因此,劉鈞毫不客氣的把飛龍式的槍托改成了後世步槍的大槍托式樣。

如此一來,飛龍式的射擊方式也從貼腮射擊,改為了抵肩貼腮射擊,大大提升了射擊精度。

「我可以試試嗎?」梅清聽劉鈞說了這麼多改進後的優勢,都不由的手癢了。

「當然可以。」劉鈞笑著點頭,士兵們還在打掃戰場,包紮傷員,暫時還有些時間。

劉鈞從身上取下彈藥包遞給梅清,梅清接過打開,看到的不是熟悉的火藥管、鉛子彈、引藥罐,而是一排排的紙筒子,不由的疑惑。

她也算是經常用火器了,對火銃射擊流程相當熟悉,一般火銃的裝填是很繁瑣的。首先得取一個提前定量預裝好的竹葯管,把裡面定量的火藥倒入銃管,然後再從鉛子袋中取鉛彈放入銃管,再塞一些碎布進去用通條捅實,用來固定住裡面的火藥和鉛子,不會使得槍口下垂時彈丸掉出來。

然後再從引藥罐里量一些引火藥倒入火藥池,再關上火門蓋,點燃火繩夾進龍頭,整個裝填過程才算完成,然後打開火藥池、瞄準、射擊。

在這個裝填過程中,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會使得無法發射成功。而如此繁瑣的裝填過程,每開一槍,都得好半天時間。

可現在,梅清面前卻只有這些紙筒,沒有定裝葯管,引藥罐,鉛子袋。

劉鈞取出一枚圓椎形的紙筒,「這是定裝紙彈,裡面包含了引火藥、發射葯和彈丸。」劉鈞直接把那顆紙彈用牙齒咬掉包裹彈丸的頭部,這種彈藥的紙卷非常堅韌,並且還浸過油脂,咬在嘴裡味道實在不怎麼樣。

咬開紙彈後,劉鈞先往火藥池裡倒了一點,然後蓋好火門蓋。再把剩餘的火藥全都倒進槍膛,並用通條捅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