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76章 三虎相爭我得利,一人獻計禍西川(十)

得了劉璋的小舅子,諸葛亮很是高興,沒有什麼能比抓住對方主公的小舅子更讓人鼓舞士氣了,因而對於雒城之行更是有了把握,對其問道:「城中有幾人守城?」

吳懿道:「有劉季玉之子劉循,輔將劉璝、張任。劉璝不打緊;張任乃蜀郡人,極有膽略,不可輕敵。」

諸葛亮笑道:「我自知張任能力,因而先捉張任,然後取雒城。」

諸將恭維道:「軍師英明。」

諸葛亮尋地而視,突然對吳懿問道:「城東這座橋名為何橋?」

吳懿答道:「金雁橋。」

諸葛亮遂乘馬至橋邊,繞河看了一遍,回到寨中,喚黃忠、魏延聽令道:「離金雁橋南五六里,兩岸都是蘆葦蒹葭,可以埋伏。魏延引一千槍手伏於左,單戳馬上將;黃忠引一千刀手伏於右,單砍坐下馬。殺散彼軍,張任必投山東小路而來。嚴老將軍引一千軍伏在那裡,就彼處擒之。」又喚王威伏於金雁橋北:「待我引張任過橋,你便將橋拆斷,卻勒兵於橋北,遙為之勢,使張任不敢望北走,退投南去,卻好中計。」

調遣已定,諸葛亮自去誘敵。

張任一連失了幾將,便是吳懿也是被捉了去,讓士氣大減,因而不免有些氣餒,又是將吳懿的噩耗傳送到城都。

劉璋聞聽消息後,大為震驚,急問如何處置。

大將卓鷹、張翼二人出眾道:「主公,雒城乃是城都門戶萬萬不可失去,此時我等應該速速率軍前去。」

劉璋道:「此事本公自然知道,只是城中已然不足五萬之眾,你二人還需多少人馬?」

張翼道:「只需給我二人兩萬人馬,與張任將軍匯合之後,定然可以保雒城安然無恙。」

於是,劉璋差卓鷹、張翼二將,前至雒城助戰。

到達之後,張任教張翼與劉璝守城,自與卓膺為前後二隊,任為前隊,膺為後隊,出城退敵。

諸葛亮也是迎戰,卻是引一隊不整不齊軍,過金雁橋來,與張任對陣。只見那諸葛孔明乘四輪車,綸巾羽扇而出,兩邊百餘騎簇捧,遙指張任道:「今汝何人,敢不投降?」

張任看見孔明軍伍不齊,在馬上冷笑道:「人說諸葛亮用兵如神,原來有名無實!」把槍一招,大小軍校齊殺過來。

諸葛亮果斷棄了四輪車,上馬退走過橋。

張任知道諸葛亮乃是這次荊州之兵的主將,若能誅殺此人必定能夠轉危為安,故而不能放過,急急從背後趕來。

不想過了金雁橋,見魏延軍在左,黃忠軍在右,衝殺將來。便就知道是計,急回軍時,橋已拆斷了;欲投北去,只見王威一軍隔岸擺開,遂不敢投北,徑往南繞河而走。走不到五七里,早到蘆葦叢雜處。

嚴顏一軍從蘆中忽起,都用長槍亂戳,王威一軍伏在蘆葦里,用長刀只剁馬蹄。馬軍盡倒,皆被執縛,步軍那裡敢來?

引數十騎望山路而走,張任正撞著黃忠,方欲退走,只聽得黃忠大喝一聲,眾軍齊上。

張任戰了幾個回合,終是不敵,為其所擒。

原來那卓膺見張任中計,已投王威軍前降了,一發都到大寨。

諸葛亮賞了卓膺,令其還是掌握本軍,倒是讓他感激涕零。

那黃忠解張任至,立了大功,十分得意,大笑道:「軍師,我將張任抓來了……」

諸葛亮坐於帳中,笑道:「老將軍幸苦了。」

黃忠笑道:「不辛苦,不辛苦啊……」

得了大勝,黃忠自然高興,而且以他老將的身份卻是能擒獲如今劉璋手下的第一大將,因而得意。

魏延,王威等人俱是荊州舊將,因而黃忠有此成就,他們也是高興,皆是上前恭喜。

待得好生讚許了黃忠之後,那諸葛亮方才想起張任,故意言道:「蜀中諸將,望風而降,汝何不早投降?」

張任睜目怒叫道:「忠臣豈肯事二主乎?」

諸葛亮笑道:「汝不識天時耳,降即可免死。」

張任冷笑道:「今日不降,久後也不降!可速殺我!」

諸葛亮道:「將軍乃是將之翹首,為何要為劉璋這等暗弱之主已盡忠名?」

張任聞言,只是厲聲高罵。

諸葛亮心中不忍,再三勸慰,卻是行不通。

黃忠,魏延等人,敬佩張任忠義,皆是暗暗讚許。

諸葛亮還待再勸,那張任卻是突然口吐鮮血,倒在地上。

親衛上前觀看,卻是張任咬斷舌根,自盡而亡。

諸葛亮感嘆不已,令收其屍首,葬於金雁橋側,以表其忠。

黃忠,魏延等人皆是敬佩,紛紛上前敬了一杯水酒。

張任一死,西川再無能手。

次日,諸葛亮令嚴顏、吳懿等一班蜀中降將為前部,直至雒城,大叫:「早開門受降,免一城生靈受苦!」

劉璝聞言,在城上大罵,只是張任等人戰死,那吳懿等人又是投降,再無幫手,士氣大落,因而雖然是大罵,卻還是顯得底氣不足。

嚴顏大怒,方待取箭射之,忽見城上一將,拔劍砍翻劉璝,開門投降。

諸葛亮軍馬皆是大喜,紛紛湧入雒城。

劉璋之子劉循眼見事不可為,打開西門走脫,投成都去了。

諸葛亮站的城池,還是照舊出榜安民,之後召見那殺劉璝者,乃武陽人張翼,也是好好記上一功。

諸葛亮得了雒城,重賞諸將,其後言道:「雒城已破,成都只在目前;惟恐外州郡不寧,可令張翼、吳懿引黃忠撫外水江陽、犍為等處所屬州郡,令嚴顏、卓膺引魏延撫巴西德陽所屬州郡,就委官按治平靖,即勒兵回成都取齊。」

黃忠,魏延領命,各自引兵去了。

孔明又問:「前去有何處關隘?」

蜀中降將道:「止綿竹有重兵守御;若得綿竹,成都唾手可得。」

孔明便商議進兵,道:「雒城既破,蜀中危矣。我欲以仁義服眾,且勿進兵。某作一書上劉璋,陳說利害,璋自然降矣。」

諸將躬聲道:「軍師之言最善,我等自當效力。」

於是諸葛亮顯示令寫書遣人徑往成都,以觀奇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