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第278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十二)

因為糜竺新進之人,雖然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說法,但呂布對她還是有幾分顧忌,要知道能否成功有效的擊敗劉備,率先要做的就是先除掉郭嘉,若郭嘉不除,則劉備就是還有反撲的機會,故而為了不讓後面的事情出現什麼紕漏,有些事情還是不能讓糜竺知道,故而呂布笑道:「只是想起了一人,此人倒是與郭嘉極為相像,也是以智謀稱絕於世之人。」

糜竺接話道:「可是那八百年興周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漢族,生於公元前一一五六死於公元前一零一七年,壽至一百三十九歲,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東海海濱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後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他是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而大周也雖然分為東周,西周,卻也是傳代八百餘年,故而有八百年興周之姜子牙。

而那張良字子房,傳為漢初父城人,也有說為陽翟人。漢高祖劉邦的謀臣,秦末漢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漢王朝的開國元勛之一,「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後,張良及時功成身退,避免了韓信、彭越等鳥盡弓藏的下場。張良在去世後,謚為文成侯(也稱謚號文成),此後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

無論是姜子牙,還是這張子房,其謀略堪稱世之少見,糜竺用這二人比喻郭嘉雖然有推崇郭嘉的意思,但是聯繫剛才他用郭嘉比喻田豐,倒是讓呂布對其生出幾分好感,而且這二人皆是名人,糜竺可以猜到這二人倒是合情合理,只是合情合理之中卻少了幾分明見,因為這只不過是眾所皆知的。

好一個糜竺,僅僅一句話,就將自己歸納到了大眾之中,當日田豐稱其為呂不韋,這傢伙可是位高權重的重臣啊,若是這般比如,難道是要說自己欺凌主上不成?故而糜竺需要好生扭轉自己在呂布心中的形象,越是平凡則越能活的長久。

呂布此時倒沒有想糜竺的心思,只是笑道:「姜子牙與張良的確是人中翹首,但是他二人所輔助的君主皆是成就霸業,劉備雖能,但是遇到的是我呂布,只怕能夠保住他的性命就算不錯,這霸業嘛,卻是不能。」

「屬下話語不周,還望主公見諒。」糜竺聞言起意,便就順勢求饒。

呂布也不在意,只是安慰了幾句,便就再道:「若是用這二人比如郭嘉雖然在智謀上的確附和,但是在處境上卻是萬萬不同。」

糜竺道:「主公真知灼見,想必另有人選。」

「不錯」,呂布笑道:「不知子仲可知范增?」

范增是秦朝末期農民戰爭中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秦末著名政治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秦二世二年,范增投靠了項羽的叔叔項梁,勸說他立楚王的後裔為楚懷王,以此號召天下百姓。在項梁陣亡後,他跟隨項羽,成為他的重要謀士,後來封位歷陽侯,項羽尊稱他為「亞父」。

《史記?項羽本紀》載:「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計。」

公元前207年,秦軍圍鉅鹿,楚懷王命宋義、項羽救趙,他為末將。後歸項羽,為其主要謀士,被尊為「亞父」。曾屢勸項羽殺劉邦;羽不聽,反中劉邦反間計,削其權力,憤而離去,病死於途中。劉邦嘗言:「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在歷史長虹之中,謀士,這是一個極為令人嚮往的字眼,而他身後所出現的人更是讓無數人敬佩模仿,有些人喜歡姜子牙,有些人看重張良,有些人推崇諸葛亮,周瑜,有些人敬佩荀彧,崔琰,有些人談笑劉基……而在這麼多人之中,呂布居然唯獨看重范增,一個七十歲高齡方才出仕的老頭。

當初秦國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殘暴,秦二世昏庸,導致天下大亂,其後六國後裔紛紛重新冒頭,其中率先者便是一個叫做陳涉的人。陳涉能夠得民心,因為打出了楚將項燕和公子扶蘇的旗幟,而項氏的興盛,因為擁立了楚懷王孫心;而諸侯背叛他,也是因為他謀殺了義帝。

義帝可算是一個被低估的天下賢君,僅僅是派遣沛公入關而不派遣項羽,在稠人廣眾之中識別卿子冠軍、並且提拔他做上將軍這兩件事,若不是賢明之君能做到這些嗎?項羽既然假託君王之命殺死了卿子冠軍,義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項羽謀殺義帝,就是義帝殺了項羽,這用不著智者指點就可知道了。范增當初勸項梁擁立義帝,諸侯因此而服從;中途謀殺義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實豈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爭而卻沒有被接受。不採用他的忠告而殺死他所擁立之人,項羽懷疑范增,一定是從這時就開始了。

況且擁立義帝,范增實為主謀。義帝的存亡,豈止決定楚國的盛衰;范增也與此禍福相關。絕沒有義帝被殺,而單單范增能夠長久得生的道理。項羽殺卿子冠軍;就是謀殺義帝的先兆;他殺義帝,就是懷疑范增的根本。難道還要等到陳平出反間之計嗎?物品必定先腐爛了,然後才能生蛆蟲;人必定先有了懷疑之心,然後讒言才得以聽入。陳平雖說智慧過人,又怎麼能夠離間沒有疑的君主呢?

在項羽殺卿子冠軍之時,項羽和范增並肩侍奉義帝,還沒有確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慮,有能力誅殺項羽就殺了他,不能殺他就離開他,豈不是毅然決然的男子漢嗎?但是范增年齡已經七十歲,意見相合就留下來,意見不合就離開他,不在這個時候看清楚是非、留的分寸,卻想依靠項羽而成就功名,淺陋啊!這也是呂布唯一覺得范增不如張良的地方,不過即使這樣,范增還是被漢高祖所畏懼:范增不離去,項羽就不會滅亡。唉,可以這樣說:范增人中之豪傑!

倘若,僅僅是倘若,若是范增不是七十歲遇見項羽,而是三十歲,四十歲遇見項羽,他是否更能為其所用呢?

呂布不知道,但他知道的是如今的郭嘉就如同范增,他是留在劉備身邊的唯一一個可以跟他的智囊團相匹敵的人,也可說一句:郭嘉不離去,劉備就不會滅亡。

果然在數日後,從後方急急馳來數百騎,卻是帶來了一個極差的消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