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第238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五)

鄭玄身為朱雋舊友,又曾同朝為官,自然也知道朝廷為了保洛陽向馬騰以朱儁之命換取的苟且之事,對於當時對漢室念念不忘的鄭玄來說,這無疑是狠狠的刺了像自己這樣的忠漢之人一刀,現在又聽得後人如此看待,自然心中也是不太舒服。

現在鄭玄雖然也對漢室還抱有希望,但是相比較以往則弱了很多,加上他早年就歸隱山水間,倒也沒有了太多感觸,只是對漢室沒有但對老友,對朱皓卻是極為關心,要不然也不會收其為入室弟子,細心地加以指導,期望能夠一次化解他心中的鬱氣。

看著一個本來有大好前程的故人之後,始終沉靜在過往痛苦的回憶中慢慢失去鬥志而不能自拔,鄭玄感到很失望也很痛心。

至於蔡琰,也是深有同感,雖說當初其父蔡邕有失節之處,委身於董賊,但那也是權宜之計,之後更是大力進言,讓董賊少增殺戮,不想其後還是被王允所殺,一樣的遭遇,一樣的心情,但是幸得蔡琰早早遇到鄭玄,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姑而二人臉上俱是聞言變色,為朱皓深深擔憂。

且不管鄭玄兩人怎麼想,呂布卻也沒有多想什麼,而是言道:「為保百姓周全是為義,為保漢室安穩是為忠,此等大義大忠之人,又豈會在意身後人的評價,朱兄若還是不能明白當時朱公捨身之意,你又怎麼能配當你父親的兒子?!」

朱浩身軀一震,急迫道:「你當真認為我父親乃是忠義之士?」

「當為天下人的表率,布,深慕之。」呂布正色道。

朱浩頓時淚流滿面,轉身疾步而去,隨後面對大門跪地哭泣道:「父親,人言你愚忠朝廷,頑固不化,兒亦如此想,卻不想今日才得知父親大義啊。」痛哭之下,頗有瘋癲之意,好在多年來的磨練,早就讓朱浩學會了控制感情,在好好的發泄了這幾年的悲憤的壓抑後,朱浩擦乾眼淚,重新展現他的自信,笑著謝道:「多謝溫侯的開解。」

看著朱皓難得一見的笑容,知道他已經走出了那個陰影,呂布也是為他高興。

而鄭玄,蔡琰二人則更是高興,畢竟在朱浩的身上始終都流著朱儁的血,也想把朱浩看作自己的子侄來培育,現在的他才是那個可造之才。

鄭玄上前撫慰道:「侄兒能夠解開心結,讓老夫放心不少啊。」

朱浩也很是感動,結開心結的他現在才能感受到來自鄭玄他們的點點溫暖,又是一拜倒地,哭道:「侄兒無用,讓叔父擔憂了。」

鄭玄扶起朱皓,笑道:「想通了就好,想通了就好。」

途中這麼個小插曲,讓鄭玄也是開心不少,事前對呂布的不滿,此時卻是全部轉化為了感激,因而也是含笑道:「老夫此次前來,不為其他的,便是因為聽到奉先準備對劉玄德用兵,不知是不是事實?」

「不錯」,呂布也是直言道:「四月中旬,本侯就決定對劉備發動全面戰爭。」

鄭玄本道呂布勢必還要多加解釋,想不到她居然如此直白,稍稍一愣便就重新安神笑道:「若是老夫相勸,不知溫侯可否不要輕起戰端,使百姓塗炭?」

呂布不答,反而是問起一事:「鄭公,您覺得秦始皇是個什麼樣的人?」

秦始皇帝(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因生於趙都邯鄲(今屬河北),故又稱趙政(先秦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朝的開國皇帝,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共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地方廢除封建制,代以郡縣制,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帝國的創立者。

秦始皇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回歸線以南),北據為塞,並陰山至遼東。」此外,秦始皇還開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賓至雲南曲靖一線,控制了當地的部族國家,將政治勢力伸入了雲貴高原,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但是在秦始皇的晚年卻是接連做出幾件錯事,先是「焚書坑儒」,接著是修建「阿房宮」勞民傷財,最後不顧國內多年征戰的實際情況,強征數十萬壯丁修建長城,最後導致到了秦二世繼位以後,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最後中國第一個帝國終是被項羽,劉邦等人覆滅。

固然漢朝的創始人劉邦是推翻秦朝的起始人之一,但是漢人對秦始皇卻是褒貶不一,作為武人很多人其實是十分敬重他的功績的,但是作為讀書人,大部分卻是要痛罵,畢竟那「焚書坑儒」的事迹實在是太過殘暴。

鄭玄作為當世最懂書的人,自然對秦始皇有一番見解,不像其他人一般只剩下負面評價,能夠做出中肯評價:「始皇統一六國,結束群雄紛爭之局面,我華夏大地因為他至少少了一百年的紛爭,只可惜當他坐上皇座之時,卻做出許多不合民心的行為,他不明白他能夠用武力去征服天下,但決不能只用武力去治理天下。」

「鄭公的說好啊」,呂布贊道:「能夠用武力去征服天下,但決不能只用武力去治理天下,這是秦始皇最根本的錯誤,但是我等也必須肯定,若不是有了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只怕華夏大地此時是邊地枯骨,慘不忍睹。自春秋戰國以來,群雄紛起,諸侯混戰,互相攻伐之間戰死的,餓死的,病死的,只怕是一百個長平之戰也比不上的,您說對不對?」

長平之戰,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此場戰爭,發生於最有實力統一華夏大地的秦趙兩國,結果使趙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令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於同時代各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參戰人數趙軍四十五萬人,秦軍保守估計也在百萬以上,而在這一戰中,至少有六十萬人失去了生命,乃是戰國時代最為慘烈的一戰。

以鄭玄的才智,其實也是已經能夠聽出呂布話中的意思,但此行目的明確,卻還是不能放棄,便道:「此事怎麼能混覺在一起,劉玄德乃是漢室宗親,而且與溫侯你有同門之誼,又怎麼能等同於那些諸侯國,只要你與劉玄德同心協力,相信光復漢室的那一日也絕對不會遠的。」

劉備當年也是師從盧植,算起來還是呂布的師兄,加上那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便是鄭玄也是願意相信劉備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漢室,這也是他願意千里而來說服呂布不要出兵的最大一個原因。

「鄭公……」,呂布言道:「若只是一個漢室宗親的名聲,便就能夠讓你安心,那麼我呂布也且告訴鄭公,這天下若是不除劉備,只怕漢室威信再無回覆至前的機會了。」

鄭玄被呂布直言否決,不由有些不滿,語氣中也會帶上火氣,道:「好,你溫侯倒是跟老夫說說,為何一定要與劉備開戰,又是為什麼不除劉玄德,這漢室就不能整治了。」

「請恕呂布放肆,敢問鄭公一句,當年周公為振興周室天下,是不是剿滅了幾個欲要自立的諸侯國?」呂布問道。

「不錯」,鄭玄應道:「確有其事,不過隨後周公可沒有亂殺無辜。」

呂布再問道:「再問鄭公,當年文景之治當中發生的七王之亂者,可是何方人物?」

「這……」鄭玄聞言卻不能答,非是他不知道,而若是他答了出來,便是對他原先的話最大的打擊。

「七國之亂」是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為首發動的一次同姓王聯合大叛亂。參與叛亂的七國的國王是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

漢景帝三年,景帝和晁錯認為吳王劉濞有罪,趁機欲削他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劉濞就乘機串通楚、趙、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六國的諸侯王,發動了聯合叛亂。劉濞發兵二十萬,號稱五十萬,為主力。同時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用「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舉兵西向。叛軍順利地打到河南東部。

景帝因此很惶恐,先從袁盎議殺了晁錯,想滿足他們「清君側」要求換取他們退兵,但晁錯已死,叛軍不退,還公開聲言要奪皇位。叛軍至梁國,為景帝之弟梁王劉武所阻。至此時,景帝才決心以武力進行鎮壓。

其後,太尉條侯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以奇兵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只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大破叛軍。劉濞為東甌王所殺,其餘六王皆畏罪自殺,七國都被廢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