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基確實慌了。
也是他上任齊省以來,第一次信心動搖,第一次感到內心恐慌,更是第一次有了難以為繼的無力感。
想不到,周鴻基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個人怎會悍不懼死,非要以死相拼?既然連死都不怕,朱振波怎麼不一口咬死何江海?
再說以朱振波身上的事情,未必就一定會是死刑。怎麼著也是好死不如賴活著,別人死總比自己死要好,他怎能傻到連命都不要的程度?
當然,周鴻基理解不了朱振波的做法,也沒法當面向朱振波問個清楚,只覺得難以接受這樣的現實。
只不過,更難以接受的現實,還在後面……
京城,中紀委。
隆家城接到了邱仁禮的電話。
明年換屆,隆家城必定要退下,因此,現在基本上已經全面開始收局了,該提的人,一定提上來。該踩的人,一定踩下去。對於壓不住上升勢力的新生代力量,也到了摒棄成見握手言和的時候。
下了,就要有準備下來的覺悟。沒有人可以永遠坐在台上,既然上台,就有下台的一天。
忽然間,望著窗外鬱鬱蔥蔥的綠蔭,隆家城竟然有了一絲明悟。
和別的有過矛盾的人可以做到握手言和,但和一人卻做不到。不是他不想,而是對方不想。
……夏想。
隆家城自知擔任中紀委書記以來,得罪的人數不勝數,他雖然不能自認都是問心無愧,但也知道,不管坐在哪個位置之上,總會得罪許多人,除非跳出官場。
得罪人不怕,哪怕是得罪勢均力敵的對手,怕就怕,得罪一個各方力量都認可的後備力量。
當年秦唐的一場大雨,一直也在隆家城心中揮之不去,因為他和夏想也接觸過幾次,但對於夏想的為人,還是不甚了解。而夏想對秦唐當年的事情是否還耿耿於懷,又會採取什麼報復手段,他也心裡沒底。
夏想是後備力量不假,但在三五年之內還沒有能夠左右他的命運的實力,所以他並不擔心多少年之後是夏想的天下時,夏想會對他如何,因為到時早就時過境遷,他是否還在人世還要兩說。
但在隆家城眼中,夏想和別人大不一樣。別人或許要等上位之後才能對他造成威脅,但夏想不同,夏想現在就有可能對他帶來不利的影響!
未必能帶來傷害,但有可能中紀委會被打個耳光。中紀委被打,就相當於他被打,或許天下百姓不知道,但在官場中人的眼中,都很清楚中紀委上次到魯市,功敗垂成,狼狽而歸。
此次再去魯市,雖然有中紀委副書記坐鎮,但隆家城不知何故,心中依然有點不安。或許是自從夏想擔任了省委副書記之後,一下變得成熟了許多,不但事事圓潤,無懈可擊,和以前總是衝鋒在前不同的是,他現在改變了策略,躲在背後,讓人抓不住他的影子,他卻將別人的疏漏看得清清楚楚。
隆家城很是擔心夏想表面上居中,卻會在暗中挖坑讓崔百姓向里跳,因為夏想的手段總是讓人防不勝防——其實隆家城猜對了一半,崔百姓確實跳坑了,但坑不是夏想挖的,而是周鴻基無意之中挖成。
等於是,自跳自坑。
從上次中紀委在魯市無功而返之後,隆家城就意識到,當年的一場大雨之仇,夏想總會還回來,他一直未曾有絲毫忘記。
不過如果因為魯市有夏想,中紀委有案子要辦也要退避三舍的話,也太窩囊了,最終隆家城還是派出了崔百姓前往魯市,就久拖不決的何江海案件,準備划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崔百姓不比崔向是半路出家的紀委書記,他一直在下面的紀委打轉,從市紀委書記一直到省紀委書記,辦過無數案件,經驗十分豐富,手腕也很是圓滑,相信由他出面,必將馬到成功。
電話鈴聲突然響起的時候,隆家城已經將齊省的事情拋到了一邊,正在批閱文件。秘書接聽電話之後,又及時轉接了進來。
如果是一般省委書記的電話,想直接和隆家城通話,也不可能,但邱仁禮不是一般省委書記,而且他和隆家城認識多年,多少也有點私人交情。
隆家城接聽電話之後,一聽是邱仁禮的聲音,心中就先跳動幾下。說實話,辦了無數大案要案,從來沒有一個案件如何江海的案件一樣讓他大感頭疼,如果僅僅是因為何江海是平民一系的人馬也就好了,問題還在於,齊省有一個態度不明並且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夏想。
「仁禮,有什麼事情?」在邱仁禮面前,隆家城不敢託大,很客氣地問道。
「隆書記,齊省現在有民情對峙的跡象,我希望中紀委的辦案,以不影響齊省的安定團結為前提。」邱仁禮上來就掌握了主動權,因為他確實從朱振波的死亡事件上,敏銳地發現了齊省大亂將起的可能,「崔書記在辦案期間,魯市公安局副局長朱振波在被中紀委提審兩次之後,意外死亡,現在省委鬧得沸沸揚揚,市局群情激憤,百姓眾說紛紜,省委現在很被動……」
……聽完邱仁禮簡要介紹的朱振波死亡事件之後,隆家城震驚了。
怎麼會……出了這麼大的事情?
又怎麼會出事之後,不是崔百姓第一時間彙報,也不是周鴻基第一時間上報,反而是邱仁禮最先打來電話,直接向中紀委提出了質疑,等於是直接讓他下不來台!
隆家城無語了,憤怒了!
誰在背後做的手腳?
又是誰在故意抹黑中紀委的形象,分明是讓中紀委再次敗走,分明是讓中紀委在齊省威風掃地,再也沒有權威可言!
邱仁禮也真有一套,身為省委書記第一時間打來電話,不僅僅是代表齊省省委表達對中紀委的不滿,也是對崔百姓等中紀委調查人員工作不利的委婉批評。
但……隆家城憤怒歸憤怒,也必須要照顧邱仁禮的情緒,封疆大吏的面子必須照顧,況且邱仁禮並非一般的省委書記,他下一步也將進入國家領導人的序列。
更況且事實擺在眼前,魯市公安局副局長確實死在中紀委的眼皮底下。
隆家城雖不敢猜疑是夏想的手筆,但他知道,中紀委如果不做出姿態,是過不了關了。
「仁禮,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也很痛心。我會親自打電話給崔百姓同志,要求他注意工作方法,並且暫停調查工作,直到查出事情真相。」隆家城也不可能馬上就讓崔百姓撤出齊省,否則也顯得太狼狽了。再說事情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就離開,也不符合規矩。
接完邱仁禮的電話之後,崔百姓和周鴻基的電話,才相繼打了進來。
在已經落後邱仁禮一步的情況之下,再商議善後對策已經無濟於事了,因為主動權已經掌握在了邱仁禮手中。不過當隆家城聽說齊省省委方面不但拍照留存了現場,還全權接手了調查權,並且由夏想牽頭,他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測,恐怕事情的背後,還真和夏想有推脫不了的干係。
好在當他聽到崔百姓和周鴻基肯定朱振波是自殺,而且中紀委在辦案過程中,沒有任何逼供的情況,他也就放了心,心想雖然崔百姓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相信在孫習民和周鴻基的策應之下,等崔百姓過了眼前的一關,依然可以重新掌握主動權。
朱振波以死相拼,能奈崔百姓和周鴻基何?不過是折騰一點風浪,颳起一陣旋風,然後就煙消雲散了,應該說,肯定會是白白死掉了。
不能說是隆家城過於樂觀了,也不能說是崔百姓和周鴻基在震驚之餘,憤怒之後反而更堅定了要抗爭到底的決心,只能說,他們還是缺乏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眼光。
話又說回來,其實也不怪他們沒有眼光,實在是他們被夏想迷了雙眼,都認定是夏想在背後出手,其實他們都錯了,朱振波之死,和夏想還真是沒有一毛錢關係!
既不是夏想指使,夏想也事先毫不知情,對夏想來說,也是完完全全的一次意外。
……
說是意外,其實也何嘗不是必然?
夏想接手調查朱振波死亡真相的職責之後,立刻要求省公安廳控制現場,並且要求省委宣傳部封鎖消息,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該做的防範措施必須要做,儘管他也知道,導火索已經點燃,他要的事情,只能緩解,不能阻止事態的發展。
走完該走的程序之後,夏想親自去了一趟市委,在市委書記李童召開的緊急會議,夏想主持了會議,提出了省委對朱振波死亡事件的三點指示精神,要求市委市政府動員起來,嚴防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將所有可能的突發情況,都儘可能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以說,朱振波點火,夏想不得不臨時充當了滅火員的職責,周密部署,嚴防死守,要杜絕事情呈蔓延之勢,儘管夏想知道,恐怕在朱振波死後的一個小時之內,齊省的戰火就全面點燃了。
果然如此,當夜還算平安無事,第二天一早,就出現苗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