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世界大戰 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

北京和會之後,斯大林被判處絞刑,歐洲文明墮落,挪威的諾貝爾委員會宣布,把諾貝爾和平大獎授予中國總統李經述和美國總統威廉·塔夫脫,以表彰他們在調停歐洲戰爭,建立聯合國組織,遏制斯大林主義在世界蔓延的巨大貢獻,這在歐洲引起了巨大爭議。

作為中國大總統,李經述雖然為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正義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也下令中國的軍隊橫掃了整個東南亞,出兵佔領了中亞和西伯利亞,中國還是歐洲戰場的主要軍火商,英國一些報紙認為,中國在這次世界大戰中是趁火打劫,根本目的不是為了世界和平,而且中華文明不尊重個人和自由,中國人不配得到諾貝爾和平大獎。

李經述當時正在思考墮落的歐洲文明,隨即發表了《新世界的希望》的聲明:「中國公民及全世界公民們:獲此殊榮,我深懷感激和謙恭。諾貝爾和平大獎,表達出這世界的最高理想——儘管這世界存在不可避免的殘酷戰爭,但我們人類並不甘心聽憑命運的擺布,我們將用行動推動歷史向和平和正義方向發展!

不過,如果不坦承我得到這項獎所引起的激烈爭議,那我就不誠實了。與我獲獎有關的爭議,可能在於我是一個剛打完數場戰爭國家的大總統,也就是三軍統帥。正是我派遣成千上萬名中國的軍人遠赴戰場,橫掃了東南亞、中亞和西伯利亞。但是,我們的戰爭,是正義的。

傲慢的西方人,現在應該睜開眼睛,好好重新審視現在的中華文明!這個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持續數千年的文明!

古代中國,勇於進取,以開闊的胸懷包容四海,開拓疆域,漢族與眾多少數民族共同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與此同時,在對外交往活動中,中華文明一方面積極吸取其他國家和民族之所長,另一方面盡自己之所能,無私地將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如四大發明推向世界。

中國有句老話,『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國』。中華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禮樂教化,推崇仁義禮智信,也都信奉聖王政治。當然,中華文明不僅儒家一家。中國古代最偉大史學家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將社會人首次劃分為:『陰陽、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後來,劉歆在《七略》中,又增縱橫、雜、農、小說等為十家。

從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宋明理學,中華的文化,就是這樣傳承的,孔子講『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是說,祖先崇拜。就是我們的宗教。

不難看出,中華傳統文明曾有過輝煌的過去。不過人類踏入現代文明社會後,東方各國大都成為遲到者,中國就是其中突出的典型。一個國家在文明行程中遲到,會造成歷史的悲劇: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甚至國家全境或部分地區淪為他國的殖民地,晚清中國,就經歷了這樣一個階段。

我們中國人對這種痛苦與屈辱,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中華傳統文明孕育了綿延不絕的宗法制體系,非常不利於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個體的自由和尊嚴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社會生產力自然沒有得到解放。在宗法制的古老社會體系,個人只是三綱五常宗法關係中的一顆棋子,人際關係毫無平等和自由可言。我們思想文化領域尊聖宗經,沒有思想和言論自由。製造偶像,編造信條,強迫或哄騙人們頂禮膜拜,這是歷代統治者和暴民首領的愚民術。

在經濟方面,重農輕商的傳統根深蒂固,跨越省區的貿易特別是到一些邊疆從事經濟活動,常在禁止之列。海外貿易更屢屢被禁,市場經濟在政權重重壓制下基本消亡,而不像西方自古以來鼓勵和保護貿易自由,甚至支持海上牟利探險乃至掠奪。中國的現代轉型相當困難!所以在閉關鎖國環境下生長、見少識淺的中國知識分子,曾在屈辱和激憤情緒支配下,冀圖『畢其功於一役』,成為極端思潮的俘虜。從慈禧太后到義和團,異口同聲『不準以夷變夏』,即使國門被沖開,也堅守思想壁壘;現代文明的傳播異常艱難!而一些革命黨,又沉溺於『革命』和奪權,而疏於具體制度建設。

直到中華帝國時期,中國才衝破思想牢籠,拋棄了狹隘的民族、國家觀念,學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先進文明,引入了科學和民主,工商立國,立法保障個人的自由和尊嚴,保障財產權和市場經濟,建立公民社會,保障中國成為一個人人享有言論和信仰自由並免於恐懼和物質匱乏的世界,中華文明才浴火重生。

歐洲和美國人民,都是在贏得自由之後才最終享有和平。從現在起,中國將認為,在那些公民無權自由發表意見或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宗教、不能選擇自由集會的地方,和平是不穩定的。從今之後,中國最親密的友邦,將都是保護公民基本權利的政府!

現在,我們中國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奮鬥,才剛剛開始!中國現在的人口,我可以告訴大家,將近六個億。也就是說,中國一個國家的人口,就超過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諸位想像一下,三分之一的全球人口,在中華新文明下鳳凰涅盤,這將是六萬萬中國人為自己的國家有理由為之感到驕傲的業績!

中國人現在認識到,我們基本上都在追求同樣的東西:我們都希望在我們一生中,給自己和我們的家人帶來某種程度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我們希望社會朝自由、自決、平等和法治向前推進。中國將是這種新文明的繼承人!未來,中國將尊重不同國家的獨特文化和傳統,但中國仍將一如既往地為全人類共同的理想而大聲疾呼,全世界所有自由的人民和自由的國家都有責任明確宣告,我們希望和歷史的潮流站在一起,中國的奮鬥將就是全人類的奮鬥!

我知道,人性不是完美的,這個世界,文明與暴力的戰爭永遠不會停止!但我們仍然可以相信,人類的狀態是可以改善的;即使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不是個理想世界,我們仍然能夠追求讓它變得更美好的理想。如果我們喪失了這個信念——如果我們覺得這個信念愚蠢或過於天真,那麼我們就喪失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我們就失去了有所作為的信念。這樣的信念,應該迸發出神聖的火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中激蕩!

我承認,不平等的壓迫將經常伴隨著我們,但我們仍奮力爭取正義。我們可以認為,腐敗難以消除,但我們仍積極要求獲得尊嚴,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可以知道,戰爭將會爆發,但我們仍努力爭取和平。我們可以做到——因為這是人類進步的歷程,這是全世界的希望,也是新世界的希望!」

李經述的聲明發表後,全世界的報紙和廣播都報道了這篇《新世界的希望》,對他獲獎的爭議迅速平息下去。歐洲人重新認識了中華文明,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引進科學和民主、人權的中華新文明,成為許多國家學習的榜樣!他們重新找到了方向,紛紛上街遊行,學習中華文明一時成為世界輿論的主旋律。中國的威望和影響力,在世界達到了頂峰,而且這影響力,是深入人心、名副其實的,不是自吹自擂或者靠收買歐美媒體虛構的。

與此同時,在李經述的帶領下,中國國內的改革也緊鑼密鼓開展起來,包括政府參與土地交易導致的猖獗腐敗,不平等的教育和稅收制度等,這些問題,都是中華新文明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李經述知道,時間之快,正如時代之慢!即便再好的制度和文明,要開啟一個新時代,需要很長時間的艱苦努力!中國的現代轉型,必然是一個長期的改革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改革越到後期,會越困難,因為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在現實世界,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確實比觸動他們的靈魂更難!

但李經述知道,這一場改革的攻堅戰,他將排除萬難,勇往直前,因為這一場仗,關係到中國的未來,他絕不能有一絲懈怠,中華文明必須革新,在中國落地生根,這樣才會誕生一個公平的新世界!對一個國家來說,公平與正義就像陽光一樣不可缺少,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道路和希望!

那天,他們一家人正在吃飯,李經述問大兒子李尚民:「這十五年來,我這個總統,主要精力放在了建設軍事強國和外交強國上,反腐敗也沒有太深入,發展經濟的重擔和相關制度,主要由內閣總理盛宣懷和財政總長席家棟設計。現在中華帝國雖然國富了,有錢人也很多,但好像多數民眾沒有根本的轉變,居民貧富差距很大。你總喜歡了解民間疾苦,說老實話,現在的中華帝國,你看能算公平正義嗎?你的同學們都有什麼想法?」

李尚民當時在北京大學念書,想了半天,回答道:「回稟父親,現在多數年輕人對中國的強大還是很欣慰的,至少現在中國人民沒有戰爭的威脅,中國也不用看西方列強的臉色,這一點國民都是很自豪的。但說句實話,我常聽同學說,年輕人要當一輩子的房奴,都不敢有夢想了。還有,多數年輕人對官商勾結的腐敗深惡痛絕。」

李經述點點頭,說:「官商勾結過頭了,受傷害的是老百姓,確實應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