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世界大戰 第210章 瘋狂的巨炮

列日堡壘,那天天色剛蒙蒙亮,默茲河上方白霧濃得化不開。一隊二百人的德國官兵,穿著英國遠征軍的軍裝,偽裝成支援比利時的英軍,跑到萊曼將軍所在的堡壘前。這兩百名德國官兵都是魯登道夫精挑細選的,英語說得不錯,他們不費吹灰之力,竟然敲開了列日那座堡壘的大門!

領頭的德國上校西摩爾很高興,吹了一聲響亮的口哨,這暗號是從德軍做好戰鬥準備。二百名德國官兵進了堡壘,堡壘的大門馬上關閉了。西摩爾意識到不對勁,喊了一聲:「大家小心!」

但是,時間已經太晚了,迎接他們的,是比利時的機槍手,一陣「噠噠噠」的槍聲過後,狹窄的通道里,德軍紛紛倒在了血泊之中。西摩爾身中了五槍,他們全軍覆沒。

比利時的萊曼將軍身經百戰,早識破了魯登道夫的詭計,他預料到英國遠征軍不會來得這麼快,而且,德國人英語再好,也不免有一些德國口音。

二百名精銳的德國官兵竟然有去無回,無一倖免,全部被擊斃,魯登道夫悲痛欲絕,下令用野戰巨炮猛烈轟擊列日堡壘,但還是沒有效果,常規的巨炮,對於列日鋼筋混凝土的地下工事如同撓痒痒,反而因為巨炮離堡壘太近,巨大後坐力和碎片誤傷了很多德軍。

德軍在比利時的列日要塞遇到頑強抵抗,一晃就是十來天過去了,段祺瑞等將領在戰情分析會上,都覺得德國人的西線戰事不會太順利,在列日恐怕要僵持一兩個月的時間。李經述提醒他們說:「別忘了,德國人有『大貝爾塔』巨炮!早在本世紀初,德軍總參謀部就要求設計一種用於攻克堡壘的能在陸上運輸的最重型大炮,重型火炮對於進攻要塞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我估計這種瘋狂的巨炮,會幫助德國人攻下列日堡壘的!」

德軍在和中國結盟瓜分俄國時,就開始研製「大炮王」,任務交給了阿爾弗雷德·克虜伯之子菲利茨·克虜伯。菲利茨·克虜伯組織了一大批有經驗的火炮設計師與工程師進行集體攻關,在1909年就秘密研製出一種巨型臼炮,並以菲利茨母親的名字命名,稱為「大貝爾塔」炮。這種炮長7米,炮口直徑420毫米,在此之前,已知的各種大炮中以英國343毫米口徑的海軍炮和海岸炮兵的279毫米固定榴彈炮最大。到1909年8月世界戰爭爆發時,克虜伯已生產了5門420毫米口徑鐵路大炮和2門公路大炮,這種重型火炮應是一種短炮管的臼炮,能以高角度發射,使炮彈落在堡壘的頂部,同時又能相當準確地擊中特定目標。

果然,不久魯登道夫於是向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申請使用一種特製的巨型攻城榴彈炮——「大貝爾塔」巨炮。運到的「大貝爾塔」炮的炮身連同炮車重達120噸,能將近1噸重的炮彈發射至15千米之外的目標。每發炮彈用掉的發射葯,就近400斤,需要200多名炮手操作。然而,它太笨重了,搬運時必須將其分解開,鋪設專軌,才能把它運到炮座上。同時,由於它發射時會產生巨大後坐力,因而必須澆築幾米深的混凝土底座,僅安置炮位就需要6個小時。

8月9日,當攻城大炮還在路上時,德國政府作了最後一次外交努力,嘗試說服比利時人讓出一條道來,讓德軍過境攻擊法國。這份通過中立的荷蘭國大使轉交的外交備忘錄,在8月12日送到了比利時國王的手中,內容寫得極其謙卑:「既然比利時軍隊不顧力量懸殊,對德國優勢兵力進行了英勇抗擊,從而保持了比利時軍人的榮譽,德國政府懇求比利時國王陛下和他的政府不要讓英勇的比利時軍人繼續忍受戰爭的恐怖,德國莊嚴保證絕無侵犯比利時領土之意。」

但比利時國王也知道假道伐虢的故事,不相信德國人的誠意,而且他不知道德國已經造出了「大貝爾塔」巨炮。德國如果沒有這些炮,列日要塞至少可以守一個月,這樣英國和法國援軍就到了,於是比利時國王還是拒絕了德國的「懇求」。

最終,五門「大貝爾塔」巨炮運抵了列日要塞,並且花了兩天安裝到位。8月13日,驚天地、泣鬼神的炮擊開始了,一噸重的炮彈不斷從天而降,炮彈落地爆炸時激起的塵土、碎片、硝煙形成巨大的圓錐形,升入三百米的高空,地動山搖,列日的堡壘彷彿發生了地震一般,裡面的比利時軍隊傷亡慘重。比如列日東南角上的紹德方丹堡壘,408名守軍中只有76人活著走出來投降,其他的人很多都被震死。8月15日,隆鑫堡壘的外殼被炮彈炸壞,其中的彈藥庫被引燃,轟隆一聲巨響過後,這座堡壘就化為灰燼,徹底消失了。

到8月16日,列日十二座堡壘中的十一座遭到連續猛轟後屈服了。當晚,萊曼將軍指揮部所在的隆森堡壘,被直接命中而摧毀,他本人也被震暈。萊曼將軍被救活後,魯登道夫讓德國的軍官帶他走。萊曼將軍取下他的指揮刀,交給魯登道夫:「請務必在戰報中說明,我是在昏迷的狀態下被俘的。」

魯登道夫沒有接受他的指揮刀,冷冷地說:「你的指揮刀並沒有玷污軍人的榮譽,你留著吧。你只是很不幸,碰到的對手是我,請記住我的名字,魯登道夫!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你輸給我並不羞恥。」

德軍攻克列日,用到了克虜伯42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以及一些奧匈帝國借出的3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因為列日這些要塞在建造之初,比利時認為陸地上最大的可移動式大炮是210毫米榴彈炮,並沒有設計成可承受來自更大的圍城炮的炮彈。這一戰,「大貝爾塔」巨炮顯示了攻擊要塞的「神威」,列日要塞被攻克當天,魯登道夫被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功勛十字章,這是德軍的最高軍工勳章。

攻下列日要塞後,德國工程師迅速修復了被比利時破壞的鐵路,德國火車開始一列一列把德軍不停運往比利時,每天多達500輛車子越過萊茵河。最初每天2160列火車通過科隆鐵路橋,幾乎每十分鐘一趟,運輸軍隊和戰備物資。上百萬的德國的軍隊雄赳赳氣昂昂進入了比利時。到了8月17日早上,德國第一軍團、第二軍團及第三軍團按照施利芬計畫,繼續橫掃剩餘的比利時軍隊,迫使他們退往安特衛普。

英國遠征軍這時已經趕來了。但在魯昂上岸後,即向勒卡托和莫伯日地區集結,一路上受到法國和比利時民眾熱烈歡迎。8月17日,英國遠征軍司令弗倫奇爵士與法軍第5集 團軍司令朗雷扎克將軍會晤,因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意見不合而產生誤解和對立情緒,弗倫奇一改原先答應於8月21日完成作戰準備的承諾,告訴盟軍他要到8月24日才能準備就緒,朗雷扎克大失所望,得出英國人靠不住的結論。

8月20日,德軍克魯格第1集 團軍攻打布魯塞爾,比利時的軍隊,在強大的德軍面前不堪一擊,絕望的布魯塞爾得不到英國遠征軍的援助,不戰而降。一隊隊手持旗杆矛、戒備森嚴的德國槍騎兵出現在比利時首都的街頭。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德軍浩浩蕩蕩,綿延不絕,人數和裝備都讓比利時人大吃一驚。驚恐的市民大都只是獃獃觀望。

德軍佔領布魯塞爾後,當時,布魯塞爾所屬的西歐比德國首都柏林所在的中歐晚一個小時,德國打算抹掉這一時差,便命令布魯塞爾所有政府大樓、車站的時鐘撥快一個小時,所有居民的手錶和家裡的時鐘也要依例更改,從此進入德國時間。

剛開始,進城的德軍還是比較文明的。入城之初。3名騎自行車的德國士兵,還禮貌地詢問路人火車北站怎麼走。但是不久,入城的德軍就遭到了比利時一些激進分子和游擊隊的冷槍。於是德軍開始還擊,槍擊了平民。如果戰鬥發展成了逐屋戰爭。房舍會立即遭到燒毀或炮擊。一些村莊被夷為平地。德軍的副總參謀長小毛奇對此狡辯說:「任何形式的戰爭,戰火一旦點燃,不管哪邊是被動捲入,哪邊是主動發起,苦痛會無差別地砸向每一個平民。我們在比利時的進軍肯定是殘忍的,但我們也是為了自己的生命而戰,誰擋路,誰就必須自食其果。」

德軍佔領比利時後,繼續「施利芬計畫」,派了5個集團軍穿過布魯塞爾,向法國西北部邊境直撲了過去,目標直指巴黎!

此時,法軍的總參謀長是約瑟夫·雅克·塞澤爾·霞飛。德國和盧森堡的戰爭爆發後,他原本是法軍第三軍軍長,新上任的法國陸軍部長阿多福·梅西米舉薦賢才,把當時並不出眾,但比較年輕,而政治上屬溫和派的霞飛推上高位,讓他當了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總參謀長。

霞飛設想,德軍不能在盧森堡之西前進,也無法攻克列日要塞,所以對於德軍攻打比利時,也沒有派兵支援。正像施利芬所期望的那樣,8月,法國五個集團軍戴著白手套的軍官們,將各旅集合起來,威風凜凜地奔著阿爾薩斯——洛林殺去,渴望收回普法戰爭中這丟失的國土。這時的法國,崇尚法國著名將領福熙提出的「進攻理論」:「要勝利,就要向前進」,強調不惜一切的進攻!法國人的軍事計畫是:趕在德國人攻取巴黎之前到達柏林!

施利芬的戰略,正是利用少量的左翼在阿爾薩斯——洛林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