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改變世界 第90章 海上霸權

慶親王上位之後,基本上不管什麼政務,總理衙門和海軍衙門都是李鴻章在撐著,李經述趁機壯大北洋水師的力量,使得排名世界第六的北洋艦隊能有能力對抗任何強大的海軍,而且能夠牢牢扼住小日本的咽喉,順帶還能佔領一些海外的殖民地。李經述在佔領菲律賓後,就在菲律賓的馬尼拉修建了中國的軍港,牢牢把菲律賓控制在手裡。

1890年的時候,英國的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它的海軍建設和它的海外殖民事業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成為大英帝國的堅強基石。英國政府因此極為重視對海軍的建設,始終把它放在比陸軍更為重要的位置,這時候英國政府的海軍建設目標是「欲使其國海軍有對抗二大強國海軍之強力」,就是英國海軍要比第二、第三位的兩個國家的海軍加起來還要強大。為此,它在海軍經費投入、艦隊規模擴大、艦船技術改良等方面都採取了很多得力的措施。

因為此時英國海軍上校琅威理還是北洋水師的副提督,加之北洋艦隊的戰艦多購自英國,兩國的海軍關係非常好,李經述有意向英國海軍學習,並結成戰略同盟。

這段時期其實是各國海軍軍艦發展的黃金期。當時的時代,海軍還處於火炮對裝甲的時代。在1881年,海軍的艦炮全部由鋼製造。與此同時,一種燃燒較慢的褐色火藥出現了。這種以稍燒焦的稻草作為焦炭,硫磺的含量也小的火藥,可使炮筒增長以獲得較高的初速和較大的射程。1887年法國採用一種用硝化纖維製造的無煙火藥,或叫強棉葯。

通過改進彈丸頭部的設計,穿甲彈的穿透能力增強了。由於大口徑艦炮發射時經常對自己的艦員造成損害,於是便發展了液壓駐退裝置,這樣便可吸收發射時產生的高達一億英尺磅的後坐力,並能平穩地將火炮復進到原來的位置。由於有了這些技術改革的成果,到19世紀末,海軍炮能夠準確瞄準的射程提高了好幾倍,而且根據概略的經驗估計,在有效射程內,艦炮對最佳裝甲的穿透厚度約等於該炮的口徑。與此同時,裝甲的抗侵徹強度也在長期的複雜的冶金術的改革中獲得提高。

李經述花了大概一百萬兩白銀對北洋艦隊的「定遠」、「鎮遠」等鐵甲艦進行改造,使得北洋艦隊的面貌煥然一新,而引進的無煙火藥使得北洋艦隊的火力更加強大。

北洋艦隊的有些船隻鍋爐也進行了升級。在當時,蒸汽鍋爐能產生250磅的壓力,驅動達1.4萬馬力的三級膨脹發動機,使戰列艦的航速達到18節,巡洋艦的航速達到24節。驅逐艦上用蒸汽透平發動機代替往複式發動機,航速達到36節。

歷史上從19世紀90年代末以後的四分之一世紀里,所有戰鬥艦船的基本樣式除潛艇外都有所發展。它們的能力幾乎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同種艦船相當。戰列艦的排水量達到1.5萬噸,裝有表面硬化處理的14英寸厚的鎳鋼裝甲,裝備了16.25英寸口徑的後膛炮和重裝甲炮塔。裝甲巡洋艦通常與戰列艦一樣大,裝有6英寸厚的裝甲,並裝備9.2英寸口徑的火炮。護衛巡洋艦排水量5600噸,裝甲甲板2.5英寸厚,並裝有6英寸口徑的速射炮。

歷史上,中國海軍的落後,就是因為李鴻章和翁同龢的矛盾,導致海軍經費不足,錯失了這段發展的黃金期,李經述決心把這海軍發展的「黃金十年」充分利用起來,建立中國的海上霸權。他的目標是擁有一支雖然遠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但特別引人注目的北洋艦隊:至少要擁有4艘像定遠、鎮遠號那樣的一級戰列艦,2艘二級戰列艦,2艘裝甲巡洋艦,10艘護衛巡洋艦和大量的炮艇、淺水炮艦和魚雷艇。

這個時候,馬漢的制海權理論還沒有完全成熟,但在1886年秋當馬漢為準備擔任海軍軍事學院的職務開始研究歷史時,他發現「制海權是一個從來沒有被重視和闡述的歷史因素」。從那時起,他有了自己的天職,考察成為海上霸權國家的形勢和特點,特別是英國。他意識到有利於海上霸權發展的地理、人口、政治和民族特徵的因素,馬漢在1890年出版了《1660-1783年間海上力量對歷史的影響》,這些書追溯了英國使用海上霸權建立世界貿易和殖民帝國的歷史。作為一個島國,它省略了一筆維持龐大的防禦部隊的開支,而將軍費開支的絕大部分用來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主力艦艦隊。它的海軍利用英國的位置接近西歐的有利條件,控制著北大西洋並最終控制整個世界海域。

席慕蘭將《1660-1783年間海上力量對歷史的影響》這本書從美國帶回來給李經述看時,他如獲至寶,去找李鴻章,使得李鴻章認識到掌握海上霸權有哪些好處和怎樣發展和如何使用這種霸權。

李經述說:「海軍戰時的重要使命是控制海上交通水域,以保護己方貨船及運輸的安全,同時阻止敵人使用這些水域。在和另一支擁有主力艦艦隊的海上強國發生衝突時,只有靠自己的更為強大的艦隊摧毀敵人艦隊或使之喪失能力,來獲得這種控制。貿易戰中使用快速巡洋艦襲擊敵商船可以部分地破壞敵海上商船運輸,但卻難以保證自己的商船運輸,這僅附屬於摧毀敵方可能出現的主力這個主要目的。但是現代戰艦不能攜帶足夠的煤來橫穿大洋與同等規模的敵艦隊作戰。所以需要海外基地以使艦隊的活動區域能延伸到海上交通受到威脅的任何海域。因為基地為支援艦隊而存在,而不是艦隊為支援基地而存在,所以理想的基地應能夠自給。海外基地一般都設在殖民地,它們能提供各種資源並在自己的控制下。而殖民地又能進行更有利的貿易,從而促進海上商業航運的發展。這是海上力量存在的首要理由。建議中國除了在菲律賓建立海軍基地意外,還要在台灣、琉球建立海軍基地,以此來牽制日本。」

李鴻章同意李經述的看法,但表示,「朝廷國庫空虛,太后最近還想在頤和園裡建立佛堂和划船的內湖。經費恐怕是一大問題。」

李經述笑著說:「經費倒不是問題。龍興集團現在有資金,而且現在相當於投資,到時候和小日本開戰,打勝了就讓小日本賠款割地,一切會收回來的。」

李經述還把馬漢的海軍戰略在北洋水師學堂教授,讓鄧世昌、劉步蟾等將領也多加學習,比如面對任何戰術或戰略性的軍事局面,指揮官應力圖將敵人各個擊破。如果可能他應避免分散自己的兵力同時對付整個敵人。他應努力的以主要力量攻擊部分敵人,同時牽制其餘的敵人使其不能參加主要戰鬥。也就是說,在一個區域把你的力量這樣分配以對敵佔有優勢,而在另一區域儘可能長地拖住敵人,以使你的主要攻擊獲得完滿結果。

李經述給這種戰術取了一個名叫「集中優勢力量」。為了有效地集中兵力,艦隊必須統一指揮,作戰單元必須互相支援,它必須圍繞一個主要目標並依據戰略中心部署,李經述將北洋艦隊分成了左翼艦隊、中翼艦隊、右翼艦隊,還成立了專門的魚雷艦隊、機動艦隊。

而為了對抗別的國家,特別是日本的魚雷艇的攻擊,李經述集合江南造船廠的洋顧問和土專家,設計建造了一種新型快速艦船,裝備了速射炮和魚雷,噸位和速度比魚雷艇稍大一點,以保護大型艦船免受魚雷艇的攻擊,李經述起名叫魚雷艇驅逐艦。

第一艘蛟龍型號的魚雷艇驅逐艦1891年就下水了。

到1891年下半年,北洋水師就基本上做好了和日本開戰的準備,只差戰爭的導火索了,而關於對日本開戰的理由,李經述也早已胸有成竹,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