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龍騰四海 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

胡雪岩帶著左宗棠的書信,到廣州找兩江總督張之洞求助,張之洞一時也拿不出大筆的現銀,只好摸了摸鬍子,好言相勸,讓胡雪岩在廣州安心小歇幾日,爬爬白雲山,遊覽一下流溪河。

胡雪岩嘆氣道:「總督大人,如今我哪有心情看風景,還望總督大人能看在左大人的薄面上,找粵商幫忙,施以援手,解胡某的燃眉之急。」

張之洞便派人找來山西協同慶票號的老闆劉慶和,特意在家裡宴請劉老闆,看他能否籌款救胡雪岩。

劉慶和也是自幼家貧,窮苦出身,十五歲時入面鋪當學徒,閱人無數,很是精明,開了票號之後內外巨細,算無遺策,尤其善於識人,他跟張之洞結識,也表現出了超人的眼光。

張之洞也是個官二代,他爹在貴州任知府,張之洞的科舉也很順利,二十六歲名列殿試第一,被分配到翰林院工作。翰林院在清代,是一個典型的清水衙門,年輕的張之洞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有機會實現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誰知道一晃二十年,當年的熱血青年已華髮漸生,在大清官僚系統中,他的職位總在翰林院、考官、學政、國子監的文職崗位晃來晃去,升得也很慢,四十多了才混成一個從四品,相當於副處級幹部,這在京城真的算個屁,連張佩綸都不如。張之洞很鬱悶,找堂兄張之萬訴苦,張之萬告訴他,要想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必須到地方上去鍛煉,出任封疆大吏,京官作為有限。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大清國強敵環伺,法國人在越南、英國人在緬甸、日本人在朝鮮,小動作頻頻,朝廷只有一個李鴻章,一個左宗棠,迫切需要經國之才。張之洞便就大清國的國防和外交政策發表系統意見,上了奏章,慈禧太后還是比較識人才的,看了以後,覺得張之洞是一位人才。

張之洞這時早已不是怨恨世道墮落,官場腐敗的憤青,他知道自己必須要用錢打點滿清的顯貴,吏部的官員也需要真金白銀打點,才會有人替自己說話,舉薦自己當大官。

經朋友牽線,張之洞來到位於崇文門的平遙會館,與山西著名的日升昌票號老闆見面。日升昌老闆問張之洞:「你打算借多少?」

張之洞一開口就是10萬兩白銀,並說急用。日升昌當時是全國最早的一家票號,實力雄厚,分號遍及全國各地,10萬兩白銀也就相當於今天的一千萬,對日升昌這樣的票號來說,不算巨款。日升昌老闆的老闆便讓張之洞回去等著,三天後再來。

因為日升昌在北京的營業票號有一個花名冊,有投資價值的京城大小各級官員情況都在上面,只要名字在冊,馬上借錢。名字不在冊的官員如果借錢,票號就要啟動客戶調查程序,根據調查結果再做決定。日升昌的老闆翻了翻小冊子,沒有張之洞的影子,便去調查張之洞的背景,結果也沒調查出張之洞跟哪個權貴有交情,只是個小小的從四品官,崗位職責還是為領導講話找資料寫底稿,張之洞雖然父子兩代為官,幾十年了卻在老家沒添半畝田地。總之,不屬於值得投資的權貴,於是三天後,日升昌的老闆委婉地拒絕了張之洞的借錢。

就在張之洞要認命時,協同慶票的老闆劉慶和卻主動找上門來,因為在協同慶的花名冊上,張之洞屬於有抱負缺機會的潛力股。根據內部消息,張之洞陞官的行情陡然看漲,他的問題在於自視甚高,人脈枯薄,動手又太晚,升遷的每個環節都可能有人使絆子,所以錢很重要。

而且劉慶和還打聽到,張之洞家裡還養了十幾隻貓,而養寵物的人,一般都重情重義。於是劉慶和主動宴請張之洞,酒足飯飽,劉慶和正色對張之洞說:「張大人的文章、韜略、人品舉世景仰,我劉某人早就想結識您了。您時運不濟,憋屈多年,我為您鳴不平。國家都這樣了,像您這樣的人才該出頭,需要我們搭把手的話,您儘管吩咐。」

張之洞第一次這麼受人尊崇和理解,熱淚盈盈,將劉慶和視為知己,推心置腹道:「張某人心中確有青雲之志,胸中也有平定天下之策,無奈囊中羞澀,需要借一筆巨款。」

劉慶和面不改色,問道:「張大人要多少?儘管開口。」

張之洞伸出了雙手,十個指頭,表示要十萬兩。

劉慶和二話沒說,讓票號夥計將準備的30萬兩白銀抬到了包廂里。

光緒七年,慈禧做出了一個清史上罕見的決定:張之洞由翰林院侍講學士,直升為從二品的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一夜之間連升四級!年底,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又過兩年,張之洞榮升兩廣總督。一到廣州總督署,張之洞就開始招商引資,讓協同慶票號壟斷了兩廣的金融業;轄區內所有上交中央財糧稅款事務,都由協同慶代理,協同慶票號輕鬆賺進數百萬兩白銀,勢頭直逼日升昌票號。所以,張之洞算是為了協同慶,將廣東的商賈都得罪了,胡雪岩要借錢,張之洞能找籌錢的商賈,只有劉慶和。

酒過三巡,張之洞提起胡雪岩的事,劉慶和悄聲道:「張公,胡雪岩這人,一生經營權力,現在更高的權力要絞殺他,難道我們要將自己的脖子往絞刑架的繩子裡面套嗎?」

張之洞說:「劉老闆,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更何況左大人收復新疆,名揚四海,勞苦功高,在如今的朝堂上也能說得上話呢。」

劉慶和道:「左宗棠這人脾氣特臭,得罪了不少權貴,風險太大。另外,張公覺得左宗棠比恭親王如何?」

張之洞說:「誠不如。」

「恭親王都回家養病了,李鴻章還在朝堂上屹立不倒,左宗棠能斗得過李鴻章?」劉慶和道:「別說現在阜康錢莊缺額巨大,是個無底洞,就算我們有錢,也不能救他了,否則我們是自取其禍。作為多年的老朋友,我對張公有一個建議。」

張之洞問道:「什麼建議?」

劉慶和道:「以後多向李中堂靠攏,多辦洋務,才會有更大的前途!」

張之洞一想也是,現在誰都知道朝堂上是慈禧太后說了算,慈禧跟李鴻章的關係,跟鐵哥們似的,他想到徐延旭被李鴻章撤職查辦,本人也還處於停職等候處分,在這期間,如果還摻和李鴻章和左宗棠的權力鬥爭,那自己說不定得回家種紅薯去了。

張之洞思考了再三,決定聽從劉慶和的建議,不救胡雪岩。

胡雪岩病怏怏回到了杭州,知道自己大難臨頭,他想起四十年前的一件事,當時是寒冬,他還是錢莊里的小學徒,又一次奉命到錢塘江南岸的蕭山縣收一筆賬款,賬款沒收到,自己口袋裡有限的盤纏卻在酒館裡參與投骰子的賭局,輸得只剩下十個銅子,結果禍不單行,回去的路上上了船,才發現口袋裡有一個大洞,連坐船的十個銅子都漏丟了,船工大怒,上前剝光了胡雪岩的衣服抵船費,胡雪岩光著身子,苦苦哀求船上的人借他十文錢,竟然沒有一個人理他,社會就是如此冷漠!胡雪岩光著身子在寒風中走了一個時辰,才回到家,大病一場。

胡雪岩想起現在的處境,悲從中來,真跟當年很像,當年他一無所有,現在他貌似家財萬貫,卻馬上也要一無所有,胡雪岩長嘆一聲,將十三位姨太太都叫到眼前,吃完最後一頓飯,各自給了一些銀兩,遣散了她們。

這時,李經述派人給胡雪岩送了一封信,信裡面只有幾句話:「胡老闆,你曾對我說過,『這世界,怎麼會按照你的想法存在呢』,這句話,現在還給你。另外,我當年本來是要給你一個機會的,那句價值一百萬兩白銀的話,是『歐洲生絲豐產,價格這兩年會暴跌』。」

「牆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一向是大清國官場和中國社會的傳統。戶部尚書閻敬銘,因為在阜康錢莊存了一大筆退休金,北京阜康錢莊倒閉,他虧損巨大,咽不下心中的惡氣,給慈禧太后上奏摺,要將胡雪岩「拿交刑部治罪,以正國法」。

京城官員大都在胡雪岩的錢莊存錢了,他們從太和殿排到了午門外,上書慈禧太后要治胡雪岩這奸商的罪。慈禧太后便讓光緒皇帝下了聖旨:「現阜康商號閉歇,虧欠公款及各處存款為數甚鉅,該商號江西候補道胡光墉著先革職,即著兩江總督左宗棠飭提該員嚴行追究,勒令將虧欠各地公私款項趕緊逐一清理,倘敢延緩不交,即行從嚴治罪」。

慈禧太后讓左宗棠催胡雪岩還公款,表面上是給左宗棠面子,實際上,確是很殘忍,胡雪岩各地的阜康商號倒閉,拿不出錢來還公款,這等於要左宗棠把胡雪岩往死路上逼。

左宗棠接到消息,頓時癱坐在椅子上,他知道朝廷要是查辦了胡雪岩,自己的老底必然也會被揭穿,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左宗棠畢竟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受此打擊,竟然一病不起,還沒帶人查胡雪岩的家底,自己就先病逝了。

左宗棠一死,李鴻章當然要甩開膀子接著徹查胡雪岩了。李經述、邵友濂、盛宣懷馬上帶兵查封了阜康錢莊的北京分號,上海分號,一清查,結果讓李經述大跌眼鏡:僅北京一個分號,查出的虧欠公私款項高達一千二百萬兩!

胡雪岩這位大清首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