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龍騰四海 第13章 回國走仕途

天津港碼頭,天空飄著毛毛細雨。一身灰色長袍的李鴻章帶著李經方,還有一大幫隨從,等候著從美利堅歸來的李經述。李經方站在李鴻章身後,為他撐著一把黑色油紙傘,不停勸說李鴻章:「父親,外面風大,您還是回馬車上等吧。」

最近因為在朝堂上和翁同龢等人鬥智斗勇,李鴻章有些心力交瘁,他捋了捋花白的鬍子,笑道:「大兒,不礙事,不礙事,快三年沒見著你弟弟經述了,雖然他經常發電報給為父,但還是有點想念他呀,看來老夫真是老了。」

遠處的汽輪鳴響了靠岸的汽笛聲,客輪減速停靠碼頭,甲板上的乘客陸續下船上岸,人頭攢動。李鴻章很快看到了李經述那張熟悉親切的臉。十九歲的李經述已經完全成年了,穿一身黑色西裝,個子長到了一米八二,腦袋後面拖著一條假辮子,比以前消瘦了許多,臉上的青春痘讓他看起來成熟了許多,身後的家僕提著兩個大箱子。

見了李經述,李鴻章派人上船,將一千五百支天龍步槍,還有兩挺馬克沁試驗機槍卸下帶回。

李經述見了李鴻章,跑過去請安,還給了李鴻章一個熱情的擁抱,道:「父親,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李經方這時很不悅,但臉上還是虛與委蛇笑道:「弟弟,別瞎胡鬧!」

李經述微微一笑,道:「哥,你懂什麼?這是西洋的擁抱禮。」

李鴻章這時穿著便服,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道:「經述,回來就好,你真是長大了!」

李經述這時也過去和哥哥李經方擁抱了一下,順便在他的耳邊輕聲說:「以後,我給你的東西,才是你的,否則,你想都不許想!」

李經方明顯感覺到弟弟徹底變了,再也不是那個任他欺負的小弟了,便只好強顏歡笑。

回去的路上,李經述和李鴻章同坐一輛馬車,給他講了講在美國的發展與見聞,還告訴李鴻章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也完成了四年的學業,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其他留美幼童的學業也安好,其中有一位叫唐紹儀的,學習很不錯,用九年時間完成了十五年的學業,這次也跟他一起回國了,還有詹天佑,這人在修鐵路方面很有天賦!

「吾兒有出息了!」李鴻章點頭誇讚李經述。

這時,李鴻章還不知道李經述在美利堅秘密成立了中國復興會,對他在美國的表現很滿意。不過在李鴻章的意識里,經商畢竟是末流的東西,上不了檯面,光耀不了祖宗,他還是希望李經述回國走仕途,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當官治國才是大道。李鴻章說:「痴兒,你這次回來,就別回美利堅了。為父已經花錢給你捐了一個中書科中書的七品京官,想找機會讓你獨當一面、建功立業,這也是為父這次急招你回國的原因。」

李經述這次回來,也沒打算再回去,在美國的公司,他大多已經請了職業經理人經營,他幕後操控就好,便回答李鴻章道:「孩兒謹遵父命。」

李經述回國,李鴻章已經提前召集了幕僚,當晚到天津直隸總督署議事廳座談。他坐在議事廳中間的大木炕上,上面鋪了一層虎皮褥子,中間擺了一矮腳茶几,張樹聲、劉銘傳、盛宣懷、吳長慶等人都在炕下的兩排太師椅上就坐。李經述看了一眼,到場的都是淮軍集團骨幹成員,袁世凱的叔父袁保齡也坐在太師椅上,他預感可能發生什麼大事了,掐指一算時間,應該是朝鮮發生壬午軍亂了!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又稱漢城士兵起義,發生在1882年7月23日,朝鮮王朝京軍武衛營和壯御營的士兵,因為一年多未領到軍餉,軍糧里還被摻了石子,便對腐敗的閔妃外戚集團十分不滿,另外,他們對閔妃請日本人訓練新式軍隊很反感,便聚眾嘩變了。大量仇日的漢城流民加入了造反隊伍,他們焚毀了日本公使館,殺死民憤極大的大臣和一些在漢城的日本人,並且攻入王宮,推戴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執政。執政的閔妃嚇得逃出了漢城。

剛見面,淮軍將領閑聊了一下各自的近況。李鴻章咳嗽了兩聲,議事廳里安靜下來,李鴻章先介紹了劉銘傳、張樹聲的新職務,說:「除了我兒經述從美利堅歸來,今天老夫有兩件喜事向大家宣布,一是東宮太后病逝後,聖母皇太后恐各地生變,把省三從台灣調回,任直隸提督,守京畿門戶,漢臣能擔此重任,是聖母皇太后對我等的信任;二是振軒最近也升任了兩廣總督,官位越大,肩上的擔子就越重了。」

省三是劉銘傳的字,李經述剛還奇怪在台灣的劉銘傳為什麼也回來了,原來他調任直隸提督,算官復原職了;振軒是張樹聲的字,他也是李鴻章的合肥老鄉,淮軍的元老級人物,比李鴻章小一歲,他有過科舉功名,屬於「馬上會殺敵,馬下能讀書」的複合型人才,這次升任兩廣總督,成為清朝九位最高級別的封疆大臣之一,除了李鴻章保舉有功,也算是實至名歸。

李經述和盛宣懷等人對劉銘傳、張樹聲的升遷表示祝賀。這時李鴻章話鋒一轉,神情嚴肅說正事,現場便又鴉雀無聲。李鴻章說:「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朝廷局勢有變,內憂外患,危機四伏,老夫才急召集諸位前來。在國內,東宮太后去世,恭親王和翁同龢、李鴻藻、左宗棠走得越來越近,聖母皇太后對整個軍機處已經不再信任;在國外,英吉利在緬甸,法蘭西在越南,都野心不小。剛剛朝鮮還發生了兵亂,日本國也開始派兵了,聖母皇太后要我們淮軍務必要妥善處理此事,大夥先議一議。」

李經述心想,1882年緬甸、越南、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國,名義上都是大清國的地盤,大清這艘破船可真是漏洞百出,都進水了,自己或許可以再鑿幾個大洞,讓這艘破船加速下沉。但首先自己先要在體制內混得風生水起,執掌乾坤,至少要等到自己接管李鴻章的淮軍和北洋水師。他正想說話,劉銘傳這時站了起來,一甩辮子問李鴻章道:「中堂大人,從台灣回來的路上,卑職聽聞了一些謠言蜚語,說東宮太后的死是西宮太后的一場陰謀,不知是真是假?」

李鴻章說,東宮太后病逝,聖母皇太后慈禧即命恭親王、醇親王、毓慶宮行走翁同龢、內務府大臣榮祿、軍機大臣左宗棠、李鴻藻等人到東宮寢殿鍾粹宮瞻仰遺容,按祖制第二日大殮,朝堂之上並無爭議。不過以翁同龢為首的一干清流大臣,最近和恭親王聯手,將內務府大臣榮祿免職,老夫現在也處處受制,好不容易落實經費的修築鐵路計畫也泡湯了。清流們現在也正在謀劃對付老夫和諸位淮軍將領,這段時間大家行事務必小心謹慎。

李經述聽李鴻章這麼一說,心想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現代一些不學無術的歷史專說慈安太后一死,慈禧太后就一人專權,無所忌憚,完全是胡說八道,慈安太后過世,慈禧太后連親信的榮祿都保不住,看來人心有多複雜,政治的權力鬥爭就有多複雜,自己以後要多個心眼,不能紙上談兵!

劉銘傳一聽「清流」要對付李鴻章,一拍桌子說:「這些個鳥書生,我們在戰場百死一生,他們天天沒事就在朝堂空議論,說什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純粹是把牛屁股都吹破了!他們還能反天,參倒中堂大人不成?那我劉六麻子第一個帶兵把他們全殺了。」

李鴻章微微一笑,道:「他們要扳倒老夫,倒還嫩了些,不過在背後捅刀子,他們倒有辦法。最近左宗棠也入了軍機,處處攻擊海防;翁同龢也管著戶部,購軍艦的銀子遲遲不到賬,北洋水師的發展受鉗制。所以這次朝鮮兵變,我們必須謹慎處理好,以免授人以柄。聽說日本國也準備派兵了,誰願帶兵入朝戡亂?」

朝鮮這時畢竟是中國的地盤,和大清國的龍興之地東北又很近,不能任由日本人撒野,李經述道:「此前我和劉叔叔在琉球痛擊過日本兵,孩兒願再去朝鮮會會日本人。」

李鴻章召李經述回國,擺明了是要給他這建功立業的機會,在座的淮軍將領紛紛都表示支持李經述帶兵入朝。李鴻章道:「老夫也是這樣想的。但省三現在督師直隸,肩負重任,萬萬不能動,誰願陪吾痴兒入朝鮮戡亂?」

這時,淮軍另一位身經百戰的虎將吳長慶站起來道:「中堂大人,末將願往漢城殺敵!」

「好,筱軒寶刀未老,壯志可嘉!」筱軒是吳長慶的字,他跟著李鴻章出生入死二十年,他所率的慶字營戰鬥力也很強,在淮軍里和劉銘傳的銘字營相差無幾,李鴻章便點點頭,命吳長慶回登州準備,讓李經述和他率精兵一千五百人,搭乘福建馬尾造船廠造的三艘軍艦和一艘運兵船,火速開往漢城平亂。

李經述心想,自己從美國帶回的一千五百支天龍步槍剛好裝備吳長慶的部隊,還有兩挺馬克沁的實驗機槍,正好也派上了用場,可以拿日本兵試驗一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