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逸飛:我已經遲了這麼多年

如果這裡不是他的老家,他很可能會說,用他常用的詞來說,這是視覺垃圾。

院門外,破席蓋著舊木,三棵孤零的小樹,像垃圾千金般地無助。

走進四進的大宅院,一行側房的兩個窗戶前,屋檐下掛著三根晾衣竹竿。兩個拖把,木柄支地,拖把頭靠在牆上曬太陽,亂蓬蓬懶洋洋。這兩間矮小側房,窗外各有一個磚頭砌就的中西式的裝飾框,協調而各異,對於這兩間小破屋來說,這兩個窗框簡直是富麗堂皇,簡直就是光榮與夢想!

偌大一個舊宅院,不知有多少間屋子不知住著多少人。獨獨這兩間的主人,在有限的空間里拓展出這樣超然的視覺藝術。

對面一間小矮屋裡走出一老婦,對我說:「這是陳逸飛的家!他是美國畫家!他在上海有開店的!」

這句話,我得實錄才原汁原味。附近這一片的人,都把陳逸飛像近親那樣掛在嘴上的。

今年清明,陳逸飛跟著寧波北侖區的人走進這大宅院,第一次看到他出生的這兩間半小矮屋。他淚水涌涌,語聲吶吶:我怎麼辦?我能為家鄉做點什麼?

陳逸飛並不知道他是北侖人。他只知道自己是寧波鎮海人。1986年鎮海縣分為鎮海區和北侖區,陳逸飛的故居就在北侖區。到2003年,北侖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已經連續5年全國第一了。北侖要開發文化資源了。有關人士找來大宅院這一帶的居民開了幾次會,弄清楚了陳逸飛的父輩、祖父輩、家族、家譜。於是在2003年臘八那天,頂著一頭大雪來到上海一幢樓前。

北侖人知道初次見陳逸飛,一定是在他的工作室。進去以後才發現這是陳逸飛的家。真沒想到,真沒想到!他們心裡來回嘀咕著。而陳逸飛,讓家人煮了寧波湯圓來款待來自家鄉的寧波人。

今年開春,陳逸飛對上海朋友說他清明要回老家。上海人說你老家早已嘸沒了(沒有了)!

北侖的確出落成一個著新裝的生機勃勃的少年人了。獨獨陳逸飛的出生地,還原封未動,不過也就要動遷了——所以說「就要」,因為原先不知道這裡誕生了一顆明星。陳逸飛出生6個月前都在這裡。有人開玩笑,說陳逸飛的父親和母親在這裡用6個月的時間,事實上已經完成一個大工程,培育出一個著名寧波人——陳逸飛。

陳逸飛站在老家窗前門前,來回說:我怎麼辦,我能為家鄉做點什麼?我要盡我的心!我已經遲了這麼多年了!

北侖人帶陳逸飛去看北侖的山和水,陳逸飛終於呼出一口氣:我想為家鄉儘儘心,我找到點了!

20天內,陳逸飛三次從上海來寧波。

第三次,他帶來了上海世博會建築、規劃和景觀設計的首席建築師,西班牙的馬西亞·柯迪納克斯,帶來了在美國、加拿大從事建築設計的專家,帶來了上海的發展商。這兩位上海人,原來也是寧波人。

陳逸飛做的是大視覺,從繪畫到服裝到電影到建築設計。前些年各種媒體報道陳逸飛的一幅油畫,在香港被人用一百幾十萬的高價買走。今年有人去香港看望捐資不倦的寧波人邵逸夫,沒想到在邵逸夫家裡看到了這幅寧波人陳逸飛的油畫。陳逸飛童年是在蘇州外婆家,後來他畫蘇州的水鄉周庄,他那神來之筆,便像發功一樣把周庄發到了世界上。

他1946年4月出生在寧波的北侖,離開60歲還有正兩年的2004年4月清明,來祭掃祖墳。寧波人最是故鄉情深。寧波人邵逸夫先生八九十歲的時候還包機從港飛甬,掃完祖墳當日即飛回港。邵逸夫今年98歲,在寧波機場下了飛機坐上輪椅,第二天又去掃墓。當陳逸飛默默地站在祖墳前,北侖北侖,你可聽到了他的心跳,你可明白了他的心聲?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