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毀滅與重生——帝國內戰之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永不言敗的菲里·泰勒元帥和他的九場戰爭》(8)

9、杭州之戰

在撤退回上海之後,為了解除背後的威脅,菲里·泰勒僅僅稍事休整,跟各國領事們堅定了討債的決心,就立即率領艦隊出航南下。在李華梅提督的指導之下,大膽深入杭州灣,直撲福建水師駐紮的杭州港。

深夜時分,李華梅提督率領2000東瀛浪人乘小艇登陸,直撲戒備懈怠的水師營寨。一位常居租界的修士付泉子,則自告奮勇地潛入杭州城,說服隨同福建水師出征的玉山門修真者臨陣倒戈,把福建水師的將校們圍困在西湖上的一個小島內,與他們的部隊隔離開來。而城內又有革命黨起事活動,早在李華梅提督殺到之前,就已經攻破巡撫衙門,把浙江巡撫和杭州知府給抓了起來。

於是,遭遇突襲又失去了指揮的3萬福建水師迅速崩潰,而被困的水師將官們也在不久之後宣布投降,福建水師就此倒戈,杭州至此陷落,而大金朝廷也從此失去了最後一支比較能打的直屬軍隊。

在杭州之戰當中,耐色瑞爾遠征軍損失輕微,主要死傷的都是臨時雇來的東瀛浪人。

而在福建水師覆滅於杭州的同時,朝廷的另外兩路反攻隊伍,也都以失敗告終。

首先是攻打上海的東路軍,最終成了替租界商會服務的捕奴隊——由於朝廷不給餉銀、糧食和軍械,費立國大學士根本拉不起任何軍隊,只得縮回蘇州老家隱居去了。而被他丟下的一支500人小部隊,頓時陷入了沒糧沒餉的絕境。

為了自謀生路,這支部隊的安爾樂和王啟年兩位主官,便黑了心腸做起了販奴生意:具體來說,就是以「招募新兵」為名,在鄉下到處綁架壯丁,然後用繩子一串串捆起來,押送到上海租界,通過當地商人的轉手中介,賣給急需補充勞動力的東瀛島國——在大金王朝滅亡前夕的最後幾個月里,王啟年和安爾樂先後從江南各府縣鄉村,擄掠青壯男丁六萬以上,其中只有約摸一半左右,被活著押運到了上海租界,然後又只有三分之一熬過了販奴船底艙的折磨,活著抵達了目的地……

其次是鎮江前線的平叛大軍,也同樣是整天忙著向世人秀下限、刷撲街感——由徵發南京市民組成的第一波討伐軍,一路邊走邊逃邊縮水,剩下幾個人剛剛抵達鎮江,就集體倒戈投靠了叛黨;

接下來由皇弟慶王率領的第二波討伐軍,名義上有3萬人,實際兵力卻只有5000人,論數量甚至還不如城內的革命黨,只得在鎮江前線沒完沒了地對峙。前線官兵與叛軍公然聯歡飲酒,還偷賣火藥軍械給鎮江城內的革命黨,而將領們卻根本管不動下面的人。

這虛弱至極的三路反擊,讓所有人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朝廷的虛弱與無能,帝國的崩潰頓時陡然加速。

10、帝國的加速崩潰

11月10日,安南國公,黑旗軍節度使柳宇,在福州發動兵變,斬殺福建巡撫、福州知府、福建布政使等要員,宣布黑旗軍從此投靠革命陣營,與皇帝為敵,從而拉開了翔龍帝國第二輪崩潰的序幕。

此前,雖然各路藩鎮全都桀驁不馴、行為悖逆,名義上打著勤王救駕的旗號,實際上卻是在背後蠶食著朝廷的地盤,但好歹暫時都還披著一層朝廷官軍的外皮,在世人面前也有個可以敷衍的說辭。可到了此時,安南的黑旗軍節度使柳宇,卻是已經連這層官皮都不要了,直接光明正大地宣布造反了!

緊接著,其餘藩鎮也開始了進一步背棄帝國的行動,在繼續擴張之餘,也陸續掛上了革命黨的旗號。

——五萬秦軍從關中南下,不過數十天時間,就迅速征服了蜀地;山東的齊軍在奪取了徐州、海州之後猶嫌不足,繼續渡過淮河南進,兵鋒已經直指揚州;而嶺南兩廣的各路藩鎮諸侯,在收到朝廷的徵召聖旨之後,先是尋找借口百般拖延,遲遲不肯發兵北上救駕,後來更是炮製出一份「嶺南互保」的盟約,宣布希么「局外中立」、「保境自守」……等於是從大金朝廷內部脫離了。

至此,朝廷的實際版圖進一步萎縮,越來越多的土地被藩鎮控制,但康德皇帝卻無力討伐。因為,依然效忠於他的軍隊已經所剩無幾,在帝都還有當面的大敵需要應付。

11月末,從杭州返回上海的菲里·泰勒,發動第二次南京攻略,為這個古老的帝國敲響了最後的喪鐘。

11、第二次南京攻略

11月29日,再次前來討債的耐色瑞爾軍隊,在鎮江郊外登陸,與當地的革命軍會合。而由慶王率領的朝廷討伐軍,以及魔教信徒,也在鎮江郊外布陣迎戰。

當天,耐色瑞爾軍隊和魔教信徒展開多場血戰與鬥法,最終以魔教大師兄大師姐們的失敗而告終。

深夜,鎮江城外的朝廷軍隊爆發營嘯嘩變,菲里下令揮師追殺,輕易殲滅了這支最後的朝廷野戰軍。

12月1日,鎮江敗報傳入京中,朝廷緊急頒發了京師戒嚴令,封閉各處城門。

而在此期間,這個垂死的帝國,已經又開始了新的一輪大崩潰:

11月30日,武昌兵變,叛軍與官軍激戰一晝夜,最終控制了武漢三鎮,宣布成立湖北革命軍政府。湖北巡撫、湖廣總督被迫乘坐戰船,向長江下游狼狽逃亡。

同日,西南雲貴各大藩鎮聯合宣布獨立,自封革命軍鎮守使,並且換上了革命黨的旗幟。

12月1日,長沙兵變,常德、衡陽兩鎮兵馬連夜偷襲省府長沙,依靠內應破門入城,並且聯合本地革命黨別動隊,血洗湖南巡撫衙門,然後掛起了湖南革命軍政府的牌子。

同日,陝西彰武軍節度使,剛剛揮師入川的秦王李縱雲,於成都宣布易幟革命,自封川陝大都督,建立川陝聯合革命政府,並且派遣使者乘船順江而下,聲稱要與各路革命軍首領商討「和平建國」事宜。

12月2日,兩廣獨立,宣布成立嶺南聯合革命軍政府,由原兩廣總督暫時代理軍政府都督,並且用竹竿挑去了原總督衙門屋檐上的幾塊瓦片,以示「政權鼎革」、「破而後立」。

12月3日,南昌爆發政變,宣布成立江西革命軍政府。

同日,原齊國公、威海軍節度使,如今的江北革命軍都督柳葉飛大帥,順利揮師攻入揚州。

——短短數日之內,大金朝廷旗下的最後這點殘山剩水,又一次被吞噬了大半。

而康德皇帝唯一還能夠指望的援軍——在中原地區坐擁十餘萬大軍的魏王完顏楚白,總算是放棄了與農民起義軍的糾纏,在11月16日勉強集結起五萬兵馬,從開封動身南下,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南京救駕。

但他前腳剛剛開拔出征,就立即後院失火——12月2日,留守開封的一干官吏幕僚,看到帝國已經註定覆滅,便與城外幾路農民起義軍,以及當地的革命黨線人探子,私下裡達成一系列協議,隨後突然發動起事,將開封城內對魏王死忠的軍隊,一律繳械驅逐,對外則宣布河南獨立,建立中原革命軍政府……

於是,完顏楚白的勤王之路,才剛剛走到一半,自家的老巢,就已經被一幫反骨仔給聯手端掉了!

12月4日,最新建立的浙江革命軍從杭州北上,順利攻克湖州、宜興諸城,進入江蘇境內,沿途幾乎未遭有力抵抗。隨後又沿著太湖西岸繼續北上,兵鋒直指南京。

同日,費立國大學士於老家建立蘇州革命政府,自封太湖巡閱使。

12月5日,眼看著全國淪陷在即,再也沒有援軍可以指望,康德皇帝完顏德昭終於放棄了首都,攜帶親信侍衛、六宮嬪妃、文武官員合計約3000人,向西匆匆奔赴皖南,預備沿途搜羅各地的殘存官軍,籌集兵力、餉銀和糧秣,然後伺機渡江北上,「巡狩」淮西,與魏王完顏楚白的兵馬會合。

臨行之前,皇帝力排眾議,任命剛剛逃回來的慶王完顏那桐為南京留守,抵禦即將到來的入侵敵軍。

12月6日,菲里再一次率軍抵達南京東郊的紫金山,並且於12月7日控制了城外的全部炮台和要塞,對城內展開斷斷續續的炮擊,以求製造恐慌氣氛。

12月12日,完全修復的祥瑞號浮空戰列艦,終於飛越大海,抵達南京城上空,城中軍民的抵抗意志隨之崩潰。殘餘守軍自發地放棄了抵抗,而城內的革命黨探子則打開了城門,迎接菲里率軍入城。

南京留守慶王完顏那桐拒絕投降,被下屬臣僚斬殺。

至此,南京陷落,第二次南京攻略結束。通過在這座百萬人口大都市內繳獲的戰利品,菲里不但自己連本帶利地取回了欠債,還發了一筆財。而與他結盟的革命黨,也終於完成了推翻皇帝的革命大業。

12、戰爭尾聲與皇帝之死

在帝都南京陷落前後,大金王朝殘餘的最後幾片土地,也迅速被新生的一個個「革命政府」瓜分。

其中,李華梅提督的艦隊沿著長江水道向西挺進,迅速佔據了安徽沿江各大城市。

而駐紮在安徽北部的最後一支朝廷官軍,魏王完顏楚白所部,也於12月16日深夜,在鳳陽爆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