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奇蹟!征服翔龍帝國之戰! 第一百零一章 大破陰門陣(上)

康德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鎮江郊外

廣闊的江面之上,停泊著上百艘巨大的西式風帆戰艦,一根根桅杆如林矗立,一排排炮門盡數打開,推出了黑洞洞的艦炮,隨時準備著向岸上傾瀉火力。

陰鬱的天空之下,則有無數色彩斑駁的經幡,在鎮江城外的朝廷官軍的聯營上空獵獵招展。

一堆堆包裹著紅黃色頭巾的魔教信徒,亂鬨哄地聚集在城市郊外的曠野上,此起彼伏地吶喊著狂熱的口號,整個廣闊的視野之內,到處都是攢動的人頭,一眼望不到邊。

伴隨著裊裊升起的香煙,上百支喇叭和嗩吶一起奏響,吹出了悠長而又熱烈的民間小調。

幾百位魔教大師兄、大師姐,趾高氣揚地坐在四面敞開的大轎子上,穿著大紅大綠的綢緞衣裳,頭上還插了五顏六色的鮮艷翎毛,手裡則拿著拂塵、寶劍、法杖等等各式法器,在信徒們的簇擁下招搖而行。

如今的動蕩亂世,對於宗教界而言,既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頻繁的衝突與動亂,讓很多名山古剎都變得香火稀少,甚至慘遭亂賊劫掠和屠戮。但也讓更多的百姓陷入了朝不保夕的人心惶惶之中,急切地想要尋找一根救命稻草,作為精神上的寄託。

於是,掛靠在魔教旗下的諸多奇人異士,便趁勢而起,儘管彼此毫無組織與協調,行事更是荒誕到了極點,但居然也在這轟轟烈烈的大時代里,闖出了一番相當之了不起的事業。

正所謂國之將亡,必生妖孽。如今這朝廷官府已經只剩下妖孽了,又還能苟延殘喘到幾時呢?

當然,縱使是妖孽,能在這亂世之中混得人模狗樣,也自然有一套能拿出手的本事。

——清晨時分,以慶王完顏那桐為首的一干官軍將帥,此刻都聚集在鎮江西郊的一座小道觀內,一個個身穿道袍,赤腳散發,手裡拿著珠串或符籙,嘴中念念有詞。外面還有幾千官兵,幾萬信徒一起念經詠唱,鑼鼓、號角、鞭炮一齊鳴響,直把這清凈道觀搞得好似在開廟會一般。

在此處道觀的大門外,停著芙蓉大師姐的標誌性專屬座駕,全天下獨一無二的特種畜力大車——用三匹健壯白鹿拉的三鹿車。而兩名趕車的錦衣女童,則板著小臉站在青石板鋪砌的庭院內,有一下沒一下往地面上「噼噼啪啪」地甩著鞭子,努力向四周眾人刷存在感,其詭異的程度讓人一看就不寒而慄……當然,也不排除會讓某些特殊人群,在心底里湧現出某種特殊的興奮與快感。

——嗯嗯,蘿莉獵奇鞭打凌辱什麼的,估計還是會有一些抖M族人喜歡的……

那位渾身肥油、滿臉橫肉,腰似水桶,貌如母豬的芙蓉大師姐,如今換了一身簇新的粉紅長裙,刺繡滿了可愛的花朵圖案,頭戴珍珠寶冠,身上滿是叮噹作響的珠玉環佩,還抹了厚厚的胭脂水粉,正搖著一隻黃銅鈴鐺,在一張香案前邊走來走去,口中似吟似唱,遠看上去倒是有那麼幾分仙風仙骨。

在她的面前,足足點了七十二根大蜡燭,還有九隻大小煙霧繚繞的青銅香鼎,讓整個道觀之內,都回蕩著勾魂攝魄的清脆鈴聲,瀰漫著略嫌刺鼻的劣質檀香,雖然看似一派莊嚴隆重,卻偏偏搞得全無章法,脫不了這些魔教神棍的江湖草根本色,實在是讓人覺得烏煙瘴氣。

但眾位官軍武將,還有前來拜見的魔教神棍,卻全都忍著嗆人刺鼻的煙霧,畢恭畢敬地跪在蒲團上,看著這位芙蓉大姐瘋瘋癲癲地跳大神,只聽得她絮絮叨叨地念道:「……天靈靈……地靈靈……玉皇大帝下凡塵……有請神仙助我力……仙人降世顯神威,急急如律令……」

這一場大神跳下來,足足花費了一個時辰都不止,眼看著就要日上中天,就連領頭的慶王也急了,只得抬起頭來,偷偷瞄了還在跳舞念經發羊癲瘋的芙蓉大姐兩眼,小聲問道:「……請問芙蓉聖女……您的占卜已經完成了吧!官軍究竟應該從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動攻擊,方能確保大吉大利?」

——事實上,自從進軍鎮江以來,慶王殿下也並非不想創出一番戰功,日後也好在朝堂上立足。怎奈手下的兵馬實在太不給力,名義上號稱有三萬人的編製,但是扣掉老弱病殘、民夫苦役和虛報空額之後,居然只有五千多青壯勉強可用,而且軍械不齊、士氣不振、一個個破衣爛衫恍如乞丐。幾次頒發的上百萬兩犒賞,幾乎盡數被各級軍官侵吞,士兵的心中除了怨念還是怨念,因此攻城根本毫無勝算。

幸好,鎮江城內的閹黨反賊,雖然同樣號稱擁兵三萬,但其中閹黨轄下的鐵杆嫡系,也不過數百人,其他都是臨時搜羅起來的打醬油眾,抱著混飯吃的心思,打不了什麼苦戰硬仗,稍有挫折便會一鬨而散。

於是,交戰雙方這才麻桿打狼兩頭怕,讓局面一直僵持到了現在……不過,隨著「五國討債軍」和魔教「十萬神兵」的幾乎同時抵達,無論是城外督師出征的慶王殿下,還是城裡困守的雅易安和郭波兩位大公公,都覺得已經到了打破僵局的時候了。

面對慶王的詢問,芙蓉聖女又神神叨叨地轉悠了半天,才把鈴鐺把香案上一放,跪坐在地上,滿臉橫肉一跳一跳,煞有其事地粗聲說道:「……上仙說了,本日午時三刻,宜起刀兵殺戮,乃是殺賊破敵的吉時……屆時發兵猛攻,必能大獲全勝……慶王殿下,這今日初戰之事,尚且無須殿下操勞。本師姐麾下有十萬信眾,又有七百七十七名六甲神兵,在京中操練陰門陣多時,專克西洋火器。只待休息片刻之後,本師姐便帶著這些姑娘們趕往沙場,為各位打個前鋒……到時一戰得勝,還望殿下不吝封賞才是……」

這芙蓉聖女雖然穿得花里胡俏,但體型實在不佳,站著跳大神的時候還好,一旦坐下來之後,那一坨坨白花花的肥肉,便從緊身衣服的縫隙中漏了出來,伴隨著說話聲顫顫巍巍,總之讓人看得想要嘔吐……

但是,以慶王為首的諸位將官,卻是對此甘之如飴,忙不迭地高聲回應道:

「……多謝芙蓉聖女……多謝芙蓉聖女……有了聖女親自調教的『神軍』打頭陣,洋人不足憂矣!」

於是,又過了一個多時辰,幾乎已經等得不耐煩的菲里,才又一次領略到了魔教「神軍」的威風。

※※※

在鎮江城北,緊貼著長江堤岸的北固山甘露寺內,剛剛登陸不久的菲里·泰勒上將,於此處豎起了帥旗,與山下的鎮江縣城形成掎角之勢,扼守住江畔港口,並且從此處制高點上,遙遙俯瞰著整個鎮江戰場。

過去的兩個月內,閹黨革命軍與朝廷討伐軍,大致上隔著大運河彼此對峙——革命軍守在大運河東岸的鎮江城內,控制著城南的桃花塢、城北的北固山等幾處要地。而朝廷組織的三萬討伐軍,則在大運河以西的雲台山布陣立寨,又在江邊的金山寺建立碼頭,用船隻轉運軍需糧秣,彼此相隔大約十里路程。

在雙方的本陣之間,則是一片寬廣的平原,布滿了稻田與菜畦。大運河就從平原的中央蜿蜒穿過,再加上北方的浩浩長江,鎮江城就相當於是處在三面環水的有利防禦態勢之下。也難怪兩位閹黨頭目僅僅憑藉一小撮死硬黨徒,外加大票不怎麼可靠的牆頭草,就能在這裡阻擋官軍兩個月之久。

而等到菲里·泰勒上將的九千「五國討債軍」抵達之後,更是火速接手了大運河沿岸的防務,把幾乎所有的陸戰兵力,都部署在了城西的大運河一線,與朝廷官軍遙遙對峙。再加上革命黨先前在此地的苦心經營,不過五六里長的運河防線上,如今已是旌旗林立,崗樓密布,柵欄綿延。還有數十門火炮被安排在後方的土丘上,隨時可以對渡河之敵發起覆蓋式轟擊——對於裝備極其粗劣,滿打滿算也沒有幾門炮的朝廷官軍而言,說是銅牆鐵壁也不為過。

但是,就在這一天的午後,一支相當怪異的魔教隊伍,卻朝著這條「鐵壁」發動了飛蛾撲火般的進攻。

「……扶金滅洋!神功無敵!恭祝我聖門芙蓉教千秋萬代,一統江湖!萬福萬福萬萬福!」

「……扶金滅洋!神功無敵!恭祝我聖門芙蓉教千秋萬代,一統江湖!萬福萬福萬萬福!」

鎮江郊外的曠野上,七百七十七名身穿紅衣的娘子軍,肩上扛著杏黃八卦坎字旗,手裡拿著籃子、扇子、燈籠、香爐、牌位、拂塵等物,腳下踏著泥濘的水稻田,臉蛋被凜冽的初冬寒風給凍得紅彤彤的,但依舊在嘴裡高喊著整齊的口號,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城中守軍殺來!

在她們的背後,還有一頂十人抬的巨大轎子,由若干名健婦輪流抬著,一路吆喝著走來。轎子上頭設了不知道哪路神仙的神龕,外頭罩著一層厚厚的黃布,四周密密麻麻地圍滿了各式香爐燭台,還坐著個女童敲鈸誦經念唱,一路上煙霧繚繞,順風飄十里,頂風都能飄三里。

此外,又有一群五綵衣裳的鼓樂手,跟在這頂神轎的後頭,一路吹吹打打,當真是鑼鼓喧天。既像是新婚送嫁,又彷彿抬棺出喪,也好似燈會遊街,總之就是完全不像在打仗……

唯一沾著些沙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