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奇蹟!征服翔龍帝國之戰! 第六十六章 帝國的反擊(下)

就在全城熄燈宵禁,黝黑一片的時候,此刻的皇宮軍機處內,卻是一片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模樣。

「……費立國!瞧瞧你帶的好兵!六千『精兵』出擊迎敵,不足半日便已全線潰散!逃進京師的殘兵敗將,只剩不足八百!嘿嘿!就是六千頭豬,一個上午也抓不完啊!」

自從西洋兵艦進逼南京以來,原本身體就不甚健康的康德皇帝,連續幾日操勞焦慮下來,臉色顯得愈發憔悴,額頭上青筋綳起,還掛上了一對淡淡的黑眼圈。

此刻,他正睜著一雙布滿血絲的紅眼睛,怒氣勃發地高聲咆哮著,對跪在地上請罪的費立國大學士,肆意發泄著自己淤積已久的怨氣和怒火。

沒辦法,這幾天所發生的事情,對康德皇帝而言,實在是打擊太大了。

身為一位立志中興的年輕帝王,在位不到三年,居然讓敵人打到自己的首都跟前,就已經夠恥辱的了。而朝廷官軍在帝都腳下,還被遠道而來的敵人輕易擊敗,就更讓皇帝陛下感到怒發如狂——就連在自家門口依託營壘都打不了勝仗,又還能指望這幫窩囊廢幹些什麼?

雖然此時最關鍵的東郊要塞,能夠俯瞰京師的天堡城尚未陷落,除了位於江上敵艦隊射程之內的儀鳳門、獅子山一帶,南京的大部分市區暫時還沒有挨炮彈的危險。但紫金山上的兩座皇陵,隨著費立國所部的潰散,都已經陷入敵手——若是一旦被西洋賊人盜掘,康德皇帝可就真要無顏面對地下先人了!

所以,此刻的皇帝陛下很惱火,非常惱火,簡直惱火得快要爆發了。

對此,身為敗軍之將的費立國大學士,也實在是有苦說不出。

最近這一個月來,他以精確到個位數的方式,從進京檢閱的各路官軍之中,千方百計地湊齊了還算看得過去的六千兵丁,編入江東征討行營的轄下,其中之辛苦艱難,簡直可以用嘔心瀝血來形容。

但由於時間倉促,費立國大學士根本還沒來得及對這支軍隊著手進行磨合與整頓,可謂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軍械輜重也尚未配齊,甚至連花名冊都還沒做好。

然而,就在這個軍隊最虛弱也最混亂的時候,洋人卻沒有窩在上海乖乖挨打,而是主動打上門來了。

九月二十五日,西洋艦隊出現於南京附近江面。

九月二十六日,燕子磯水寨陷落,守將潛逃不知所終。敵軍趁勢大舉登陸幕府山,隨即分兵四齣,由革命黨內奸率領若干東瀛倭寇,肆意掃蕩南京郊外各處莊園別業,一時間狼煙遍地,哭聲震天。

作為八旗子弟南遷之後「跑馬圈地」的頭號重災區,南京郊外的莊園、田地,基本上都已經成為旗人權貴的專利。而原本世代居住於此的原住民,則是在圈地過程之中,莫名其妙地成了旗人們的包衣奴才,承受極為殘酷的壓榨與剝削。因此民間的反抗運動一直相當激烈,基本上年年都有暴動發生。

到得此時,外有西洋兵艦威逼,內有革命亂黨挑唆,再加上多少年以來的積怨,在南京郊外,頓時就彷彿是引爆了一隻巨大的火藥桶——非但苦大仇深的農奴們紛紛拿著鋤頭鐮刀,嗷嗷叫著衝進莊園宅第,一窩蜂地捅死了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滿人主子,然後爭搶著他們的財物,蹂躪著他們的妻女;就連一些待遇惡劣的綠營兵和禁軍士兵,也接二連三地跟著倒戈,殺了長官扯旗造反。

而朝廷手中最有戰鬥力的步軍統領衙門和侍衛親軍,一個要彈壓城內局面,一個要防衛皇宮,此外還得提防洋人的戰艦從江面殺來,而且總兵力加起來也只有不足萬人,實在是不敢出城浪戰。

——若是不幸野戰失利,導致這支最後的機動兵力毀滅,朝廷也就沒有力量來守住京城了。

結果,在外地勤王援軍趕到之前,朝廷官軍只能縮在高大的城牆後面,按兵不動。至於最外圍的一道外郭,即原本防備流民襲擾的「京畿長城」,由於兵力實在不足,就只能放棄了。

更要命的是,看到朝廷的表現居然如此軟弱,越來越多的野心家也都開始行動起來。

九月二十六日深夜,似乎是受到革命黨唆使,駐防城外的禁軍第二鎮爆發嘩變,槍聲、爆炸聲和喊殺聲斷斷續續地響了足足一夜。最後,由於革命黨人的組織鬆散,指揮紊亂,這支軍隊既沒有成建制地投入革命陣營,也沒有被長官們撥亂反正,而是打著打著就散了伙,徹底崩潰了。

康德皇帝原本就因為洋人進逼,而精神甚是不佳,如今又在半夜被兵變的噩耗驚醒,當即就怒極攻心,氣得吐了一口血……只是吐血歸吐血,這亂子還是要解決的。

按照皇帝陛下的想法,自然是糾集步軍統領衙門和侍衛親軍的全部精兵,從京師火速出兵鎮壓,將這些亂黨一掃而空,搶在洋人插手之前穩住局勢。

但軍機處諸位大臣們的想法,卻要穩重老成得多。他們既擔心這麼黑燈瞎火地把最後一點兵馬派出城去,會不會中了亂黨和洋人的埋伏,從而導致京中無兵可守;又擔憂城中會不會也有革命黨的姦細潛伏——上一任的老皇帝,可就是在京城近郊的練兵場上,被革命黨刺客用炸彈給炸死的!

這一夜最後的討論結果,是讓城內由八旗子弟組成的禁軍第一鎮連夜出擊,平定同僚的嘩變。只是禁軍第一鎮的諸位八旗大爺們早已養尊處優慣了,對於打仗實在是一竅不通,因此當即就哭爹叫娘,告病的告病,失蹤的失蹤,僱人頂替的僱人頂替……如此這般鬧哄哄地折騰到了次日黎明,城裡才緊急組織起了一支怎麼看都不像軍人的隊伍——除了流落京中的潦倒難民之外,還有不少麻風病人、瘋子、殘疾人、鴉片鬼和囚犯,八旗大爺卻是一個都不見蹤影。兵器只有每人一根木棒或竹竿,連軍服都沒發。

為了防備皇帝一時興起前來送行,從而揭穿真相。有關當局甚至沒等到天亮,就急匆匆地把這伙送死鬼給轟出城門了事……至於他們究竟有沒有見到敵人,是不是一出門就逃散或者投敵,便無人關心了。

事實上,這年頭的八旗子弟,雖然理論上還是全民皆兵的大金王朝鐵杆中堅,但其實早已敗壞到了這樣一個地步——若是將八旗子弟用於守城的話,由於沒辦法逃跑,還能發揮出一點戰鬥力,大概四五個人能頂一個民夫來用。但要是想讓他們出城打野戰,那就真是一丁點兒的戰鬥力都沒有,大多還沒上戰場就逃得不見蹤影了——正所謂「聞敵而逃為下勇,見敵而逃為中勇,接戰方逃為上勇」啊!

當然,想要諸位八旗大爺們捨生忘死地拚命,倒也不是絕對做不到。但那一定得要等到敵人殺進了他們的家裡,並且無路可逃之後——就如同前幾天鎮江之戰一樣……可到那時又還能頂什麼用場呢?

是夜,費立國大學士和他的江東征討行營,正暫時駐紮在城南的雨花台,遙遙望著禁軍第二鎮方向的火光——由於深知手下乃是一幫烏合之眾,根本沒法玩夜戰這樣高難度的動作,因此費立國從一開始就沒有出兵營救的打算,只是下令全體官兵提高警惕,在剛剛建起的簡陋營寨內小心翼翼地戒備了一夜。

但問題是,由於他和手下幕僚都嚴重缺乏軍事經驗的關係,忘了安排輪班休息,甚至沒有在外圍遍布崗哨,只是傻乎乎地縮在柵欄後面……結果,到了九月二十七日的清晨,一宿沒睡的江東征討行營六千官兵,已是體力透支,昏昏欲睡,半點精神都提不起來了。

偏偏這一次他們遇到的對手,卻是偷襲經驗極為豐富的李華梅提督。她帶著若干親信家丁和幾百號吃苦耐勞的東瀛浪人,在雨花台外圍的茂密樹叢中,異常耐心地潛伏了一夜。一直等到曙光初現,雨花台守軍警戒心降到最低點的時候,李華梅才突然拔刀而起,氣勢洶洶地揮師衝進了營寨。

而更加可怕的是,就在費立國大學士的不知不覺之中,江東征討行營之中的一些要害崗位,已經被革命黨滲透。此時外邊喊殺聲一響,裡邊就一把大火點燃了彈藥庫,順便朝帥帳打起了亂槍……於是,伴隨著地動山搖的轟隆一聲巨響,以及一朵徐徐騰起的蘑菇雲,雨花台大營就徹底崩潰了。

再接下來,就是一片亂七八糟的騷亂和潰敗——費立國大學士頂著革命黨刺客的排槍,倉皇逃出起火的帥帳,卻發現整個雨花台已經炸營,自己根本是什麼部隊都抓不住。而身邊的清客幕僚們又儘是膽怯書生,早已慌了手腳……全靠安爾樂管帶的五百洋槍隊拚死護衛,在亂兵和敵寇之中開出一條血路,這才將他安全護送回了京中。沿途甚至還搜羅起了一些潰兵,好歹是湊足了上千人。

在逃回京城的路上,費立國大學士又愕然發現,原本駐紮在京師東郊的天堡城守軍,居然丟下了這處能夠炮擊皇宮的關鍵性制高點,已經不戰而逃,連炮台上的重炮都未曾搗毀……

於是,他就讓安爾樂帶上大部分的洋槍隊,火速搶佔被丟棄的天堡城要塞,自己則進城求援。接下來,洋槍隊還依託堅固的工事,擊退了李華梅的尾隨追擊。……好歹是為朝廷保住了最後一處城外據點。

儘管洋槍隊的奮戰堪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