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戰鬥在櫻花之國 第一百章 名將一去不復返(上)

雖然幕府直轄的大阪城距離京都不過六十里,並且還駐蹕著幕府首席老中三井銀次,從理論上說是對朝廷威脅最大的敵軍據點,也是幕府勢力眼下依然扎在近畿的唯一釘子。

但非常奇怪的是,自從結束京都之戰以來,朝廷方面一直沒有派出什麼主力部隊,對大阪城發動圍攻,甚至從來都沒有發布過明確的討伐軍令。不僅是薩摩、長州、土佐等藩國的正規部隊,都窩在京都坐吃糧餉,就連那些蜂擁進京博取功名利祿的破落浪人,在最初也只是在京畿地帶的其它鄉鎮燒殺劫掠,根本沒有硬撼這座堅固城池的打算——正面攻城可是傷亡率最大的戰術,誰曉得要填多少條命進去啊!

因此,一直要到京都之戰結束了四十多天之後,大阪城郊外才逐漸出現了敵軍的身影。然後又過了十天,大阪的陸地交通才被敵人用營寨和崗哨完全封鎖。

截止到目前為止,聚集在大阪城外的各路倒幕武裝力量,總計已經達到了兩萬多人,但這卻是一幫徹頭徹尾的烏合之眾——基本上都是一些臨時拼湊起來的中小型浪人團體,彼此互不隸屬,時常火併衝突不斷;全軍上下的裝備兵器實在是粗陋至極,多為草草削制的竹槍或臨時磨尖的菜刀,只有極少量的火槍和武士刀,基本沒有任何火炮、雲梯之類的攻城器械;眼下對大阪的圍困也完全是出於自發,根本沒有得到過朝廷的任何詔令,更沒有約定好的補給與後援……甚至連一個名義上的總指揮官都沒有。

如此一盤散沙的撲街乞丐團,想要攻破堪稱高城固壘的大阪城,幾乎是一樁絕不可能的任務。

事實上,與其說這些傢伙是來攻擊大阪城的,倒不如說他們的真實目標,是劫掠這附近尚未遭遇破壞的鄉村市鎮——京畿一帶的其餘鄉野聚落,凡是交通比較方便的,此時都已經被先到者給劫掠焚燒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不是實在榨不出什麼油水的窮鄉僻壤,就是設防堅固難以啃下的硬骨頭。

唯有在駐紮著幕府軍的大阪城周邊,因為小股的流竄浪人不敢過於深入,還有一些村落和衛星城鎮殘留下來,並且由於緊靠著貿易發達、經濟繁榮的大阪城,大多數都頗為富庶……在更加容易得手的目標都已經被劫燒殆盡之後,這些流賊自然會聚集在一處彼此壯膽,好打這些地方的主意。

因此,圍城的兩萬多倒幕聯軍雖然貌似聲勢浩大,卻根本沒有強攻大阪堅城的心思,迄今都還沒有發動過一次正經的攻城戰。只是留下部分人馬盯住城中守軍,避免其出擊干擾大部分人的燒殺劫掠之舉。

而在另一個方面,大阪城現有的五千守衛部隊,其實也不敢輕易出城反擊。

首先,由於擔憂人心向背,軍械彈藥也接濟不上,守軍迄今還不敢大規模徵發市民入伍,所以他們的兵力非常金貴,根本經不起較為嚴重的損耗;

其次,外面的敵人固然是互不統屬的烏合之眾,但城裡的守軍其實也好不了多少,他們同樣是來自於多個獨立的系統,彼此毫無協同作戰的經驗,其中大部分甚至沒有經受過最起碼的軍事訓練,遠遠談不上是真正的正規軍——讓這些廢柴傢伙依託著歷年來苦心經營的高牆深壕守備城市,尚可湊合著打一場防禦戰,頂多就是幾個人當一個人用。但若是要排兵布陣主動出征……恐怕很可能還沒有殺到敵軍陣地,就已經自己在半路上徹底散了鴨子……

此外,大阪城內這些部隊多為敗逃潰兵編成,軍心和士氣都因為不久前的慘敗而很成問題。

如此一來,大阪戰場現在出現的局面就是……兩軍隔著城牆與壕溝相互瞪眼,一直從夏天瞪到了秋天,也沒有任何一方願意展開冒險,去主動觸發這一場前途未卜的城市攻防戰役。

這種無休止的漫長對峙,讓天性崇尚冒險拼搏的佩里提督感到很是鬱悶。

糧秣補給並不是問題,雖然近幾年的西國鄉下一直鬧災荒,但城市內多少還有一些糧食儲備,而海運航線也一直暢通無阻,四十萬居民和難民的口糧都尚能維持,沒理由讓只有區區五千人的守軍餓肚子;

城內局勢也不是問題,作為大阪商團經營了幾百年的老巢和大本營,商團首領兼幕府首席老中三井銀次的威望與勢力依然根深蒂固。雖然因為大批流民的湧入,市井之間顯得有些烏煙瘴氣,充斥著陰沉晦暗的亂世暮色,但也還遠遠沒有發展到讓城市「從內部攻破」的程度。

軍械彈藥是比較困難,但那主要是指不夠支撐大規模的擴軍,對於現有的近五千士兵,還是能夠部分裝備上最基本的槍械彈藥,並且配屬一些軍用魔法道具和重裝備的。

病急亂投醫之下,大阪商團居然從舊倉庫里一陣扒拉,發掘出不少古代銅炮、老式火銃以及刀劍矛叉之類的冷兵器,統統拉進軍營來湊數。又與停泊在大阪港口內的外國遠洋海船進行聯繫,用重金收購它們多餘的防禦艦炮……最後雖然湊出來的東西實在是參差不齊,各類軍械的時代水平差距居然達到幾個世紀,堪稱任何軍事指揮官的噩夢——天可憐見,有哪一位著名軍校出身的高材生,會知道該如何將巨型拋石機、十二石重型巨弩和後膛野戰炮安置在同一個發射陣地上——但好歹還是能對付著用了。

※※※

佩里提督在此刻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還是要數敵占區情報的極度匱乏。

在此之前,通過長期的苦心經營,耐色瑞爾帝國遠東駐軍其實已經建立起了一個相當完善的情報網。

那些完全藉助耐色瑞爾遠東軍的大力扶植,才從任人欺辱的最卑微存在,一躍而升為人上人的「穢多」、「非人」賤民,是佩里提督在這個國家社會底層的鐵杆支持者,可以提供各類基層的微觀情報。

而耐色瑞爾帝國的遠東殖民當局,遍布在東瀛列島各處交通樞紐、水陸商埠、重鎮要隘的帝國領事館和駐軍基地,不僅是彰顯殖民軍強大勢力的標誌物,也是秘密情報網上半公開的重要節點,以及帝國情報人員賄賂、收買、威嚇當地上層人士的中介所和交易站。

等到大阪商團集體信奉了費倫大陸的財富與貿易女神渥金,從而與佩里提督彼此勾搭,內外夾攻,成功篡奪了江戶幕府的實權之後,大阪商團以下屬遍布全國各地的諸多商隊、商社、分號為基礎,歷經百年歲月建立而成的私家情報網路,就也可以與佩里提督的耐色瑞爾遠東軍共享了。

至於幕府本身世代僱傭的忍者集團……如今已經差不多墮落成了吃皇糧的國家馬戲團,玩雜耍之類的把戲或許還能湊合,至於刺探、投毒、暗殺之類的技術活……最好還是不要抱有太高的指望了……

總之,依靠這三張頗為有效的情報網路,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種種人力、物力乃至社會資源,佩里提督才能長期在舉國洶洶的攘夷狂潮之中,充分調動自己手頭始終極為有限的軍事力量,將總數驚人的反對者逐一擊破,把各類危險都儘可能地扼殺在萌芽階段。

然而,今年這一次的倒幕狂潮,其勢頭實在是發展得太猛太快了,而破壞力和毀滅性也實在是厲害得恐怖——半座京都淪為死城,整個近畿化作煉獄,東瀛列島從西到東,幾乎沒有哪一塊地方不是烽火連天。

至於戰亂爆發的核心區域,即流寇縱橫的京都近郊,更是到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村舍宅邸付之一炬,繁華市鎮蕩然無存,數百年積累下來的物質財富毀滅殆盡……好一派煉獄修羅場的凄慘景象!

佩里提督在地方上的三大支撐力量之中,京畿地區的「穢多」、「非人」賤民聚落,遭到了朝廷的重點討伐,幾乎被屠戮一空;耐色瑞爾帝國遠東殖民當局的外派軍政機構,在西國各藩的那些軍事基地和領事館,如今也被倒幕志士們掃蕩了個乾淨,殘部被迫龜縮回大阪或江戶;大阪商團的私家情報網路,在東北、四國等戰亂不激烈的地方,還能勉強發揮作用,但在戰禍最烈的京畿之地,卻也基本瓦解了。

——短短几個月時間,這個國家就已經死了至少上百萬人。

而其中絕大多數的犧牲者,都是慘死在了這個國家最繁榮的近畿平原,那座古老、風雅而秀美的京都城,如今幾乎已經被森森屍骨所包圍……

在這種社會秩序崩潰的局勢之下,縱然京都還殘留著一些線人暗探,在整個情報網路已經崩潰的情況下,也難以穿越亂兵暴徒橫行肆虐的近郊荒野,將消息送進大阪或江戶。

於是,大阪方面的情報收集能力頓時癱瘓了。在前線督戰的佩里提督簡直是哭笑不得地發現,自己目前正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作為掌握軍隊的一名最高統帥,他所能夠獲得的外界訊息量,居然是和城門口客棧夥計基本上是同樣多的……簡單來說,就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得碰運氣……

這讓佩里提督感覺彷彿回到了三十年之前那段最艱苦的征戰歲月,自己率領艦隊剛剛抵達這個陌生島國的時候……那一次,他還挺年輕,有闖勁,愛衝動,敢於拿性命去賭博,手下也儘是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熱血冒險家。於是,在經過了一番驚險至極的艱苦較量之後,他的帝國遠東艦隊終於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