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戰鬥在櫻花之國 第八十五章 真正的決戰即將來臨(上)

京都,天皇御所

這座位於山城國葛野之地的東瀛古都,乃是一座方圓近四十里,人口約三十萬的大城市,在東瀛島國的規模僅次於江戶,而人文古迹、風流名勝則百倍過之。

從築城之初開始,京都的城區就經過了嚴密的規劃:一條貫通南北、寬達六十步的朱雀大街,把市區一分為二,直通天皇御所的正門廣場。棋盤狀的街巷縱橫如陌,把城市切割成一座座整齊的里坊。街道兩旁,柳櫻成列,里坊之中,屋舍連綿……令遊人沉醉其間,流連忘返。

雖然作為這個國家的政治中心,京都免不了屢遭兵火破壞,但哪怕被被燒成白地,也會很快再次修葺一新,始終不失這座古都特有的優雅韻味。

此刻,這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已經又一次開始了它的重建工作。

一片規模頗為宏大的工地上,成千上萬名衣衫襤褸的勞工,頂著毒辣的烈日,正在監工的皮鞭下有氣無力地忙碌著。幾條臨時夯平的土路中央,鋪著一排排從民居中拆卸出來的滾木,一塊塊沉重的長方形巨石橫卧其上,成群的縴夫們光著膀子,在前面用繩索拖拽,在後面用木棒撬動,不顧粗糙的繩索緊緊勒進黑紅色的肩頭,硬是一寸接著一寸地將石塊向前慢慢挪騰。

在工地的四周,一圈寬闊而深邃的壕溝,正在緊鑼密鼓地挖掘當中。幾位木工正在未成形的壕溝上測量尺寸,以便架設小橋。就連掘出的泥土,也被勞工們用小車運到別處,攪拌上以糯米汁為主要原料的傳統凝固劑,再按一定比例摻入各色土壤,拿模具夯實之後用於壘牆基。

稍遠處的空地上,一排排巨大的磚瓦窯整齊羅列,橘紅色的旺盛火焰終日不熄,每時每刻都有濃密的黑煙縈繞在京都上空,為的是燒制出儘可能多的磚頭瓦片,以跟上工程進度。由於柴炭數量一時湊不足,施工隊只得拆卸了許多附近民房的橫樑、柱子與牆板,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劈碎了燒火。

在工地的中心,幾座在戰火中損毀的宮殿建築殘骸,已經被辛勤的勞工們推倒碾平,重新樹起了一座座新宮殿的木質腳手架。而另外幾座尚且保存完好的殿宇,也有人在用繩索吊著上下忙碌,用利器清理掉瓦片上叢生的青苔與茅草,用石灰粉刷早已斑駁剝落的牆壁。最後還要再塗上一層新油漆,甚至是裝飾上價格昂貴的金粉或銀粉。

從規划到開工還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座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嶄新天皇御所,就已經從戰火後的一片廢墟中巍然成型。而在這座新皇宮的四周,還有不少得勢的公卿貴戚也在跟著大興土木,忙著翻修或新建自己的府邸,並且竭力弄得金碧輝煌,做到風雅而又不失奢華。

為了給這片龐大的建築工地輸送材料,淀川的碼頭上每天都擁擠著許多貨船。一片片矗立的桅杆,密集得如同森林,一堆堆各類貨物,積壓得彷彿小山一樣高。無數挑夫苦力摩肩接踵,揮汗如雨……若是被不明真相之人看見了,弄不好還以為此地乃是一派熙熙攘攘的盛世景象。

※※※

然而,就在這一片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外面,在這座古老京都的大街小巷之間,卻是充斥著難以想像的蕭瑟與破敗——戰前的大約三十萬市民中,已經有超過二十萬人或死於兵火、或流落在外,剩下的人也沒了生計。為求能夠吃上一口飯,不得不削尖了腦袋往天皇陛下的建築工地里找活干。除去工地以外,整座城市幾乎冷清得看不見人煙,反倒是隨處都可以看見淪為廢墟的破爛建築物。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房屋,是在那場短促的交火中被毀。至於剩下的絕大部分殘垣斷壁,都是因為天皇陛下的興建御所工程需要大量建材,而施工人員為圖方便,紛紛儘可能就近取材,結果把四周街區中那些完好的房子,幾乎都給強行徵用拆散了……整座城市已經殘破如此,哪怕當真恢複了太平世道,在三五年內恐怕也絕對恢複不了元氣。

因此,與皇宮附近那種喧鬧景象形成鮮明對照,僅僅隔了幾條街之外的昔日繁華商業區,卻是行人寥寥,車馬絕跡,各類店鋪幾乎盡皆關門歇業,殘餘居民面黃肌瘦。只有若干倒幕武士還在耀武揚威,一個個腰挎戰刀,懷摟女子,提著酒壺醉醺醺地招搖過市,引得人人側目戰慄。

但這裡還遠遠算不得是最糟糕的地方——京都畢竟是在天子腳下,不管是從哪裡來「勤王」的倒幕軍,在此地通常還要守點規矩,至少不會當街肆意屠戮。

而就在這座城市的郊外,由於耐色瑞爾遠東軍為了掩護撤退而釋放的大量毒氣,簡直是已經荒涼得看不見什麼人跡了。無數曾經相當繁華的村落,都被烈性毒氣熏成了鬼村。而那些僥倖未受毒氣影響的村莊,也要面對一波波「勤王義士」的肆意燒殺劫掠,照樣逃不過毀滅的命運……

在經歷了數萬比強盜還兇殘的「義軍」們反覆蹂躪之後,這裡很快就墮落成了沒有任何法律與秩序,甚至沒有多少活人的死亡荒野。但凡有誰走出京都市區,便會時不時地踩到幾片殘甲,半截斷刀。運氣不好的,還會在草叢踢出幾節腐爛發臭的殘肢來……這些「勤王義士」幾乎是見人就殺,見屋就燒,根本不分敵我陣營。哪怕是倒幕軍的諸侯將領,沒有幾十個衛兵傍身,也不敢隨意外出行動。

再將觀察的視野往外圍擴展,從京都到大阪的方圓百里之地,原本是這個國家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最昌盛的精華之所在,如今卻皆是如蝗蟲過境般的慘不忍睹,摧殘得恍如鬼蜮。

從佛寺、莊園、集鎮到諸侯大名的城堡,除了少數設防堅固的據點之外,此刻都已經在各路「義軍」的橫行掃蕩下毀損殆盡。田野間隨處可見散發出惡臭的屍體,殘餘寺院里的那些僧侶們根本來不及掩埋,為了防止爆發瘟疫,只好把屍體全扔到淀川與賀茂川里去,結果昔日洶湧的河水都堵塞不流了。

可是,就在這樣一片煉獄焦土的中央,作為招致了這一切人間慘劇的罪魁禍首,英明神武的仁孝天皇陛下卻依舊沉醉於倒幕成功、大權在握的憧憬之中,滿心只想著要修建一座符合自己「蓋世明君」身份的豪華宮殿,對周遭萬千生靈的流血苦難則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而深受天皇寵信的那些馬屁精,也是一個個只知道歌功頌德、阿諛奉承,從早到晚開著宴會、茶會、連歌會,頂多再找陰陽師做幾回祈禱「平定關東」的祭祀法事。既沒有設法搜羅勇士,組建親軍,更不曾想到要賑濟難民、收攏人心。簡直是君臣上下皆「清歌於漏舟之內,痛飲於焚屋之中」!

似乎所有的末世都有這般相似的特徵,那就是整個統治階級都陷於一種不可理喻的癲狂病態之中,一步步地踏向註定的覆滅。最後在焚滅萬物的戰火之中,將一切都染成瘋狂的血紅色。

一場決定東瀛島國最終命運的大決戰,距離此刻已經不遠了。

※※※

站在京都驛館頂樓的一間豪華客房裡,眺望著窗外這副對比鮮明的荒謬景象,龍巫教特使艾克林恩忍不住伸手按住幾乎被青筋爆滿的額頭,幽幽地長嘆了一口氣。

但接下來,他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耷拉著肩膀,回身落座,將鵝毛筆往墨水瓶里蘸了蘸,從抽屜里取出一疊新的空白信箋,埋頭繼續寫起了自己的報告書。

或許是由於艾克林恩在這陣子積攢的怨氣數量實在驚人,儘管這是一份應當盡量保持嚴謹、客觀、公正立場的評估報告書,也被他不自覺地帶上了許多頗為鮮明的感情色彩。

尊敬的薩馬斯特先生:

如您所知的那樣,自從卑職奉命取消對圖坎大草原的考察,趕赴這個陌生的遠東島國,協助當地盟友執行顛覆政權任務以來,已經過去了大約一年時間。

在此期間,卑職不僅初步掌握了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概況,也充分體驗了與該國天皇朝廷展開合作的艱難程度,並且由此而感到了深切的疲憊與無力。

概括地說,我們這一次選擇的同盟者,名義上主宰著這個國家的天皇與朝廷,如同它原本所擁有的花瓶和傀儡地位一樣,是一堆集腐朽、衰弱、無能、狂妄、虛偽與不合作於一體,早該被丟進垃圾堆的歷史遺留物——擊敗它只需要出動幾百名普通士兵,提防它則要常駐兩個全副武裝的千人隊,而與它締結盟約,攜手奮鬥,並肩作戰……那簡直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噩夢!!!

從本次合作之初,我方就向朝廷提供了十萬兩白銀的活動經費,接下來又援助了三十萬兩白銀的軍費,和足以武裝一萬名士兵的先進軍械裝備。

除此之外,卑職還花費了四十萬兩白銀收買東方的多股海盜,用以發動對幕府艦隊的殲滅戰,以及掩護運輸船通過耐色瑞爾遠東艦隊的封鎖線,將軍械運送進港……

再加上收買各藩國參與倒幕的「協餉」,散發給進京浪人的「救濟扶持金」之類,短短一年時間,我方在這個島國上的投資,已經合計超過白銀五百萬兩。按照費倫大陸當今通行的常規,這筆錢至少可以維持三個正規軍團,進行一年時間的高強度作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