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戰鬥在櫻花之國 第四十四章 他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2)

天皇化裝逃跑了怎麼辦?

對於幕府方面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很頭疼的難題。

雖然早在上千年之前,天皇的權力就已經被基本架空,淪為了一個華麗的稻草人。但無論如何,天皇在這個島國都擁有著最崇高的名分,以及天照大御神的庇佑。

那些比較強悍的幕府將軍,或許可以將某位天皇逼迫退位、流放孤島甚至暗中殺害。但在這之後,卻仍舊只能推舉一位親近自己的皇室成員登基稱帝,繼續在京都領導他的空頭朝廷,而無法讓自己取而代之——因為這是天照大御神立下的,絕對不可更改的遊戲規則。

作為皇室的祖先和東瀛島國的最高神祗,天照大御神並不在意具體某位天皇的被廢、被逐、被殺——這種血腥的皇位爭鬥,即使是在天皇權勢鼎盛的時代,也同樣屢見不鮮,甚至比如今更加的頻繁和慘烈——但在這之後,下一位登基稱帝的人,必須依舊是某位皇室近支後裔。

而實際掌握著政權的外人,迫於神明的巨大威懾力,頂多只能給自己扣上一個「權臣」或者「全權代理」的身份,甚至還要套上一層「忠臣」的外衣,多少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這無疑是存在著嚴重隱患的。無論作出怎樣嚴密的防範,在幕府強盛的時代,天皇和朝廷或許會對他們名義上的臣下俯首帖耳,但到了幕府衰微的時代,天皇和朝廷都會產生異心,或者是自己忍不住跳出來,或者是被野心家扯旗利用,成為全國性叛亂的最大策源地。

因此,即使幕府軍奪回了京都,只要天皇成功潛逃,他們仍然甩不脫「逆賊」的名分,仍然會有許多豪強聚集在天皇的御旗下,發動倒幕叛亂。

「……這個……我們可以立即在京都四周組織封鎖線,對逃難市民嚴加盤查……」

竹中十兵衛這位「兵法名門之後」的話還沒有說完,松平忠吉大目付就對此嗤之以鼻。

「……竹中閣下,恕我直言,您到底有沒有繼承到令祖竹中半兵衛那種戰國名軍師的頭腦?京都乃是方圓十餘里的大城市,又是天下的通衢樞紐,進出道路甚多。即使加上從京都逃出的潰兵,我軍總兵力也不過一萬餘人,而湧出京都的難民卻足有二十餘萬!除非將全軍分散開來,撒網控制各個路口要害,否則根本不可能處處設卡盤查——但如果真要這麼做了,豈不更是給了困守皇宮的薩摩藩叛軍,以及滯留郊外山區的那些僧兵發動反攻的機會?他們至少還有幾千人啊!」

「……既然如此,就更應該趁勝直搗黃龍,搶在天皇出逃之前,先拿下皇宮再說!」

「……現在就已經來不及了啊!再說還有幾千亂賊在郊外徘徊不去,我軍又是長途遠征,疲憊至極,小心被內外夾擊!所以還是先掃蕩城郊,理清乾淨外圍才比較妥當……」

「……皇宮裡的菊花御旗一日不倒,四方的浪人和僧兵就會源源不斷,你又要掃蕩到哪一天才算完?」

「……那些逆賊有後援,難道咱們就沒有嗎?京畿之地『穢多』、『非人』聚落甚多,而且私藏槍械彈藥無數,只要幕府一紙詔令下去,允許他們瓜分叛亂寺院的地產,馬上就能召集到幾萬兵馬!」

「……天下寺院有八九成聚集於京都,這不等於是把咱們變成佛敵了嗎?你這老呆瓜!」

「……都到如今的這種地步了,當不當佛敵還有什麼關係?難道我們不下狠手,那些該死的禿驢就會放棄造反?人家可是一心想著要建立『地上佛國』呢!不把他們全超度了,天下怎麼能夠太平?」

……

看著手下們陷入這樣沒營養缺立場的低水平爭論,首席老中三井銀次不由得感到一陣頭疼。

從建立之初開始,幕府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高度軍事化政權,無論法官、稅吏、書記等職位,都必須用具備武士身份的軍人兼任,實際則是被視為獎勵給軍人的撈錢途徑。即使是最基層的村長(地頭)一級人物,往往也必須由未脫產的下級武士充任,以便於他們上馬能打仗,下馬會治民,而且通常還是以打仗為主,治民為輔。

這樣一來,從理論上講,在幕府的勢力範圍之內,就可以隨時隨地動員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而且還無需花錢供養一個龐大的文職官僚階層——都由各級武士兼任了。

但問題是這個國家已經太平無事幾百年了,無論是再怎麼鋒利的刀子,也經不住如此漫長歲月的鏽蝕。在整整十幾代人沒有出征作戰,也幾乎未曾演習訓練之後,那些從事文職工作的武士,漸漸徹底轉化成了真正的文官,完全荒廢了兵法武藝。而另一些沒有具體職位的武士,擁有土地的變成了地主或富農,沒有土地的則變成了浪蕩子或閑漢,說得難聽一些,就是吃救濟的懶漢。

雖然頗有一些愛好劍道的傢伙,自發鍛鍊出了一身好劍術,在單打獨鬥的場合或許表現不錯。但更上一層次的集團作戰、戰略戰術、後勤組織等問題,就沒有什麼人去研究了。

於是,幕府這種全民皆兵,嗯,確切地說,是「全官皆兵」的策略,折騰到最後的結果,卻是使得自己幾乎沒有了常備正規軍,更沒有了職業軍官團!只剩下了許多不會打仗的武士——具體來說,就是一小撮四體不勤的文職官吏,一夥掛著武士名號的地主和一大幫利用武士頭銜混吃等死的廢柴懶蟲……堂堂一個崇拜武士刀的軍閥政權,居然把自己搞到連一支稍微像樣的軍隊都沒有了,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

自從上台執政以來,三井銀次就很清晰地看到了這個致命禍患,並且試圖通過編練幕府新軍來加以彌補,但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素質相對良好、裝備相對精良的士兵,確實是用銀子砸出來了。可是再往上的各級軍官,卻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培訓出來的,眼下不得不依舊由門第高貴的世襲武士充任。這些人普遍眼高手低,而且缺乏責任心,因此軍隊的素質是越往上層越糟糕,到了最頂層,乾脆全是外行人了。

此刻被三井銀次帶在身邊的幾位主要將領,步兵指揮官松平忠吉,在幕府里平時擔任的本職是大目付,也就是法官一職,對於行軍打仗根本一無所知,純粹是根據歷史書和兵法書上記錄的案例來做判斷;軍事參謀官竹中十兵衛,雖然自稱是兵法達人、當世名軍師,但實際上更近似於軍事幻想小說家,在戰前沒有一天的實際軍事經驗;騎兵指揮官秘魔義龍,是一個從草原上逃過來的圖坎人酋長,作戰經驗倒是有一些,但都是游牧民族騎兵交戰的那一套,根本不適應這個崎嶇狹小的島國……

總之,幕府軍的整體情況,基本就是外行指揮內行……當然,這個「內行」也是灌足了水分的。

幸好倒幕派武士同樣是太平了幾百年,也已經退化得不太會打仗了,最多只具備街頭群毆的策劃和執行能力。戰鬥的規模稍一擴大,往往就會導致指揮失靈……最後打成一場亂七八糟的糊塗仗。

面對這樣兩群不會打仗的武士,商人出身的三井銀次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同樣的,曾經在黑暗中神出鬼沒、掀起無數腥風血雨的忍者,如今也普遍退化成了一幫街頭賣藝的戲子,別說是刺殺和破壞,就連打探情報的本職工作都不太會做了。

事實上,雖然在幕府近年來的工資單中,早已沒有了忍者的編製,但出於對當前紛擾時局的憂慮,三井銀次還是在戰前花大價錢臨時僱傭了許多忍者,用以打探各地倒幕組織活動情況,僅僅是在京都一地,就安插有六十人之多,可是卻全都沒有察覺出一絲異樣……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一聲長嘆,把注意力又轉移回身邊的軍事會議現場,並且發覺幕府軍的一幹頭目們還在那裡喋喋不休,但旁邊幾個高鼻深目的耐色瑞爾軍官,卻已經是沒有耐心繼續干坐下去了。他們一邊冷眼旁觀著盟友的爭論,一邊開始對自己的部下發號施令,要求他們整理隊列,分發彈藥,布置攻擊梯隊……看來是不準備等待幕府方面討論出結果,就要自己直接對皇宮進攻了。

關於他們為何會如此熱心求戰的緣由,根據多年以來做生意打交道的經驗,三井銀次也能推測出個大概——雖然這個國家的天皇早已風光不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宮殿里多少應該還有些值錢貨色。即使當今天皇真的已經成了窮光蛋,那些寺院和神社裡面,也多得是玉佛、金佛、奢華法器和香火錢……說不準還可以擄掠幾位宮女、嬪妃和尼姑什麼的換換口味。

至於在巷戰中很可能出現的慘烈傷亡,耐色瑞爾海軍陸戰隊似乎也已經有了解決之道——三井銀次注意到他們已經安排好了非常充足的掩護炮火,並且準備了不少標註著骷髏圖案的烈性毒氣彈……這可是解決巷戰難題的最佳大殺器!

但後遺症也同樣嚴重——被他們這麼一搞,京都可就要變成一座死城了……這個爛攤子該叫誰收拾?

所以,三井銀次必須要馬上作出補救決定。

「……咳咳,依老夫之見,雖然戰局確實存在不少變數,但我軍還是集中全力,先拿下皇宮再說吧!」

他乾咳幾聲,對參謀官竹中十兵衛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