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戰鬥在櫻花之國 第十七章 一個政權的悲劇(下)

在這個紛繁錯雜的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什麼一蹴而就的東西。

威力驚人的近代化軍事動員體制,也是隨著戰爭殘酷性的不斷增加,而逐漸發展起來的。

在社會生產力還不那麼發達的遠古時代,軍事訓練和參加戰爭都只是上流社會人物的專利。只有他們才能夠無須為衣食溫飽而勞作,把心思都花在鍛煉格鬥搏擊之上。

因此,那個時代的戰爭是貴族化的戰爭,軍隊也是貴族化的軍隊。而貴族之間的所謂戰鬥,往往更像是一種暴力化的精彩競賽,勝利者和失敗者往往都注重風度更甚於利益,從而為詩人們反覆地稱讚傳頌。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舊時代戰爭中殘存的那一絲優雅的貴族氣息,很快便被赤裸裸的屠殺與劫掠所取代。侮辱和奴役敗者的花樣不停翻新,而戰爭所造成的破壞也愈加慘烈。

一部分最兇悍的野蠻種族,為了適應這個日益變得殘酷的世界,索性將所有的族人都變成了嗜血的戰士,從此放棄了任何生產活動,一心訓練殺戮技巧,專靠四處劫掠他人來維持生計。而其中又以那些機動性高超的草原游牧民族最為聞名,在漫長的黑暗中世紀,他們曾經一次次騎著自己的矮腳馬,如潮水般湧入文明世界,將那些脆弱而孤立的文明火種摧毀淹沒。

但是,那些選擇了定居的文明種族卻難以做到這一點,在經歷了無數次國度覆滅、文明倒退甚至全族淪亡的悲劇之後,他們終於漸漸摸索出了如何避免讓野蠻毀滅文明的方法——那就是軍事動員體制,使得每一位平民都能在必要時變成士兵,用他們的血肉築成一道長城,去抵禦那些嗜血蠻族的入侵……

在這場較量終於以文明戰勝野蠻而結束之後,這些文明國家很快又將軍事動員體制的作戰對象,設定為了它們彼此……於是,費倫大陸的列國征戰,從此進入了更加殘酷、也更加痛苦的總體戰階段。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生活在東瀛島國的人們無疑是非常幸運的。因為浩瀚大海的阻隔,使得他們未曾和大陸上的文明國度那樣,一度長期生活在嗜血蠻族的陰影籠罩之中。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他們又是非常不幸的。由於沒有經歷過那種在蠻族鐵蹄之下危如累卵的險惡年月,更沒有經受過全民總體戰的殘酷考驗,使得他們的政權組織形式,依舊停留在某個相當落後的水平……以至於根本無力抵抗新時代的海外入侵者,也難以集中力量鎮壓國內叛亂。

※※※

「……進行全民軍事動員?你是在開玩笑嗎?!在這種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的動蕩國度,怎麼可能搞得出那種難度係數變態的逆天玩意?!」

面對菲里的質問,三井龍姬聳了聳肩膀,苦笑著回答說,「……實際上,早在黑船叩關,嗯,或者說耐色瑞爾艦隊初次入境的時候,就有一些學者在大肆呼籲,不僅要引進西方軍事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的兵役動員,讓這個國家在最危急的時刻,可以迅速拉起上百萬人的空前大軍。但是……事情哪有這麼簡單啊!」

她微微搖頭,萬分無奈地長長嘆息。

一般來說,建立起一套全民性軍事動員體制的最基本條件,就是得要有一個政令通暢的集權式政府,能夠將動員命令落實執行到每一處村莊和城鎮……但在江戶幕府的轄下,卻是大約三百個桀驁不訓的藩國,各藩的軍事、內政和司法幾乎完全獨立,甚至無須上繳賦稅,幕府很難從中插手。尤其是到了這等風雨飄搖,人心思變的衰頹末世,光是能夠震懾得住各地諸侯不要造反鬧事,就已經阿彌陀佛了,更別提什麼削平諸藩、中央集權……如果當真如此妄為的話,那簡直就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

從來都沒有任何的人或者組織,會嫌自己的命太長,所以幕府方面始終都不曾動過削藩的歪腦筋。

除此之外,幕府的直轄領地大約為四百萬石,假如放在費倫大陸,也有一個中等國家的規模——但這四百萬石土地並非全部聚集於一處,而是有一小半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全國各處重鎮要隘,形如飛地。當幕府強盛的時候,自然可以憑藉這些「釘子」,牢牢掌控住全國局勢。但到了眼下這種幕府衰頹、諸藩蠢動的時候,散落在外的零星領地就成了燙手山芋:放棄則未免可惜,布防則處處分兵,捉襟見肘。

到了最後,幕府索性將那些實在太狹小的孤立領地挑了一部分推出去,租借給耐色瑞爾遠東艦隊充當軍事基地……由此免除了不少煩惱,但也更加坐實了賣國的罪名:寧給外人,不與家奴嘛。

至於幕府的另外一大半直轄領地,主要就是以首府江戶城為核心的關東地區。但這其中仍舊有不少土地被分封給了各級旗本武士,作為他們的世襲家業,相當於一個個迷你化的微型藩國——這種紮根於腹心之處的地方勢力,就更不能隨意亂削了。否則只要稍微一個不小心,就會驟然掀起滔天大禍。

因此,幕府真正能夠完全控制的地盤,其實就只有江戶城周邊的這一小塊地方,總人口在一百五十萬左右。但即便是這麼一片最核心的樞紐之地,也同樣存在著極其巨大的隱患。

「……這禍根就出在『參勤交代』的制度上……當初幕府創立這個制度的時候,一心只想到了能夠以此來控制各地藩主,不許他們亂說亂動。卻不曾想過世異境遷,如今這制度反倒是給幕府自己的腳底下埋了個大炸彈,止不定哪天就會冒煙爆發……」

三井龍姬用摺扇在地圖上的江戶城位置敲打了兩下,一張稚氣的面龐上滿是憂慮和鬱悶。

所謂「參勤交代」的制度,就是命令各地諸侯都要把兒子、老婆送到江戶來當人質,同時藩主本人也要來回奔波:起初是半年住在老家,半年住在江戶,後來又進一步改成了半年住在老家、一年半住在江戶。因此各藩都只得在江戶興建規模宏大的藩邸(駐京辦事處),好容納藩主一家子以及大批近臣藩士的入住。

這種制度最根本的思路,是要盡量消耗掉諸侯們的財力:按照幕府的規定,諸侯出行都得有一定的儀仗隊,不能縮減,不能馬虎,越是強大的諸侯,其儀仗隊的規模和排場就越是誇張——這都得花費大價錢,而且幕府從來都不給一點補貼。

此外,作為將軍腳下的首府之地,江戶城的物價與消費水平都相當高昂,來自於偏遠窮地方的諸侯們一進城,頓時就直感覺荷包太小——為了養活藩邸裡面的幾百上千號人,以及儀仗隊的奢華排場,他們不得不在這鬼地方花掉自家領地收入的40%~60%——這又從另一個角度刺激了物質消費,促進了江戶城的市場經濟發展,為幕府的建設貢獻出了他們的一份力量。諸侯們卻被迫長期處於極其窘迫的經濟狀態,自然就不可能積蓄實力、富國強兵,更無法對江戶幕府的統治構成任何挑戰了。

但問題在於,既然藩主全家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江戶不能離開,那麼對於遙遠的自家領地,自然就只能放權給一幫家老去經營管理,偏偏這個國家的武士職位又都是世襲……於是,縣官不如現管,這麼幾百年時間發展下來,各藩諸侯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家臣團給架空了。在情況最糟糕的幾個藩國,藩主已經差不多淪落為了家老們任命的派駐江戶使節,反倒要時刻看這些名義臣屬的臉色行事,否則就有被免職幽禁的危險——只要有這個心思,在藩主的家族近支中間,總是可以找出幾個更聽話的窮親戚來充當傀儡的。

偏偏對於這樣的情況,幕府還很難進行懲戒責罰,因為幕府自己眼下也同樣是差不多的狀況——早在前代「犬將軍」肆意亂政的歲月里,幕府實權就已經開始從將軍手中急劇流失。到了眼下「白痴將軍」德川家鳴在位的這幾十年,各項大權更是被漏得半點不剩,最後全部落進了有洋人撐腰的大阪商團手中……既然大家都在玩「下克上」,那麼也就烏鴉別笑野豬黑了,還是打個哈哈就這麼過去了吧!

如此一來,「參勤交代」就逐漸失去了實際意義——到了真正翻臉的時候,地方實力派巴不得幕府早點將自家名義上的藩主給處死問罪。至於儀仗隊的花費問題……為了替藩里省錢,藩主大人您就請一輩子住在江戶吧,咱們將就著給點小錢讓您餓不死,就算去世了最好也埋在那邊,不必回來找咱們的晦氣了……

更要命的是,由於這麼多藩邸的存在,使得各藩能夠公然在江戶城內駐紮軍隊(藩士)——就像駐外大使館通常被認為是國土的一部分那樣,藩邸也被視為藩國疆域的延伸,如今的軟弱幕府基本無權干涉——少的派駐數十數百人,多的甚至可以達到兩千以上,加在一起竟然有足足三萬兵馬!

這簡直就等於是在把江戶城化作了一個公共租界,或者說全國性大戰場了!

雖然這些人是一幫徹頭徹尾的烏合之眾,基本不可能反客為主,推翻幕府佔領江戶城,但如果只是搞搞恐怖襲擊的話,卻已經很足夠了——當祥瑞號抵達該國之前,長州藩剛剛起來造反的時候,在江戶城的長州藩邸方面,就策劃並實施了一次駭人聽聞的大行動:先是派遣小股忍者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